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宅师 >

第443部分

宅师-第443部分

小说: 宅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上来就是了。”古月居士笑道:“多爬山有好处,能减肥。”

熊贸拍了拍突出来的肚皮,顿时不说话了,不过还是有几分唉声叹气。张瑶韵抿唇轻笑了下,好心说道:“熊老板,前面有索道,我们坐上去就行了,不需要走路。”

“早说哇。”熊贸精神一振,笑逐颜开。

“那里……”

在张瑶韵的指引下,众人也顺利上了索道,在空中缓缓向上挪动。

居高临下,一些景致自然看得十分清楚,只见四周群山环抱,树木长青,一泓涧水,碧波清澄。红墙绿瓦的宫墙,金碧辉煌的宫殿,绿树掩映的庙宇,完全是一处洞天福地。

“绝妙啊。”熊贸打量片刻,忍不住叹声道:“久闻武当有龟蛇之象,现在看起来的确是有几分形似。”

“龟蛇之象,其实也有几分附会的意味。”古月居士笑道:“武当并不仅是指一座山而已。而是许多山峰的统称。不同的山势,在不同的角度打量,自然有不同的结论。”

“毕竟山峰多了。总能找到一些与龟蛇相似的景观,大家也乐得把景观发掘出来,加以放大的宣扬,津津乐道。后来山上的道士,干脆把道宫建筑往这方面演化,自然而然就有了龟蛇之象。”

古月居士侃侃而谈:“比如说武当山的主峰,恰似一个昂头前行的神龟。而那些依山建造的宫殿楼宇,又恰似一条游动的金蛇。这是人为塑造出来的,你就当成是一种宣传的手段。随便听听就行了,也不必过于较真。”

“我没较真。”熊贸摆手道:“就是想知道,武当山真正的风水形势究竟是什么?想必经过历代高人的研究,也十分通透了吧。”

“古籍记载。武当山自乾兑发源。历关、陇、金、房之地,盘亘万里而至此。”古月居士笑道:“另外又有太和居荆与梁、豫之交,下蟠地轴,上贯天枢。左夹岷山,长江南绕;右分嶓冢,汉水北回。其层峰叠壑,标奇孕秀,作镇西南。礼诚尊矣的说法。”

“也就是说,如果按坐西朝东的方位。武当道教建筑的选址大风水的格局是,祖山为昆仑山,少祖山是昆仑山的支脉大巴山脉,案山是大别山脉,左面的青龙山是高大巍峨的秦岭山脉,右面的白虎山是重峦叠嶂大巴山脉。”

古月居士列数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全部齐了。另外向北眺望,是碧波滚滚的千里汉江;向南眺望,是浩浩荡荡的万里长江。武当居于其中,要山得山,要水得水,这就是武当的风水大形势。”

“果然是大形势。”熊贸却不怎么满意,摇头道:“居士,不是我说呀,类似这样的风水大形势,除非是要修筑城池,不然基本上派不上什么用场。”

“本来就是要修筑城池呀。”方元笑道:“熊老板你忘记了,刚才居士不是说了么,当年永乐皇帝在武当山大兴土木,就是把这里当成宫城来修的。”

“没错。”古月居士深以为然:“明代武当山的九宫八观,那简直就是天上宫阙,十分的金碧辉煌,富丽堂皇,恐怕连当时的省城也远远不如。”

“也可以想象……”熊贸点了点头,又叹道:“但是再美好的建筑,也敌不过时间岁月的侵蚀,才几百年过去而已,这里就没有了往日的照耀九霄,辉朗八表……”

感叹声中,索道就停了下来。几人离开了索道,然后就看到了一波一波川流不息的信徒,有人正往上爬,也有人正朝底下走。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十分热闹。

“法会还没有正式开始,就已经这样喧扰,那明天还得了。”熊贸啧声道:“武当山香火之鼎盛,从这里也可见一斑。”

“特殊时节,也可以体谅。”古月居士一笑,随即招手道:“走吧,我们不凑这个热闹,避开他们,绕路而行。”

古月居士常来武当山,对于这里的环境太熟悉了,似乎连张瑶韵也没有他熟悉。在他的带领下,众人脱离了大部分游客,在侧边沿着一条羊肠小道深入其间。

山间小道十分曲折,忽上忽下,拐弯抹角,也算是有几分崎岖不平。走了约莫十几二十分钟,才算是抵达了目的地。

那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庙,就坐落在悬挂边上。青砖石瓦结构,灰暗的色调,历尽沧桑,朴实无华,十分普通寻常。

这里没有华丽的建筑,也没有鎏金的神像,更没有鼎盛的香火,只有一尊泥塑的太上老君像,以及小小的供台,一个小香炉,两盏青油灯,外加几个草编蒲团。除此以外,就是一个眉须银白,一脸慈和之色的老人在庙中盘坐修行了。

霎时,张瑶韵脚步蹁跹,扑飞似的奔了过去:“爷爷,我们来看你了。”

“瑶瑶!”老人睁开眼睛,脸上就浮现开怀的笑容。

不必多说,他就是古月居士多年的老朋友,张平常的父亲,张瑶韵的爷爷,在这里避世修行的大高手(厨师),张恩泽老人了。

看到孙女来看望自己,张恩泽十分高兴,随即又看到跟在孙女后面的古月居士,顿时又惊又喜,急忙站了起来,迎了上去:“老古,你总算来了。”

“我昨天下午才到,今早就来了,不算晚吧。”古月居士笑道:“谁叫你不好好待在家里,非要跑来这偏远山区隐居。晚上这里封山关门,我可进不来。”

“居士说得对。”张瑶韵也趁机劝说道:“爷爷,你还是回家住吧。这里又破又烂,条件又不好,你常住在这里,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不孝呢。”

“那些闲言碎语,理他们做什么。”张恩泽不以为意道:“这里好不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的快活,他们不懂。话又说回来,他们不懂就算了,老古你肯定明白,你也是在山里隐居修行的,为什么总是劝我回去?”

“你能和我比吗?”古月居士啼笑皆非:“我自小在山中修行,至今已经有一甲子的岁时了,你才几年?凡事要讲究一个循序渐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所以我才慢慢来呀,在这里住几天,又回家休养两天,一步一步的适应,最后肯定会习惯了。”张恩泽得意道:“比如这次,我在这里住了十天了,都没见有什么问题。”

“没问题就好。”古月居士细看张恩泽的气色,发现他精神抖擞,有几分红光满面的,的确不像是撒谎,当下也不再多劝了。

“肯定没问题呀。”张恩泽也顺势岔开了话题,看了熊贸一眼,一边伸手,一边露出欣喜的笑容:“老古,这位就是你说的方师傅吧,久仰久仰……”

“咳咳!”熊贸很尴尬,对于张恩泽伸来的手掌,握也不是,不握也不是。犹豫了那么两三秒钟,他还是握手回应,讪笑道:“老爷子,我不是方师傅,他才是。”

“嗯?”张恩泽一愣,下意识地看向方元,明显呆了一呆。

“老张,我不是说过了么,方师傅很年轻的。”古月居士苦笑道:“已经提醒过你,你却依旧错把冯京当马凉,致使方师傅心中不满,那就白浪费了我的一番苦心啊。”

“啊。”张恩泽又惊又急,茫然不知所措。

方元见状,无奈一笑:“居士,听你这话的意思,敢情在你心目中,我是那种非常小心眼的人么?”

“方师傅出了名的心胸开阔,宽宏大度,这是已然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怎么会与小气两字沾边呢。”熊贸笑眯眯道:“居士这样说,分明是对方师傅的贬低。方师傅,换我绝对不能忍啊,不到居士的道场吃几顿,你能消气?”

谁都知道,古月居士和熊贸配合默契,打诨插科,就是在化解尴尬的场面。而且效果也十分的明显,在三言两语之间,大家都露出微笑,将张恩泽的小失误置之脑后。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不识时务的声音传了过来:“谁众所周知呀,我怎么不知道。”

众人顺势看去,只见一个道士在小庙之中走了出来。

道士很年轻,二十多岁的模样,长相英俊,相貌堂堂,身穿宽松的道袍法衣,负手而行,衣随风动,也颇有几分风度翩翩的感觉。

一走出来,年轻道士的视线就不离某个倩影,脸上更是洋溢灿烂的笑容:“瑶韵姑娘,你来探望张老了。”

“朱道长,你也在啊。”张瑶韵淡淡点头,神色十分的高冷,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意味……(未完待续。。)

第698章 知慕少艾,一片苦心!

对于张瑶韵的冷漠,年轻道士视若无睹,相反十分的热情:“瑶韵姑娘,你尽管放心吧,有我的照顾,张老在这里住得很好,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

“哦,那就谢谢朱道长拂照了。”张瑶韵道谢道,十分的客气。

“应该的,应该的。”年轻道士眉开眼笑,丝毫没有出家人的出尘气息。

见此情形,熊贸在方元旁边轻声道:“这家伙,肯定是职业道士。”

所谓的职业道士,自然是指以道士为职业,而不是真正的出家修行的道士。毕竟在现代社会,宗教也成为了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正职道士人手不够的情况下,职业道士自然应运而生。这些道士像上班族似的,穿上道袍是道士,脱了道袍就是普通人。

现如今,假和尚、假道士,假乞丐很多,这也算是特殊的社会现象了。所以对于熊贸的推测,方元也轻轻点头表示认同。毕竟如果年轻道士是真正出家修行的道士,也不至于有这样的表现,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反正张瑶韵应付了两句,就有几分不耐了,转头道:“爷爷,你陪客人聊天吧,我去给你们烧水沏茶。”

“瑶韵姑娘,我帮你。”年轻道士殷勤道。

“不必了。”张瑶韵拒绝道:“你陪我爷爷聊天吧。”

说话之间,张瑶韵特意走快了几步。绕到小庙的后面,那里就是张恩泽居住的地方,另外还有个小厨房。

张瑶韵走远了。年轻道士也不再好追赶了,当下转过身来,埋怨似的说道:“张老,我不是说了么。你的事情,包在我身上就好,又何必另外请人过来。”

“小朱。”张恩泽摇头道:“你的一番好心,我心领了。不过老古是我多年的老兄弟了。我相信他会帮我解决问题的。”

其实这话有晦涩的弦外之音,就是只相信古月居士,而不相信你。

可惜不知道年轻道士是真听不出来。还是假装听不明白,继续劝说道:“张老,你听我的肯定没错。我师父最近忙着真武寿诞的事情,抽不出时间来。等到他忙完这几天。我立即和他说这事。有他出手。你根本不必再求别人了。”

“老古不是别人。”张恩泽拍了拍古月居士的肩膀,郑重其事道:“我们是生死之交,我的后事,只能托付给他办,不需要麻烦别人了。”

年轻道士也不是真傻,看到张恩泽说得坚决,也不好多说什么了。不过眼中却掠过一抹不以为然之色,肯定没有那么容易死心。

与此同时。张恩泽开口道:“小朱啊,我要招呼客人了。没有什么事情的话。你就先回去吧。烧香许愿的信徒多,你师父可能忙不过来,你回去正好帮他。”

“没事,观里又不只是我师父一个人……”年轻道士想留下来的,但是看到张恩泽不悦的目光之后,立即改口道:“不过张老您说得对,我的确应该回去帮忙,顺便和师父提一提您的事情……”

“……那就这样,张老……瑶韵姑娘,我先走了,等忙完了就过来,等我好消息。”

说话之间,年轻道士带着几分不情愿,依依不舍的走人了。一步三回头,慢慢地消失在羊肠小道之间,朝山上的宫殿而去。

“小朱这人还是不错的,就是有些……”张恩泽摇了摇头,也不评价下去了。

“知慕少艾,人之常情嘛,可以理解。”古月居士笑了笑,就岔开了话题,打趣道:“老张,有人来了,也不带我们进去烧柱香。看来,你这个庙祝不称职啊。”

“我这里的香很贵的,一炷八百八。”张恩泽挑眉道:“先掏钱,才给上香。”

“如果是紫霄宫或玉虚宫,那我也认了,你这破庙,也敢这样坑人?”古月居士戏谑道:“怪不得香火冷清,没什么人来。”

“我这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笑谈之间,几人也走到了小庙里面,然后态度恭谨地烧香礼拜。每人三炷清香,也算是一种基本的礼仪。

上香之后,几人就在蒲团盘腿坐下,寒暄闲聊起来。当然了,主要是古月居士与张恩泽在聊,方元和熊贸在听,不时点头附和两句。

才聊了片刻,张瑶韵就端着四杯茶纤步进来,默默地给每人奉上一杯。

“谢谢。”方元接过杯子,顺势低头一看,只见杯中茶水清澈微黄,似有一缕幽幽茶香飘逸,却不知道这是什么茶。

方元轻抿一口,感觉这茶滋味有些淡,中正平和,说不上多好,但是也肯定不差。在他品味的时候,却听古月居士笑道:“老张,这是武当道茶吧?我记得去年你说过,打算学我采野生茶叶自制茶叶。不要告诉我,这是你的杰作?”

“当然……”张恩泽很骄傲地抬起下巴。

不过就在这时,旁边的张瑶韵忽然轻笑起来,顿时让张恩泽颓然叹气:“好吧,这是我买回来的……自制茶叶真不容易,特别是炒茶,看别人做很简单,换我自己来总是出错,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

“爷爷,那是由于人家是炒茶,你是‘炒’茶!”张瑶韵娇笑道,第二个炒字,读音非常的清晰,语气加重。

古月居士一听就明白了,忍不住笑道:“老张,你是不是一看到锅和铲,就情不自禁把茶叶当成了菜,习惯成自然的撒上油盐翻炒起来了?”

“没办法,这是几十年的功夫养成的本能反应,一下子没法纠正过来。”张恩泽尴尬道:“其实我炒出来的茶叶也挺不错的,大家吃了都称赞不绝……”

大家一怔,瞬间会意,哄堂大笑!大厨就是大厨,就算退休了也不忘记本行,自制茶叶不成,反而拿茶叶当成了食材,研制出新菜品。

“别笑呀,中午你们在这里吃饭,我炒一道风味茶叶给你们尝尝看,你们吃了也肯定要赞叹不已。”张恩泽说道,充满了自信。

其他人也不怀疑,一个有几十年经验的大厨出手,肯定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再难吃的食材也能变得十分美味。

“好呀,就等你这句话了。”古月居士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