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六宫无妃 >

第349部分

六宫无妃-第349部分

小说: 六宫无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心里又被另一种悲凉所取代:为什么自己就不行呢?

  为什么自己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呢?

  “皇儿……”

  他蓦然心惊,是父皇在叫自己:“皇儿,祭祀的事情准备得如何了?”

  他强稳住心魄,此时,才一鼓作气的:“回禀父皇,儿臣已经把细节准备妥当了。”

  娥皇女英7

  他强稳住心魄,此时,才一鼓作气的:“回禀父皇,儿臣已经把细节准备妥当了。”

  罗迦一边听,一边点头。芳菲听得他们父子的对答,也才明白,这一次的祭祀,不止是安抚人心,也是一个战争动员令。齐国大军压境,已经到了北国的边境,要大规模地出兵抵抗,反击,当然必须有个战争动员令,好师出有名。

  芳菲听得他们讨论,她虽然不插嘴,一言不发,可是,就更是害怕——也不知为什么害怕。

  陛下,本是个百战百胜的战神。

  他从来没有输的时候。

  但是,此时,自己为什么那么害怕?

  是一位三皇子?

  是因为高焕?

  或者是因为御驾亲征而来的齐帝和小怜?

  这一次,也不知为何,忽然潜意识地想到:陛下不能御驾亲征。绝对不能。让李将军挂帅也好;让太子殿下督军也罢。

  反正,就是他罗迦陛下不能去。

  好在罗迦暂时还没提出御驾亲征的打算,她就算是要劝阻也无法劝阻。

  祭祀之日。

  是连续半个月的大雪之后的一个阴天。

  在平城西街的道观。

  这里是通灵道长的教派在平城的大本营。经常有重大法事的时候,便会在这里举行。这里虽然没有神殿的规模大,但是,也很有气势,能够容纳四五千人的广场,此时,已经围得人山人海。

  冷风微微地吹着,一排的松树上都挂着雪白的冰花,一支一支地凝结在树梢,散发出一股清冷的气息,几乎让所有人都不由得感到无形的沉重气息在加深。

  二楼的观景台是个很僻静的位置。

  帝后二人就站在那里,非常低调的,除了随身侍从,没有带任何仪仗队。因此,并没有任何外人知道他们的到来。

  主持祭祀的是通灵道长。

  他站在高台上,一身八卦长袍。

  娥皇女英8

  一番念念有词后,拿着桃木剑,挥舞刺杀,一队乐手,已经演奏起了道家的音乐,平和,而清净。

  第一场,是为所有在那次流血冲突里死去的人们祈福。

  第二场,是祈祷北国的风调雨顺。

  第三场——

  就在这乐声里,作为祭祀的“牺牲”——缓缓而出。

  那是太子!

  赫然是太子。

  太子穿着一身很粗糙的衣服,剪短了自己的头发,将手指的指甲全部剪掉——就这样披头散发地出来。

  古人讲究,身子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擅自损伤。所以,古人无论男男女女都是长头发。新婚夫妻结婚,讲究“结发同心”;友人绝交,讲究“割发断义”——所以,当看到太子剪了自己的头发,以自身作为“牺牲”的时候,民众的震惊,可想而知。

  (PS:头发的重要性,以满清入关为例。满清的男人都是长辫子,前面的头发要剃光,就是影视剧里常见的那种半光头,后面拖一条猪尾巴。说实话,这种发型是很难看的。但是,满清人入关,一统天下,就要汉人都按照他们的发型,剃成那种半光头。当时有所谓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凡是汉人,必须剃头,要保留头发的,对不起,你的头就保不住了。要保住你的脑袋,那就请起乖乖剃发。本是一个审美的问题,被野蛮地当成了归顺与否的标志。当时,湖南的一个小城市,为了保住自己的头发,几乎所有男人女人老人小孩,甚至包括妓女,都浴血奋战,跟清军对抗了几个月,最后城破,被清军杀得一个不留。还有那个着名的岳麓书院——就是今天的湖南大学。当时,几百书生,赤手空拳跑出来和清军对抗,最后全部战死,无一投降,之惨烈!……所以,在古代,头发的重要性,简直是不可估量的。太子剃发做“牺牲”,便是超级大的礼节了。)

  娥皇女英9

  太子躬身,对着东方行八个叩头的跪拜大礼,又面向南方叩头……直到东南西北都结束了,才在正中跪下,匍匐在地,再行三叩九拜的大礼,向上天祈祷,要上天降罪于自己,有天大的罪行,都自己一力承担,但求保佑北国的所有人民。

  文武大臣也都很惊讶。

  他们只知道是祭祀,以为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不料,竟然是太子亲自做牺牲——

  一众老臣,无不心悦诚服。

  最最震惊的是乙浑等。

  他们做梦也不曾想到,陛下和太子,竟然商量出了这样一招。

  本来,神殿一战,死伤无数,人民都非常反感。就算是后来朝廷亲自主持厚葬大祭司等,安抚所有教众,正式宣布对当日所有参与骚乱的幸存者,都不再予以追究——国家一概抚恤。

  这些政策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的愤怒,但是,还是心存狐疑。

  此时,却见太子如此出场——那是北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绝对的震撼人心。

  这也表明了陛下的一个态度。

  更是给太子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未来明君的形象——宽厚,大度,仁慈。

  这些,将是一个守成之君,要有所作为的必备条件。

  难怪京兆王等,近日可谓是完全偏向于支持太子了。

  乙浑悄然打量那些围观民众和大臣们的反应,更是心惊胆颤——在这样的人心向背之下,就算三皇子有齐国大军的支持,他能成功么?

  就算杀了罗迦,三皇子能顺利继位么?

  他小心翼翼地转动着眼珠子,衡量着,到底对三皇子该如何办?投靠?反对?追随还是大义灭亲?

  …………

  当看到太子跪下去的刹那,芳菲面如土色,心如刀割。太子,那么英俊的太子,此时,不伦不类,形如疯魔,把自己打扮成“牺牲”——谁说这些不是因为自己?

  娥皇女英10

  他是在为自己祈福,为自己承担罪孽。

  若非自己的特殊身份,若非自己参与的那场辩论——与其说他是为了北国,不如说他是为了自己!

  罗迦心里更不好受,这本该是帝王亲自出马,可是,由于自己的骄傲,由于不愿先向神殿低头,所以,自己不能去,就把这样的事情推给了儿子。

  他见芳菲眼眶湿润,心里更是难过。

  芳菲悄然地,接触到他的目光时,发现他目光黯淡,忽然想起三皇子,想起那个不祥的预言,更是不好受,悄然拉了他的手,“陛下……会好起来的……这一次过去,就什么都好了……”

  “唉,朕真是有愧于皇儿……”

  她悄悄地:“以后,我们要对太子加倍好。”

  罗迦喃喃地:“怎么个好法?”

  “以后,你多多叫他进宫用膳啦。”

  “就这样么?”

  “不然,那还怎样?这天下,以后就是他的了,所以,除了请他用膳,还能如何?大不了,我也请他吃苹果干炖獐子肉……”

  罗迦哑然失笑,这个芳菲,真是天大的事情到她口里,就变成“用膳”这么简单了。食神就是食神。

  可是,心里也真的因此轻松了不少。

  此时,祭祀已经结束了。

  在太子的带领下,万民欢呼,载歌载舞,纷纷将手里的酒水泼倒在地。

  而围观的人民,见太子,未来的储君,竟然亲自把自己当做“人牲”,一个个好生惊讶。就连那些文武大臣,也无不惊讶。

  不知是谁,忽然带头跪下去:“愿上天保佑我们北国……保佑陛下,殿下……”

  “愿伏羲大神保佑我们……”

  “愿伏羲大神和我们同在……”

  顿时,人群都黑压压地跪下去。

  和太子一起,祈祷神灵的保佑。

  娥皇女英11

  和太子一起,祈祷神灵的保佑。

  居中,正是那尊伏羲大神的神像。

  至此,人民对他的排斥已经完全消失——伏羲大神,真正和纵目神一样,成为了北国的正神。

  这也是北国宗教习惯改革的开始——甚至是某些政治改革的第一步。虽然经历了那么大的流血牺牲和冲突,但是,还是就此固定了下来。

  罗迦心里不胜安慰。

  有了这个开始,人心才会真正的改变。人心改变了,北国才能真正地有所改变。不然,一辈子困在这一大片风沙、苦寒的土地上,也实在不是滋味。

  他忽然紧紧反手拉住芳菲的手,语气是由衷的:“皇后,这多亏你!是你让宗教改革真正开始。”

  芳菲竟然嗫嚅着,很是不好意思:“这个……其实嘛,陛下,我只是为了逃命准备的诡辩……”

  不管是逃命还是其他,总之,是她开始,她触动,她舌战群雄……纵然期间风雨波折,但是,终于成功了。

  是芳菲,她让北国确立了伏羲大神的正统地位。

  华夏一统——接下来的第二步,便是扩大太学。

  增设太学,重用儒生,从读书人里选拔治国人才。一个国家,最主要的便是吏治,如果吏治不清,腐化严重,官吏们用手中的特权,无底限地压迫人民——压迫得越是深重,这个国家灭亡的日子,就越是临近了。

  罗迦忽然有些振奋起来:“芳菲,以前有好多不敢做的事情,现在我们都可以开始了。”

  她嫣然一笑:“是啊,陛下。你不是已经开始了么?如果我没记错,李奕这一年的贡品已经送到了。”

  “哈哈,朕都差点忘了。李奕送来的贡品早已入库了。芳菲,朕今日再设家宴,宴请皇儿。”

  芳菲喜上眉梢:“那好,我真的要做出拿手好菜招待太子了。”

  娥皇女英12

  到傍晚,太子换了素服而来的时候,宴席同时也摆好了。

  经历了这一次祭祀的洗礼,太子心底也轻松了不少。祭祀,总是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那些心里淤积的压抑和沉重……仿佛都随着祈祷的青烟,一起飞上天空去了。

  给人剩下的,便是无限的轻松。

  他剪发断甲,看起来非常奇怪,所以,就戴了一顶鲜卑人常见的那种帽子,遮挡了一下。进门的刹那,他看见芳菲的嘴角牵了一下,眼里,滚出难以压抑的笑容。

  这种调皮的笑容,甚至是淡淡的“嘲笑”——却令他非常愉快,又非常的欣慰。如果自己所做的这一切,就算什么都换不来——哪怕能换来这样的一顿家宴也是不错的。

  因为,那是一种非常浓郁的家庭的氛围。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太需要这样的感觉了。

  罗迦兴致勃勃地坐下去,芳菲也陪在他身边。

  太子刚要行礼,他的面前已经放了一碗汤,那么浓郁的香味,是他从来不曾尝过的。

  “多谢皇后。这是什么汤?好香……”

  罗迦看着芳菲,但见她眼里那抹得意的笑容,他也呵呵笑起来:“皇儿,你可千万不要夸赞,一夸赞,皇后就要上天了……”

  太子好生意外:“这是皇后做的?”

  “当然。这是皇后的拿手好菜,她独家秘方制作的苹果干炖獐子肉。其中的秘诀,连朕也不会告诉的。好几次,其他御厨试着做,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达到她的水平。除了皇后,任何人都做不出这样的味道,这一次,可是皇后亲手做的哟……”

  芳菲笑嘻嘻的,看着太子尝了一块肉,完全是真心称赞:“鲜美,太鲜美了……儿臣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鲜美的东西……怎么以前没有见过?……”

  她简直眉花眼笑,更加得意地看罗迦一眼。

  娥皇女英13

  太子环顾桌子,这才微微吃惊,但见桌上摆了许多菜肴,但是,许多菜肴都是很陌生的,并非宫廷常见的。说陌生,并非是多么昂贵,而是看样子,这些东西,并不完全产于北国。

  罗迦笑容满面:“皇儿,这几个菜,都是南朝来的名菜。但是,材料都是我们北国自己出产的……”

  “哦?”

  “你看这个……”

  罗迦递给他一份详细的名目,太子一看,好生惊讶。这一串琳琅满目的名单,是李奕送来的,全是李奕在那两千公顷土地上收获的东西。不止如此,李奕还招募了许多流民,开垦周围的荒地,到现在,几乎已经达到四千公顷的规模,还有一片山林。在这些广袤的土地上,收获了许多粮食,瓜果,以及养殖的猪牛羊等等牲畜。

  “皇儿,这是朕做的一个试点。是用皇后的名义进行的。朕想看看,如果这个方案能够成功,到时,在北国推广,解放奴隶,分配土地,也许,北国的国力会极大地增强……”

  太子越看越是兴奋,事实胜于雄辩。李奕的这张清单,足以说明一切。

  “父皇,儿臣前些日子看一份报告,说现在庄稼连年减产,那些老贵族们都拒不缴纳赋税,借口多得很。如果李奕这里成功了,他们岂不是就没有借口了?”

  “正是。皇儿,等这一次,把高焕赶走,我们就要大展拳脚,全力以赴解决国内的问题。然后,北国才能真正放眼天下……”

  太子一惊,才意识到,真的,已经回到了最本质的问题上:马上,就要出征了。

  据说,齐国的大军,已经打到北国边境了。

  李将军,已经和高焕的队伍短兵相接了。

  现在,齐国先是在照会——正式致函罗迦陛下:

  要么交出张婕妤,要么就打仗。

  罗迦陛下,是交出张婕妤还是打仗?

  娥皇女英14

  罗迦陛下,是交出张婕妤还是打仗?

  太子并不太考虑这个问题,只是再一次仔细地看李奕呈交的目录,方明白,当初自己最信任的幕僚,如今,已经是隐隐一方大员的气势了。

  前方,旌旗招展。

  这是齐国的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