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六宫无妃 >

第510部分

六宫无妃-第510部分

小说: 六宫无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吸允到早晨的第一口甘甜,他的眼睛转动,碌碌的,仿佛在笑——

  芳菲那么惊奇,这孩子,他竟然在笑。

  那样诡异的表情,算是笑容吧?

  睫毛都是湿漉漉的,如刚刚破土而出的蝉翼,蜕化了厚厚的颗,绵软的翅膀还不能飞翔。

  心里,却酸涩得厉害。

  最后一次了,这是最后一次哺乳自己的儿子了。

  之后的一切,便会交给奶妈了。

  不知道,这世界上,还会不会有第二个女人是这样的心情?

  皇后?太后13

  门是虚掩着的。

  弘文帝就等在外面。

  心急如焚,甜蜜狂热,却又情不自禁地淡淡地酸楚——怎么办呢?

  今后,自己再也没有留在她身边的理由了——再也不能赖在卧榻之侧不想离去的理由了。

  不不不!

  自己决不能失去这样甜蜜的家庭生活。

  尽管这么长的日子,禁欲的痛苦,怜惜的热烈,那样亲爱的感情——纵然是压抑,也要在一起。

  他想,理由嘛,自己总会找到的!

  一定会!

  这天下的第一条规矩,也是人定的,难道不是么!

  孩子吃饱喝足了,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不是哭,也不是笑,而是大模大样地招呼:

  来吧,来抱我嘛!

  弘文帝疾步进来。

  一套小小的金黄色的衣服,几乎如一套微型的小龙袍。这是弘文帝按照自己的喜好设计的,仿佛自己当日小小的时候,曾经渴望这么穿着。

  一顶虎头的小帽子、有明亮小虎头眼睛的小袜子,全是芳菲亲手刺绣的。

  他穿戴一新,神气活现。

  弘文帝抱了儿子,“快给妈妈说,今天宏儿不害怕。”

  小婴儿咯咯地,仿佛又在笑。

  “天啦,笑啦,儿子在笑呢!”

  芳菲别过头去,泪如雨下。

  弘文帝抱紧了儿子,伸出手,要去安抚她,她却已经走开了。

  从今往后,自己再出现,便是太后的身份了!

  妈妈,儿子!

  太后,孙子!

  命运,何尝不一直是个巨大的讽刺呢?

  群臣得到的第一道诏命是,小王子赐居玄武宫。

  群臣先就被震撼了——在玄武宫的地位,就相当于平城之于立正殿。

  大家都知道是未来的小太子,但是,出生起,就居住玄武宫,也实在太夸张了吧?

  皇后?太后14

  大家都知道是未来的小太子,但是,出生起,就居住玄武宫,也实在太夸张了吧?

  这是不符合祖制的。

  相当于两个皇帝并立。

  (先帝罗迦生前有这个打算,但是,他一直没有等到孩子降生,所以,也就没有坏了规矩,大臣们甚至根本还不知道,也来不及反对。)

  要知道,皇太子虽然是储君,但是,只要皇帝在,任何人都是臣子。甚至老皇帝废黜了成年的老太子也是常有的事情。

  要给太子一定的权利,树立他的权威,但是,又必须把这个权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至于让皇权旁落。

  并且,三岁看到老,一般情况下,就算是独子,也要有个观察的过程——看他是否具有这样的品德。虽然经常是做的马屁表面文章,但总要做做。

  尤其是那些三朝元老们,直觉里,这是不对的,纷纷上书。

  但是,尚未等到他们的上书交上去,弘文帝的诏书再一次下来,小王子直接封为太子。

  连亲王的名分都没经过,直接变成了太子!

  就在满月的当天,就册封了皇太子。

  众臣莫不大惊。

  但是,弘文帝而立之年才得了儿子,谁又敢提出反对意见?

  而且,他的诏书上说得分明,儿子孱弱,要父皇亲自教导,照料,培养一个最好的接班人。

  所以,酒宴也在玄武宫摆开。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北武当花枝灿烂,群鸟飞过。

  酒肉的香味在空气里流荡。弘文帝第一次大开戒令,破例允许群臣饮酒。

  陈年的佳酿,一字行的排开,弘文帝本人都举起了酒杯。

  再耿直的大臣,也不会在这种喜事上去唠叨,每个人都如被释放的野马,酣畅淋漓,痛快欢乐。

  菜品固然丰盛,群臣们的贺礼更是堆积如山。

  皇后?太后15

  尤其是宗室的几位王爷,知道这个孩子来之不易,如今,终于免却了一番可能围绕储君问题发生的可怕风波,一个个都松了一口气,纷纷恭贺。

  当弘文帝亲自抱着儿子走到上首的龙椅时,群臣纷纷跪地拜谢。

  小太子,自从见人的第一天起,就是小皇帝的级别,仿佛正式登基的皇帝。

  群臣从未见过这样的阵势,便滋生了天然的畏惧。

  小太子,无形之中,便在父皇的羽翼之下,打下了自己的第一步政治基础。

  他表现得也很好。

  刚满月的孩子,虎头虎脑的,眼睛睁得那么明亮,清澈,仿佛两颗晶莹的葡萄浸润在水银里,大大方方地看着群臣,也不哭。

  “啧啧,瞧小太子,真真是天生龙章凤姿……”

  “一看就英明神武啊……”

  “真是从小就人中龙凤……”

  其实,龙章凤姿之类的形容词,大家都没见过。不过,恭贺人家,何况还是皇帝大人的儿子——未来的皇帝,当然要选最最好听的说了。

  拥上去恭贺的老王爷们,还发现一个极大的事情:小太子手上戴着的镯子——那是一条雕琢的九转黄金龙,是历代北国皇帝相传的。

  可以说,弘文帝,在这一天,已经把所有能给的,都给孩子了。

  而非是昔日的帝王,很多好东西,要看儿子们的表现,考核一次,才给一次的奖励。

  大家隐隐觉得不安。

  纵然是寻常的父母对孩子,也没有如此纵然娇惯的。

  但是,也不是娇惯,大家说不出那种感觉,只是觉得危险——那是他们基本国策带来的危险。

  立子杀母!

  儿子尊荣到了这般的地步,弘文帝,会杀掉孩子的母亲?

  弘文帝,会下诏杀掉他亲手照顾了那么久的女人?

  传闻中,那个姓李的妃子,得到了数不尽的荣宠和眷顾,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弘文帝,能杀了那个女人?

  ————PS:今日到此。

  小太子的老师1

  传闻中,那个姓李的妃子,得到了数不尽的荣宠和眷顾,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弘文帝,能杀了那个女人?他们一个个都在担心。

  奇怪的是,弘文帝竟然决口没提孩子的母亲。

  在这个时候,儿子荣耀天下的时候,连他的生母,几乎只字不提。

  ——————PS:为了便于理解这个故事,这里先补充一点题外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我国着名的皇帝,也是我本人也喜欢的一个皇帝。正是他,禁胡服,禁胡语,迁都洛阳,全面汉化,将整个鲜卑族改造成了汉族。如果我们连成吉思汗,康熙乾隆都认为不错的话,那么,就更有理由,崇拜并且宣传这位伟大的皇帝。孝文帝的系列改革,都是在他的祖母,冯太后的一手筹划之下完成的;其中的三长制,均田制,后来的隋唐盛世,都是沿袭的这一制度,影响了我国几千年的历史。而且,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成功并且得到了善终的改革。冯太后本人,甚至将孝文帝教育成了一个道德几乎称得上完美的道德楷模!

  我国的历史上,真正称得上有本事的女人,就应该是冯太后和武则天了。她主政其间,完全是如一个励精图治的男人,对内改革,对外军事也是屡屡胜利。可以设想,如果她是慈禧太后,也许,满清政府,就不会被八国联军打得找不着牙齿了。

  当然,一个女人能干了,总会受到一些非议,男权社会,大家可以理解,没有其他攻击她的把柄,便会在男女问题上做些文章。但是,纵然是最刻薄的历史学家,也不好对她太过诋毁,其中责难程度,比之武则天,吕后,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关于孝文帝是冯太后的儿子,而非孙子,其实,也非是我写小说杜撰,而是历史学界,很多人都公认这一点。尤其是历史学家吕思勉,提出了好几点证据,力证孝文帝是冯太后的儿子。

  不管是儿子还是孙子,本文只是借鉴了这一个说法,但是,后面的情节,并非沿袭完全的历史——请勿对号入座了。

  当然,孝文帝就是暴君小妾里面的李欢。

  且看看他的——导师——会将他教导成怎样一个伟大人物!

  小太子的导师2

  也许是察觉了自己的失态,弘文帝的智囊团很恰当地补了一个诏书,册封孩子的生母为妃。但是,对她的死活,如何安顿,都只字不提。

  有质疑的大臣,但是,想到小太子的满月典礼上,提到死活,是为不吉祥,便不敢开口了。

  何况,李氏不过是一个奴隶入宫,偶然被弘文帝看上,没有任何的家族后盾,其死活本来也就没有任何人过问。

  随即,弘文帝宣布的另一道诏书,让他们真正放下心来。

  按照先帝的旨意,小太子,交由冯太后抚养。

  今后围绕小太子的一应事宜,交由冯太后裁决。

  群臣释然。

  唯有一些老谋深算者,听出了其中的“裁决”二字。

  抚养和裁决,那是两回事。

  心里不禁犯了嘀咕,小太子已经如此威势,交由冯太后“裁决”,这岂不是变相地给了冯太后巨大的权利?

  这个口子,如何开得?

  尤其是,大家直到现在,也不能真正看透那个女人。从神殿的血雨腥风,到计除乙浑时的大智大勇,每一次,他们都担忧她要出来牝鸡司晨了,但是,很快,便又消失了踪迹。

  仿佛她真正毫无野心。

  唯有当朝政需要的时候,才出来露一手。

  此后,便归于沉寂。

  毫无缘由地,只是为着拓跋家族在奉献。

  这一次,会不会也是如此?

  纵然是先帝的遗诏上,也只得“抚养”二字,他们不明白,弘文帝为什么非要加上“裁决”二字,是他一时心血来潮?或者,智囊团就没有一个真正提出过建议?

  不过,再是老谋深算的人,也看不出弘文帝心中真正所想,因为,他满面的笑容彻底遮掩了任何的心事——而且,有那么冠冕堂皇,无懈可击的理由——

  小太子的老师3

  那是先帝的遗诏!

  所以,大家倾向于那是他一时疏忽,便也不怎么放在心上了。

  整个宴席上,弘文帝都抱着儿子,笑得合不拢嘴,对于任何的恭贺,都来者不拒。

  小太子的表现,那是相当的范儿,一声也没有啼哭,直到后来,也许是看到太多的面孔,看得累了,自己就旁若无人地在父亲的怀抱里睡着了。

  乳母将孩子带下去。

  弘文帝破天荒地举了酒杯,亲自敬群臣。

  这一笑声里,众人便少了压抑。

  当夜,玄武宫喝得酩酊大醉,群臣尽欢,直到满天的星子升起来,才结束了宴会。

  弘文帝却是非常清醒的,再也按捺不住,马上去隔壁的慈宁宫。

  慈宁宫又是另一番景象。

  布置得花枝招展,喜气洋洋,堆满了小孩子吃的,穿的,玩儿的东西。

  冯太后许久以来,第一次正式露面。

  对外宣称的是,隐居修身养性,吃斋念佛,这一次复出,是专门抚养小太子。

  好在没有什么需要应付的,弘文帝宴请的朝臣,女眷,都在外,说是不想打扰了皇太子的休息。

  这是弘文帝的体贴,知道她怕什么,就为她挡住什么。

  但是,日后呢?

  她忽然觉得非常疲倦,非常劳累——这场戏,要旷日持久地演下去,人的性子,经得起几次这样的分裂?

  带着两张面具生活一辈子?

  甚至自己的儿子,止于今日,也尝不到自己妈妈的最后一口乳汁了。

  她看着慈宁宫上下的世界,真是百感交集——此生此世,自己便只能住在这里了?

  那山间的小木屋,只怕,终生无颜了。

  幸好,还是太后!

  太后,而非皇后!

  终其一生,也不会改变。

  小太子的老师4

  老远地,就听得笑声,是弘文帝的,大步地进来,先在慈宁宫的婴儿室停留,亲手抱了正在熟睡的孩子。

  几名宫女跟在他身后,都装扮得非常干净,整齐,没有佩戴任何的首饰,生怕不小心间伤到了孩子。

  芳菲看一眼,这些面孔竟然都是陌生的。

  仿佛一夜之间,昔日别墅中的侍女们,全都换了样。这些人恭恭敬敬,举止,都十分谨慎,不敢越雷池半步。

  她端坐正中,眼睁睁地看着弘文帝将围着大红描金绣龙纹襁褓的小太子抱到她的面前。

  弘文帝春风满面:“皇儿,快见过太后。太后是对你最好最亲的人啊,皇儿,快叫太后…向太后叩头……”

  然后,作一个揖,算是替儿子拜见太后。

  芳菲心里一抖。

  太后生涯,方才真正开始!

  弘文帝的目光落在她的身上,生产哺乳过一个月,她的身子变得异常的丰满,所幸穿了十分宽大的太后的袍子,外人看起来,只觉得冯太后微微发福了,也没有任何的端倪。

  “皇儿,快叫太后啊……今后,你就要一直跟着太后啰……”

  宫女们见弘文帝乐不可支,都忍不住吃吃地笑。

  芳菲淡淡道:“孩子还小,还要再过一些日子才会叫。”

  张娘娘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礼物,装在一个精致的盘子里,是一个非常精美的银锁片,上面刻着“长命百岁”几个字。

  “这是太后赏赐给小太子的。”

  弘文帝替儿子接过,欢天喜地挂在儿子的脖子上,轻轻抚摸儿子的小脸:“皇儿,还不谢过太后?谢谢太后。”

  芳菲别过头去,不知道一个人做戏,为什么会做得如此逼真。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