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抢错郎 >

第59部分

抢错郎-第59部分

小说: 抢错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是原太子的人马趁机提出拥立原太子一岁的儿子为太孙,随后,柳如风年小的弱弟被其母族一派利用起来,也要争这个太子之位,两班人马就在老皇帝眼皮子下面上演夺嫡之争了。朝堂上顿时一片混乱。
这种混乱完全出乎了柳如风的想象,他当即就傻眼了,而他的皇帝老子更是勃然大怒,狠狠呵斥了他一番,将他关在宫中反思。而他的母后则为此哭的死去活来,数次前来劝导。孝与大义压在柳如风的身上,那边,胡莺的情义他更割舍不下,两头为难的柳如风陷入了进退维艰的地步。
就在这种时候,赤国再次进犯边境,柳如风不得已,只能暂时以太子之身亲临前方指挥作战,就在这次作战中,押运粮草到前线的刘宰相,在城头上为柳如风挡了一箭,柳如风又欠下了无法还清的恩情。
在后方获知这件事的皇帝当即下了决心。他一边传旨要给柳如风举行大婚,迎娶太子妃刘嫣,一边趁柳如风不在的时候。指使宫廷侍卫去杀了胡莺,以绝柳如风胡闹地念头。
这道暗杀旨意被柳如风的奶娘无意获知。善良的女人不忍见到这一惨剧,悄悄通知了当时身为太子侍读地皇甫仁德。皇甫仁德大惊之下匆匆赶到胡莺的住所,带她紧急避开了侍卫地这次暗杀。
但皇甫仁德只是一个平民百姓,他考中举人后,发现朝廷之上关系网严密。所有的皇亲国戚和大臣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不能进入这些人的关系网,根本无法施展抱负,报效朝廷。皇甫仁德不想为了升高发财而昧了良心,激愤之下弃官而走。
皇甫仁德是江南之人,回乡途中,偶尔与金陵相识,一个仰慕皇甫仁德的才学与智谋,一个仰慕金陵地侠义肝胆。。1…6…K;手机站wap;.Cn。这一文一武一拍即合,结拜为生死兄弟。得知皇甫仁德弃官原因后,金陵劝他不该为此丢弃为国效力的心思。并介绍他与柳如风认识。
柳如风与皇甫仁德交往后,十分赏识他的才能。表示有合适的机会。一定要让皇甫仁德的才学得到发挥。而皇甫仁德也觉得柳如风这个皇子很不错,如果他隐身柳如风身后。通过柳如风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两人商量后,柳如风回京奏明了父皇,让皇甫仁德成了他的侍读。
皇甫仁德虽然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却有超人的智慧和果敢地决断能力,他也反对柳如风这种只顾个人感情,不顾国家利益的行为,在认真分析了朝廷内外的形势后,他深切地意识到,如果柳如风为了胡莺而与皇帝对抗,这个国家会出现动乱局面,而皇帝也断断容不下胡莺,甚至会迁怒于武林人士。为此,他数次劝柳如风顾全大局,纳胡莺为后宫之一就好,不要所求太多。可柳如风不听,胡莺也拒绝入宫做小,这让他也无可奈何。
将胡莺带离险境后,皇甫仁德思考了两天,这件事,皇帝必不肯善罢甘休,柳如风回来后,也会因为这个而与父亲闹僵,这对胡莺和柳如风来说,都没有好果子吃,国家也会因此遭殃。经过深思熟虑,他做出了一个最佳地决定,由他出面向皇帝陈情,说明柳如风与胡莺之间的感情仅仅是江湖传言,胡莺真正地爱人是他,他们即将成亲。
此时胡莺也明白了柳如风地尴尬处境,更明白了自己已不容于皇家的现实,如果她和柳如风还要在一起,那么,影响地就不止他们两个人了。况且,刘嫣与她的姐妹情义,也让她无法忍受刘嫣被无辜牵连,受到伤害。在听了皇甫仁德的建议后,她默默地点头同意了。
皇甫仁德的挺身而出,果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化解了朝廷的危机,保护了柳如风和胡莺,不明真相的大臣还纷纷表示错怪了太子和胡家小姐,知道内情的人则因为皇甫仁德的举动暂时按捺住蠢蠢欲动。更好的是,柳如风的父皇很满意这种结局,他放弃了伤害胡莺的举动,他也并不想伤儿子太深。等柳如风从前线回来,这一切都成定局了。
柳如风的心里很清楚,皇甫仁德这样做是对的,他同时也清楚,皇甫仁德既然下了这样的决心,就一定会对胡莺好,而且是一生。把胡莺托付给皇甫仁德,也算两全之策,只是,他心中的失落依然无法言表,可他却不能不真心地期望他们能幸福,虽然,他明知道这种幸福几乎是不可能来到的,至少,从那天开始,他这一生的幸福就已经毁了。
太子的大婚很快举行了,就在同一天,皇甫仁德和胡莺也入了洞房。两对新人的婚礼,一个盛大而隆重,一个简朴而清静,小小的太子侍读的婚礼是无人注目的,除了当事人自己和关注他们的亲人,还有宫里那对众目睽睽下的璧人…………新婚之夜,两个新人都保持了完璧。
自从柳如风大婚后,他和胡莺就没有单独见过面,在他成为皇帝后,作为大臣的妻子,胡夫人经常奉皇后懿旨进宫叙话。皇后不时赐予胡夫人大量的赏赐,朝野内外都知道,刘皇后和胡莺是闺阁中的知己姐妹。这种姐妹情谊一直保持了下来,甚至在刘皇后得知胡莺有了身孕后。当众宣布,如果胡莺生下的是女儿,就是年仅两岁地儿子的未来妻子。
柳如风知道,刘嫣对他和胡莺之间的深情是一清二楚,但。刘嫣从未在他面前有过任何表露,即便是被他冷落了新婚之夜,也不曾有任何表示。有时候想起这些,他就觉得,刘嫣是在用自己地方式补偿胡莺,同时又用和胡莺的姐妹情谊,指腹为婚地手段,暗示群臣关于柳如风与胡莺的传言是假的,她用一个女人的大度与包容。为自己的姐妹和丈夫稳固了好名声,也让他和胡莺无法再产生旧情复燃地机会。柳如风对刘嫣的感情中,包含了不少愧疚。也佩服的五体投地。
柳如风对刘嫣是愧疚的,胡莺对皇甫仁德也是有愧的。柳如风和胡莺都不清楚。皇甫仁德对胡莺有没有真正的爱。在这一点上,皇甫仁德从无任何示意。也没有任何表露,但是,在新婚之夜,皇甫仁德告诉胡莺,他会一生一世对胡莺好,用全身心的爱去抚平胡莺心灵上的创伤。这话,皇甫仁德也对柳如风说了,不仅说了,也做到了,虽然,这种无私的爱只有短短地三年。
在柳如风举行大婚后的第二年,老皇帝驾崩,柳如风继承了皇位,坐上了那个九五之尊的位置。两年后,赤国又一次举全国兵力进犯边关,柳如风御驾亲征。皇甫仁德此时已是他地兵部侍郎,随他前往边关,担任这次军事抵抗的总军师。
就在这次地战斗中,皇甫仁德为柳如风设计了一个重创赤国地计划,这个计划中,皇甫仁德冒充柳如风带兵出击,吸引敌军的主力,柳如风则带精兵迂回到敌军背后给其致命地打击。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赤国兵力损失过半,遭到致命的打击,十年之中,再也无力南侵。
举国欢庆之时,柳如风却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因为他的兄弟,他的挚友,他的得力助手,为了这场胜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皇甫仁德甚至都没有看到自己女儿的出生。柳如风无法忘记胡莺在看到皇甫仁德棺柩时的眼神,那种悲戚中透着的绝望,他对胡莺的罪孽又加深了一层。
皇甫仁德的葬礼很隆重,可葬礼过后,柳如风却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胡莺,更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取得胡莺的原谅。他也无法想象,一个身怀有孕的女子,没了丈夫,没有家人,这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情急之下,他冒出了一个荒唐的想法,给皇甫仁德以无上的荣誉,同时和胡莺恢复从前的关系,他要胡莺以送丧的名义离开人们的视线,而后待胡莺生下孩子后接她入宫,换一个身份,换一个名字做他的贵妃,他要给她最好的生活,给她应得的名份。
柳如风没有想到,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胡莺时,得到的是胡莺的一通怒骂,随后,胡莺不仅拒绝了他追封皇甫仁德为定侯的旨意,还离开了京城,从他的生活中消失了,直到他听说金陵突然添了一个女儿。
在知道这个女孩生辰的那一刻起,柳如风就确定了女孩的身份,确定了胡莺的下落。此时的他已经从痛苦中恢复过来,明白是自己的不理智逼走了胡莺,他更明白胡莺的另一层心思,那就是不想再跟皇家扯上什么关系,不想再跟他扯上关系。
柳如风选择了尊重胡莺,明明知道胡莺就在金陵府上,却装作不知,他的暗卫每年两次向他汇报胡莺的情况,汇报金湘玉(皇甫湘玉)的成长情况。但柳如风没有放弃相聚的努力,在刘嫣死后,他将刘嫣希望他找回胡莺,并为儿子迎娶金湘玉的遗言告诉金陵,他知道,胡莺无法拒绝刘嫣的遗言。他默默地注视着胡莺母女,等待相聚的那一天,这一天,就是柳朝语迎娶金湘玉的时候,这一等,就是十七年。
结尾 天下承平(3)
    柳如风一直沉浸在前尘往事中,连柳朝阳进来都没感觉到,直到柳朝阳走到他的面前,叫了一声父皇,才将他从遥远的岁月中唤回来。
    “有要紧事吗?”微笑地看着小儿子,柳如风的口气中充满了慈父的温柔。
    “是的,父皇。这张名单上的人,儿臣没有动,也动不得。”柳朝阳恭敬地回答着问题,同时递上一张薄薄的纸片。
    “哦?”柳如风拿过纸片,略微扫了一眼,顺手压在砚石下:“说说吧,为什么?”
    “父皇,这些都是功臣遗老,还有开国元勋的后人,大部分都在朝廷的枢纽机关任职,少部分赋闲在家的,也与朝廷里的各色人物牵扯不清。几十上百年的时间里,这些人通过各种关系和手段网罗了一张很大的关系网,盘根枝节,错综复杂,基本上是牵一发则动全身,儿臣不敢动,也不能动。”
    柳如风点点头,赞赏地看着柳朝阳:“朝语说的不错,你果然能担当这个江山。”
    柳朝阳眼圈一红:“二哥谬赞了。其实儿臣知道,论知识渊博,儿臣不如二哥;论武功谋略,儿臣不如四哥。论机敏有智,儿臣也不如五哥;就是论果敢决断,儿臣都比不上……可是。几个哥哥却……”
    柳如风拍拍柳朝阳的肩膀,微微一笑:“这就是你的命运。朝阳。漂絮和雪武追求的是自由潇洒,你就让他们去吧,关键时刻,他们会帮你的。至于你三哥,心太狠。父皇要真让他继承了这个位子,不是家之幸,也非国之福。”
    柳朝阳点头,表示明白这个道理:“儿臣明白。儿臣只是为二哥伤心,他走地太早也太不应该了。”
    “朝语……朝阳,你记住,怀念一个人,不需要时刻追思他的好,只要做到他对你的期望。只要能帮他完成未了地心愿,就是怀念他最好的方法。”
    柳朝阳猛点头:“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也不会让二哥失望。只是,儿臣听到传言。说二哥并没死。儿臣想,父皇一定也希望这是真地吧?”
    柳如风脸色不变。看柳朝阳的目光却严厉起来:“朝阳,你现在是太子,是这个国家的储君,这种谣言皇子可以听,可以信,太子则不可以听,也不能去信。你只能记住,你的二哥已经死了,世上再无一个活着的前太子。”
    柳朝阳脸色变了,他低下头,强迫自己不要流泪:“是,父皇,儿臣明白了。”
    柳如风叹口气,站起来握住柳朝阳地肩头,语重心长地说:“朝阳,我知道你是爱戴朝语,不忍朝语吃苦。可是,你要知道,你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皇子,你是储君,将来你的任何一个决断,都可能影响无数人的命运,也会有无数人想要讨好你,或者出于他们的私利来想当然地除去他们眼中的敌人。所以,你的个人感情很可能给爱戴的人带去杀身之祸。朝阳,把你的感情放在内心深处吧,没有任何地打搅对他们才是最好的。”
    柳朝阳已经明白了,他抬起隐隐含泪的双目,坚定地点了点头:“儿臣完全明白了,谢谢父皇教导。”
    柳如风满意地点点头:“朝阳,你要学会在你四哥、五哥那里获得你想知道地事,有他们在暗中为你做事,你尽可以放宽心了。”
    柳朝阳眼睛一亮,旋即又黯淡下去:“是,儿臣明白了。一路看中文网首发16K.CN只是……”
    “呵呵,你只是觉得命运对你不公,你宁愿和老四、老五换换位置,对不对?”
    柳朝阳默默低头:“对不起,儿臣让父皇失望了。”
    “不,你没错。朝阳,朕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唯一想做地事就是游历江湖,过那种最潇洒、最自由地日子。如果不是你们的大伯突然病故,朕今天也不过是游戏江湖地皇子罢了,自然也不会有后来的这些烦恼与痛苦。朝阳,你记住,选你当储君,不仅仅是因为你的才能,还因为这是你的责任,振兴这个国家的责任。”
    柳朝阳挺直了身体:“儿臣明白。父皇要改革这个朝廷,只有儿臣才能独立于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之外,也只有儿臣没有亲情感情这方面的顾虑。”
    “对,这就是朕一定要选择你为储君的原因。朝廷中的裙带之风,关系之网,越来越阻碍了国家的发展,每一个新进朝廷的人,要不随波逐流,染上一身黑,成为关系网中的一员,要不就只能黯然离去,甚至不明不白地丢掉性命。有才能的人得不到提拔重用,无才之辈凭借关系步步高升,要想改变这种局面,稍有动作,下面的关系网便联合起来,让你举步维艰,一个不慎,不仅做不成好事,反而劳命伤财,损害了大家。朕自己也身受其害,自然不想让这种风气再延续下去,否则,百年之后,柳家的这份家业,将毁于一旦。”
    “父皇放心,儿臣一定让这种改革做好,一定让君权更稳固,国家更安定。”
    柳如风微笑着拍拍儿子的肩膀:“好,父皇要的就是你这样的决心。其实,从朝语对朕说起你有很强的才能开始,朕就计划扶持你的这一天了,朝语的太子头衔不过是一种保护措施,保护你。也保护他。”
    “啊?”柳朝阳惊呆了,这番话,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不,是出乎了所有人地意料。
    望着儿子惊呆的表情。柳如风得意地笑了:“哈哈,朕这一手,任何人都没想到吧。朕早就想改革这个朝堂,暗中也试了几次,均无法成行。因此,朕早就想选一个没有朝廷势力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