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霸汉 >

第158部分

霸汉-第158部分

小说: 霸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虚实的四路疑兵却全是虚的,让熊业也有点意外。但当他们知道这四路疑兵全是假的,没有迟昭平和林渺在其中之时,已经是三天之后。
    有三天的时间已足够让林渺去办太多的事情,也足以让林渺行得太远,想再去查找林渺的具体下落已是不可能。
    这四路疑兵似乎是早经过商量好的,如何避追兵,如何引起敌人生疑,一切的一切,都似乎是天衣无缝,即使是尤来、王郎和叶计这三路人马也花了三天时间才将这四路疑兵全部识破,但一切都太迟了。
    熊业不能不欣赏林渺的手段和头脑,他让人看着叶计及尤来这些人灰头土脸的感觉确实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他几乎可以想象得出,此刻尤来、叶计和王郎诸人的表情应该很有趣,说到玩手段,他并不逊于任何人,能够让叶计不好过的事,他乐意去做。而他更知道,叶计已经不配成为他的对手了,他相信,谢家一定会成为他的帮手。至少,谢家与他应站在同一条阵线上。
    叶计没办法抓到迟昭平和林渺,必会迁怒谢家,而这一刻他便可借机出手!
    经各方查证,谢家为迟昭平确实出了不少力,那日不只是出了四路人马,而是五路,那破马车一去便未回,车上的几人也是踪迹全无。由此可以推断,那才是真正的迟昭平一伙人!而迟昭平依然可能是走水路,而且也已走了三天余。这让叶计恼怒异常,林渺居然在他眼皮底下给溜了。
    当然,在叶计的眼中,这件事情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迟昭平走了,对付黄河帮的计划便这样泡汤了。
    尤来也不在乎林渺这个人,他只注重迟昭平。不过,那又有什么用?此刻只怕迟昭平已经快回到平原了,他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时机。
    严尤命大军猛攻淯阳,但马武固城死守,虽然城内快箭尽粮绝,可是义军似乎仍极为顽强。
    马武身先士卒,对攻城之敌施以最强的杀手,更以草人吊下城头,骗得官兵羽箭近十万支,使得城中又多了一些战略储备。
    马武与战士一同喝粥,吃糟糠菜馍,没有半点优待自己的地方,手下将士都劝马武不必如此,但却遭马武训斥,于是将士更是尊敬马武,士卒更是竭力,尽管城中只有数千战士,却仍守住了城池近二十日,这确实不能不让严尤头痛。
    严尤也是想尽了办法,却无法破城,淯阳的护城河极宽,外通淯水,要想截住河道,少说也要花上十天时间,然后又要填平护城河,这才能够顺利攻城。否则,许多攻城器械根本就到不了城下,搭起的临浮桥,被城中的砖石很快砸得破乱。
    城中石头砸完了,便拆除附近的民居,搬来砖木以用。当城头受损之后,由于天气极寒,马武竟在城头泼水,使城墙之上全部结了一层厚厚的坚冰,整个城墙滑不溜手,对投石机投来的巨石也不再畏惧,那巨石在破开坚冰之后,对城墙的破坏力也极为有限,但马武很快又命人以冷水浇城,那破损之处又迅速结出厚厚的坚冰,虽只有这几寸厚的坚冰,却有着想象不到的作用。
    护城河上虽也结有冰,但却无法承受太重的压力,由于是这条河引淯水而成了活水,想要结冰并不容易。当日若不是诳开这淯阳城,想要取下淯阳,还真是一件难事。
    严尤想挖地道通入城中,但这护城河太深,若地道深度不够的话,只会引水灌地道,淹死自己人。而若要太深的话,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却又大得惊人,想在短期内完成那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以严尤也是束手无策了。
    对淯阳这样的坚城,严尤本是不主张强攻的,但是在得到甄阜和梁丘赐全军覆灭,且这两员大将全都战死的消息之后,他平静的心也有些乱了。是以,他要在义军大举反扑之前夺下淯阳城。
    不知淯阳城内的义军是如何得到这次大胜的消息的,人人精神振奋,颓气尽去,仿佛看到了希望,这才顽强得让人有些吃惊。当然,严尤也不能不承认马武是个用兵高手,更是个守城的奇才。
    严尤为攻城,损失战士近万,但依然没有半点成效,而刘寅和刘玄的大军很快便要向北推进,卷土重来了。这对严尤来说,又是一个严重的威胁,而最让他头大的,仍是王常的下江兵。他与王常交过手,那次在蓝口集,虽然王常败走,但却并非王常在兵法战策上输于他,而是在兵力之上输了。是以,这个人将是他最为担心的。
    从这次义军不再乘胜冒进,而是选择先制订军纪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有王常加入的义军已经与往日不同了。至少,义军变得更稳健,更成熟,使严尤不能不收起轻视之心。
    上次宛城外大败刘玄,那是因为其指挥不一,刘玄急躁贪功,却并不是因为义军真的不行。事实上,严尤知道,绿林军中有许多都是百里挑一的将才,无论是高手还是良将,都让他有些眼红。但该来的终究会来,有些事情既无法避免,便只好去面对。
    于是,严尤下令由陈茂率人阻止刘玄的义军卷土重来,只要阻止住义军蔓延之势就行了,并不必取多大的胜利。
    陈茂自然知道,只要他能不让义军在马武箭尽粮绝之前赶到,那么他们就可以说已赢了一大半。
    只要能夺下淯阳城,掐住北上的水道,以坚城相阻,义军根本就不可能大面积纵向地靠近宛城。淯阳便像是宛城的南大门,若大门一开,义军则长驱直入地逼近宛城,这是绝无疑问的,这也是严尤何以要夺下淯阳的原因。
    绿林军在这数日之间以惊人的速度扩展,那让官兵全军覆灭的一战,使得绿林军声威再振。那些走散的或是前段时间溃败而走的战士又重回阵营,而各地的豪强也都领着自己的家丁前来投效,也有许多当地百姓投效。
    刘玄命人每到一地,都四处张贴安民的榜文,及与百姓的约定,废除该地的王莽旧制。
    王常、刘寅则加紧操练新兵,军中依然由刘玄主理,但决定大事之时,却仍是由刘寅、王常、王凤等四人共同商议,刘玄为大将军,只是暂代的虚衔。
    刘秀则与一干慕名而来的士大夫们商讨如何制定军纪,如何实施安民的政策,虽然刘秀的军事才能不弱,但在处理这些事务方面,绿林军中少有人能比,其在南阳求学之时,便被南阳士大夫们所器重,这一刻,也正是刘秀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而这些天来,军中和百姓的反应也证实了刘秀的心思并没有白费,也证实了其在这方面令人难以追及的才能,是以军中众将士都极欣赏和敬重刘秀。
    义军一天天地逼近淯阳,也一天天地在变化、在壮大,这一路之上,便像是滚雪球一般。
    刘玄和刘寅诸人不急不躁,虽然仍记挂着淯阳城中的马武,但是他们却比任何时候都谨慎,因为这次他们所面对的敌人不是甄阜和梁丘赐,而是王莽御前最具声威的纳言大将军严尤!此人昔日曾为兵部大司马,其位高权重,这一切并非幸至。
    是以,义军不敢不小心。
    林渺居然轻松地送迟昭平返回了平原,一路上无丝毫波折和阻扰。
    迟昭平不能不佩服林渺的机智和易容之术,谁也没有料到他们会乘一只事先准备好的大木筏离开邺城,再于临漳换走陆路,至馆陶改搭东下之船走黄河水路,而不是自清漳而行,这确实出人意料之外。
    迟昭平便在叶计眼皮底下走出,他们哪里想到,那送几大筐鲜菜乘筏而去的就是他们欲擒而不得的人?
    叶计不敢在邺城之中对付迟昭平,那不仅是因为黄河帮不好惹,同时也是因为有熊业在。谢家与郡守戴高的关系密切,便是叶计也不敢乱来,但是若出了邺城,却是另外一回事,他完全可以假手尤来,但是迟昭平根本就没有给他任何机会。
    林渺第一次来到平原,却受到了异常热烈的欢迎,那是因为林渺送回了迟昭平。
    平原,并不只是迟昭平的地方,因为在这附近活动的还有富平与获索两路义军,但黄河帮的本部设在这里,富平与获索两路义军皆对其极为照顾,事实上,这三路人马有唇齿相依的关系。
    有黄河帮的水上力量为富平和获索运送物资,这两支人马也轻松很多。
    不过,林渺来到这里的感觉却不是这样,因为他发现这三支力量之间存在着一种犄角关系。
    作为北方第一大帮,虽然在具体兵力之上不比富平、获索两支义军逊色,各有数万之众,但却也是这两支义军欲争的目标。黄河帮便像是这两支义军中间的平衡点,双方都害怕黄河帮依附了对方。是以,皆尽力拉拢与黄河帮的关系,又各怀鬼胎地打黄河帮的主意。无论是富平还是获索,都想将黄河帮纳入自己的旗下,这便形成了一个以黄河帮为尖角的三角。
    平原城内,基本上是由黄河帮控制,城守早已被迟昭平斩杀,而富平与获索各集于平原百里外的高唐和商河城,这方圆数百里地,则全都是义军活动之地。
    平原所处之地,北是河北义军,东抵大海,南有樊祟赤眉,又有济水相阻,是以朝廷很难派出大军清剿,只能靠各地州郡的兵马对付他们,但各地州郡自己的烂摊子都难以摆平,想抽出余力对付这几支义军,那纯属不可能的事。
    在迎接林渺的人中,有伤势已好的猴七手,但却没有白玉兰和金田义。
    猴七手见到林渺,面若死灰,而不幸的消息却是由许平生说出的。
    原来,许平生自邺城而来的船只受到高湖军的截杀与劫掠,由高湖亲自出手。白玉兰被高湖军抢去了,金田义因护白玉兰,战死于清漳河之上。
    此刻的许平生,伤势仍未好。而猴七手当时因伤势不轻并未参战,才得以幸免,他们的双桅大船沉于清漳河。
    这消息惊傻了林渺和迟昭平,他们怎也没有料到路上竟会发生此事,本来他们兴致极高地安全抵达平原,但这个坏消息却使林渺的心仿佛陷入了一个冰窟,他已经感觉不到心中是什么滋味。
    猴七手愧疚地望着林渺,不敢说话,金田义死了,而他却活着,白玉兰被人抢了,他觉得自己根本就没脸见林渺,这几日,他内心一直都在受着煎熬,仿佛一下子老了二十岁。
    他知道,林渺对他恩重如山,他之所以要活下来,是要告诉林渺事情的真相。为了救白玉兰,林渺大战邯郸,而身负奇伤,还致使任家数十名死士身亡,坏了耿信在邯郸城的家业,更得罪了河北最有声望的大亨王郎,这一切所付出的代价绝不小。
    最初,他们顺利混出王郎府,若那时便出邯郸,或许不会有如此损失,但是事情的变故却太出人意料之外了。是以,猴七手感到羞愧。
    任泉和铁头也只是沉默,他们知道林渺此刻的心情。事实上,他们的心情又能好到哪里去?好不容易救白玉兰出邯郸,他们不仅死去了众多的兄弟,更被人追得有若丧家之犬,险死还生,原以为完成了最初的目的,这一切也值得,可是在即将看到完美的结果之时,突然有人告诉他们这只是一场梦,他们的心中又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
    或许他们也完全不明白自己的心中是怎样一番滋味,而此刻鲁青与耿信生死未卜,更成了他们的牵挂。
    迟昭平推门缓缓而入,向铁头和猴七手诸人打了个眼色。
    任泉和猴七手等三人顿明白其意,悄然地退出了房间。在这里,他们实在找不到什么话说,他们并不是会安慰人的人,但他们相信迟昭平。
    迟昭平默默地注视着林渺,而林渺却似乎什么感觉都没有,心神仿佛是在遥远的天边,也不知其是在想些什么,深沉得让迟昭平也感到一丝迷茫与心悸。
    她还是第一次如此审视林渺深沉的一面,就像是在审视一潭无底的水。
    “真的对不起,我不知道会出现这样的事!”迟昭平觉得自己应该说点什么,可是,说出来了才知道自己的言语竟也会这样笨拙。
    林渺缓缓地收回目光,似乎是自一个遥远的空间收回了灵魂,然后,他轻轻地吸了口气,并没有看迟昭平,道:“这并不关你的事,你已经尽力了!”
    “不,我身为一帮之主,我有责任……!”
    “但那只是责任,并不是过错。”林渺漠然地打断迟昭平的话道。
    迟昭平呆了呆,又望了望林渺侧着的面庞,冰冷之中透着一丝隐隐的忧郁和敛而不发的杀机。
    这一刻的林渺,像是一尊沉寂的修罗。
    迟昭平没有害怕,却只是怜惜和愤慨。对林渺的怜惜,对高湖的愤慨,可是这已成了事实,任何负面的情绪都是多余的。迟昭平知道这一点,所以她道:“你要我怎么做?如果你愿意的话,我黄河帮近万帮众可以立刻聚结,去杀绝高湖军!”
    迟昭平的语气很坚决,很肯定,坚决肯定得让林渺有些感动。
    他知道迟昭平是认真的,是真心愿意帮助自己,可是这一切,现实吗?
    林渺不由得扭头望了望迟昭平,但在那美丽的脸上,只找到了冷峻和杀机,自其中隐隐可以读出迟昭平内心的感情。是以,林渺不禁将目光投向窗外,然后长长地叹了一声。
    迟昭平的心**了一下,她不能尽解这一声长叹之中的意思,但却能够体会出林渺心中的无奈。她知道,林渺是在为她着想。
    “这不是冲动之语,我是认真的!”迟昭平肃然道。
    “我知道这不是冲动之语,但这却是冲动的决定,你的心意我领了!”林渺淡淡地道。
    “难道我就不可以为我的责任分担一些吗?”迟昭平听林渺这么一说,顿时有些急了,问道。
    “可是如果这样的话,也未免太夸大了你的责任,为了玉兰,我们已经损失了很多兄弟,我不希望因为她而毁了更多人的幸福!”林渺有些酸涩地道。
    迟昭平一呆,她能明白林渺的话意,心中禁不住一阵感激。
    “那你准备怎么办?”迟昭平来到林渺的身边,轻轻蹲下,侧视着林渺问道。
    “如果玉兰死了,我会让高湖三族陪葬!”林渺斜了斜目光,与迟昭平对视着,平静而坚决地道。
    迟昭平感到一股冷意升上心头,同时也有一些感动。林渺的语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