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宅师 >

第67部分

宅师-第67部分

小说: 宅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百里者半九十,功亏一篑啊。”

方元苦恼叹气,感觉手中的这枚疖珠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丸子,谁来了?”

就在这时,别墅楼上传来了包龙图的声音。

“什么谁来?”

方元一怔,这才听到叮咚的门铃声,表明外头有客人来访。

“谁来了?”

方元也有这样的疑问,房东升?熊贸?杨诗锦?或者顾昌?他在脑中把最近打交道的人数了一遍,然后轻快向大门方向而去。出乎意料,他在别墅门外看到了一个陌生人。

一个头发偏长,胡须修剪整齐,有几分艺术家风范的陌生中年人。

“请问你是?”方元努力回忆,非常肯定自己不认识这个人。

“我姓罗。”

适时,那人微笑道:“就住在你们附近,说起来大家也是邻居。”

“罗大师?”说话之间,包龙图兴冲冲奔了出来,一脸兴奋激动的表情,好像看见了偶像一样,眼睛闪烁星光:“真是罗大师?”

“你认识我?”那人轻笑道:“大师不敢当,民间手艺人而已。”

“罗大师谦虚了,谁不知道您是我们泉州木雕界第一巧手。”包龙图由衷感叹,急忙打开铁栏门迎请:“您快请进……”

“巧手罗秋!”

与此同时,方元也总算是明白了来人的身份。他虽然没有见过罗秋,但是包龙图没少在他耳边提起这人。什么木雕大师,蝉联三届天工金奖等等,听得他耳朵都要生茧了。

“不好意思,冒昧打扰了。”罗秋也不客气,轻步走了进来,然后笑道:“主要是刚才在外面散步,发现小兄弟在刨木头,一时见猎心喜,忍不住过来看看。”

“刨木头?”包龙图一怔,随即反应过来:“丸子,你又在捣弄树根?”

“对呀。”方元点头道:“闲着没事,又把树根清理一下。”

“果真是同道中人呀。”罗秋露出笑容,又有几分感叹:“小兄弟真是好运气。类似那块体积巨大的树根,起码有好几百年了吧?”

“不是几百年。已经近千年了。”这个时候,包龙图总算明白了罗秋的来意。敢情真的是见猎心喜。

“一千年?”罗秋一惊一愣,眉头就皱了起来:“千年古树?”

“罗大师不要误会,那棵树是自然枯死的,树干已经被虫蚁蛀食一空,只剩下埋在泥层中的树根幸存而已。”方元解释起来,顺势请罗秋过去一看。

罗秋欣然随行,很快来到了后园,树根就摆在角落。他走近之后,发现树根比他想象中的要大。至少比他在外头目测的体积大多了。

“这是樟木!”罗秋随意一看,又伸手捏了捏根须,就轻易判断出树根的来历,不过看到树窟的时候,他眉头皱得更加厉害了,而且眼中透出几分责问之意:“果然被蛀食得厉害,不过这些孔眼又是怎么回事?”

“呃……”

与罗秋的目光对视,方元感觉自己好像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事似的,莫名有些心慌:“孔眼。哦,孔眼啊……有虫蛀,我挖一挖……”

“怎么能挖呢,应该用药水喷洒……”罗秋摇了摇头。又有些迷惑:“不过樟树应该能够防虫蚁才对,怎么反而被蛀了?”

“枯得太厉害了,都要腐朽了。”方元随口解释。心里却觉得应该是煞气的缘故,受到煞气的侵染。作为风水树的香樟木肯定是首当其冲,丧失防虫蚁蛀咬的功效也正常。

“是吗?”罗秋有些怀疑。不过也没有深究,因为这时他从树根的截面看到了一圈又一圈的年轮,就知道方元没有撒谎,这树果然有千年历史了。

“好东西啊。”罗秋打量了片刻,眼中隐约浮现羡慕之色:“小兄弟,你们打算用这树根做什么?”

“做茶几。”包龙图抢先道:“树根虬结古拙,做成茶几最有情趣不过了。”

方元无所谓,反正疖珠已经到手,就算把树根劈了当柴火烧,他也没什么意见。

“茶几?”然而罗秋却摇头不已:“浪费,太浪费了,这么好的材料,应该充分利用,雕刻大幅作品,而不是做成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

“大幅作品?”包龙图反应不慢,急忙碰了碰方元,然后笑道:“罗大师,你觉得这块树根雕成什么合适?”

“我想想……”罗秋琢磨起来:“盘龙卧虎?三清四御?如来观音?树根料足,能雕刻的东西太多了……”

说话之间,罗秋回头问道:“小兄弟,你这块树根卖吗?”

作为一个优秀的木雕大师,罗秋发现什么好材料,难免有几分技痒,想要把东西买回去大刀阔斧的尽情施展才能。

“罗大师,不好意思了,东西我们不卖。”方元微笑道:“不过,我们倒是想请罗大师帮个忙,帮我们用这块树根雕件东西。”

“对对对……”包龙图连连点头:“雕什么东西无所谓,可以由你来决定,只要是你的作品就好。当然,劳务费肯定也不会少……”

“请我雕刻?”罗秋眼睛微亮,立时答应:“没问题!”

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以罗秋现在的名气,肯定不差钱了。名利双收,衣食无忧,自然有更高的追求。他自诩手艺人,那么不断提高技艺水平,达到行业中的巅峰境界,应该是他唯一的目标了。

难得有好材料让自己练手,罗秋当然不会拒绝,至于劳务费什么的,他反而不怎么在乎,甚至第一时间催促方元叫人过来把树根搬运到他的家里。

罗秋说得没错,他和方元真是邻居,步行两三分钟就到他的别墅了。

不过走进去之后,方元发现这里与其说是别墅,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木雕制品展览馆。从踏入门口的时刻起,形形色色的木质雕件就随处可见……(未完待续。。)

第105章 九皇星君(五更求月票)

ps:  今天又是五更,继续求月票,请大家多多支持。

罗秋不愧是木雕大师,家里到处摆放着各种雕件。有人物雕像,也有鸟兽摆件,还有许多精致巧妙的工艺品,一眼望去,可谓是琳琅满目,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漂亮,太漂亮了。”

此时,包龙图眼睛放光,惊叹连连。忽然之间一把抓住方元,一脸惊喜的表情,指着一个挺着肚子开怀大笑的佛陀造像,声音微颤道:“看到没有,紫檀,紫檀啊。”

“看到了……”

方元点了点头,也理解包龙图激动的原因。紫檀的珍贵就不必多说了,所谓寸檀寸金,再加上罗秋大师的手艺,由他亲手雕刻出来的紫檀佛像,那价格肯定十分昂贵。

当然,由于紫檀的珍贵,这类东西罗秋家里也没多少,除了这个紫檀佛像以外,其余雕刻作品的材料多数是各种常见木材。

不过在罗秋的巧手下,哪怕是最普通的材料,也被他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一件件技艺精湛又充满了灵气的作品,让人不得不由衷表示赞叹。

一般来说,但凡是艺术品,尤其是雕刻、泥塑、绘画之类的艺术品,非常讲究感染力,需要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那才算是真正的好作品。

罗秋的作品就是这样,每件东西都是尽心雕琢,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于一体,每一刀每一划,可谓是细致入微。充满了艺术魅力。

反正方元和包龙图看了以后,都有种想学木雕的冲动。

“真心想学吗?”罗秋笑了起来:“那我可以教你们。但是要学满十年,中途不能放弃。”

“算了。说说而已。”包龙图第一时间败退:“太难了,怕是学不了。”

“嗯,的确,你肯定学不了。”罗秋居然点头赞同,然后叹道:“还没有尝试就首先放弃,这样没毅力,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嘿嘿,我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包龙图也不觉得尴尬,反而撺掇道:“丸子。你动手能力不错,要不学一学?”

“算了,没精力。”方元直接摇头:“要是搁在十年前,我或许还会尝试一下,但是现在受到繁华都市的污染,一颗心早就变得浮躁起来了,估计也沉浸不下来苦学十年。”

“传统手艺要没落了。”罗秋也有些嘘唏:“现代社会,十几岁的小孩,正是贪玩的年纪。肯定不愿意受这份苦。然而像你们这种年纪的人,又变得功利浮躁,更加不想学。”

“放眼整个泉州,喜欢木雕的人数不胜数。但是愿意学木雕的人却寥寥无几,这门手艺怕要失传了。”罗秋眼中有几分忧虑,这也是他长久以来的心结。

类似木雕这样的传统手艺。学习三年才算入门,五年勉强算是小成。十年才敢说完全掌握了这门技术。但是其中的辛酸苦累,真的可以用血泪交织来形容。现代人生活比较富足。谋生的行业也更多样化,自然少人愿意吃这份苦头。

“罗大师,我觉得你也不用太担心这问题。”

方元却有不同的意见:“我觉得传统手艺不会没落,更加不会失传。就像你说的,喜欢木雕作品的人数不胜数,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市场。只要有市场,有需求,自然有人愿意去做,去学,怎么可能消亡得了?”

“没错。”包龙图深以为然:“市场经济决定一切,发现木雕作品商机无限,恐怕不用罗大师你教,都有人自己摸索学习了。开始的时候,或许有些粗制滥造,但是发现精品更值钱,他肯定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这是一个循环,经济规律的循环。”

“你们说的,好像也有些道理。”罗秋沉吟起来,若有所思点头。当下也没继续说下去,而是引着众人把树根搬到他的工作室中。

罗秋的工作室十分宽敞,一个窗明几净的大厅,只有几只椅子和一张桌子,以及一个架子,其余也没有什么杂物。不过在架子之上,却是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工具,有斧子,有锤子,有锯子,最多的还是大小不一的刀具。

不用多说,这些工具就是罗秋工作时候使用的家什了。俗话说人巧莫如家什妙,三分手艺七分家什。看一个人的手艺怎么样,只须观察一下他的工具便能有个大概了解,而从工具的保养情况,也能看出这人的素质高低。

此时,方元打量各式工具,眼中充满了欣赏之意。这些工具的刀尖刃口,无一不是铮明瓦亮,在灯光下闪烁寒光,锋芒毕露。而且从工具的把柄情况来看,肯定是被人经常使用,都已经磨出了厚厚的包浆,透出光润细腻之色。

总而言之,无论是工作室干净整洁,还是工具摆放整齐的状况,都有些出乎方元的意料,毕竟在他的想象之中,雕刻师工作的地方,应该是比较杂乱才对。

“丸子,快来看。”

就在这时,包龙图急忙的招呼,语气充满了惊叹之色。

“看什么?”

方元走了过去,听见包龙图站在桌子旁边,正在观赏什么东西。他走近一看,发现桌子上正铺着一幅画卷,一幅素描图。

“咦!”

乍看之下,方元也愣了一愣,只见图画描绘的应该是传说中的神仙人物,而且是十分典型的中国古典神仙,身材修长俊朗,清逸长须飘然,宽袍长袖如云,线条十分流畅明快,不带丝毫烟火气息。这是魏晋隋唐年间,最标准的神仙图像画法。

“有点儿吴道子白描的韵味。”包龙图打量了片刻,忍不住赞叹起来:“罗大师,这是你雕刻的设计图?”

“小兄弟好眼力。”

与此同时,罗秋大生知己之感,然后笑道:“前段时间我去了一趟徐悲鸿纪念馆,有幸参观了其中的镇馆之宝,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当时我看到吴带当风,飘逸欲仙的美妙场景,立时萌生一个想法,就是以神仙为题材,创作一些作品。”

“创作出来了吗?”包龙图期盼追问起来。

“还在创作中。”罗秋轻笑摇头,微微叹道:“回来之后,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以神仙为题材的作品太多了,想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多少有些难度。”

作为一个木雕大师,很容易为名所累,就怕创作出来的作品,被人评价不高,归于凡俗一流,有损声誉。所以说,创新是他们永恒的追求,这是压力,也是动力,想不断得到好评,那只有不断的求新求变,才能超越突破自己的局限,更上一层楼。

“罗大师谦虚了。”包龙图钦佩道:“从这个设计图来看,就知道大师你要创作的作品绝对不凡。”

这倒不是胡乱拍马屁,要知道桌上的画稿十分精妙,一笔一画清晰明了,非常讲究细节,可见是罗秋用心描绘的结果。一个范本而已,都那么上心,那么等到真正雕刻的时候,其中的重视程度也可想而知了。

适时,包龙图颇为好奇:“对了,图上画的是哪路神仙?”

“小兄弟觉得画的是什么?”罗秋笑问起来,卖了个小关子。

“一二三四……七**!”包龙图数了一下,顿时沉思道:“九个神仙?丸子,中国有九个一起排列的神仙吗?”

“这个……”方元皱眉道:“我就知道福禄寿三仙,以及八仙。对了,难道是三清六御?”

“那个不是三清四御吗,怎么又改成六御了?”包龙图很不解。

方元耸肩道:“本来是三清六御的,但是后来一些道士,为了迎合符台道经四辅的分类,所以去掉了两御,就成三清四御了。”

对此,方元也觉得有些无语,在他看来中国的神仙其实也挺悲摧的,需要的时候就被人高高的供奉起来,不需要了立即弃之如敝履。

“哦。”

包龙图点了点头,又摇头道:“不过,这应该不是三清六御,三清我知道,无非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六御什么的也不用管,只要看这九个神仙的模样就知道了,都是中年人形象,没有白胡子老头,肯定不是三清六御。”

“嗯。”

方元也觉得这话在理,主要是三清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其中太上老君多是白胡子老头的观念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惯例,罗秋不至于想要颠覆这个传统吧?

况且,就算要玩颠覆,九个神仙的总体形象,也与三清六御严重不符。要知道三清六御在中国神仙谱系之中,也称得上是最高级别的大佬,排场肯定不一般。要么是脑袋后面顶着圈圈,要么是身后有光环笼罩,总而言之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架势。

然而桌上图画中的九个神仙却不同,没有多少神圣伟岸的气息,尽管是宽袍大袖,衣袂飘飞的打扮,但是眉目之中却充满了冷漠之意,好像谁欠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