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武当宋青书 >

第73部分

武当宋青书-第73部分

小说: 武当宋青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古墓派所及的势力无所不在,昆仑山也有探子潜伏。当然,这所谓的探子,其实便是世居在此处的某些武林人士。青书三人将毛驴栓在客栈外头,往喀什客栈里走去,小二操着一口地道的官腔笑道:“几位客官,是打尖儿呢,还是住店?”昆仑山下龙蛇混杂,他来来往往地人见得多了,见到青书脸上恐怖面具,倒也只是一惊,便上前搭话。
    青书望了一眼苏若雨和王难姑,见两人脸上都有风尘之色,不由忖道:“歇息一晚,倒也无妨。”于是便道:“先来几个小菜,再备两间上房。”
    这倒不是为了省钱,青书和苏若雨武功俱强,自保不难,但王难姑却是不然,为防不测,一路都是苏若雨和王难姑居在一间,而青书独自一间。
    便听小二吆喝一声:“好叻!”转身便往厨房吩咐做菜。
    青书寻了角落里一处桌子,王难姑和苏若雨各自坐下。
    苏若雨蓦地低声道:“右边三丈外那桌上的两人,是华山的朝阳剑蔡子峰,以及紫气东来岳肃,功夫都是不弱,近年来更是在陕西一代闯下好大名头。”
    青书往那桌望了一眼,见两人都是神气沉凝,俨然一派高手风范,不由微微冷笑,淡淡道:“华山近年倒也出了些人才。只是能放而不能收,终究不过土鸡瓦狗。”
    苏若雨低声笑道:“你当谁都同你一样揽尽天下大势呀,他们年纪轻轻,能有这等修为,放眼江湖,已经极为不易啦。”
    青书微微一怔,低头啜了口茶,笑道:“塞外风大苦寒,连这茶也带着一股子干涩味道。”
    苏若雨想了一会,道:“这应该是产自天山的沫子茶。”
    王难姑望着水中漂浮着的零星茶叶,若有所思,便听她道:“这茶似乎颇具药理,公子,待会儿管这店家要些来,可好?”
    青书见这位用毒大师亲自开口,不由大是惊讶,点头道:“自然无碍,咱们先用过饭再说。”
    不多时小二便将饭菜端上,这一处借了昆仑山、天山交界处地肥沃土壤,荫两座大山之福,一应谷物俱全,正所谓物阜民丰之地也。是以这处地饭菜,米饭颗粒饱满,滑而不腻,一应蔬菜,也是颇为清脆爽口。
    王难姑吃得连连称赞,她是用毒的大师,但也是药材谷物地大师,这些一脉相通,均不离她所学樊篱。
    她于毒术药理自负天下无双,甚至起了去城外踏青取土研究之意,但终究还是按捺下来。
    毕竟,昆仑山这时几乎群雄毕至,随意外出总归不好。
    三人用过饭后,便要各自回房。
    走到一半,青书记起还要像店家要些茶叶,遂转身走到柜台,掏出二两碎银,向掌柜的买了小团茶叶。他将那团茶叶包好,收入怀中之后,似是忽有所感,当即微一侧头,遥遥瞥到客栈门口,一个缁衣美貌尼姑背负长剑,缓步走入客栈之中,他心头一震:“她到底还是来了!”   
第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钥匙
    灭绝师太近年来绝少用剑,更有传闻说倚天剑已被她封入峨嵋试剑阁中。要知佩剑于用剑的武林人士而言,几乎便如另一条命一般,武当派更有“剑在人在,剑亡人亡”令训。灭绝封剑之举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众人都已为这峨嵋掌门终生不将动剑,但今日竟而又负剑而来。
    灭绝少在江湖走动,岳肃和蔡子峰却是近年来崛起的后起之秀,自是不认得这峨嵋掌门。
    她管小二点了几个素菜,自顾自的坐在一桌,微品香茗,倒也显适意。
    青书在楼上看得,心下好笑:“这尼姑以前杀气重重,现在却仿佛得道高人,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戴了面具,又会《九阴真经》中的“销声匿迹”之术,倒也不惧故人发现他身份行踪。
    他转身往房中走去,心中却微微感慨:“七年了,灭绝倒也算是守诺之辈,也不知倚天剑里的九阴真经是否全本。呵呵,总之周芷若在武当过的挺好的。”
    当年杨过将玄铁重剑赠与郭靖黄蓉夫妇,铸就一柄屠龙刀,一柄倚天剑,俱是削铁如泥的绝世神兵。但剑冢中岂有寻常之剑?独孤求败早年所用之剑,号称无坚不催,神锋锐利,仗之横行河朔,无人能敌。
    这一柄剑自当年的杨过取走玄铁重剑之后,蒙尘百十年,方才为青书所得。但七年前,却被青书转赠灭绝。当然,灭绝也并非白拿。青书要求她做的事,倒也一一办到。
    青书推开房门,见屋舍中摆设尽按中原格局,颇有清雅之致,他心道:“这店家倒会做生意!”
    天色不早,他躺在床上小憩。不知过了多久,渐见月上柳梢头。
    青书耳朵一动,恍若听得夜枭尖利啸声,他蹭地翻身坐起,叩了叩墙,隔了约莫一刻钟,听得轻轻的“得得”两声,他微微一笑,小心推开窗户,飘身纵出。武当的“梯云纵”已经被他练得炉火纯青,转折间任意自如,轻飘飘的好似一片荡在空中的树叶,悠悠落在客栈后院房梁之上,竟是一丝声响也无。
    苏若雨也已飘然落下,两人对视一眼。但见客栈之外的不远处,一个黑影遥遥拱手,而后窜入林中,往城外奔去。
    两人对视一眼,足下微动,便跃下房梁,脚下生风。不多时便至荒郊野外,一片绿野,倒也视野开阔。
    那黑影蓦地一顿足,转过身来,纳头便拜:“属下柳七,见过公子,见过苏姑娘。”
    这柳七,是古墓派于昆仑山一代潜伏的探子,世居于此。
    青书走上两步,搀起他道:“无须多礼。柳七。这几日都有哪派高手到了?”
    柳七沉声道:“回公子,华山岳肃、蔡子峰已到此三日,神拳门、盐帮、黄河帮、海沙派等都已抵达。今日有人回报言道见到峨嵋派服饰地尼姑入城,不过仅仅一人,倒也不足为虑。”
    苏若雨看了一眼青书,却不说话。
    青书听得微微点头,道:“都是些蛇鼠之辈,不足为虑。少林派没来人?”
    柳七道:“属下等人并未在城中见过僧侣。但…”他仿佛迟疑了一下,又道:“但前些天甘肃传来线报,说有百余和尚一路西北而来。估摸着就是少林和尚。”
    青书惊道:“少林派中,竟有人能敌住刘先生?”
    苏若雨也微露震惊之色,刘先生武功智谋俱高,乃是当世第一流的人物,武功之强。较之此时的青书。也是不遑多让。少林除了渡字辈的三位隐世僧人,实在想不出还有何等人能打败这刘先生。
    青书脸色沉郁。原地踱了两步,沉吟道:“莫不是渡字辈的那三个老僧动用了金刚伏魔圈?但刘先生绝不会让自己陷入如此险境,少林派自矜大派,断然不会以多欺少……难道是成昆回去了?”
    苏若雨叹道:“极有可能,唉,前些年我早有布局取他性命之意,现在却是晚了。”
    青书道:“成昆老奸巨猾,若非有十足把握,只会是打草惊蛇,不能一击毙命。先前丐帮之事,也是始料未及。今后要杀此人,倒是颇为棘手。”
    说完叹一口气,又道:“罢了,事已至此。我尽力而为,把韦一笑、五行旗、五散人他们的人情给还上,余子如何,干我何事?”
    当年黄鹤楼武林大会上,五散人挟持万夫长燕赤尔前来,五行旗和韦一笑更是为中原武林阻挡大军冲击,这于武当派而言,可是天大的救命之德,青书是铭记于心的。
    而至于杨逍等人,青书是难能顾及的。
    原本以为能够将布下奇兵,将几路兵马完全退去,但终究还是功亏一篑。只有峨嵋、丐帮两路功成,华山、少林却是出乎意料之外。
    柳七将一些例行事务禀告之后,便躬身告退,他居于城外,是以往来时方向行去。青书和苏若雨却是沿着原路返回。
    其时明月皎洁如雪,如水月光仿佛无孔不入,漫在绿荫荫的草地上,城外地小道蜿蜒曲折,青书和苏若雨并肩而行,仿佛不愿破坏这难得的寂静,都是不说话,只是嘴角荡漾着的笑容,却显得格外温馨。
    也不知走了多久,两人渐渐走入城中。
    夜里的喀什城很是静谧,全无白昼的喧嚣吵闹。
    不多时便到了客栈,青书与苏若雨相视一笑,轻飘飘的纵起身来。这两人一个运使地是古墓派天下无双的轻功,一个使的是张三丰创出的轻功绝技“梯云纵”,俱臻炉火纯青之境,这么深夜里使出来,刻意敛息之下,当真是神不知鬼不觉。
    各自回房之后,青书倒下便睡,似是不愿考虑许多,不多时便沉沉睡去。
    第二日,天尚未亮,青书便得到柳七处来的信息,说是少室山下密探来信,少林寺中高手尽出,正是往西北昆仑而来。
    青书见自己所料不差,对于刘先生的安危愈发担心。
    他在客栈后院中舒展筋骨,打了一套太祖长拳。这套拳法,只要是练家子,几乎人人都会。也正因为人人都会,这招数才显得千锤百炼,简单明了。
    这套拳法看来简单,但能使得精湛的,放眼天下,也没有几个。
    其实青书三岁练武,至今业已十八年矣。前十一年筑基牢固,后七年方才渐有所悟:其实每一套武功都是一个装满宝藏却被紧紧锁住地箱子。而练武的人要做的,则是努力让自己变成那把万能钥匙。
    化腐朽为神奇,非大资质,大智慧,大毅力者不能成之。
    越是绝学,门槛越高,但只要够着这个门槛,那个紧锁的箱子便极为容易开了。
    绝学,本就是神奇,没有化腐朽的过程,因而显得简单许多。各门各派创派宗主深知此间难处,遂苦心孤诣创出神功绝学,以方便后人传承自家武学。然而,这些门派最精髓的部分,则被深深藏在最基础的武学里,非大智慧,大毅力之人不能掘之。
    孔夫子所云,温故而知新,盖亦如此。
    如青书这等资质,本就极佳,再加他自小接触的,便是武当派的高深绝学,“纯阳无极功”“太极十三势”“倚天屠龙功”“震天铁掌”等等等等,如此一来,他武学境界高则高矣,但却未免有基础不牢之虞。
    所以他近来重练武当筑基内功,果发现以前疏漏之处;又将武当长拳练之又练,再汲取少林罗汉拳、太祖长拳的精髓,方才发现,越是浅显地武功,里面越有深刻的道理。罗汉拳、武当长拳、太祖长拳,都是这类武学。
    这一趟太祖长拳打完,青书周身每一处筋骨每一处皮毛都被牵引到,五脏六腑无不舒适,出了一身透汗之后,他感觉周身澎湃着的内劲,仿佛不吐不快,袖子一挥,一股柔柔气息涌出,将地上灰尘扫开老远,然后缓缓将内息纳入丹田。
    道家养金丹之术,一张一弛之间,动静相生,他可谓是深得其中三昧。
    蓦地,青书耳朵一动,回头望去,但见灭绝师太目含赞意,在不远处击节赞叹。   
第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线
    灭绝师太背负长剑,缓步走来。青书微微皱眉,拿不准这尼姑找上自己作甚,莫不是给她发现了什么端倪?
    但见灭绝师太合十行礼道:“阿弥陀佛,贫尼有礼了。这位先生,不知足下和山西赵家如何称呼?”青书这面具煞是骇人,灭绝倒也不惧,只是年龄却看不出来,只以先生相称。
    原来她见青书这路拳使得形神兼备,太祖长拳这等简朴拳法,使来竟仿佛当世第一流的武学。这一惊非同小可,除却当年皇家嫡传的山西赵家,还有谁能获悉拳中奥秘,使出这等威力来?
    青书摇头道:“山西赵家?我和他们不熟。”这倒是大实话,当年和赵爵爷一晤之后,青书隐匿江湖,再未以真实身份示人,除了古墓中的几人以及刘先生,再没人知道他真实身份。
    赵爵爷和古墓关系虽密,但却不知青书身份,只知道有一位智谋如妖的刘先生。
    灭绝师太听他这话,脸色却微微一变。
    要知江湖规矩,擅自偷学他门绝技者,死路一条,人人得而诛之。
    而灭绝师太却正好先入为主的以为,天下唯有赵家人能使出这等形神兼备的太祖长拳。
    这尼姑何等性格,诸位看官也都清楚。虽然说她这些年勤习玄门正宗功法,火性大减,但也是个执拗性子。
    便听她冷声道:“你真不是赵家之人?”
    青书一怔,失笑道:“这太祖长拳人人会使,莫非天下人都是他赵家的么?”
    灭绝师太带了先入为主的念头,听他这般说话。心下微微动怒,暗道:“这人若非偷学武功,便是赵家叛逃子弟。先擒住他,再行问话不迟。”
    青书见她不答,也懒得理她,转身便走。
    灭绝见他转身就走,轻斥一声,手臂探出,往他肩头抓去。
    青书皱眉。暗道这尼姑怎地不分青红皂白的便动手,右足微顿,退后一步,避开灭绝狠厉迅捷兼而有之地一爪。
    灭绝“咦”了一声,她这些年功夫大进,又练了几门厉害功夫。能避开她一爪的人,江湖上可谓少之又少。
    她屈肘反手,右手顺势又往前抓去,左手却束掌在胸,伺机而动。
    青书暗自惊讶,灭绝武学进境之速。竟也是非同小可。七年前她借倚天剑之助,方才跻身一流高手之列。现在倚天剑不在手,却已能与宋远桥、张翠山等并驾齐驱,甚至隐然胜之。
    这一爪神速绝伦,青书躲闪不及。右手竖起。挡住来爪,左手侧掌横削,攻敌所必救。
    而灭绝那竖在胸前的那一掌早就伺机已久,轰的推出。两人掌力一撞,青书但觉对方掌力刚猛柔韧,兼而有之。只觉颇为讶异。当即潜运秘法,内息在劳宫穴上轮回三转。绵绵泊泊的内劲重叠涌出。
    灭绝师太但觉对方内劲恍如潮水一般急涌而来,她身不由己倒飞三丈,撞翻几个鸡笼,只听得咯咯咯的鸡叫声,灭绝师太一身缁衣遍布鸡毛,颇显狼狈。
    她运劲一震,身上鸡毛簌簌落下,青书双手抱胸,在一旁看得好笑。
    灭绝震惊之情远大于狼狈之意,她神通精进,自以为江湖之大,唯有寥寥数人能胜过自己。哪知昆仑山这化外之地,随便一家客栈之内,竟有如此高手。
    对方掌力雄奇,隐然已在自己之上,抑且势道重重叠叠,破去一层,又是一层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