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儿女成双福满堂 >

第366部分

儿女成双福满堂-第366部分

小说: 儿女成双福满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瞒林娘子说,老婆子娘家是开点心铺子的,为闺女的时候,跟着家里学了些制作点心的手艺,我也爱琢磨这个,就折腾出一些不知所谓的花样来……后来嫁了人,相夫教子的,这些就都丢开了……”潘母感叹着说着,邱晨一边应和着,一边却在心里暗暗诧异,就她跟潘母的关系,根本谈不上什么交情,好像还不够这么说家底儿的吧?
正疑惑着,潘母已经说完自己的出身,话题一转,笑着问道:“听说林五娘子也在府城开了点心铺子?”
邱晨脑中似有什么一闪而过,却因为速度太快没能抓住。
点点头,邱晨笑道:“是啊,开了也有半年了,只是中间摊了疫病的事儿关门歇了些时候!”
潘母似是很满意邱晨的回答,笑着道:“之前也不知道,要是早知道,林五娘子回家那些日子,也能聊聊做点心的事儿……”
邱晨觉得有些没法回应,只好笑着附和道:“五妹妹过些日子也就回来了,过年总要歇着的!”
“那倒是,哈哈,那倒是!”潘母笑着应和着,略略一顿,开口道,“林娘子不是外人,老婆子也就不跟林娘子见外了,有啥话就直说了!”
邱晨惊讶着,不知道潘母这句‘不是外人’从何说起,说起来,她们两个才几天不跟仇人似的,啥时候就成了‘内人’了,她是一点儿自觉都没有啊!
不管她惊讶与否,潘母却真是直接说起来了:“林娘子也知道,家里之前日子艰难,老头子又去的急,耽误了佳卿的考试不说,这婚事上也给耽搁下来,眼看着再过了年佳卿都二十一了,若是等到除了服再说亲,就真是耽搁了……唉,老婆子急得不行,又没个合适的,佳卿看着好说话,其实性子倔得很,他自己不看好的,我也不敢多铺排……好在,前几日突然跟我提了一回林五娘子,虽说只是提了一句,可能让他记住又在我面前提起的,必定是上了心的,老婆子思来想去的,就想着还是托林娘子给探个话,若是林家有意,待明年我家除了服,就即刻遣媒人上门提亲。若是没意……那也是他们两人没有缘分,也不会把话传开了,免得大家往来尴尬。”
邱晨恍然明白过了,刚刚听潘母提及林娴娘她就若有所想,却没能确定,想不到,还真是看中了林娴娘想娶回去做儿媳妇。
至于潘母找她来说这件事是真的不把她当外人,还是另有隐意,邱晨也懒得去多想了。
略略思忖了一回,邱晨琢磨着,林娴娘若是真的嫁给潘佳卿,也算是郎才女貌。家世上,潘家是低了些,但林家是获罪之家,刚刚遇赦,这样的人家,但凡有点儿政治背景的都多多少少有些避讳,倒是潘佳卿刚刚好。潘佳卿才高志远,若无意外,科考出身是一定能够有所成就的。但怎么说一路考下来,就是一路顺遂也得三几年功夫,有了这几年,林家的事就会更加淡化,对潘佳卿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琢磨了一回,邱晨斟酌着道:“我倒是觉得是一桩美事……好,既然老太太信得过我托付了,我就去问问林老太太的意思……或者,还要去问问五妹妹的意思,所以,老太太也请耐心等上几日,好歹的,我得了信儿就给老太太回个话去!”
“哎呀,那可就让林娘子受累了……”潘母一脸欢喜,一谢再谢地告辞。邱晨送到二门外,将盛了小酥饼和蛋糕的食盒交还给潘母,潘母又客气了一番,这才告辞去了。
邱晨转回来,一路琢磨着,径直进了西里屋。
赵氏已经过来伺候着了,见邱晨进来,连忙迎着,又要去倒茶,被邱晨拦住,拉着一起在炕沿上坐了。
“嫂子别忙了,你坐下,我有事,你跟咱娘给我出出主意。”邱晨拉着赵氏相挨着坐下,把刚刚潘母来的意思说了。
刘氏沉吟着道:“潘先生和林家闺女我都见过,看长相倒是般配的很,年龄也相仿……就是怕,林家嫌弃潘家家底太薄。”
赵氏点点头附和道:“是啊,虽说潘先生学问好,但毕竟还没个功名,家里有连个立脚地都没有……”
说到这里,赵氏抬眼看了看刘氏,终是小心道:“听说,潘家老太太挺厉害……”
看着赵氏这么小心翼翼地,邱晨拍了拍她的手,笑道:“我也是这么觉得……只是,潘先生的学问是真好,只要不是运气太差,考个功名不过三五年的事儿,……林家五妹妹要是跟了潘先生,也不过吃上两三年辛苦,等潘先生一朝为官也就扬眉吐气了。”
“妹妹这话在理,共患难才能共富贵!”赵氏笑着道。
刘氏也点点头:“既然她过来托付你一番,你也不用为难,你不过是传个话,事儿还是要林家老太太和林五娘子自己拿主意去。拿了注意,潘家再提亲也要另找媒人,你这是好事,不会有什么不好处。”
邱晨吁了口气,放松道:“这样我就放心了,就怕好心做了坏事。”
说着话,孩子们和杨家父子也都回来了,一家人热热闹闹分两桌吃了饭,孩子们照旧去二进读书写字,邱晨也没又多停,稍稍梳洗一下,就去了西院。
说明了来意,林老太太倒是很欢喜,道:“这事儿是你替娴娘操心处。照我的意思,潘先生是个好的,人品学问都不错……只是,这事儿总得问一声娴娘的意思。我这就写封信,劳烦你帮我给娴娘送去,问问她的意思,再给潘家回话吧!”
这种情况邱晨早就猜测到了,是以也不意外,亲自磨墨伺候着林老太太写了一封信,邱晨拿了,这才告辞转了回来。
回到房里,邱晨才重新执笔,把给云济琛的信也写完了,同样装好封上火漆,叫了赵九过来把信交给他,让他第二日一早,亲自骑马送去安阳城。
赵九应着接了信,正要告退,又听邱晨道:“你去安阳城回来,给我捎上一百斤白石英回来。哦,药铺子里就应该有卖,你提前跟回春堂的陈掌柜打声招呼,让他备一下货,日常药铺子里可能没有那么多。”
赵九复述了一遍,确认无误之后这才退了下去。
写信让云济琛想办法从海外淘换烧制玻璃的方子,她自己也不妨尝试着烧烧看,烧不出高档玻璃,烧出块玻璃来嵌窗户也行啊。实在连块窗户玻璃也烧不出来,那烧出个琉璃花瓶、琉璃玩意儿来也行啊!
嗯,她要求不高!
云济琛和廖文清共饮之后第二日,云济琛就南下去巡查商路,查看各处的香皂市场去了。
廖文清一大早同云济琛一起到了码头,前后脚登了船,只不过云济琛南下,他则是登船北上,迎接父母和两位嫂嫂去了。
还真让云济琛猜到了,廖家丞携着家眷离京一路南下,往安阳城而来,依着原本的行程安排,重阳节前后就能到达安阳城。只不过,二儿媳带着的小孙子毕竟太小,尚未满周岁,这一路上行来受了风寒,刚刚过了正定城竟发起热来。
好在廖家本就是杏林世家,行李中带了各色的药丸子,当时廖家丞亲自诊脉看过,确定是受了风,又受了一点点惊吓,连忙让人化了小儿万金丹给小孙儿服了,一个时辰后,热稍稍退了些。可没等一家人透出一口气来,小孩子的热又烧了起来,这一回,廖家丞也不敢自专了,匆匆命令船家就近的临清镇靠岸泊船,然后派人上岸寻找郎中不说,更飞马赶回最近的正定城带正定城回春堂的儿科大夫过来。
这事儿发生在九月初八,九月初九,廖文清和云济琛喝完酒回到廖府就有人上来传讯,奈何廖文清喝的酩酊大醉,根本叫不醒,第二日天未亮被唤醒之后,就带了回春堂最好的儿科郎中和二哥廖文熙一起,匆匆出城北上,倒是正好赶上跟云济琛一起登船。
兄弟俩一路急赶,在第三天傍晚才赶到临清镇。
一路上,几个时辰,就有廖家仆从赶过来报信,只说廖家三小少爷已经退了热,没了大碍,廖文清和二哥廖文熙也稍稍放了心。
只是,等他们赶到临清镇的时候,才得知,廖文熙的儿子竟不是普通的吹风,竟是生了水痘。
水痘虽说不是天花,但也会引发高热神昏,高烧过度还会引起抽搐、昏厥、休克等……在这个时代也是一种比较惊险的小儿疾病了。

☆、第二百五十三章 嘉奖

第二百五十三章 嘉奖
廖文清和二哥廖文熙赶到临清镇的时候,已是九月十一傍晚,孩子的情况远比他们之前得到的消息严重。因为孩子受了凉风,水痘出的不畅,廖文清哥俩到达临清镇的时候,孩子再次发起高烧来。
廖家丞看到两个儿子,都没顾上寒暄问候,直接就问:“紫雪带来了么?”
紫雪丹,是一种治疗热病高热神昏抽搐等危急症状的成药。因为用的极少,廖家的行李里没有带,又因为所用药材贵重,制作要求极高,一般的药材铺子里都没有。好在,廖家丞之前给家里传的信说了孩子高烧,廖文清兄弟俩带的药物中将相关的药物都带全了。
一听‘紫雪丹’,廖文清廖文熙兄弟俩都是一凛,廖文熙的腿一软,几乎跌坐下去。廖文清一把抄起二哥,一边扶着他往里走,一边吩咐*赶紧把带的药物都送上来。既然用上了紫雪,就说明病情很是危机了,说不得,其他药物也能用上,都拿上来备着,万一用上也便宜。
*应着,略一迟疑,低声建议道:“爷,要不要把吴郎中请过来吧……他擅儿科……还跟林娘子学了一手灌药……”
廖文清满心急火,反应却不慢,听了*的建议,连忙一迭连声地吩咐:“快,快叫他进来!”
*答应着匆匆去了。
廖文清转回头看着面色灰败的二哥,低声安慰道:“二哥别心急,咱们带了紫雪,还带了好些药过来……惠儿会好起来的。”
说到这里,廖文清想起吴郎中的灌药手法,觉得还是跟二哥打个预防针的好,毕竟那样的用药之法很多人接受不了。
“二哥,咱们这回过来,我把安平的老吴也带过来了……想来你也知道,老吴有一手退烧的法子,即使没法子喂药了也能用上药……退热的效果极好……”
廖文熙这会儿满心担忧焦虑,脑子一时反应不过来,愣怔怔地抬头看着廖文清,等着老三继续往下说。
“二哥,那法子,说起来有些不雅,就是往孩子后门灌药……不过,退热却是极好的,孩子也没甚苦楚……老吴用那法子已经救了好些孩子的命了……”
吴郎中给孩子灌注用药当时也曾算是一件医药界的奇闻,廖文熙当然也知道,这会儿听明白了,仿佛一下子抓住了救生的浮木,攀扯住廖文清的胳膊,大声吩咐:“快叫吴郎中来,快!”
见廖文熙不反对,廖文清略略安了心,扶住廖文熙道:“二哥,且冷静些,我已经打发人去叫了,咱们过去看看,老吴马上就到!”
廖家丞也在旁边劝慰着,廖文熙稍稍冷静了些,父子三人匆匆往包下的客栈后院走去。
廖家包下的是一个二进小院子,满院子都是伺候着的仆人、丫头、婆子,二进正房里进进出出的,却没人发出一丝声音。这会儿,小少爷病情垂危,主子们一个个火气大着呢,丫头婆子们也格外地小心翼翼着,只怕哪里招惹到主子们脆弱的神经,成了受殃及的池鱼。
廖家父子三人匆匆进了院子,又毫不停留地直进了后院,*带着两个小厮也抬了两只箱子一路小跑着赶了过来。安平县回春堂的吴郎中就背着一只药箱子紧跟在后边。
廖家父子进了后院,根本不敢耽搁,廖家丞就命人碾细了紫雪丹用水调和了,要给孩子灌下去。
只是,这会儿孩子高烧已经出现了抽搐、惊厥的现象,小小的嘴巴紧紧闭着,根本灌不进药去。
廖文熙看着烧得跟火炭样的儿子小小的身子被两个婆子抱着灌药,药水灌进撬开的嘴巴里,却根本咽不下去,就随即淌了出来,孩子还差点儿被药水呛住……心疼的仿佛油煎一般,廖文熙上前一步,扯着灌药的婆子就摔出去……
廖文清也红着眼,却总比廖文熙理智一些,一看情形不对,上前一步抱住廖文熙,硬拖开来,一边叫道:“二哥,二哥,婆子们不对,过了再处置就是,如今还是先救惠儿要紧!”
廖文熙稍稍恢复了一些清明,红着眼,如噬人的野兽般,盯着廖文清道:“老吴呐?怎么还不来?快叫他来!”
廖文清拖着廖文熙离开内室,将他按坐在外间的椅子上,同时朝外吩咐:“叫老吴进来!”
吩咐完,廖文清按着廖文熙的肩膀道:“二哥,老吴进来可是救惠儿的,你可不能再犯糊涂了。这会儿,救命要紧!”
廖文熙长长地吐了口气,用力地点点头:“嗯,我知道了!”
安抚了廖文熙,屋里,廖家老夫人高氏和二少奶奶还守着呢,廖文清不放心,进去跟父亲说一声,到底半拖半扶地把不肯离开孩子的高氏和二少奶奶挪进后暖阁里去。
这样,虽然还能听到外边的动静,但看不到孩子灌药的情形,应该也不至于太难于接受!
高热神昏抽搐的孩子,老吴不是第一次见,经他的手也救过来不止一个,但今日要救治的孩子,一来年纪太小,还不足一岁,二来身份特殊,是东家的小少爷,这万一有个差池,丢了吃饭的差事是小事儿,说不定就会吃上官司!
廖文清迎着老吴走上来,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抚慰道:“孩子……尽管放手施为,万事有我,救命要紧!”
老吴吸了口气,朝廖文清点了点头,要了水细细地洗了手,打开药箱,拿出经过几次改造的灌肠器具来,看着廖文清亲自把孩子翻转着抱在怀里固定好,老吴拿着灌肠器开始动手操作。
灌肠的药剂不用再熬制,有化好的紫雪丹直接用上。灌注的操作很顺利,孩子昏迷着,没有丝毫反抗地灌了半碗紫雪丹下去。
灌好药,老吴又从药箱里拿出一瓶酒精,倾注在碗里一些,拿着棉花开始给孩子上上下下的擦拭起来。
盏茶功夫后,孩子渐渐停止了抽搐。
在旁边几乎不错眼珠看着的廖家丞和廖文熙同时露出丝喜色来。
廖家丞手疾眼快地握住孩子的一只小手腕,诊脉片刻,笑着道:“孩子脉象有所缓和……”
廖文清也带了些喜色,回头对父亲道:“赶紧进去跟我母亲和二嫂说一声,也让她们安安心!”
廖家丞片刻不迟疑,点点头转身进了后暖阁。
老吴继续给孩子擦拭着,半柱香功夫,孩子紫绀的嘴唇、鼻窝眼窝的颜色竟有些减淡,体表的温度也明显有所下降了。
老吴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