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如果这是宋史 作者:高天流云 >

第425部分

如果这是宋史 作者:高天流云-第425部分

小说: 如果这是宋史 作者:高天流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战。
  速不台冷笑一声,俺只受命攻城,没听过其他命令。攻城,攻城!
  城下蒙古军磨刀霍霍,只等护城河变平地。城上金军干瞪眼,连举起武器自卫的权利都没有这么说吧,当年北宋灭亡时也没出现过这样浑蛋的一幕。逼得没办法,满城的军民一起号叫,直到皇帝陛下听见了,跑出来看情况。
  那一天开封城里雨雪交加,大地泥泞,金国皇帝完颜守绪一路步行,来到州桥附近。百姓跪满一地,有些人动作太猛,误碰了他的龙体龙袍。完颜守绪沉痛地说,他知道现在很危急,也尽了最大的努力去换和平,比如他舍了自己的儿子——曹王殿下(那是他儿子吗)去蒙古当人质;还有大批的金银财宝,也都不要了,希望能保佑你们平安。
  如果这些都不管用的话,那时你们再死战护城吧。
  天知道那一天女真人的动作有多快,他们冒着城门大开、蒙古军一拥而入的危险,把曹王、各色人等礼物送出城去,满足了窝阔台合罕开出的条件。
  和平没有来。
  开封保卫战才正式展开。
  这场战斗一直发生在城墙内外,所以拼的不是马刀弓箭,而是各种攻防器械。由于此时距离北宋亡国时已有百余年,所以科技也着实先进了一些。
  双方都有新家伙登场。
  金军先动手,他们向城下扔石弹。每弹大约一两斤重,不太沉,可以迅速不停地扔,算上重力加速度的话,实战效果应该挺好。
  蒙古人回敬以更大的石头。他们抬出来当时世界上最可怕的抛石器——西域炮。这种巨大的抛石器在蒙古西征途中攻城略地,把中亚一带的人都砸服了。这时在开封城四角都集中了几百架之多,而且炮弹充足,从周边搜罗到了足够多的石碌碡,也就是石头大磨盘。
  大家想一下,得用毛驴等大牲口才能拉得动的石头大磨盘从天而降是啥情景。在当时基本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遮挡,尤其是城头上的木制防守器械。几天之后,开封城头全是碎木头、碎骨头,而石碌碡“几与里城平”。
  所幸开封的城墙岿然不动,由后周世宗柴荣皇帝所督建的外城墙,墙土皆取自虎牢,“紧密如铁”,巨大的石碌碡砸上去,只是稍微凹下去一点点而已,没有半点开裂崩塌的迹象。随后金军又想了许多应对的办法。比如在城头上用麦秸、马粪裹住尚存的器械,用索网、牛皮作为悬空防护减低大磨盘的冲击力,暂时让情况好转。奈何蒙古人在破坏方面着实有天赋,他们不用石头了,而是发射燃烧着的大木头。
  大块木材上浇上从西域带回来的石油,金军仓促间根本没法用水扑灭,开封城就此陷入一片火海。好在城墙并不怕火。
  这条城墙既然这么牛,近三百年了还这么无解,那么就先解决它。蒙古人想出新办法,为了防备城头上砸下来的小石头,以及一些火器,他们用大量的生牛皮围成了一条通道,直达城脚下,立即开挖,挖出一个能容三四个人的小洞穴。
  有了这个洞穴,里边的三四个人像土拨鼠一样,很快就挖出了一条地道。几天之后,地道多至上千条,只等一声令下,就能挖通城墙,进入城里。
  等来的不是速不台的命令,而是金军的新办法。女真人在南方住的时间长了,智慧增长也很快,他们推出了一种新武器——震天雷。
  就是用大铁罐子装火药,点燃引信之后,用抛石机扔出去的武器。“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以上,火点着铁甲皆透。”
  金军把它顺绳子悬至蒙古军挖的小洞穴近旁,轰隆一声巨响之后,“人与牛皮皆破进无迹”。
  挖洞至此失败。
  金军开始反击,他们使用了“突火枪”。这物件像近代的喷火器,“注药,以火发之,辄前烧十余步,人亦不敢近”。蒙古军实在也拿这东西没辙。
  攻城战整整进行了十六昼夜,蒙古军使尽招数,不能攻克开封,而城里城外死伤者无数,“内外死者以百万计”。
  百万计应该是夸大了,可实际情况的惨烈可以想象。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速不台本人也知道短时间内奈何不了这座坚城,而蒙古军主力返回漠北,也不可能迅速得到补充。速不台派人进城允许金国求和。金国上下有死里逃生的感觉,立即同意。
  金国付出海量珍宝、犒军物资,速不台率军后撤,蒙古军散布在河洛之间,休整以待时机。
  开封城里陷入狂欢状态。死里逃生的感觉是那么美好,金廷百官入宫庆贺,金帝完颜守绪本人也及时向上天谢恩,减御膳、罢冗官、放宫女,上书不得称圣,改圣旨为制旨等一大堆的做派,让人搞不懂他是女真人的皇帝,还是汉人的皇帝。
  老天爷似乎被这些举动弄糊涂了,郁闷之余给了完颜守绪一个回条。你丫的既然不办实事,那就给你个最起码的结果。
  由于城里城外死尸太多,没有及时处理,开封周边瘟疫流行,两个月内又死了近百万人。
  不讲卫生,后果是严重的。
  公元1232年的蒙古人和公元1127年的女真人一样,在和与战之间毫无诚信。居住在开封城里的一方,一次次没完没了地受骗。
  早春时节以极大代价送走了瘟神速不台,才到了八月间,蒙古草原深处就传来了新的价码。窝阔台合罕又说话了,他要金国的皇帝陛下亲自去漠北草原深处,和他面对面地敲定和平条约。
  完颜守绪直接就“病”了,声称连床都下不了,绝对没法长途跋涉。
  蒙古人心实,真的病了吗?俺派人近距离看看。派来的人叫唐庆,唐使者在历史中声名不显,做起事来却非常认真。他来到金国的大殿上,发现对方的准备工作很到位,一张大床摆在殿上,完颜守绪躺着,等待他的检查。
  这真的是彻底放低了身段,想当年北宋灭亡前夕,赵佶父子也没这样迎接过金使。可惜这对唐使者无效,唐庆作为一个汉人,在成吉思汗时期就出任蒙古军职,历任万户、元帅左监军、龙虎卫上将军,主持过上一次曹王入质,怎么看都是个狠角色。
  狠人自然办狠事。
  唐庆围着金国皇帝的御榻来回转圈,边转边看,边看边问,几次三番强迫金国皇帝从床上爬起来,跟他出城去漠北。
  完颜守绪躺在床上说啥都不起来,装孙子装得那叫一个地道。你蒙古使者再凶,总不至于把他硬拎起来提出城去吧?
  唐庆当天没这么做,总要再观察一下再说。他约好第二天继续观察,然后下殿回驿馆吃饭睡觉。睡到半夜出事了,一大群女真人拥了进来,把他和其余随行人员全部砍死。金国除了像完颜守绪这样的怯懦版滚刀肉之外,还是有些倔强凶狠不自侮的男人的。
  事情发生了,完颜守绪再害怕也没法追悔。他下令对此沉默,不追究,也不向蒙古方面解释。当然他更清楚,这事大发了。
  几年前,有个伟大的国王叫摩诃末,他杀了蒙古的使者,后果是国家被灭,家族离散,亲妈都没保住,自己更死在了无人荒岛上。
  完颜守绪思前想后,知道前途暗淡。危急中又有人报告,说开封城里的粮吃光了,已经把老百姓的粮食都搜刮了上来,也没有几斤。这让本就惊悸的完颜守绪再也坐不住了,他的眼前闪现出了他伟大光明的父亲的身影。
  沿着老爹曾经的路走吧——逃出京城。
  只不过当年他老爹金宣宗完颜珣逃出中都可以去开封,他这时逃出开封要去哪里,半点目标都没有。宰相完颜白撒提议去归德(今河南商丘),说那里久为北宋西京,城防出色;元帅完颜官奴说去卫州(今河南汲县),那里有粮,至少能吃饱。
  皇帝本人想去的是汝州,可是全体部下都被吓着了,提醒他那是开封的西边,那个方向三百里以内连个活人都找不着!
  完颜守绪低下了沉重的头颅,再也没法抬起。可是总归是要走的,哪怕不知道去哪儿,也得离开开封城,鬼知道什么时候蒙古人又冲到了城墙外面。
  年底时,金帝率领半个朝臣班底,带着数万军队逃出了他的京城。临行前,他与太后、皇后、公主等宗室痛哭告别。之所以不带这些家眷走,一来是要安定开封城内民心;二来实在是带不走,巨大的后宫会把他拖成龟速。
  金帝的逃亡之路第一站是攻击卫州,这主意是元帅的,领军的却是宰相,多么完美的和谐之道,军政双方都照顾到了。
  卫州里是金国的军民,之所以造反,都是因为粮食。开封城饿疯了,官方派人来强抢,卫州城的人也要活着,当然会反抗。
  反抗的结果是金国皇帝亲自带人来抢。
  兵临城下,卫州城城门紧闭,完颜白撒大骂城里人无君无父罪该万死,正骂得来劲,蒙古军到了。速不台知道金帝出逃之后,一边调集人马重围开封,一边火速追击,终于在卫州城下把金帝最后的一支军队堵住。
  战斗在卫州城下展开,在白公庙结束,除了完颜白撒本人身先士卒以光速逃跑成功之外,数万金军全军覆灭。金帝完颜守绪在稍远处的魏楼村傻等,直到完颜白撒跑来报信,才知道死到临头。
  完颜守绪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继续逃跑。
  目标归德。
  夜幕下,金国皇帝、宰相一行六七人爬上一条小船渡过黄河,逃往归德。当时的主战场上金军已经完败了,可还有零星的战斗和抵抗在进行。金帝的逃亡使一切立即结束。
  完颜守绪好不容易逃到归德,聚拢了些人马,所有军民都忍无可忍,要求处死完颜白撒。金帝也早就受够了这个皇族公子哥,痛恨之下,给他安排了一个别致的死法。
  把完颜白撒关进一间空屋子,不给饮食,整整七天之后,这个总嫌宰相工作餐不可口的顶级纨绔子弟终于被活活饿死。
  卫州之败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河朔大地,也传进了开封城里。民众终于知道他们被抛弃了,恐惧绝望转化成了愤怒,发泄目标当然是政府,具体的倒霉对象是留守的两个宰相完颜珠颗、完颜奴申。这或许是人类情绪的自然表露,却不料带来的是真正的地狱。
  民心永远可用。
  这一次用的人叫崔立。崔立,时任金国西面元帅,他带着两百名甲士杀掉京都里两个宰相及部分高级将领,自称太师、军马都元帅、尚书令、郑王,他的弟弟崔倚当平章政事、崔侃当殿前都点检。一言而蔽之,他总揽金国大权。
  面对鲜血、暴乱,百姓很高兴,终于出了口气,终于有强人站出来了,有希望了。崔立给出的希望是身着御衣,出城与蒙古军主将速不台议和,条件是蒙古人立他为儿皇帝。
  北宋的张邦昌是不得已而为之,皇冠落到头顶上时痛不欲生,崔立则欣欣然努力争取。面对送上门来的“儿子”,速不台微笑着表示赞赏。崔立精神大振,回到开封,立即着手去做他盼望已久的赏心乐事。
  破坏,永远是人类的原罪,永远能勾起人类灵魂深处最原始的快感。
  崔立回开封,第一时间下令烧掉城墙上的各种防御器械,宣布这是蒙古人接受投降的最基本条件,而他就是蒙古人授权的受降监督人,开封城的死活,全在于他是否满意。
  怎样满意呢?
  破坏。
  崔立下令搜捕跟随金帝出逃的官员的家眷,抓到之后拷打玩亵无所不为,全部家财都搜刮殆尽。这种恶行迅速波及城里的每一个角落,上至金国皇室、公卿贵族,下至各级官员、平民百姓,全都被轮番胖揍,直至吐出每一个铜板。
  民间的钱、皇宫的钱,都流进了崔立的私宅。
  搜刮得差不多了,崔立才想起了蒙古爸爸。他把金国两宫皇太后、梁王、荆王及宗室五百多人押进三十七辆大车里,送俘北行,交给了蒙古大军。金国皇室一锅端了之后,他又选三教、医流、工匠、绣女各色人等送出城。
  凡此种种,除了贡品里缺了两个落难皇帝之外,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时的情况宛如重现。这一幕如时空倒流一般,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这是报应吗?这是报应!当年北宋只是没有遵守几个小条约罢了,就被女真人空前残暴地欺侮,天理何在。
  遗憾的是,不是宋人亲手还报而已。
  回到开封城,崔立的风光转眼即逝,因为蒙古军还是入城了。蒙古人是很有黑色幽默天赋的,他们进城之后,没有第一时间铺开军力,扑向满城的平民百姓,而是集中人手,先去了崔立的家。
  速不台从中亚打劫到东亚,是位资深强盗,非常精通怎样用尽可能少的精力,抢到尽可能多的财宝。何必费力去亲自搜刮呢,先让崔立忙,把好东西都集中在崔宅,之后一锅端,多省事。
  连同崔家本来的财产,一起被蒙古军搬走。崔立欲哭无泪,想讲理没胆,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一切离他远去。至于他的下场同样是悲惨的。
  蒙古人抢完他家,对之彻底放弃,开封全城的百姓一拥而上,他、他全家全部变成碎块。
  老窝被端时,在外的金帝完颜守绪也正忙着,他在最后仅存的几个部下中间巧妙斡旋,成功地使之互相残杀,丧失金国最后一丝元气。
  事情是这样的,“金国政底”抵达归德,人员共计如下:皇帝一名,完颜守绪;元帅一个,蒲察官奴;统兵元帅一枚,马用;大臣一只,李蹊;马军总领一只,纥石阿列里合;还有一个是归德府当地的知府兼武官石盏女鲁欢。
  大猫小猫三两只,矛盾仍然深深深几许。
  先是石盏女鲁欢,作为坐地户,他深深地感到了危机。这么多的大佬驾临,置他于何地?这都什么时候了,哪有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骨子里的化外野人气息发作,他最先想到的就是机遇。
  把皇帝老子据为己有,进而号令另外那几个。
  石盏女鲁欢以城里粮少为理由,要求这些天里陆续集结的兵力分散出去,到外围自己找食吃,只留下元帅蒲察官奴统领的四百五十名忠孝军、马用嫡系的七百名步兵。对于这事,军方倒没什么反感,这是正常反应,平时也会出现。
  军队争权嘛。
  可金帝陛下郁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