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官界 >

第99部分

官界-第99部分

小说: 官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建中不只是在台上穷嚷嚷,也想办法解决帮各村解决经费问题,尽管未必能满足各村需要,但他们更在乎你的态度,人家杀了鸡,你张建中总得弄点酱油让人家点点吧?

镇财政是什么希望了,就找县水利局,以前在县委办工作给人家搞过经验材料,现在求上门,要人家支持一下边远贫穷地区,人家也给几分面,那曾想,钱拨下来,进了镇财政的腰包,书记镇长却截留了百分之五十。

“这样不好吧?”他找镇长说理。

镇长很同情,却说:“这事我也做不了主,你也知道,凡是高书记说了算。”

张建中就找高书记求情,高书记很干脆。

“这事就这么定了!”

张建中笑嘻嘻地说:“镇财政没钱给我,还截留了一半我争取来的经费太说不过去吧?”

高书记反问:“水利局是支持你吗?应该是支持边陲镇吧?”

好像张建中是在给自己做事!

“凡是边陲镇政府的钱,都必须统一调配。”

仿佛没完全截留已经很宽容了。

(今天三更求花!)

191章你太不负责任了

张建中不能甩手不干,不能对水利局的人说实情,人家问你:“经费都到了吗?”你还得说:“都到了。”“都用到灌溉渠建设了吗?”你还要说:“是的,是的,书记镇长非常重视这项工作。”

有苦有难,你只能吞了咽了。

有一句很流行的话,钱多干钱多的事,钱少干钱少的事。

张建中咬咬牙,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百分之九十以上达标。但稍稍降了要求,灌溉渠不一定都抹水泥,只要不堵塞就行,能通水就行。

圩东村的灌溉渠是全镇最好的,张建中开了现场会,很明确地对村干部们说,你们很难达到这样的标准,但这是你们努力的目标,一年搞一点,相信总有一天能实现。

山尾村发动群众出工出力是最突出的,张建中又把村干部拉到山尾村去,很肯定地说,他们的经验你们也可以做到,不要以为分田到户后,就完全各自为政,需要集体出工出力的时候,还是要发动群众,还是要搞集体的力量。

山区某村基础差,张建中弄了一车水泥给他们,刺激得他们热情高涨,一位退休老村长抓住张建中的手说,这么多年,我们都是后进村,镇干部也很少来,镇领导就更没来过,只有你张副镇长才这么关心我们。

他说,你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村里人朴实,感恩。

水利局的领导看了边陲镇的工作总结,连连说好,但又知道张建中曾是总结经验的高手,担心他把心思都花在写材料上,便下基层来看看真实情况。

高书记把张建中叫到他的办公室,问他有什么可以给水利局长看的?张建中说,看三个点吧?圩东村的高标准,山尾村的村民齐动员,山区某村的翻身战。

高书记就带水利局长去看了。

水利局长问:“张镇长呢?他怎么也不来见见我?”

高书记说:“他有其他事忙。”

其实,张建中根本不知道,局长什么时候来,一早就去走田埂了。

吃午饭的时候,张建中才在食堂遇见上厕所的水利局长,他愣了一下,想跟张建中握手,见自己手湿又缩了回去。

“你来了。”张建中心里很清楚,高书记并不希望自己见水利局长,或许,担心他说出实情。

“一起吃饭吧!”水利局长说。

张建中笑着摇头说:“有高书记陪你就行了。”

“不一样,不一样。”他拉张建中去接待室,张建中却往后退,两个就在走廊上拉拉扯扯,高书记听到争吵声就走了出来,一脸不满地说:“局长叫你进来,你就进来。”

张建中回了他一句:“我哪够格陪局长。”

“什么够格不够格的?我还要听你汇报工作呢!”

“高书记不是已经汇报了吗?”

“他没说到点子上。”局长说的是实话,在镇委书记面前,他没必要隐瞒自己的观点,客气点大家职务相等,但实力上,他多少还管着你,可以要求你抓好水利建设,你镇委书记能要求他什么?

高书记很不爽,把过错都归到张建中身上了,你不露面不行吗?显然,你这是故意要我难堪!

张建中才不管高书记的表情,还是绵里藏针地说:“高书记管全面,负责的工作多,有些事也不能亲力亲为,所以,说得没那么透彻。”

“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还是要听听你的汇报。”

“其实,也很简单,两句话吧!”张建中还是站在走廊上说。

第一句话,感谢。感谢局长的大力支持,雪中送炭,给了他助力,感谢高书记泰山压顶,给了他动力,像弹簧一样,越往下压反弹得就越高。

第二句话,还是感谢,感谢村委会、村干部的理解,为他排忧解难,为他想了许多办法,做了许多工作。感谢村民群众不计得失,任劳任怨。

局长再傻也听出了话里的意思,又见高书记阴着脸,就打哈哈,说:“不容易,不容易。”

高书记苦笑着说:“年青人嘛,就是要多给他压力!”

张建中还是离开了,像其他镇干部那样,去食堂窗口领饭,吃镇干部一样的标准餐。

高书记立马给张建中下结论,心高气傲!

局长笑着说:“年青人嘛!”

“你也知道,前书记的人,到现在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局长说:“那算什么错误?你就不希望手下的人对自己忠心?他还是挺能干的,拨他那点经费,能干那么多事。其他镇拿了钱也办不成事。”

高书记大言不惭地说:“其他镇未必有我那么开明,你拨的经费未必都用在灌溉渠的建设上,我这边,虽然困难,还倒贴了不少。”

局长叹了一口气,说:“现在到处都有这种情况,这也是你们最值得总结的一条经验。”

张建中很快就把饭吃了,却没像平时那样回宿舍午休,而是跑了一趟集市,买了几份鱿鱼、虾干、咸鱼等海鲜干货,等在门卫值班室,不管高书记有没有表示,他张建中的心意还是要到的。

截停了水利局长的车,张建中说:“事先也不知道你来,只能匆忙弄点干货了。”

“不行啊小张。”局长还是像以前那么称呼,“我发现,你与高书记的关系很不好。”

张建中笑了笑,说:“如果,关系好的话,灌溉渠的工作会做得更好。”身边没有边陲镇的人,他话也说得直接了,“我也不会那么手紧了,送你这些拿不出手的东西了。”

“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局长似乎明白了许多东西。

第二天刚好有个会,见到县委办的李主任,不知不觉谈起张建中,水利局长说他在下面好像挺受气的,跟书记有摩擦。说他曾经是你的兵,你把他放下去,不能有就这么撒手不管吧!年青人,还是挺有些能力的,就是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还欠火候。有时间,应该敲打敲打。

李主任只是笑笑不说话,许多事情是不能说的。

知道娜娜的新郎不是张建中时,李主任很不爽,想你副县长八字没一撇的事怎么搞得像真的一样?当初,你不插手,张建中十有八九就当县委书记秘书了,当初,你不把他弄到边陲镇去,我手下还多了一个能做事的人。你家伙也太不负责任了。

也凑巧,这天,李主任见到副县长就说你捡了个女婿,怎么把张建中忘了?把他放到边陲镇也不管了。

县委办主任已经挂上了县委常委的职务,跟副县长口气大了许多。“你不会是弄什么阴谋诡计吧?硬把张建中从我这里弄走。”

副县长却说:“你可以还把他调回来啊!他在下面呆了那么长时间,也积累了一些基层经验,回到县委办会更有作为。”

“你这是屁话!”李主任觉得他这是屁话,调一个副镇长那么容易吗?科室主任科长那帮人占着位置,调他回来当副主任副科长也属降级,主任科长也不属领导干部呢!

“我把他调回来就更不负责任了!”

当初,张建中什么也不是,根本不用考虑太多,想调就调,现在要调他,还要考虑其他因素了。

其实,张建中已经习惯边陲镇的环境了,你真要调,他也不想回来搞文字工作。文字工作属轻工累活,他现在多好,根本不必跟着领导转,几乎是自己管自己。

许多干过文字工作的人,一旦离开,才知道那不是人干的活,都不会再回头。

(今天三更,有花的砸花!)

192章化肥农药

有时候,摆明不巴结领导,或许说,知道巴结也巴结不来的时候,是一件很写意的事。班子会上,想说话就说话,不想说就不说。离开领导们,自己就是领导,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唯一感觉不爽的就是手里没有钱,很多事不能干。

汪燕在电话里说:“没钱就赚啊!现在的钱那么好赚。”

“我可没本事赚你那种钱,从银行贷款,那钱还是打到镇政府的帐上。”

“你不是发展总公司的经理吗?叫他们把钱打到你的帐上不就行了?”

一言点醒梦中人,早知道还有这个衔头,就该去银行开个帐户,把那笔水利经费拨到总公司的名下。

手里有钱,还怕办不成事?

高书记即使知道,即使反对也会转变到不反对,有钱能使鬼推磨,就不相信高书记不是鬼。

张建中叫永强去办这事。换了新书记,永强还是不得志,两个不得意的人很容易就凑到了一起。

永强说:“公司要有公章。”

张建中说:“去刻一个。”

“需要镇政府的证明。”

张建中找到老主任,话还没说完,老主任就给开了,他可不想让人说张建中一不分管办公室就为难他给他脸色,何况,张建中就是经济发展总公司的经理。出什么问题?也是张建中承担。

有了公章,办什么事都不受拘束,再说了,张建中事先就电话给信用社打了招呼。永强说:“其实,总公司可以干许多事,比如,可以卖化肥,卖农药。”

“这不是供销社干的事吗?”

永强说:“现在不是市场放开吗?私人都可以经营,我们更不在话下了。”

张建中一想,兴奋起来,说:“要是能干,我们把边陲镇的化肥农药都统起来。”

永强没想到他的口气那么大。

“你不信吗?除非我不想统。”张建中说,“不过,还是不要玩得太尽,供销社那帮人反对就不好了。先慢慢来,统他三几个村委会再说。”

他带永强跑了几个村委会,找到支书问,你们支不支持我的工作?人家说,支持,怎么不支持?他说,那就好,从现在开始,你们村委会的化肥农药就要经济发展总公司的。人家说,现在已经分田到户了,化肥农药都由各家各户购进了。他说,再把它统起来,要农户到你们这来提货。人家苦着脸说,你不是要我们做总公司的代理吧?他说,给你们钱总可以吧?支书们就说,可以考虑,可以考虑。

永强拉了他一把,悄声说:“这合适吗?”

“没什么不合适的,有钱大家一起赚。”

“这货从哪来?”

“供销社的从哪来,我们就从哪来。”

“他们是从县供销社弄的。”

“我们也去县供销社。”此话一出,就意识到不可能,这县、镇供销社是一家,人家帮自己人也不会帮外人。何况,你还要分一份给村委会,玩得过人家吗?

“直接找厂家进货。”

道理是这么说,但人家会给你吗?你就是把边陲镇的化肥农药都统起来,厂家也嫌少懒得跟你谈。

“不能要那些乱七八糟的公司的。”张建中说。

这可是血的教训,打死也不能那条路。

永强小心翼翼地说:“我有个亲戚在临县供销社干,是不是可以从他们那进货?”

“可以,太可以了,临县与边陲镇没有直接利益关系,我们要他们的货,帮他们占领边陲镇市场,他们应该求之不得。”

去临县县城比去红旗县的县城还要近,跑了一圈,许多事情都谈妥了,就是价格定不下来,虽然那边说,肯定比红旗县的价格低,但怎么知道人家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呢?

回来问了几个村委会支书,才知道他们也有诚意,再装模作样地跑到供销社去发指示,要他们降低化肥农药的价格,让农民得到更大的效益,人家更说,不行了,已经是最低了,现在的个体户卖得低,早把价格压下去了。

张建中说:“你们生意人总是说低,但日子过得比谁都滋润,再低百分之十。”

社长说:“不行了,真不行了。”

张建中就发火了,说:“我是以副镇长的身份跟你谈话,代表镇委镇政府要你让利给农民,不是跟你做生意。”

“知道,知道。”

“那你把你的底价告诉我,把进货价告诉我。”

社长哪敢含糊,把底子都亮了出来。张建中却还假惺惺地说:“如果,县供销社那边的价对不上,我可饶不了你。”

离开供销社,永强笑着说,我算服你了,说假话脸都不红。张建中也笑着说,锻炼出来的,说假话脸红,汇报工作的时候,还不马上就被领导识破了?

两人又跑了一趟临县,心里有底,又把价格压低了几分。他们还跟人家谈边陲镇的海鲜干货,那边稀罕得不行,那边说要,一定要。就又谈价格。

这天,汪燕又打电话过来,张建中就得意地谈起这事,汪燕说,你什么时候学得那么狡猾了?张建中说,这怎么是狡猾呢?这应该是智慧吧!你就没有这种智慧?汪燕说,在我心目中,你是一个很纯正的好孩子。他说,现在纯正就要被人卡脖子。汪燕说,你有了钱,谁也不会看不起你了。张建中说,我就是这个意思!他也跟汪燕提到海鲜干货的事。汪燕却在电话里说,别夸你几句就打不着北了,我不跟你谈生意,你那些东西,我根本看不上眼。

张建中这才醒过神来,说:“看低你了,你财大气粗,你是赚大钱的人。”

“你现在怎么样?还没女朋友吗?”

张建中说:“怎么可能没有?我像是那么差的人吗?”

“乡下的?边陲镇的?”

“你管我,我喜欢就行了。本来,我就是边陲镇的人。”

“死要面子!”

“你不信就算了。”

“如果,你说是县城的,我倒还信,说是边陲镇的,我绝对不信。”

“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