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如果这是宋史 作者:高天流云 >

第395部分

如果这是宋史 作者:高天流云-第395部分

小说: 如果这是宋史 作者:高天流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绝对不可能。
  这样想着时,他忽略了一个人和几件事,认为那些不值一提。那个人叫黄洽,时任官居枢密院使,是军方的主管。
  那是在内禅的前夕,赵昚留下了东、西两府的宰执人员,最后一次咨询他们的意见。与会者都交口称赞皇太子非常完美,内禅意味着更好的明天。
  唯有黄洽沉默。
  赵昚问他为什么,黄洽才说:“儿子是好儿子,儿媳妇却是个祸根,李凤娘根本不足以母仪天下。”赵昚怒形于色,大不以为然。
  黄洽立即辞职。临行前说:“异日陛下思臣今日之言,欲复见臣,亦不可得矣。”
  这句话让赵昚觉得有些凄凉,觉得这位大臣既清廉复高傲,半点都不留恋权贵,难道是自觉不久千人世,再没有相见之期了吗?
  他一点儿都没有意识到,不复相见,不只是黄洽会死这一个可能性。也没有想起这些年里发生的关于李凤娘的一些事。
  李凤娘是一种很难界定的生物,她的存在,是辽、金、西夏、蒙古、北宋、南宋加在一起也独一份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每个理智健全的人,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在做某件事之前,都会先考虑一下自身的实力、家族的实力、身份一句话,要量力而行。
  可李凤娘不是这样的。
  这女人出身一般,家族没有半点可以支撑她的地方。而她自己的实力,根本谈不到。她没法结交外臣,自始至终,没有哪位宰执人员与她内外勾结,形成利益链条。至于她的身份,也不能带给她想要的那些特权。
  试问她丈夫没登基之前只是皇太子,上边有皇帝外加太上皇,她有婆婆还有太婆婆,她是个地道的封建社会小媳妇,这身份能让她干吗?
  常看电视剧的人都知道李凤娘的家世,她只能成为经典后宫戏里的受虐女主角。可这女人就是有本事把一切都颠倒过来,去虐待别人。
  包括赵构、赵昚、赵构的老婆、赵昚的老婆
  李凤娘在皇宫里行走,走到了公公赵昚的面前,向他诉说皇太子也就是她丈夫的亲信部下有很多不是。具体呢,就是没有按照她的指示去做。
  赵昚很烦,让她滚远点。皇太子的亲信也是朝廷命官,办的是公家事,要你后院女人说什么三道什么四?何况那都是我配备给儿子的,他们做事,都是我指示的!
  李凤娘高高地昂起了头,没有像从前那样装鹌鹑,仿佛被她出生时那种黑鸟附体了一样,款款地走出了皇帝公公的视线。
  她没回她的院子,而是坐车出宫,去德寿宫。
  第一,她私自出宫;第二,她未经宣召就去觐见太上皇。这都是莫大的犯规,足够她停职反省的了。可李凤娘就是不在乎,她来是向赵构反映问题的。
  她的老公公皇帝赵昚的问题。
  皇帝简直糊涂,给她丈夫找的贴身公职人员个个不称职,她忍无可忍,去申请调换一下,居然被拒绝了。
  这——这太奇怪、太说不过去了吧!
  赵构默默地注视着这个由他所选择的太子妃、孙媳妇儿,心里暗暗咒骂职业骗子皇甫坦。都是这个道士骗了他,这样的女人居然是上天注定的母仪天下之人?当然,他绝不会埋怨自己的。因为这一切,他才是始作俑者,他甚至亲自出手绊住二皇子,才让这女人的丈夫上位。
  岳飞都可以冤杀,这样的小事又怎么会扰乱他的心理平静。
  赵昚的反应就激烈得多了,他真的没有料到,一个小小的后宫女人,一个太子妃而已,居然敢越级向太上皇反映皇帝的所谓失误。
  赵昚大怒,警告李凤娘:“以后要向皇太后学习,要雍容大度、待人以宽,再插手政务,小心废掉你!”
  这话不可谓不重。废掉之后,就是幽禁、赐死!相信每个后宫生物都会在这种力度下瑟瑟发抖。可李凤娘不这样,她毫不畏惧,仍然我行我素。
  没有任何一个历史学家能分析出来她不害怕的理由。她凭什么呢?家世、地位、内应、外援、钱财、军队,哪一样都没有。
  可她偏偏就是不怕,反而是愈演愈烈。
  她丈夫赵惇当上皇帝之后,她的行为已经上升到肆无忌惮、主动攻击的程度。某次她闹得实在不像话了,赵昚的皇后,当时的太上皇后谢氏好言相劝,要她注意与身份相匹配的礼仪风度,不要做出格的事,不要干预政务。
  小户人家的婆婆训示,儿媳妇也得乖乖地听着,何况婆婆是太上皇的老婆。可李凤娘不,她立即反唇相讥:“我是官家结发之妻,名正言顺,有何不可?”
  此言一出,赵昚怒不可遏,谢氏脸色苍白。这实在是太伤人了,赵昚一生有三位皇后,元配郭氏早死,只活了三十一岁。第二位夏皇后也没能始终。这位谢皇后本是赵构的吴皇后赐给赵昚的一个宫女,逐年第及由贵妃而至皇后的。
  名虽皇后,毕竟不是原配,更谈不到结发之妻。有这么揭人短的吗?就是不顾忌宫女出身的婆婆,也得顾忌一下太上皇老公公的感受吧!
  赵昚真火了,决心废了这个混账婆娘。这时他住的地方是原德寿宫,现改名为重华宫,这里照例成为了南宋政权真正的核心之地。他找来了当年的老师,此时整个南宋年最高、德最盛的前首相史浩。史浩这时快八十八岁了,这是个空前的纪录,比赵构高,甚至高于整个两宋官场。
  他就是不死,一定要做完这件事,才会闭眼。
  史浩颤颤巍巍地走进皇宫,最后一次帮助自己的学生。说李凤娘这个女人啊,真是该废、该杀、该冷冻,可是,现在新皇刚刚登基,就废掉皇后,这是原配皇后,让天下百姓怎么看、怎么说呢?
  皇家的礼仪脸面是重要的,是全国乃至外邦的表率,是世间文明程度的一把尺子,是绝对不能有瑕疵的。
  赵昚默默地听着,心灵深处最敏感的那根神经再次发作。他是要面子的,但凡与脸面有关的事,比如复国、复仇、受书礼、叔侄年岁相差太大等,他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抹平。为了面子,连皇帝都可以不当了,何况忍受一个小小的女人呢?
  李凤娘再次逃过一劫。
  这对李凤娘来说,都习惯了。雷声大雨点小,赵家都是些手不见血的男人,她早看透了,所以从心底里往外地不怕。之后更加我行我素,想方设法地丰富自己的人生。
  这对赵昚来说,只是为了体面人生而作的一点点妥协,哪怕之后他变得死要面子活受罪,也没什么了不起。
  只是他真的没有想到,这个罪他到底受不受得起,他的国家、他的皇子到底受不受得起!那时他当然想不到这些,在重华宫的旷世美景里,他觉得日子像从前一样,太上皇待皇帝以慈,皇帝报太上皇以孝。
  如此,天下更有何事?
  本来也没什么事,只是多了个李凤娘而已。话说自从赵惇登基,南宋的军、政、财三事都很平静。南北无战争,政治也稳定,钱财永远告急又永远丰腴,这个怪圈一直到南宋灭亡前不久才被打破。赵惇需要做的只是摆各种姿态。
  他向臣下求言,大家可以就军国大事以往和以后的举措随便说。
  这是题中之意,每个皇帝上位后都会如此这般一番,求个好名声。之后的各种换臣子、任亲信、更新吏治等手段才会展开。
   赵惇没能熬到“之后”,求言还在进行中,他就出事了。准确地说,是李凤娘出事了。她被册为皇后,刚刚得意了没几天,突然间被刺激得发狂。
  她的周围出现了海量的美女!
  这实在是对她最大的挑衅,让她忍无可忍,却又说不出什么。因为她丈夫的地位提高了,皇太子转正,当上皇帝后自然要加大服务力度。皇宫深处,佳丽如云,都是赵惇的标准生活配置,她再怒再烦,又能怎么样呢?
  两宋皇室内部,无论是皇后还是皇太后,都以仁慈面目示人。像明、清两代,几乎每天都有被打死的富婢、太监尸体从宫中拖出去的事,在宋朝从来没有过。
  所以按规矩、看传统,李凤娘除了忍受之外,没有第二个办法。
  李凤娘的一生从来就没忍过谁。在她的观念里,但凡让她不愉快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所有人都别想愉快!
  不只是当事人倒霉那么简单。
  针对美女成群事件,李凤娘处理得非常果断。她先是非常安静地观察,像鳄鱼一样一动不动,直到猎物出现。一个宫女中奖了。
  那天赵惇要洗手,这个宫女捧着金盆过来侍候。只见金盆映清水,双手似柔荑,雪白粉嫩得很。赵惇一时兴起,不禁赞了一声,好一双白手!
  几天之后,李凤娘派人送了个食盒,赵惇很随意地打开,往里一看,差点没吓晕。里边哪儿是什么食物,竟然是双雪白粉嫩的人手!
  四五十岁的一对老夫妻,吃飞醋居然做出如此残忍恶毒的事来。可恨、可恶,亦可笑。但效果是良好的,从此之后,皇宫里哪怕再新添多少美女,都远远地躲着皇帝,再不敢显露半点风情。
  赵惇也深受教育,时刻提醒自己目不斜视、非礼勿做。
  李凤娘虎躯一震,霸气侧露,震住了整座皇宫。之后闲来无事,想起了另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话说南宋的宫廷是别有特色的,当了皇帝并不算什么,一定要禅让,当上太上皇,才算是爬到了世界之巅。比如赵构,比如赵昚。
  女人也一样,皇后的身份明显不如皇太后那么耀眼。
  为了让自己的荣耀长久化,李凤娘想到了自己的太阳儿子赵扩。每当想起这个名字,我都深深地为南宋整个宫廷的文明程度折服。太有才了,居然给最有培养价值的皇子起了这么个不大吉利的名字。
  长平之战没人不知道吧!
  哪怕同音不同字,这也够瞧的。
  太阳儿子现在的爵位是亲王,封号“嘉”。这和当初他爸一样,地位很尴尬,身为皇帝之子,却不能顺理成章地过渡到皇太子。因为还有太上皇在。
  天下没有不疼儿子的父亲,早于李凤娘,赵惇已经就此事请示过了,可惜没通过。太上皇的答复是:“当初按例本应立你的二哥,因为你英武像我,才越位立你。你说皇太子吗?现在你二哥还有儿子在。”
  意思很明白,像北宋开国第一任太后搞的金匮之盟里兄终弟及,约定宋太宗百年后,皇位回归太祖儿子一样,赵昚想补报自己的二儿子,让皇位转向传承。
  可怜天下父母心,赵昚爱每一个儿子啊!当然,这里面还有另一个说法:嘉王,也就是太阳儿子赵扩很早就被鉴定为弱智。
  让一个智障者治理国家,何其荒唐。
  赵惇也知道这有些过分,于是没怎么坚持。消息传到后宫,李凤娘开始心烦。太上皇怎么可以这样呢,难道这至高无上的宝座只是暂时性的,时间到了还得上缴?
  不行!
  她和谁也没说,悄悄地准备了一番,等到了一次三世同堂的家宴。这样的机会很多,赵惇上位之后,有每月必须四次去重华宫觐见的规定,双方几乎每个星期天都见面。
  这次照常吃了顿团圆饭,吃了一半,李凤娘突然向太上皇正式提出,要自己的儿子当皇太子。赵昚大为不悦,后宫议政是国之大忌,一国之母怎么这样没分寸。他当场拒绝。
  太上皇的回答有理有据,无可挑剔。可李凤娘居然立即就火了,这女人脸色阴沉,当面质问赵昚:“妾,六礼所聘;嘉王,妾亲生也,何为不可?”
  这话明着是质问,暗地里是骂人。
  六礼所聘还情有可原,亲生——这是在当面嘲讽赵昚当年当皇太子时的艰难,因为他不是赵构亲生的!天下有没有这样的女人,当众抽老公公的脸。
  赵昚怒不可遏,有心说什么,儿子却在身边;有心做什么,孙子却在身边,他只能强忍怒火拂袖而去。到这一步,别说一个皇帝之上的皇帝了,就是对一个平民百姓来说也是奇耻大辱了吧?
  赵昚却没采取任何惩戒手段!
  李凤娘更加得寸进尺。赵昚没有当面痛斥、严厉处罚她,让她加倍地觉得赵家是好欺负的,既然如此,干吗不把欺负进行到底?
  从这一刻起,李凤娘开始了通杀赵宋皇家所有男丁女眷的行动。对于赵昚夫妇,她不停地提要求,不停地展示蛮横天赋。
  简单粗暴,非常有效,气得老两口要死不活。
  对她的丈夫赵惇,这女人仍然是这一招。其实说起来她也只有这一招。她的本质只是个泼妇而已,除了这个还会什么呢?但问题是,一旦一个女人真的很泼、很蛮、很浑的话,她基本上是无敌的。不管是在家庭里,还是在社会上,她都无往而不胜。
  态度决定一切,这也算是一个例证吧。
  李凤娘在蛮横中逍遥自在,某一天好运从天而降,她的能力升级了。这来自于一群太监,这群太监发迹于赵昚时代,他们曾经给赵昚带来过亲人般的温暖,同时在外界得到了赵昚亲人们的权力。顺便说一下,赵昚的一生都对身边人非常体贴、宽容,众所周知的例子就是史浩。不论这位老师做过些什么,是丧师辱国,还是阻碍他的理想,都不会激怒他,更不会得到什么惩罚。
  太监们的好日子在赵惇上位后结束。赵惇讨厌这些好搬弄是非、贪钱捣鬼的太监。某天脱口而出:“等过几天手闲了就把他们都砍了。”
  太监们的信息网四通八达,瞬间就在皇宫的各个角落里知道危险临头了。怎么办?四下张望,发现唯一的靠山在宫墙之外好几条大街外的重华宫里。只是远水解不了近火,哪天变成死尸了那边都不会知道。危急中,他们迅速找到了另外一个救星。
  李凤娘。
  这很符合逻辑,哪怕之前李凤娘没有表现出半点对太监们的怜悯或者说好感,但皇宫里唯一一个能迫使皇帝让步的人就是她,那么救星也只能是她。
  双方一拍即合。
  太监们渴望活命,向往富贵;李凤娘需要羽翼,需要触角。她必须能每时每刻监控丈夫以及皇宫的每个角落和无数个美女。
  还有比这更合适的组合吗?
  太监们迅速露出了卑劣的本来面目。他们在赵昚的手下平步青云,投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