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官界 >

第324部分

官界-第324部分

小说: 官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得的一个相对固定的村吧?”

“真没有,你是不知道,那次旧货事件,你只知其一,还有其二,你就知。那次,山尾村还出了内奸,向缉私部门举报,幸亏张书记经验老到,及时转移了上岸地点。”

这是周镇的暂时发挥,让她知道点厉害。

永强马上心领神会,说:“不单是经验问题,还带有运气万分。”

“对,对。缉私队都堵在村口外了,也不知为什么没进去,否则,肯定全军覆没。”

三小姐冷笑着说:“既然都堵村口外了,那内奸怎么不跑出来通水?”

“他敢露面?我们一直都在找那内奸是谁?如果,查出来,不用我们动手,村里人也会想出各种对付他的办法。”

三小姐一句话把他顶了回来:“穿帮了。”

616走私只是眼前利益

周镇还没反应过来,问:“什么穿帮?”

“你们不是转移上岸的地点了吗?货应该不是在山尾村上的,缉私队堵住哪个村口?那内奸到底是哪个村的?”

永强说:“如果,缉私队堵的是山尾村,早就杀进村了,就是因为改了地点,他们才没有把握,才没有进村。”

周镇不知道哪里说错了话?明明说的是事实,怎么就被她挑出了毛病?只得掩饰自己,说:“那天晚上,缉私队大撒网,附近那几个村都查一遍。现在,我们上货没有固定地点,山尾村运货,可能在海傍村上岸,海傍村运货,可能在水浸村上岸。”

三小姐又问了一句:“海傍村是不是那个修路的村?”

周镇点头说“是”,又发现不对,忙补充道,“就是因为路不好走,才发动村民抢修公路。”

张建中听了他们的复述,很不满意,三小姐在给你们挖坑,你们却乖乖地往里跳。

周镇也很懊恼,明明说的都是真话,却被她搞糊涂了,越来越心虚,结果,倒像在说假话。

“这个三小姐太厉害了!”他心有余悸地说。

“你不会说假话。”张建中笑了笑,说,“说假话的最好办法就是少说话。不要怕她听不懂,你越想说清楚,就越说不清楚,不要怕她猜。对付这种聪明人,让她猜会比让她听清楚的效果更好。”

永强说:“她以为,我们在说假话吓她。”

张建中说:“对,她就是这么想的。”

“我们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也不能这么说,或许,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张建中说,“至少,她会猜你们为什么吓她?”

“我们不希望她来投资,插手自己搞。”

“甚至还会想,如果,我们吓不住的话,会不会当内奸?她吃过苦头,知道我们不好惹!”

周镇笑了笑,说:“这不是歪打正着了。”

“总之,她会考虑很多,目前,还不敢下最后的决心,所以,才继续跟我们合作。”

三小姐果然是这么向大少爷复述的。最后,她补充了一句,所以,我可以肯定,就是没有那个丁建的投资,他们也会提出种种理由,阻止我们在边陲镇安营扎寨。

大少爷问:“你有什么打算?”

“让他知道我们的厉害。”

“硬碰硬?”

三小姐笑了笑,说:“我相信,大哥有能耐,让他们知道赵氏的厉害,又无可奈何。采用对付那个小老板的办法,从上至下。”

大少爷摇摇头,说:“我没与他们市里的领导打过交道。”

“总会有办法的,对不对?”

大少爷没有给三小姐明确的答复。但她知道,只要大哥不否定,就说明他不会放弃边陲镇,就说明他会想办法,以赵氏如今的名声和势力,貌似没有大哥解决不了的问题。

张建中的电话打了进来,先是向她道歉,说本来是想陪她的,但有急事,没能陪她。说他一回来,周镇和永强就向他汇报了。问她还满意吧?

三小姐说:“目前,还没什么不满意的。”

“满意就好。我们一定按你的要求,把货送到省城。”

“你们再出差错,我们就不客气了,就要你把镇政府卖给我们顶债。”

“你也太狠了吧?镇政府你也敢买?”

“除了镇政府,你们还有什么值钱的地方?”

张建中笑起来,说:“听出三小姐不高兴了,其实,我也是没办法,那个海湾真不能答应给你们赵氏。”

“我对那个海湾已经不感兴趣。”

“不会吧?”

“先走好这批货,其他的,我不想谈。”

张建中反而自讨没趣,放下电话,想这个三小姐不知要耍什么花招了?他已经摸透了她的秉性,越表现得不在乎,就越有可能在乎。然而,她三小姐能奈何他什么?他张建中不让她在边陲镇扎根,她扎得下来吗?

今天,他一直在思考是否可以在不拒绝赵氏的状况下,赚取更大的利益,毕竟,赵氏在边陲镇扎根,对边陲镇有着战略性的意义。

如果,赵氏在他指定的那个大海湾投资,会不会带动整个海湾的兴旺呢?如果,边陲镇的海域得到良好开发,放弃走私又如何?从某种意义上说,张建中在完善周镇的理念。

毕竟,走私只是眼前利益。

周镇见张建中一脸凝重,问:“碰钉子了?”

张建中说:“不谈赵氏的事了。我传达今天会议的内容吧!”

永强忙走到张建中的办公桌前,找到一叠文稿纸,又从笔筒抽出一支笔。周镇说,也帮我拿支笔过来。永强便又从笔筒抽出一支笔。一边回到原来坐的地方,一边把文稿纸扯成两份,把另一份和一支笔递给周镇。两人便就着茶几摆出认真记录的样子。

——今天会议有县四套领导班子,各镇委书记、部门单位一把手参加,内容主要有三项,第一,县长部署今年经济工作,提出招商引资是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各镇都下达了任务指标。

——第二项内容是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部署,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一次香港电视天线大清除行动。这是省委下达的死任务,花一个月的时间,全面清除香港电视天线。

——最后,县委书记做动员讲话,他说,招商引资是一项长期工作,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制定得力措施,争取年底打翻身仗。但他的讲话谈得更多的是大清除行动,尤其提到我们沿海几个镇,成天看香港电视,受资本主义思想的潜移默化。会后,常委宣传部长还把我留下来谈这事,说我们边陲镇是重灾区之一,又是县委书记的联系点,一定要好带头,出经验。

张建中说:“本来,这事由何明负责,但我担心他基层经验不足,还是希望周镇你来负责。”

周镇说:“强硬拆除不是不可以,关键是反弹问题。今天拆了,工作队一走,晚上可能又会树起来。去年,曾经搞有过这么一个行动,当时,还没提到那么高的层次,可能就是效果不大,所以,才提到了一把手会议上。”

“问题在哪里?”

“我们边陲镇有两大特点,第一走私电视多,农村电视相对其他镇,反而更普遍。第二,收看国内电视信号弱,天线十几米高,雪花满天飞看看都看不清楚。但香港电视的信号强,在屋顶树个一两米,效果就非常好,按老百姓的话说,像看画报一样。”

“这种情况,向上面汇报过吗?”

很显然,这么一种状况,强制拆除肯定会引起群众不满。

“上次汇报过。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宣传部长把你留下来特别强调,要求我们要带好头。”

张建中想了想,问:“上一次,遇到什么阻力?”

“倒没什么阻力,也还配合,但没几天又都树起来了。”

“以后,就没再管?”

“不了了之。”

这是最麻烦的,群众以为你们只是走走形式,这一次,肯定还会这么应付。

“有没有变通的办法?”

老实说,张建中也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看看香港电视就中资本主义的毒了?社会主义教育那么多年,大家觉悟也未见得有多高呢!再者说,你不让群众看香港电视,又让他们看什么?总不能不看“画报”看“雪花”吧?

“行动是必须的,声势搞得比上次更轰动,可以叫报纸电视台的记者来宣传一下,过后老百姓再竖起来,我们就当他们树天线是收看国内电视的。”

617鱼骨天线

有些工作,不应付不行,基层干部太懂这一套了!

永强说:“这个不可能。天线是有区别的,香港天线呈鱼骨状,大家叫鱼骨天线。上面要求,拆除的是鱼骨天线。”

“鱼骨天线就不能收看国内电视信号?”

“收不到。”

“这就是说,想蒙混过关都不行了?”

周镇说:“看上面的态度了,上面不动真格,我们就应付。”

张建中想了想,说:“先抓试点。抓圩镇,七所八站先带头,镇干部先带头,小范围搞搞,注意把握节奏,加强与兄弟镇联系。”

周镇心领神会,说:“兄弟镇动真格,我们就动。”

“不要弄得群众怨声载道,这是前提。”张建中不希望执行上面的某些不得人心的决策,搞得老百姓对自己有看法。“一定要让群众知道,这是上面要求干的。”

第二天,召开动员大会,七所八站的领导和村委会支书参加,张建中传达县委会议的精神,特别强调,拆除鱼骨天线是县委的要求,希望大家配合做好这项工作。

周镇部署工作,说要抓试点,七所八站要带头,镇干部要带头,在试得取得经验的基础在,辐射全镇各村委会,特别是沿海各村。

他扯着大嗓门完全是一副坚决拥护,坚决配合的架势,然而,何明还是听出雷声大雨点小的味道,如果,真心拥护配合,应该在抓试点的同样,也抓全面,圩镇和村委会同时铺开,至少让村委会先听话的那部分搞定,取得经验后,再对付少数顽固分子。

何明在会上只字不提,会议结束后,与张建中谈起此事也很隐晦,只是说自己有点不明白,这项工作为什么不可以马上铺开?感觉马上铺开效果会更好。

“或许,我不熟悉基层,有点想当然。”

提意见是很讲技巧的,说得太直会得罪人,扮无知,既能表现谦虚,又能达到目的,何乐而不为?

张建中笑着说:“看来周镇的火候还不够,要么就是你工夫到家。”

何明忙说:“我哪有什么工夫?”

“这事本来应该先跟你通通气,主要是我疏忽了,时间又急,只好现在给你交底了。”张建中说,“上面这么要求,我们不摆个姿势不行,但这事并不想走得太快,更不想当什么典型。”

这几天,见张建中、周镇和永强经常聚在一起,还跑了一趟省城,何明心里酸酸的,现在,听了这话,心里想到底你张建中还是把我当外人。

“今天的会议,你写得简报送上去,让宣传部领导知道我们已经行动了。别比其他镇落后,至于怎么实施?你跟周镇商量一下。”

写简报对于何明来说,是小菜一碟,抓住两快两带头,行动快,部署快,七所八站带头,党员干部带头,半小时就把简报弄出来了。张建中看了直说还,说镇干部带头改成党员干部带头,这范围更广了。

周镇笑着说:“到底是笔手,搞文字出身的,说假话比我还能耐。”

他只是调侃,并没往心里去,但听者有意,想你周镇就会找机会损我,在张书记面前损我。心里不高兴,还是要配合他工作,当下就问需要干什么?

周镇说:“你先组织一个强拆队吧!在各部门单位物色几十个年青人,如果需要,一声命下,上楼顶强拆。”

简报很快就送了上去,宣传部那边打电话来核实,动员会后,一共拆了多少鱼骨天线?接电话的人很清楚一根天线也没拆,但又不敢乱说话,向上面汇报说,这事由何副书记负责,我叫他给你电话吧!

何明马上与周镇商量这事,周镇也不考虑就说:“你就说拆了一百多根。”

“人家相信吗?”何明也觉得虚报得过分了。

周镇笑呵呵地说:“每个村委会的村委、村长都带头拆了,全镇二十多个村委会,我这还报少了呢!”

“收不到香港电视的山区镇也拆吗?每个村委、村长家里都有电视吗?”

周镇愣了一下,笑得更响了,说:“那就把七所八站、镇干部的也算上。”

何明还是站着不动,担心报上去后,真有人来检查怎么办?

“来检查,我们就突击,你不是组织了一支强拆队吗?”

何明可不敢保证能指挥那支强拆队,不敢保证强拆队出动,人家就让你爬上楼顶拆。这事不把周镇拖下水,他一个甩手不理,虚报的责任就落到你身上了。

——不能没有保护自己的意识。

“是不是向张书记汇报一下?”

“这点小事就不要劳烦他了。”

张建中与永强正在忙走货的事,为保险起见,他们准备同时征用山尾村和水浸村的船,然后在海傍村上岸。在所有档案资料里,海傍村还不能通汽车,缉私队即使行动,也会忽视这个盲点。

何明还是小心为上,叫党政办主任汇报这事。

开始以为只是汇报工作,汇报完了也就完,那知,下午一个电话打来,宣传部长明天要带队下来看看,要及时总结他们的经验向全县。

其他镇几乎没行动,特别是沿海其他镇。

何明偷偷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留了这一手太明智了,如今自己是主动的,你拆不拆,都与我无关,反正不是我向上面汇报的,这项工作,指定由你周镇负责的。

他叫上党政办主任一起向周镇汇报。

周镇并没像何明想象的那样,甩手不管,问清楚部长上午来,就要党政办主任通知七所八站的领导和全体镇干部集中开会。

十分钟,大家都在会议厅集齐了。

周镇很干脆,说:“叫大家来,两件事,第一,明天上午上班前,大家把自家的天线拆了。八点半,我和何副书记逐户检查,谁要没拆,扣罚这个月的奖金。七所八站,你们回去也通知所有员工把天线拆了,态度一定要强调。第二,强拆队的成员,明天八点集中,八点半随我去强拆天线。”

说完,他问:“大家明白没有?”

下面没有应他,他又问了一遍,有人说听清白了,有人还是不说话。他扯大嗓门问,“听明白了吗?”

这次大家声音齐了,异口同声:“听明白了。”

“听明白就好,到时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