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霸汉 >

第321部分

霸汉-第321部分

小说: 霸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此次前来龙城,乃是想代大汉与贵国永结和好,促进两国的通商,使之共同繁荣安定!”刘秀肃然道。
    “你是代表大汉前来我国的?”呼邪单于讶问,脸色变得微有些难看。
    “不错,其实我的真实身分并不是林光武!”刘秀坦然道。
    “那你究竟是谁?”呼邪单于脸色再变,眼前这年轻人居然欺瞒了他!
    “禀单于,事实上,他便是我大汉建武皇帝刘秀!”小刀六此刻也不再隐瞒,出列恭敬地道。
    “建武皇帝刘秀……?!”
    小刀六此言一出,整个殿中立刻如掀开了锅一般,包括呼邪单于在内的所有人神色大变。
    他们自然不会没有听说过刘秀之名,更不会不知道刘秀百万大军的厉害,整个河北和山西此刻都已经是建武军的地盘,其部下之将更是昔日威震古外的人物。
    无论是关内,还是关外,刘秀绝对是最为红火的风云人物。
    呼邪单于早有耳闻,更知道昔日塞内外通商,大多数都是这个人在支持。
    “你就是大汉建武皇帝刘秀?”呼邪单于从座位上立身而起,惊疑地问道。
    刘秀悠然撕下脸上的面具,露出本来的面目,肯定地道:“不错,我就是刘秀!”
    “将他拿下!”右贤王眼见事起突然,顿时心中大喜,因为这正是他翻身的转机。
    那群护殿的匈奴高手立刻拔刀欲飞扑而上。
    “住手!”呼邪单于大喝。
    那群护卫顿时愕然停手,刘秀依然脸挂淡淡的笑容,似乎根本就没有在乎眼前发生的这一切。
    “你们想干什么?还不给本王退下!建武皇帝乃是我匈奴国的上宾,你们谁乱动?”呼邪单于厉声道。
    “父王,他此来定是包藏祸心,而且此时不杀他,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右贤王急了,忙出声道。
    “混帐!你知道什么,咱们南匈奴虽往昔与大汉屡屡争战,但那却是因王莽暴政!建武皇帝乃是仁义之辈,且武功盖世,此来我龙城结盟,已是给我南匈奴天大的面子,乃我匈奴之大幸也!何来祸心?”呼邪单于训叱道,同时在两名嫔妃的搀扶之下走下大殿,向刘秀深施一礼道:“不知是建武皇帝亲至,实有怠慢,请上座!”
    刘秀心中顿对呼邪单于另眼相看,此人虽然有病缠身,却如此识得大义,倒确实是个人物,而且这种气度也让人心折。
    “宾主有别,单于还是不用客气!”刘秀也推辞道。
    “既然如此,那就在本王座旁再摆一椅!”呼邪单于吩咐道。
    殿中的众人确实为这突发的意外震住了,他们怎也没想到这名动天下的建武皇帝竟是如此年轻,而且拥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武功。
    不过,许多人也释然,如果不是其拥有如此绝世的武功,又怎么可能如此年轻,便拥有如此之多的猛将强兵的拥护呢?其在河北屯军百万之众,而在山西的大将邓禹此时兵力也有数十万之众,其兵力之盛,在中土无人能及,即使是赤眉和绿林军也无出其左。
    事实上,当右贤王欲让人出手的时候,殿中的许多人都心中大为不安,他们并不是没有见过刘秀的武功,其实不必刘秀出手,仅其身边的这么多高手,就不是殿中这些匈奴勇士们所能敌的,万一伤了单于,谁敢负这个责任?
    另外,若得罪了刘秀,这龙城中根本就不可能有可以与刘秀抗衡的人,想击杀这样一个高手,是绝对不可能的,而且惹恼刘秀,那就要与北国的百万大军为敌,这会使他们背腹受敌,陷入绝境。
    即使是一向支持右贤王的右丞相也为之捏了一把冷汗。
    刘秀的绝世武学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任何想要对付刘秀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其严重的后果,所需之代价也是没有人可以估算到的。
    “请了!”呼邪单于极客气地道。
    刘秀也欣然就坐,与呼邪单于并排坐于大殿的上首,以示呼邪单于对他的尊敬。
    “我此来龙城便是想与单于永结和好!”刘秀说着向小刀六打了个手势。
    小刀六立刻捧上一份小册,双手递给呼邪单于道:“这是我们皇上为单于备的一份礼单,此礼已由我飙风骑战士护送在城外,立刻便可送入城中!”
    “哦。”呼邪单于微讶,接过礼单,却见上面写着:天机神弩五百张,珊瑚树两棵,丝帛一百匹,宝玉五十块,明珠百颗,茶叶百斤……
    礼单上所列品种达数十种之多,除了一些极贵重的物品外,许多都是中原特产,而在大漠却极为稀有的东西。
    呼邪单于看后,又将其交给身边的礼祭。
    礼祭忙念了一遍,殿中众臣也都开始议论起来,这份礼单之中没有黄金白银之物,却绝对丰厚。
    往昔都是匈奴向中原进贡,今日却是刘秀送来厚礼,此刻刘秀的诚意自是很明显。
    “我尚有一疑问!”右贤王踏上一步,语气冷峻地道。
    “王儿有何疑问?”呼邪单于反问。
    “既然建武皇帝是来与我南匈奴和好的,那为什么要选择与大日法王决战?若非如此,他就会成为我国未来的国师!试问,你在表明身分之前先杀我国师,这是什么和好?难道是想展示一下你的威风,抑或以此表示我国人才凋零呢?”右贤王逼视着刘秀,冷冷地质问道。
    “是啊……”殿中顿时有许多人跟着议论起来。
    “单于,右贤王所言极是,如果建武皇帝是有意前来和好的,又何必杀我国师?”右丞相附和道。
    “右丞相别忘了,大日法王并没有成为我国的国师!最多也只能算是弟府中的一个上宾而已,而且高手过招,死伤在所难免,何况是面对大日法王那般高手?谁又敢不全力以赴?难道我们还要为一个在比武中战死的人追究胜利者的过失?”左贤王也挺身而出道。
    刘秀满意地望了左贤王一眼,知道对方仍把自己当成同一阵线上的,怎么说自己杀死大日法王也正是左贤王的意思,是以笑了笑道:“多谢左贤王的理解,其实这件事我本身也有错,我身为一国之君却尚减不去那好争斗狠的江湖习气。我早闻大日法王乃西域第一高手,一直盼望与之切磋一下技艺,今知大日法王在龙城,但按捺不住一试之心,谁知大日法王的武功竟那么高,我想收手也是不能,要不是我尚存争强好胜之心,那大日法王就不会死在冰火天雷之下了。”
    “那你为什么一开始便隐瞒身分,直到杀了大日法王之后才说出你的身分?”右贤王不弃不舍地问道。
    刘秀淡淡一笑道:“如果我不掩饰身分,单于怎会安心让我去冒险呢?那我就无法完成心中的愿望,所以我只好隐瞒身分,以求与大日法王一战。如果单于实在要怪的话,我也没办法!”
    呼邪单于的神色微变了变,心中虽有点惋惜和不快,但是事已至此,也不好再说什么,而且刘秀这种年轻气盛的作风与他当年只身闯中原极相似,因此也不会真的怪刘秀,只是洒脱地笑道:“好一个冰火天雷,建武皇帝的心情我能理解,不过只要你没事就好了,江湖胜败生死本乃常事,何况未战之前,结果谁能预料?因此,这也不能怪谁,皇儿先退下吧!”
    “是,父王!”右贤王极怨毒地望了刘秀一眼,忿然应了声。
    “真想不到建武皇帝竟然拥有如此绝世武功,看来中原天下的一统也是指日可待了!”呼邪单于一改话题道。
    “我也希望是如此,那样天下的百姓将会减少战争之苦,安心休生养息,过上安定的生活了。”刘秀感叹地道。
    “汉人与匈奴向来征战不断,在我们的想法之中,汉人从来都是不可靠的,这次建武皇帝撇下政事却亲来我龙城,我实在想不明白,难道仅只是为了彼此修好一事?”
    “是啊,如果你真的一统了中土,还会记得与我们修好吗?”右丞相有点咄咄逼人地问道。
    “昔有昭君出塞,成为一段佳话,后又有文成公主之嫁,这也成为匈奴与汉人的美事。虽大汉与匈奴征战难免,但自古皆有,即使是中土各郡也在征战!战争有罪,百姓无罪,我们为什么不能效仿古人,共安国邦,以安百姓呢?”
    顿了顿,刘秀又道:“如果说汉人不可信,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相信匈奴人也有好有坏,否则又怎有南北之分?我之所以亲至龙城,仅带这数十随从,便是要展示我对贵国的诚意,也表示对贵国的尊重。如果你认为我还有其它的目的,又何必亲身犯险?何必冒天下之大韪?”
    刘秀之言义正辞严,殿中诸人倒还真难反驳,事实上,刘秀身为九五之尊,却只带了这点人亲来龙城,确实展现了其过人的勇气和决心,这是无可置疑的。
    “如果说和好只是缓兵之计,那右丞相更错了!要知道,我中土虽战乱未定,天下归谁所属尚难预料,但贵国也同样有北方之忧,如果只是为了拖延时间让我统一中土,那我大可不必前来龙城,也不必提出和好,而只须向北匈奴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兵器之类的东西便足够了,那时贵国与北方的战争,谁胜谁负,就要看天意了,我又何必多此一举,抛开政事亲来龙城?”刘秀又反问道。
    “这——”右丞相立刻哑然无语,因为刘秀所言确乃实话,只要刘秀将天机神弩也提供给北匈奴,那么南北匈奴之战就难以预料了,而他们也根本就不会有南征中土的机会,且刘秀这一招借刀杀人之计,确实是够狠、够毒辣。
    “哈哈……”呼邪单于不由得笑道:“陛下何必与他一般见识?陛下之诚意可昭日月,乃是为天下万民请命,造福于百姓,此举确实让人钦佩!”
    刘秀微怔,呼邪单于竟改了称呼,显得更尊重。不过,他倒也无所谓,毕竟他已身为一国之主,自不能有损身分,仅仅只是做了一下客气的表示。
    这两天来,李松心神有些不宁,赤眉军在这期间并没有再大举攻城,而且屯兵于城外,攻城器械便堆于投石机无法攻击到的地方,似乎根本就不怕城内出兵攻击一般。
    这种虚实难料的形式,李松居然不敢出城强攻,连他自己也觉得窝囊。这一段时间,刘玄下令只许守不许攻,确实是让城内的守军憋得难受,李松向来都觉得自己也是一代名将,却做这般窝囊之事,他也感到无奈。
    “二弟,你看看张卯的阵形,根本就没有任何有效的防守……”
    “大哥是想开城破敌?”李况听到李松如此说,立刻明白兄长的意思,有点吃惊地道。
    “难道你不觉得整天死守,与这些无聊的人对骂根本就不是我等所该做的吗?”李松吸了口气道,沉声道。
    “可是圣上禁止我们出城交战呀!”李况无可奈何地道。
    “我们身为武将,即使是战死沙场也无怨无悔,可是天天让我们做缩头乌龟,这对我们是一种污辱!”李松忿然道。
    “你还是忍一下吧,总有痛痛快快大杀一通的时候,只要我们守住了长安城,又何必计较这些?”李况安慰道。
    “圣上也太小心了,也太高估了赤眉军,我看赤眉军也不过如此而已!”李松虽然忿然,却知道有些事情必须以大局为重,不能意气用事。
    当然,这些憋住的怨气总要借机发泄一下。
    李况很明白长兄的话意,也仅是笑笑,以示附和李松的话,半晌又道:“我先去巡一下城,大哥先在此休息一会儿吧!”
    李松点了点头,望着李况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竟涌起一股莫名的怅然,连他也奇怪何以会有如此感觉。
    “李将军——”李松正转过身来,却听一声轻呼传至,扭头一看,却是谢躬。
    “尚书令怎会来此?”李松微讶问道。
    “近日闷战,知众将情绪不好,圣上让我来看一下,同时也让将军见机行事,一切当以稳妥为上!圣上说,他相信将军的才智韬略,自然知道该何时适时出手!”谢躬悠然道。
    李松闻言大喜,刘玄这番让谢躬来传的话确如一颗定心丸,也让他大为感恩,至少这是对他的一种肯定。
    作为人臣,能得主公肯定,这确实是一件极让人欣然的事,而刘玄的话意更让李松读懂了另一层意思——能战即战,前提是稳妥。这说明刘玄给了他足够的权力,只凭这些,李松已经心满意足了,也愿为刘玄卖掉这条老命。
    “尚书令觉得此刻敌军如此布置有何所图呢?”李松指了指城外几乎闲散而置的赤眉军问道。
    谢躬看了看,微笑指着不远处道:“将军请看!”
    李松凑过身子,顺着谢躬所指的方向望去,却什么也没见到,不由惑然扭头,但便在此时,突觉腰际一麻,全身力道顿失。
    “尚书令,你这是干什么?”李松大惊,讶问道。
    “哈!”谢躬抬起左手,笑了起来。
    李松顿时神色大变,因为他发现谢躬的左手只有四根手指。
    “你不是谢躬?!”李松的语气有些发冷地问道。
    “哈哈,自然不是,我正是你们四下欲寻的武林皇帝!”谢躬得意地笑了起来。
    “你……你逃不了的!”李松突地变得很平静,他知道自己尚疏忽了许多问题。
    抑或只是因为一开始谢躬便拿刘玄的话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这使他在欣喜之下,失去了警觉。其实他早就应该想到,秦复可以扮成邪神两月余而无人能发现其可疑之处,便可以扮成其他的任何人,只可惜此刻后悔已经没有了任何用处。
    “你多虑了,这城墙虽高,却还阻不住我的脚步!”秦复冷冷一笑道。
    “抓秦……”李松突地开口大喊,但一句话尤未能喊出,便已被秦复封住了哑穴。
    “抓奸细!”一旁的几名守军却知道发生了意外,赶忙疾呼出声,同时向“谢躬”扑到。
    “不知死活!”秦复大手一挥,一股沛然气劲扫出,这几名战士立时若稻草人一般飞跌向城外。
    “我们也该走了!”秦复一笑,挟住李松的躯体如巨鹰一般纵向城外。
    城头的守军见此情况,顿时大惊,迅速赶来,但是他们也不敢放箭,担心错伤了李松的性命。
    秦复的身子在那跌出城外的战士躯体上一点,借力横掠十丈,以无比优雅的姿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