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文化帝国 >

第509部分

重生之文化帝国-第509部分

小说: 重生之文化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的事情,都让杨一忍不住的阵阵恍惚,很有些周庄梦蝶的迷幻感。

只是有些东西必然是要发生改变的,就仿佛现在,因为来自于不同时代的见闻,所以他可以拿出远超于这个时代的创意,让罗戈也是忍不住击节赞叹。

“我记得80年代,有人异想天开的从国内拉了几火车皮的廉价商品。从俄国换过几架飞机,赚了几亿。这笔钱让他一段时间成为了大陆首富,后来又成了首骗。好像是叫牟气中的对吧?”杨一看着两眼神彩奕奕,冲着自己就是一阵猛夸的胖总,微笑道:“异想天开谁都会,但只有最后的成功者,才能站在属于胜利者的舞台上,让后来的人们去赞叹和膜拜他们。所以我对自己的创意有信心,但最终结果怎么样,还是要看那些动漫爱好者们买账与否的。”

旁边薇安目光跃动,忍不住就再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怎么让我们全都被你的创意给惊到了。小一你自己又谦虚起来?我倒是觉得这些东西很有意思,至少作为我个人来看,将民间传统技艺用在现代动漫动画领域上,一炮打响的可能性很大。”

至于邱远,自然也是无话可说。不过无话可说的是杨一的创意,而非对于杨一本人的评价。想了想后,他脸色说不出是什么表情地摇头一笑:“本来觉得杨董你的一些想法,的确是太过理想主义了,让人感觉是根本不可能行得通。但现在知道了你的具体策划以后。就发现不同人的思维,彼此之间的确还是有着很大差异的。像我这种普通人一听说搞什么传统文化,首先反应的就是和动漫展不搭边儿,可换了你来运作。马上让两者完美无瑕地融合到了一块儿,真有些化腐朽为神奇的感觉。说实话,我虽然是财务官。但因为之前的就职经历,所以公司的具体业务不是很了解。但听了杨董你的计划后,也感觉好像是很厉害一样。更多的好听话我就不说了。这个计划我暂时保留意见吧。”

“还只是保留意见?不是觉得我这些策划很厉害的吗?”杨一忍不住就好奇道。

“是啊,原则上来说,这个计划应该不需要太大的投入,但具体的东西,还要看过你老人家的商业计划书以后再说。如果邀请民间艺人的支出不高,我自然是一百个同意,但要是支出太高的话,那么就算计划再好我也不能同意的。除非两位老板现在就拿出足够的资金,让阳一网络那边不问我要添置服务器的钱才行。”邱远狡猾一笑,表示自己也很爱莫能助。

杨一摆摆手:“坚持,过不了多久就是互联网的寒冬了,到时候我们的日子就会好过不少。”

男生除了和叶川讨论的时候,提到过这个历史大事件之外,和其他人全都没有说起过。所以此时此刻陡然听到这个说法,就纷纷疑惑地看向他。罗戈更是直接上前,在他额头上摸了一把,方才喃喃自语道:“这小子没发烧啊,怎么忽然说起这种胡话来了。”

事实上由不得胖总不惊讶,还故意挤兑他一番,按照目前国内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现在只要是一个带着互联网概念的所谓创业项目,哪怕他们之前是it业最底层的程序员,都能得到挥舞着钞票的风投资本的竞相追逐。这些投资者并不知道,现在所谓的模型,事实上是有着致命缺陷的,只要是和互联网有关的项目,他们都愿意投钱。这一点不仅仅是在国外,华夏国内同样如此,而这种疯狂的大环境下,杨一却说什么互联网的寒冬,自然会让他们极度不理解。

对于三人的疑惑,男生倒是没有说什么,也没想着要说服对方,纯粹耗费口舌却毫无收益的事情,多说一句都是无益的。再说了他们都是自己人,只要在大战略上不给他带来阻碍,随便信还是不信都无所谓。

因此他用一句话就当是对这个意见的总结:“过三个月了再看吧,那个时候就知道我说的是真还是假了。”

“既然你这么有把握,还要维持对阳一网络的投资?”邱远就觉得很是不可思议,如果说杨一无比看好互联网的发展,那么对方要坚持在阳一网络方面的投入,还可以理解,但现在自己又说是互联网寒冬,又说是到时候日子好过点,他无论怎么想都不觉得这日子好过在什么地方。

杨一知道自己所说的一些事情,对于邱远这个财务官来说影响最大,也是最需要时间去做好安排以保证安全度过寒冬的问题。是以不惜极为耐心地解释道:“我们和电信方面签订的宽带租赁合同。是明年三月就要到底的吧?到时候赶上了泡沫危机爆发,完全可以在谈合同的时候要求降低租赁费用嘛。而与此同时。剩下来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有一个重大任务需要你邱总去处理好。那就是和目前那些广告投放商的合同。不管是新客户还是老客户,全都谈下来,提供广告搜索服务的合同期限越长越好,但在这之前首要保证的是预付全部的广告竞价费用,全额支付摆在首位,其次是长时间的合同期限。”

“杨董你是说,抢在互联网寒冬——好吧,其实我到现在为止,对这个提法还都保留着自己的意见——在互联网寒冬到来之前。先从那些阳一网络的客户手中捞一笔?”邱远在其他业务上不太精通,但对于一切涉及到财务方面的问题,倒是全都敏感的很。

杨一笑着点头:“然也。”

“真是不知道杨董你的这种自信来自于什么地方?要是不清楚的,说不定就要把你当神棍了。”邱远摇摇头,但还是记下了杨一的吩咐。

再说就算没有什么互联网寒冬,只要是杨一和罗戈都通过了针对广告商的方案,那么他这个财务官也是没什么可说的,只能照章执行。

点点头,杨一对于邱远这种。虽然在一些问题上有着自己独立看法,但当他和罗戈做出了决定以后却一丝不苟全盘执行的做法,也是非常满意的:“所以到时候不管是服务器组建硬件的购买,还是宽带的租赁费用。都会大幅度下降。到时候再加上那些广告商们的预付款,我想在半年之内,阳一网络实现自给自足这个目标是没什么问题的。所以那个时候就算是在传统民间艺术上的开支大一点。我们也完全能够支撑下来。”

罗戈想了想,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个说法。

而见两个最高大佬都拍板定下策略。剩下二人也就不再说什么,而是准备按照杨一的吩咐去工作。

男生安排下来的事情。说起来倒也不困难,只不过繁琐程度上让人很是望而却步。

按照他给出来的名单,考察长三角各个地区的民间传统技艺,找出其中最具备真材实料的那些,然后联系那些老艺人老手工艺者,询问对方参与动漫展的意向。杨一初步拟定的名单和后世的非遗名录比起来,自然是少了很多,因为目前要配合动漫的辐射范围,所以连这些传统文化的邀请名单也局限在了长三角范围内——昆曲,蚕桑丝织技艺,金陵云锦,龙泉青瓷,篆刻,剪纸,泥塑,海凝皮影戏,越州秀湖白蛇传说,济公传说。看上并不算多,尤其是和后世那长列长列的非遗名录比起来,首批被杨一选定的传统文化名单,连后者的百分之一二都没有。

但这些东西却都是长三角和江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

当然,其中蚕桑丝织技艺包含的范围比较广,事实上作为华夏三大名锦之首的金陵云锦,就包含在蚕桑丝织技艺里面,但考虑到二者一个专攻一个广博,所以杨一还是全都圈定了进来,因为除了金陵之外,江南省还有很多地方的地方丝织技术,都能在全国排上号。至于越州秀湖边上的白蛇传说和济公传说,这个素材虽然老套,但可供他这个重生者发挥的地方不要太多。

杨一甚至有信心,可以用同样一个民间传说,打造出三四个完全不同的cos剧本出来,保证现在那些没经历过动漫同人潮的家伙们,一个两个全都乖乖的被震撼一把。

甚至他都有些在考虑,如果不是担心开了恶搞之先河,也把从来都是满满正能量的济公给黑化,男生都有些想要弄出个“黑暗济公传”之类的剧本了,一个阴谋论者笔下的济公,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才装出一副大好人的样子,简直就是想一想都要激动才对。

不过在综合考虑之后,杨一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而是打算把这个创意给直接透露出去,谁爱尝试就去尝试好了。(未完待续。。)

686。两个观念的碰撞

杨一甚至有信心,可以用同样一个民间传说,打造出三四个完全不同的cos剧本出来,保证现在那些没经历过动漫同人潮的家伙们,一个两个全都乖乖的被震撼一把。

甚至他都有些在考虑,如果不是担心开了恶搞之先河,也把从来都是满满正能量的济公给黑化,男生都有些想要弄出个“黑暗济公传”之类的剧本了,一个阴谋论者笔下的济公,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才装出一副大好人的样子,简直就是想一想都要激动才对。

不过在综合考虑之后,杨一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而是打算把这个创意给直接透露出去,谁爱尝试就去尝试好了。

手下的员工都出动了一批,作为最高领导人,杨一自然也不可能待在家里不动弹,他的目标就是昆曲,这个前世中作为第一批国内非遗名录被登记在册的曲艺剧种。而且相比于其他民间技艺的小打小闹,这个昆曲在他的计划里面,可是占据着非常大的舞台份额,所以他只能亲自出马才放心。

和王京母亲见过面,让她在公司内务部安心工作以后,就又约了个时间,准备一同前往昆汕一行。



此次过去的除了杨一之外,还有文化局一位领导,对方自然不必说,是叶雨悠介绍过来的,现在国内对非遗还没有什么保护的概念,所以对方也不是对昆曲感兴趣,纯粹是接到了叶家的安排后,作为官方代表出面给阳一文化撑撑场面而已。

文化局的公务车在后面。杨一坐着公司的那辆奥迪在前面开道。

虽然在之前就已经详细问过了王京母亲,她那位常家班班主师傅的脾气爱好。但在车里面,男生还是忍不住再度询问了一回:“阿姨。我这些准备没有什么问题吧?这次过去是无比要请动老先生的,我可不准备跑两次。”

“没问题,你就放心吧。”王京母亲之前和杨一见面的时候,因为自己儿子的关系还是用“小一”这个称呼,但在进了阳一文化之后,拿的是对方开给自己的工资,所以那句小一也就不好出口了,但杨一又不让她和其他员工一样叫杨董,于是就只能含糊地不去纠结称谓问题。而是凡事都直奔主题:“我这为老师一不爱钱二不要名,只要能保证他那个常家班还能唱下去就心满意足,所以真的没什么可担心的。”

杨一就点点头,之前不管是看过的小说电视也好,还是听周围一些人的口口相传也罢,在他的印象中,像王京母亲的老师这种,在某个领域足以称为宗师的人物,总是有着自己独有个性的。而所谓的个性独特。也就是无法以常理度之,脾气性情和普通人都不一样,非常不好接触。

但前后两次听王京母亲一再保证,他才稍微松了口气。

再想一想。为了保证此次劝老人出山,叶雨悠甚至还祭出了文化局这一张大虎皮,自己也的确没什么好担心的才对。虽然在各个政府机关单位中。文化局是一等一的清水衙门,也就比气象局或者是地方志办公室还有党史办公室好上一线。但所谓是县官不如现管,文化领域里面的一些问题。让文化局的人出马,可谓是比较具有针对性的了。

从京沪高速上一路过来,并不驶往昆汕市区里面,而是到了昆汕相邻的阳澄湖边上的一个小渔村里面,名字叫石牛潭,在杨一看来,这一块多多少少也能算是个风水宝地了。

进了村子以后,两辆车一前一后,在王京母亲的指引下,停在了一个大场坪门口,外面的柳树虽然都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干,但看看周围的布局和设置,想来等大地回春的季节,这里必然也是一派花团锦簇的好风光。

下了车子,一众人就簇拥着走进了院落,里面王京母亲的老师早早就得到了消息,今天专门等候在家,此时正坐在一张躺椅上小口小口的咂摸着茶水,看上去倒是意兴盎然,很是从容不迫的模样,可在看到门口的客人以后急急起身迎接的架势,却出卖了他心底的期盼。

“老师你好,这位就是我跟你说的杨一杨董,我现在就在他的公司里面做事情呢。”王京母亲一笑,上前给双方介绍起来:“这位是魔都市文化局的陈主任,也是分管传统文化的领导,这一次听说您老愿意出山,才专门受了杨董的邀请,过来一起当个邀请人。”

“钟老师你好,以前只是听阿姨说到过您。”杨一就上前握手,笑脸盈盈,让人如沐春风一样,然而在和对方的握手过程中,他也捕捉到了老人眼中的错愕:“这一次过来,我们阳一文化也是很有诚意的,希望您老能带着班子出山,好好演一场。”

后面那位文化局的陈主任也上前打了招呼,说过几句场面话后,两边就在那位常老爷子的邀请下在院落里面落座,随后不等他吩咐,自然有常家班的小跑腿上前给众人端来茶水。

坐下以后,两边各自寒暄了几句,差不多都对对方的来历背景有了基本认识以后,那边就首先疑惑地发问:“杨董既然看得起我们这些唱戏的,那肯定是很荣幸。但是我之前也听红梅说过这个事情,你们是要我们去什么什么展览上面唱一出?具体是个什么展览?就和以前那种老商行开张,请人舞狮子的性质差不多?”

杨一忍不住在心里好笑一阵,这位老人看起来也是很长时间没和外界有什么接触了,思想观念里面还是比较传统的那一套。不过这种传统在目前来说,还不能算是古板的意思,于是就耐心解释起来:“不是那种商铺开业,请人去表演。而是纯粹展现昆曲的一个博览会。”

“纯粹展现昆曲?”老人一下就来了兴致,可随即又垂头丧气地低下脑袋:“但是我们戏班子没有钱啊。你看现在连唱戏都找不到一个好苗子,我看说不定过上两年。这玩意儿都要跟我一块儿埋进地底下了,还怎么出去赚钱?以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