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霸汉 >

第294部分

霸汉-第294部分

小说: 霸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破宛城,定南阳,到后来刘秀断言绿林军十个月直捣长安,这一切都没有丝毫的差池,可见刘秀确实深具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常的远见卓识。
    邓禹在刘玄手下并不得志,因为刘玄并不是一个擅听别人意见的人,当然,他并不知此刻坐拥天下者并非昔日的刘玄,而他却胸怀大志欲助明君!纵看天下,惟他与刘秀相交甚厚,更知其智慧和心胸,这才在赌输之后诚心前来相助刘秀,因此他对今日的邯郸之战寄予了极大的厚望。
    怡雪也立在刘秀的身边,但却没有多说什么,或是根本就没有必要说什么。
    刘秀疲惫得只想好好睡一觉,脸色有点苍白,身上十余处伤口已包扎好,但内腑受伤极重。
    直到有人提回张参的首级,送来五花大绑的刘奉时,刘秀依然没有太清醒地说一句话。
    ……
    张参被杀,刘奉受伤被擒,这无疑给了邓禹一颗定心丸,至少可以保证,邯郸城不再是那般可怕了。
    而从这结果可以看出,刘秀那些看似多余的布置却是真正的料敌先机,或是对邯郸之战早已胸有成竹。
    邓禹不得不服刘秀用兵之奇,怡雪也为之讶然,她并未见过刘秀用兵,昔日仅只是听说刘秀用兵如神,因此才能够很快地在北方壮大起来,而她对兵法并不懂,但看刘秀今日在与王翰大战之时仍能够掌握全军的大局,可见其确实是名不虚传,而她心中也略涌起了一丝愧意。
    “你们还不给刘大将军松绑!”邓禹望了那几名押回刘奉的战士叱道。
    那几名战士忙解开刘奉身上的牛筋。
    “让刘大将军受委屈了!”邓禹极为客气地上前拱手道。
    “哼!”刘奉不屑地扭过头去。
    “叫军医来给刘大将军伤口上药。”邓禹又吩咐了一声。
    “别假惺惺的,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刘奉冷冷地道。
    “我为什么要杀将军?将军乃忠义之士,战争只不过是各为其主,并无谁对谁错和仇恨,现在邯郸城破,今主王郎已死,将军与我们之间便已无恩怨,何不坐下来静心一谈呢?”邓禹很平静地笑了笑道。
    “胡说!邯郸城岂会破?”刘奉怒叱道。
    “事实胜于雄辩,不若我们先于此饮酒下棋,待中军来报如何?”邓禹依然很坦然自信地道。
    刘奉不由一愕,见邓禹说得如此自信坦然,他竟不敢应承。
    “怎么?刘大将军也对邯郸没信心了?”邓禹笑着反问道。
    “我为什么没信心?”刘奉不服气地反问。
    “那很好!”邓禹向一边的护卫道:“设酒,摆棋!”旋又扭头向刘奉道:“请将军先包扎一下伤口。”
    刘奉一愕,他不得不对邓禹另眼相看,只看这年轻人的气度,就足以让人为之折服。
    刘奉望着不语的邓禹故意以言语刺激道:“怎么不见刘秀?”
    邓禹只是浅笑道:“主公已领军杀入邯郸,自然不在营地,这里的一切便由我主事。”
    “我看是他此刻性命垂危吧?”刘奉试探道。
    “呵呵……”邓禹不由笑了,道:“我家主公虽然年轻,却经历了无数次生与死的考验,领教过无数高手,不就是区区一战吗?略受小伤,但又岂能妨碍他上阵杀敌?”
    刘奉神色一变,邓禹的话使他的心神微乱,如果是刘秀亲自出手,那么邯郸城之破绝不是没有可能。
    当然,如果说刘秀一点伤也未受,那实难让人置信,受些小伤也正是情理之中的事。
    “报——”一名中军大步行入。
    “说!”邓禹平静地道。
    刘奉顿时心神大为紧张,也不知道这中军所报会是什么消息。
    “在西南方五里处出现一批敌兵,正快速向我营靠近,人数约五千左右。”那中军急促地禀道。
    刘奉顿时想起了张义飞那支欲偷袭的战旅,却没料到竟在这种时候才到。
    邓禹神色不变,只是淡然向帐中诸将道:“李度将军领一千人马在营外一里处伏击,吴乔喜和尤新二位将军各领五百人马自两翼冲击,鲁青将军便领一千人马绕到敌方后防,截住其归路!”
    “末将领命!”李度诸将皆应声而去。
    刘奉神色数变,他不知道张义飞是如何布置的,但看邓禹如此轻松微笑间用兵,倒有点为张义飞担心起来,他很清楚枭城军天机弩的杀伤力,若是伏击,那破坏力是难以想象的。
    “刘将军该你执棋了,不过你的这一条龙快被截断了。”邓禹道。
    刘奉不由得回过神来,他无法不佩服邓禹的镇定,如此年纪却比一个征战了数十载沙场的老将还要沉稳,由此可见此人的修养确实有过人之处。
    刘奉绝非没有听说过邓禹之名,邓禹成名之早应是十五岁,那时邓禹尚在长安求学,乃是京城王孙公子所谈论的对象,被许多士大夫谓之为奇才,更难得的是其文武全才,在京城年轻一辈中,并没有几个对手,可谓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
    而邓禹在枭城军中的地位也日渐尊贵,更是刘秀身边的军师,在河北诸战之中运筹帷幄,极有大将之风,可以排在刘秀众将之首,其自不简单。
    张卯的神色有些凝重,半晌才道:“这样恐怕很难引起大混乱!”
    “如果我们不作出此决定,只怕根本就无力阻止赤眉军攻破长安之危,那时,我们一起全都完了。”廖湛苦恼地道。
    “我认为廖侯爷说的没错,如果我们劫持皇上离开长安,只要能以此法打败赤眉军,皇上定会理解我们一片苦心的,天下百姓也会理解我们。”胡殷附和道。
    “如果皇上知道了这事,只怕你我几人都不免人头落地!”申屠建有点担心地道。
    “此事只有我们几人和安国公知道,安国公也是全力支持我们,若若事败,我们还可以去安国公那里,以安国公的十万大军,我们也不惧长安。”胡殷道。
    张卯眉头皱了起来,道:“这事尚有些不妥,皇上除长安兵力之外,还有汉中王与舞阴王、郑王几处兵力,若是他们联手,我们只怕也没有机会。”
    “怕什么,现在各王自据,根本就没有闲情管我们,又有樊祟之乱,只要我们行事小心些,必能成功!”廖湛道。
    “我们可以再劝劝皇上,让其放弃长安……”
    “皇上在长安享乐惯了,又岂会听我们的劝告?你没见皇上在早朝之上一意孤行的态度吗?”胡殷打断申屠建的话道。
    “是啊,我可不想我们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因一个人而毁于一旦!”廖湛忿然道。
    “既然如此,为了江山社稷,我们也只好冒一回险了!”张卯无可奈何地道。
    “申侯呢?”胡殷与廖湛的目光不由地都投向了申屠建。
    申屠建不由得苦笑道:“我们乃是同生共死的兄弟,既然你们不反对,那我只好跟你们一干了!”
    “这才是好兄弟!”廖湛不由得拍了拍申屠建的肩,赞道。
    “朕就猜到他们会有此心!哼,申屠建呀申屠建,你们也未免也太轻视朕了!”刘玄神色微有些狰狞地道。
    “柳公公!”
    “奴才在!”
    “你立刻传朕密旨,让杜吴火速带禁军包围这几个反贼的府邸,一定要把张卯、申屠建、胡殷、廖湛这一干反贼抓住,若是谁敢拒捕,杀无赦!”刘玄肃然道。
    “张公公!”
    “奴才在!”
    “你也传朕圣旨于李松兄弟二人,让其封锁长安所有城门,禁止任何人出入,没有朕的手谕,任何人都不得开门!”刘玄又道。
    “奴才明白!”
    “哼,想造反?就别怪朕不念旧情!”刘玄深吸了口气道。
    “报——”中军再次入帐,却是浑身浴血。
    邓禹也微惊,但声音依然很平静地问道:“如何?”
    那中军的气息有些急促,但神色间却极为沉稳,刘奉一看便仿佛已知结果。
    “回军师,敌军已被击溃,降一千九百四十人,杀敌两千,剩下的向邯郸方向溃逃,鲁青将军正在追杀!”那中军很清楚地报出数目,没有丝毫零乱。
    “嗯,很好,我会给你们每人记功一件。我方伤亡情况如何?”邓禹又问道。
    “我方有一百七十六人战死,两百余人受伤,但已无碍。”那中军道。
    邓禹神色一变,责问道:“怎会伤亡如何严重?”
    “因敌将实在太过厉害,这些兄弟都是在围堵之时身亡。”
    “对方是何人为将?”邓禹问道。
    “张参之子张义飞!”
    “难怪,好!你先下去吧。”邓禹微恍然。
    “报——”又一名中军极速奔入帐中,见到邓禹便立刻呼道:“军师,大喜!”
    邓禹讶然,顿也喜形于色地问道:“何事大喜?”
    “邯郸城破,城中守军尽降,王郎被擒,刘林战死……!”
    “哗……”刘奉立身而起,却带翻了桌几,神色极为狰狞。
    那中军吓了一跳,不由怯怯地望了邓禹一眼。
    邓禹心中也暗叹了口气,刘林战死,这是个意外,但心中却大松了一口气,至少邯郸已破。
    “将军节哀,战场之上各为其主,生死总是难免。”邓禹安慰道。
    刘奉惨然一笑道:“罢了,罢了,你们也杀了我吧,不用对我如此假惺惺的!”
    “我们需要的乃是将军这种人才,如今王郎兵败,我劝将军良禽择木而栖,又何用如此?”邓禹道。
    “你们杀了我兄长,今后我们之间便有不共戴天之仇,我刘奉若是降你,岂不是不忠不孝不义之辈?”
    “将军何用如此固执?”邓禹还想劝。
    “邓军师好意刘奉心领,枭城军中拥有如军师这般人物,我刘奉败得心服,但绝不是不识大义大体之人,请军师代我转告刘秀,希望我家江山能光复昌盛到永远!”刘奉说完一声悲啸,在邓禹尚未来得及阻止之时,已一拳击碎了自己的天灵盖。
    “将军!”邓禹大惊,一把扶住刘奉倒下的躯体。
    刘奉的表情没有痛苦,以虚弱得只有邓禹才能听到的声音道:“我刘奉……一生……无愧……无愧……天地——”
    邓禹一时怔住了,刘奉就死在他的怀中,他的心有着莫名的痛楚,就是因为刘奉最后一句话。
    刘奉死了,但最后一句话却有着无法抹杀的分量——他一生无愧于天地!
    在忠、孝、义面前,刘奉选择以死来维护自己忠、孝、义的气节,这给邓禹心灵的震撼之强是无法衡量的,也正因为这一句话,使得邓禹成为东汉开国功臣之首,一生皆得刘秀帝业中最亲信最得力的功臣。
    帐中的其他枭城军将领也为之震撼不已,中军们却傻眼了。
    “将刘将军的尸首厚葬于邯郸城外,传令不许伤害刘将军的家人!”邓禹悠然放下刘奉的尸体,吸了口气,不无惋惜地吩咐道。
    枭城军以极快的速度清理了邯郸城中的一切,并出榜安民,对于百姓在此城之中的损失也加以部分补偿。
    这些举措立刻赢得了邯郸城的民心,而众败军降卒则交由赶回的冯异亲自处理。
    刘秀是在邯郸城破之后的第五天才进城的,因其伤势太过严重,不得不在城外休养五天,而让冯异和寇恂、邓禹三人将邯郸城中一切安置妥当后,他入城也便更安全。
    刘秀入城之时,已经可以骑马,因其体质奇特,功力也恢复了四五成,伤势虽未痊愈,却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这几日枭城军在邯郸城中的表现极佳,这使得邯郸百姓对这个新入邯郸的主人极为欢迎。
    事实上,刘秀在北方的口碑本就极好。北方十几路大小义军之中,只有枭城军的纪律最为严明,而且各种历法使得辖区之内百姓皆能安居乐业,盗贼尽去,军民互敬。
    而枭城和巨鹿、信都三地之间的繁荣更是有目共睹,许多各地百姓在逃难之时首先想到的便是枭城。
    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又有谁不希望拥有一个真心为百姓着想的明君?又有谁不希望这连年的战乱早日停止,享受太平安宁呢?
    因此,刘秀的崛起使得北方百姓皆渴望成其子民。
    枭城军在邯郸城中的表现也使邯郸百姓疑虑尽消,是以百姓主动夹道欢迎,许多人更是欲一睹刘秀之风采。
    由于各种关于刘秀的传闻,使得人们对这个似乎无所不能、勇敢无敌的年轻霸主心仪向往。
    有些人甚至开始关心刘秀是否娶妻生子,或是可能会娶几位妻子……
    刘秀身边众多高手杂在亲卫之间以确保其绝对安全。
    当然,这都是因为刘秀依然有重伤在身,若是平时,根本就没必要在人群之中夹着高手相护。
    邓禹诸将亲自将刘秀迎入城中。
    邯郸可谓是北方的重城,昔日赵都的遗风尚在,城高墙厚,护城河引清漳水,使得水深河宽,确实是一座坚城。因此,刘秀最先想要的便是得到邯郸。
    若有邯郸,再得邺城,便可借之为跳板进军中原。当然,南端的青犊诸路义军尚是阻碍。
    进驻邯郸,刘秀立刻收到吴汉的捷报,尤来军大败,吴汉斩杀尤来,使尤来军大部分尽数降服。
    刘秀大喜,在重新整合编排诸路降军之后,此刻的兵力竟达三十万之众,而且这些天,每日都有人愿意入伍,各路豪强纷纷投效,使得枭城军迅速膨胀起来。
    而此刻刘秀再不迟疑,立刻派寇恂、耿翕领兵五万直击高湖、重连,合黄河帮两面夹击,他要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将高湖与重连击溃。
    对于迟昭平一直在为他而战,刘秀心中确实多了许多愧疚和感激。因此,他要尽快击溃高湖、重连,使得黄河帮与枭城军顺利整合,那时他就可以让迟昭平留在自己身边,也正式迎娶这位风云一时的江湖女强人。
    迟昭平确对刘秀情深义重,这一点所有枭城军的将领都清楚,也都敬佩,也只有这样的女人才配得上刘秀,才能其成就帝业。
    ……
    入主邯郸,刘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拜会姬漠然。他知道此人是迟昭平的义父,更是一代奇人,因此,他第一件事便是拜会姬漠然,并让其代自己正式提亲。
    然后,才是处理关于王郎的事,而在这之中,刘秀想到了白玉兰。
    没有人为难白玉兰和王贤应,而王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