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武当宋青书 >

第128部分

武当宋青书-第128部分

小说: 武当宋青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将军显然颇有见识,忙用蒙语喝道:“退到林中去。”话未说完,一支毒箭眼见便要射穿他甲胄,他正觉无幸,怔怔等死,眼前箭支却忽地停住,却是鹤笔翁伸出二指,夹住箭支。但见鹤笔翁一头冷汗道:“将军,咱们先撤吧。回城再说,瞧这伙人装备精良,又占据天时,咱们斗不过地。”
    原来他这些年来于兵书战策颇有涉猎,知晓如今东方微风陡转西南大风,是天助对方,自己这边,被火一烧,是胜不过的。
    那将军咬了咬牙道:“好!回去一定禀明朝廷。大军压境,看他们能翻起多大浪来!”鹤笔翁刚一点头,却听一个声音清澈响起:“翻起多大浪来么?呵呵,你们是没机会看见了。”鹤笔翁大惊,回头一看,惨白的脸上惊意之后,却是久久不息的恐惧……   
第一第两百零八章 练兵
    大火燎原,眨眼林成残墟;兵荒马乱,转瞬血染沙尘。
    随手取过一柄长剑,青书连发三招,却都被那将军挡住。他不由侧眼看了看那将军,笑道:“阁下功夫不错,高姓大名?”那汉子虽招架住了对方长剑,但胸口却好一阵气血翻腾,吐纳几次,冷道:“本将军常州骑都尉、达鲁花赤、信武将军达非,你是何人?”
    青书抚了抚手中长剑,顺手砍翻身旁一人,缓缓道:“我是何人……不妨去问问阎王,来世再来报仇不迟。”话音方落,身形已动,寒光乍闪,震字诀使开,仿似雷电轰击,须臾间,那达非空空的脖颈还未来得及喷出鲜血,一颗虬须戟张的人头已被青书提在手中。
    却见青书倒提长剑,冷冷望着鹤笔翁。鹤笔翁浑身发毛,还欲说些场面话,青书却道:“鹤笔翁,咱们也是老交情了。”鹤笔翁瞧他手段,已知今日难以幸免,却仍是说道:“你待怎样?”
    青书反手拨开一支流矢,轻轻吁出一口气,道:“当年害我无忌师弟的,是你师兄。害我三叔残疾的,是那三个奴仆,他们既不在此……由你代他们受过,也是好的。”
    陡然间如山气势压来,鹤笔翁只觉喘不过气来,大喝一声,抢上前去,刷刷刷三掌劈出。
    青书右手长剑不出,左手提着达非人头,一牵一引,将他掌势化了个干干净净,哼道:“太弱,太弱。”而后食指拇指提着人头,余下三指扣住鹤笔翁手肘,一拉一扯,长剑搭上鹤笔翁脖颈。
    一溜血花洒过。青书大步走过,手中提着两颗人头,身法展开,风一般旋了几旋,便回到中军帐中。罗贯中大喜,令士兵取长竿一支,将两颗头颅高高挑起,大声喝道:“尔等主将伏诛。缴械不杀!”
    敌方众人瞧见主将被杀,不由大乱,却始终没有投降的意思,只奋力厮杀,尽力聚在一处,却不过数百人众,已然死伤泰半。一个千夫长蓦地放歌高唱,语调苍凉悲怆,悠扬游转。
    罗贯中瞧的奇怪,看对方并没有再动手的意思。一挥令旗,诸士卒都是住手。静静的聆听着对方苍凉歌声。
    一曲歌罢,那千夫长蓦地拔出弯刀,横刀一刎,倒地而亡。
    余下数百蒙兵,都是拔出腰刀,自刎身亡,竟无一人说要投降。
    罗贯中默默的看了一眼遍野横尸。闭上双眼。清点了一番人数,伤亡人数总计二百三十七,其中死者四十,伤者一百九十七人,而对方五千人,全军覆没,却有泰半被火烧死。可算出师大捷。
    三才之中,天时最为难得,人和最需养蓄。两者兼备,就算是地利不在己方。也胜多于负。
    一振长刀。罗贯中扬声道:“出师常州!”众人轰然应命,原本的一些默然都被一扫而空,士气极盛。
    大军开拔,人人上马,抄小道入了官道,而后狂奔至城门之下。
    常州骑都尉领了大半军力出击,城中哪还有多少兵力。罗贯中下令攻城之后。火矢毒箭纷乱而出,将城墙上的士卒射死大半。
    而后城门大开。却是秦明见机得快,着人将大门打开,众骑兵一举而入,亢奋地杀着蒙古兵,一时间血流成河。
    罗贯中一挥令旗,喝令诸将集合,五位将军都是收揽部队,入驻常州,封锁城池,安抚百姓。
    刘伯温瞧他指挥若定,心中一阵放松,也有一阵失落。这昔年让自己操了不知道多少心的徒儿,现在终于渐成大器了。
    龙城一拿下,总算有了自己的根据地了。招兵买马,自不在话下。
    江南虽是鱼米之乡,但在苛税重负之下,百姓生活也过得不尽如意。宋青书下令,凡参军一年者,各家放银五两,每人每月饷钱一两,如此优渥的条件,如何不叫常州壮丁趋之若骛?
    不数日便聚集了七八千人众,所发装备,自然没有“嵩阳铁骑”那般优良,但也绝非粗制滥造。这一支兵聚齐后,青书却是大为头疼。以往他没怎么注意的事儿,一下子便涌了上来。
    军饷还是小事,三军固然易得,但那一将,却是到哪里去求?依他知道的徐达、常遇春,俱在明教帐下,说不定还都给朱元璋给收了去,而打仗固然极是厉害,但是问题在于,陈某人会投在他帐下效力么?便算是他主动投效,你又敢大用么?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没有一个可用的将领,来真正地为他练一支虎狼之师。像罗贯中虽说进益良多,渐趋大成,但相对于天才般的名将徐达,或许仍是太嫩。
    想到这里,青书头疼不已,思虑良久,只得亲自操刀上阵。
    连续数夜,苦读《武穆遗书》,却越读越苦恼。像郭靖那般,有现成的精兵悍卒,用的得当,自然便攻无不克。青书的问题,正在于没有那样的军队战力。
    兵者,风火山林而已。这四字,足以概括一支精卒的必备素质。但难就难在,你如何去让他迅疾如风,侵略如火?
    岳武穆举了几个例子,如秦之勋爵,按军功累升,乃是一等一的上策。但是,现在这种连饭都吃不饱的日子里,勋爵算根毛!何况,爵位一事,唯有皇帝说了算,青书还不想这么快就成为众矢之的。
    既然如此,那便以粮食作为奖励吧。
    “从今以后,凡作战英勇,斩敌一人者,发粮两石;斩敌五人者,发粮十五石;斩敌十人以上者,发粮三十石。”这一条令训虽已定下,但却未说出,只等初经战阵,便颁布下去,在这缺粮少食地年代,银钱对于最为底层的民众,吸引力绝没有粮食大。   
第一第两百零九章 招贤
    着各商铺闲钱都给兑换了粮食,又从中州大地各处运粮而来,却未直接囤积在龙城之内,只在各处设立太仓,引粮而入,何止百十余仓?饶是如此,运过来的粮食,还不到他资产之十
    罗贯中颇为不解,问他为何不将粮食直接囤入城中,也保险一些。
    青书却笑着解释。
    这般作为,其因有二。第一点便在于,若都囤在一处,为敌人所知,一炬足以令辛苦东流,分而设之,首尾呼应,却是难以各个击破。
    第二点原因,却是防“饱暖思淫欲”之于未然。凡事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些未经战阵的士兵若知晓有着吃不完的粮食,哪里还会认认真真的去训练?领个军饷吃喝玩乐,岂不快哉?故而依青书算计,这口粮之事,原是防范未然,以免远水难救近火,但却须得瞒着众军卒士兵。若是光明正大的运进城来,闹得人尽皆知,岂非不美?
    解决了口粮问题,青书便着手于第二个步骤:训练。
    如何去训练,翻过数遍《武穆遗书》,他默想着自己零零碎碎知晓的后世练兵方法,半日时光忽忽而过,他颇为无奈的发现,对于这方面的知识,他实在是少的可怜。
    轻叹一声,他站起身来。初冬的阳光柔和异常,微微枯黄着泛霜的竹叶上,晶莹一片。青书深吸一口气。心中暗道:“往日不同今时,后世地方法,于现在的形势未必有用。我还是静下心来,钻研《武穆遗书》的好。”
    而后苦读《武穆遗书》数日,忽有所感,悟出一套精奥至极地枪法来,却是岳飞当年纵横天下的沥泉枪法,录完一册枪谱,赠与杨汐晴后,余兴未消。故撷古今简易刀兵之法,觉军中酷烈杀伐之气,新创一拳,凡三招七式,观之即会,一目了然。
    三招者,大鹏扶摇,疾风板荡,直捣黄龙。简简单单,却又蕴了武穆枪法奥义于其中。可说暗藏精妙。
    七式者,扎马式,骑龙式,下勾式,开空式,中平式,退步式,横扫式。却是仿太极十三势所创:扎马者,顾名思义,稳固下盘之用;骑龙者。由武当拳术“倒骑龙”化出,亦含“回马枪”的意蕴,凌厉酷烈;至于下勾、开空二者,招架之术。俯身下勾,开辟空当,以为格挡;而中平者,中正平和,堂堂正正,直直击出,取自太祖长拳之韵;退步者,大步退后。避其锋芒。觑机反击;横扫者,横抡兵刃。荡尽贼寇也。这一式实乃同归于尽之法,威力甚大,非绝境不得妄动,以免伤着同伴。
    将这七式传下去,亦颁布了一系列令喻。诸如“一击鼓而起,三击鼓而集,五击鼓而齐”“不得滋扰百姓,闲时须助以生计”“酗酒者斩,扰民者斩,强*奸者斩,投敌者吾生取其头颅!”
    令喻一下,军风顿时一肃,此为威也。一月期至,银钱发放,士兵眉开眼笑,此为恩也。恩威并施,如何不让三军既敬且畏,努力训练?
    而于此同时,罗贯中依《武穆遗书》所载,练阵七日,终成“玄天二十四阵”,端的是犀利无双。而后出兵龙城,两日之内,连克苏州、无锡、嘉兴、杭州四地,数战皆捷,战至如今,伤亡却不过两百之数,一时间兵锋大盛,绝无第二。
    若要罗贯中堂堂正正的去打,虽也能胜,但只怕这四千“嵩阳铁骑”,此时已然折了个干干净净。说到这里,便不得不提,这位罗仁兄的鬼蜮伎俩。
    还得感谢那位三品达鲁花赤衔、四品信武将军的常州骑都尉达非将军,他乃是汝阳王的羽翼,苏杭一地虽也有丞相将谕,但实际做主地,仍是那达非将军。罗贯中自他身上取了虎符令旗,每每攻城之时,先于两道伏下水火二营神弓手,再以令旗虎符赚开城门,一涌而入,肆虐而定。
    苏州城中商贾内应最多,城门也不难开,又有内应,那员守将便被生擒,罗贯中便定计,料定消息传递不快,便托秦明代为安抚百姓,留了两百土营武士于城中,以火炭毁了那员守将的声带,神速奔袭。
    无锡城也是这般赚开,屁股还没坐热,罗贯中又留了两百水营武士,托方从大都赶回的秦俊代为安抚。而后嘉兴、杭州两地,都是依法施为,两日之内,连克这四郡之地,不可谓之不利,不可谓之不快。
    兵贵神速,盖如此耳。
    若非士兵疲惫,数城皆无人守,罗贯中还能一鼓作气,一路南下,绍兴、宁波都给拿下了。
    事到如今,青书也发现了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无人可用。== ==各城之中,虽不乏在蒙军中的汉人将领,但都无甚主见,贪生怕死,说倒戈便倒戈。蒙古将领又个个刚烈,每每发现事不可为,竟是自杀了事。
    打下五座城池,也是时候休养生息了。打着“奉天伐元”的旗号,却是无人知道后边的那只大手属于何人。
    青书有感贤才虽多,经营商贾尚可,行军打仗,却有所不能,故而令刘基手书招贤令,广而告之。
    从贴出招贤令到如今,已经七八日的时光了。
    常州城中的内衙之中,悬挂着各式各样的古玩玉剑,流苏展开,青书屈指敲着扶手,颇为烦恼。
    刘伯温大步而入,脸有喜色,哈哈笑道:“公子,喜讯,喜讯!”
    青书眉头一舒,强笑道:“伯温,是何喜事?”刘伯温一挥羽扇。笑道:“何谦……他回来了!”
    青书身子一震,站起身来,脸上满是喜意。
    这何谦原本是一名乞丐。五年前被青书所救,却发现此人乃是破落地书香子弟,被蒙古贵族害得家破人亡。然则此人身有大才,胸怀甲兵,迫不得已,又不愿为蒙人所用,方才行乞街头。
    青书瞧他无家可归,又不会武功。只先出资养着他,将自身武学传授于他,何谦虽然天资颖悟,根骨却是稍差,练了两三年,一套武当最基础的内功心法都没练成,青书也就放弃教授他武学了。
    或许是感到吃了两三年白饭,何谦颇有些过意不去,遂以石子排兵列阵,或攻或守。与青书看了。青书却不大懂,只笑着不置可否。何谦叹一口气,问道:“何某能为者何?”
    青书随口一句笑道:“不若通货有无,商贾东西!”何谦眼睛一亮,点头应了,而后以不足三百两的白银,购置商品,远赴西域,而后数月,载了满满一车黄金回来。让青书大为惊奇。
    适时刘基远来,归于青书帐下,亦掘白绢中所载密室,得各方书籍。珠宝若干箱,黄金千两。何谦这一归来,更为青书带来了极大地利益。
    何谦与刘基一见,便引为知交,两人谈文论武,阴阳变化,兵法谋策无所不至。但究竟刘基年纪大了何谦许多,步步为营。谋出老辣。算计精深,堪称是破无可破。然则何谦调度用兵之能。却显然远在刘基之上。
    而何谦有一套理念,青书颇不以为然。他以兵护商,青书并无异议,但却强买强卖,这般作为,又与强抢何异?几度和颜悦色的与他说到这个问题,何谦总是不置可否,而后照旧。
    这般过了两年,终有一日,青书冲击玄关失败,心中郁郁,一股无名火气无处发泄,怨念大盛,想及此事,便要大骂何谦一顿。但寻遍庄园,都未见他踪影,方知何谦三日前已领商队,再赴西域。
    他那时心中郁闷,无所事事,刘伯温遂同他一路追上,终在第五日上赶到玉门关处,听人说到这样一支商队刚刚出关。
    关外漠漠黄沙,刘伯温瞧天色已晚,便拉青书一块在玉门关休息。半夜忽闻肆虐怪声传来,仿佛怪兽狂吼,蛟龙腾空。宋、刘二人都是大惊,几下跃出城外,却见天边雷电闪烁,仿佛有一条黑色大龙不住盘旋,阵阵黄沙卷起,让人睁不开眼来。
    遇上龙卷风了。
    顾不得大自然雄威如何,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