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种田之贫家女 >

第78部分

穿越种田之贫家女-第78部分

小说: 穿越种田之贫家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人去了另处的宅子,让汪怀善一人跑两地敬酒,这才把酒席办了下来。

待到他生日过后,大凤朝的天气也冷冽了起来,这时冷冽起来了的不仅仅只是天气,朝中的形势也是如此。

夏朝的新皇登基不满一月,突起攻势,夺下了西北的云州,沧州二城。

永延皇封老将陈云飞为定国将军,赐他兵印,拔军收复云,沧二州。

可惜陈云飞成也老将,败也老将,行军半路,就一命呜呼了。

下面八百里急马回朝禀报后,以旧疾托病在叶片子村躲皇帝的汪永昭跟身边的妇人冷笑了一声,道,“死得倒是及时。”

他一脸说不出的讥俏,张小碗笑而不语。

汪永昭也只是找个人说句话,并不指望她懂得什么,说罢就继续看着手中的兵书。

那报讯的人还站在屋中,有些窘迫地看着这时停下手中针线活,微笑看着他的张小碗。

“下去吧,灶房里熬了羊汤,你去喝上几口,再灌上一囊再走。”张小碗微笑着与他说道。

那报讯之人已连续几日当着她的面给总兵报过讯,已与她有些熟敛,听罢这言朝她略为感激一笑,抱拳施礼就退了下去。

这时汪怀善正大步进入,一进门就对他娘说,“王爷说了,让我再候上一会。”

张小碗闻言皱了眉,“都与你说过了,不许再提这事。”

汪怀善看她沉下了脸,不敢再靠近,便坐到了汪永昭的另一侧。

“王爷还说什么了?”汪永昭翻过一页,漫不经心开口道。

“说皇上不准备把兵印交给他,也不交给你……”汪怀善说至此,那脸色也沉了下来,“怕是要到军中人马大损,他才会松口。”

他说罢,汪永昭未发声,依旧好整以暇地看着他手中的兵书。

见他不语,汪怀善又等了等,见他还是不说话便忍不住开口问道,“要是大东,苍西都失,您也不请命吗?”

“请什么命?”汪永昭又翻过一页,淡淡地道。

“到时夏人一入,东西两州的老百姓流离失所,全都无家可归,您也不请命吗?”汪怀善说到此怒火一起,大声地说了起来。

“我无兵权,也无统帅之职,与我何干?”汪永昭抬头轻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说,“皇上都不急,你这小儿急的哪门子的急?”

“你……”汪永善听后怒瞪了他一眼,转头便对张小碗说道,“我去找先生去。”

说着不待他娘回话,大步就往门外走去。

他走后,张小碗也无心手中的针线活,她苦笑了一声,小声地朝汪永昭道,“可否能托您一事?”

“说。”看着兵书的汪永昭又翻过一页。

“到时他非要上那战场,能否请您让人拖住他。”

“何解?说清楚。”汪永昭闻言,书也没再看了,一把甩到了桌上。

那书甩到桌上剧烈地“碰”了一声,张小碗眉毛不禁一跳,她沉了沉心,才轻轻地说,“他毕竟还小。”

“还小?过了十三就是十四了,他还小?”汪永昭脸冷了下来,“你为他殚精竭虑这么些年,为的就是在他可立功时挡他前程?”

“再过得两年也不迟……”

“再过两年,这天下又得改朝换代了,还等得了他到时立功?”汪永昭闻罢冷笑了起来,“说你妇人之仁你还真是妇人之仁,真是慈母多败儿,古人诚不欺我也。”

他这嘴里没几句话是能听的,张小碗低着头沉默着,不再言语。

说来,这人话说得难听,可话是没错得多少的。

怀善已经长大,他自己都想飞出去了,只有她,事到临头了,心中还是有一些舍不得……

等到年底,快要过春节时,大凤在失了云沧两州后,又失了大东。

皇帝召总兵汪永昭入宫,当晚,汪永昭是被抬在轿子上回的,回时尚在昏迷中,据回来的人对张小碗的说法就是旧疾复发,命在旦夕。

过得几日,在太医的照顾下,汪永昭在昏迷中醒了过来,但一时下不得地,这时,前线又发来八百里急报,大军这时退到苍西,已无法再退了。

因为再退,就要退到关西了。

关西后面,就是大凤朝的京城——建都。

隔日,永延皇就封大凤虎将忠王嫡子靖王为兵马大元帅,即日起程,大伐夏朝。

当日,汪怀善去了汪永昭现在住的卧房给他磕了三个认认真真的响头,又去了他娘那,对着门磕了十几个头,足磕得额头都出了血,房内的女人忍不住歇斯底里大哭后,他才忍了眼中的泪,上了那兵士牵来的马,领着银虎营与黑狼营的人马,为靖王当了那前行军。

军马磅礴而去,待听不到声音了,张小碗摸出了房,一步一步走到那前院,她身上再也没有了力气,她倚着大门缓缓坐下,看着那飞扬的尘土最终落下,却不知要到何年何月,她才能看到她那在她怀中背上长大的小儿。

她坐在那半日,家中的奴仆无一人敢这时过来叫她,待到夕阳西下,红霞染红了这个满脸沧桑女人的脸,把她单薄的身影拖得很长很长,长得就像一根随时可截断的线。

这年,大凤朝二十三年,永延三年末,张小碗二十九岁,穿来这个朝代整整二十年。

在这年末,她过上了等待她离巢的儿子回家的日子。

、118

汪怀善离去后;张小碗有好几天连水都咽不下;她每天都躺在院中的椅子里;对着门怔怔地看着;就像枯萎的老藤,无丝毫生机。

孟先生来劝她,也只得了她的几抹笑。

靖王走后;太医也走了,装病的汪永昭也下得了床。

这天他下了床;在旁陪着张小碗坐了半日;晚膳时,他让仆人端了饭桌摆到两人之间,让他们摆上了清粥小菜。

“用点吧。”待饭菜摆齐后;汪永昭温和地开了口;夹了一小筷菜到她的碗中。

张小碗闻言转过头,对着他一笑,轻摇了摇头。

“用点,”汪永昭淡淡地说,“你总得留着条命,才等得了他回来。”

张小碗又一笑,转脸看着大门好一会,这时那西下的夕阳也要入土了,她闭了闭酸涩的眼,这才回过头,坐直了身体,端起了碗筷。

她慢慢地吃着,汪永昭看罢一眼,不紧不慢地说,“用后陪我去走走。”

张小碗稍愣了一下,即又点了点头。

待到膳后,用过茶,汪永昭站起了身,站在那未动。

张小碗起身缓了好一会,才觉得脚上有了力气,她朝汪永昭一笑,汪永昭这才提起了步子,慢慢地往那后院走去。

待走得远了,穿过了后院,来到了河边,这时夜也黑了,提着灯笼的江小山走在前头,引着他们在小路慢慢走着。

“过得一阵,上面还会来人宣我入宫中,要是出事了,你就去总兵府,主持着把家分了。”江小山多走远了几步,在空旷的河边,汪永昭轻声地开了口。

“知道了。”张小碗轻声地应了一声。

见她只应声,并不多话,汪永昭便笑了,笑道几声,竟感慨地说,“生死之间,你眉眼从来不眨。”

张小碗不答话,半垂着头沉默着。

想及家中那只要有点风吹草动不是哭就是闹的小妾,汪永昭头疼地摇了摇头,又道,“这段时日,我还是得住在这。”

“是。”

“不赶了?”

听得汪永昭那略带嘲讽的声音,张小碗又摇了摇头。

“答话。”

听得命令声,张小碗抬头,苦笑着说,“有什么好赶的?您有您的难处,也给了我回报,现眼下,感激您都来不及。”

“感激?”汪永昭听得笑了起来,笑道几声,笑容便冷了下来,他停下了脚步,看着眼前的妇人,看着她的脸,向她那死水般的眼睛看去,“张氏,你从未把我当成过你的夫君,是否?”

张小碗听罢,轻叹了一声,朝这有时过于直言的大公子看去,眼看着那张跟她小儿一样的脸,她静静地说,“大公子,就如此罢,好吗?”

就如此罢,她守着这处宅子,守着汪家的长孙,也守着汪永昭那些他的女人们负担不了,也承担不了的事情。

她与汪永昭,也就如此了。

“你真要如此?”汪永昭深沉地看了她一眼,再问道。

“是。”张小碗朝他福了福身。

“那便如此。”汪永昭也淡淡回道,再提脚,脚步也不急不缓,跟前面无异,仿似刚才的提议未说过一般。

算来,这种男人有勇有谋,并有担当的男人换到她前世所处的时代也是个不错的男人了,只可惜,张小碗对他无意,也根本无情。

永延三年,年关将至,汪永昭与张小碗进了汪府过年。

这年汪家三公子与四公子两家都添了丁,二公子汪永安家是无论夫人还是姨娘,肚中皆无消息。

汪杜氏着急不已,汪余氏抱了儿子来张小碗处请安时便与张小碗笑着道,“大嫂,我怕是二嫂操持家中事务劳心,这肚子才起不来,您还是快快回家掌家,让她得了轻闲,那孩儿怕便是马上就有了。”

“这孩子也是需要缘分的,许是时辰没到。”张小碗当下微微笑着回到,等汪余氏走后,那汪杜氏得了信,又跑来张小碗处哭诉,说不是就她的肚子不争气,今年新进门两个姨娘的那肚子,也是同样不争气的,她都不知如何是好了。

这话背后,就是说这是汪永安的不是了。

张小碗装听不懂,等过了年,回到叶片子村,便与汪永昭提了这事,让他去给汪永安找个大夫看看。

汪永昭听到此言后,甚是奇'。kanshuba。org:看书吧'怪地看了这种话都敢对他说的妇人,但回头还是找了大夫给永安瞧了瞧。

大夫那也出了话,说问题不大,吃得几副药就好,永安那吃得一月的药后,没得两月,他媳妇和三个姨娘的肚子都同时大了起来。

张小碗从汪永昭这处听罢笑得眼泪都快掉出来,对汪永昭说,“您瞧瞧,几年都不来一个,这才两月,一来就来了四个。”

见她那大笑得没什么仪态的样,汪永昭皱了皱眉,把训斥的话隐了下来,随得这没规没矩的妇人乱笑去了。

同年四月,田里地里的活要开始了,见张小碗要找锄头要下土,汪永昭当下就让江小山把家中的锄头扁担背篓特什物都放到了后院的杂物间,拿大锁锁上门。

没得两天,就叫来了些人,把田里土里的活按照着张小碗的意思(。kanshuba。org)看书吧妥了。

张小碗要背弓箭入山,汪永昭一句“没得体统”,这弓箭也缴了,眨眼就消失在了张小碗的眼前。

张小碗这才体会到了汪永昭长住在此的不便,这家中,竟是他说什么都算,而不是她说什么才算。

她也不是个没什么心思的人,见汪永昭闲得太厉害,事事都管到她头上了,便使了法子,把汪永昭身体好了一点点,只要悠着点,还是能人道的消息放到汪家宅中去了。

于是没得几日,那雯姨娘便抱着儿子来村里的当天,张小碗便找了借口,要去看望在五十里外农庄处的胡九刀一家,从而一大早就溜了出去。

当晚她留在庄子处过了夜,第二天一大早,正当她要溜到几百里外的张家,去住上一段时日时,汪永昭的亲兵挡了她的道,她便被靖王放在她家的一个老婆子给请上了马车,被逮了回去。

一见到她进院,在院中与孟先生下棋的汪永昭嘴边还起了笑,笑着问她道,“胡家一家可还好?”

“好。”张小碗只得朝他福身。

“你家呢?”汪永昭挑了挑眉,又问道。

“不知。”张小碗又福了福身。

“您看,这妇人有一桩好处,就是你从她嘴里听不到一句谎话……”汪永昭淡笑着朝孟先生道。

孟先生抚须,老神入定地看着棋局,似是没听到他的话一般。

“去歇息吧。”汪永昭说罢,也专心看起了棋局。

张小碗闻言,便又朝他们福了福身,这便走了。

她一去了后院,汪永昭敛了眉,道,“先生可曾见过脸皮如此之厚的妇人?”

刺她阳奉阴违,她不仅不红脸,还没事人一般。

孟先生听到此话,“啊”了一声,茫然地看着汪永昭,“你说什么?”

看了眼前也装老糊涂的孟先生一眼,汪永昭摇了下头,哼笑了一声,“鼠蛇一窝。”

说着,拿棋而起,吃了对面的一着棋。

孟先生一见他布置的暗棋冷不丁被他一着就吃了,刹那眉毛倒竖,眼睛精光突现,精神百倍地盯着棋盘,继而思索排布下一定棋势。

汪永昭看罢他一眼,也不再多语,拿起茶杯抿了口冷茶,便起身站起朝亲兵走去。

亲兵在他耳边一阵耳语,把那妇人的事告知了他,跟他所料竟然不差,汪永昭便好笑地翘起了嘴角,心道那妇人果然是好胆子,竟又敢算计起了他,还敢躲得远远的。

同年七月,边关大捷,靖王爷把夏军杀了个血流成河,终夺回了云沧两州。

那厢边关传来捷报,这厢宫里再来人传汪永昭入宫。

过了几日,京城里外便有人说靖王爷立了大功,要班师回朝了,老百姓顿时一片欢腾,奔走相告。

就在此时,京内的汪家被一队禁卫军守住了大门后门,隐隐有抄家之势。

张小碗当日买了几篓子菜,让留在她那的江小山驾了马车,赶到了汪家。

汪家人一见到她,妇人们哭闹不休,这时张小碗也不便提分家,只能听着她们哭闹,这时她也止不住她们的哭闹了。

抄家的恐惧之前,就算打死几个,也止不住她们的惊恐,只会让这些女人们更惊慌罢了。

让她们哭哭闹闹,兴许心里还能好受点。

再过得几日,汪观琪病得连气快要喘不上,眼看一脚就踏在了鬼门关时,大门前的禁卫军散了,这几日躲在外面的汪永庄与汪永重才传回来了消息,说夏军又大举进兵,又抢回了云州,竟从云州直逼大东,眼看又有沿着大东进入苍西,踏步关西之势。

仗又打了起来,这时宫中也传来消息,说二品总兵汪永昭在宫中旧病复发,皇上怜他是有功之臣,特令他在宫中休养,现休养好了,特准他回家。

汪永安三兄弟去宫门外接了人回来,张小碗一见,这才知汪永昭先前说的他要出事了,便要她分家的话中的出事,是指他要死了,而不是她以为的他要再被打压。

这时的汪永昭奄奄一息,与前面的装病之态完全截然不同,而他握剑与枪杆的右手上,那筋骨竟挑断了一根,伤口丑陋狰狞。

、119

汪永昭这么一回来;汪家上下哭成了一团;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