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秀色人生 >

第146部分

秀色人生-第146部分

小说: 秀色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都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盲目发展工业,或者强行上一些制造业的话,受限制的条件太多。例如水和电的供应就是个大问题。即使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前景也不会太乐观、太理想。所以这些年来天马县的地方经济发展始终很成问题。”
    英南一口气将自己印象中天马县的现状,结合自己的分析说了出来。英南觉得有些口干,拿起茶几上的茶水,轻轻地抿了一口。同时看见唐书记和李秘书在切切私语着什么。唐书记边听李秘书说,边连连点头。看两个人的样子,应该是李秘书在向唐书记介绍天马县的情况。
    “英经理,你们英达公司在北城区的生意经营得非常成功,可以说刚刚风生水起。既然有了这么好的基础,英达公司继续在北城区甚至在临天城发展的话,都会事半功倍。天马县的条件如此恶劣,为什么还要去那个的地方另辟阵地呀?”英南突然提出要离开临天城去天马县发展,温建坡身边的一个官员觉得有些奇怪。趁此冷场的机会,忍不住将自己的疑问提了出来。
    屋里的其他几个人同时望着英南,眼睛里显然都有这种疑惑。一个企业发展的成败和好坏,与它的市场人气积累和外界人脉的多寡是分不开的。换句说,上上下下没有人支持你,想办点什么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些人气和人脉都是需要企业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和积累的。英达公司好不容易在北城区取得初步的成功,可以说为英达公司今后在北城区的发展,乃至进军临天城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动放弃这么好的条件,去一个陌生资源如此贫瘠的地方从打鼓另开张,阻力和困难肯定小不了,甚至是难以想象的。要是没有什么特殊原因没有人会轻易选择放弃目前所有,另辟阵地。
    温建坡若有所思地看了看英南,有些讥笑地说:“你是不是因为昨天的事情耿耿于怀啊?这么点小风小雨就把你吓坏了?瞧你小子不像这么胆小怕事的人吧!再说,要是真有人欺负你,你小子就直接说。这里有人给你做主!”温建坡以为英南故意以退为进,画外之音是在将温建坡和唐书记的军。既然自己已经决定要帮这小子一把,就好人做到底,索性替他把话挑明。谁拦你的道,就说出来。这里没有外人,无论与公与私,唐书记都不会怪温建坡多事。只要英南提出困难,唐书记肯定会表示帮忙。在河东省的地盘上,好像还没有唐书记办不到的事情,解决不了的人。何况此时唐书记正要挥刀立威。多一个刀下之鬼,也不算什么。
    周围的人听了温建坡的话,都呵呵地笑了起来。有唐书记在,你小子还用害怕谁呀?
    英南见温建坡误解了自己的意思,连忙解释说:“温伯,我不是这个意思。其实,早在别墅区销售一空之后,就有很多的客户要求我们英达公司尽快进行第二期工程,有的人甚至准备多出一部分钱也愿意。北城区的土地资源相对来讲也是比较充足的,但是,我主要考虑北城区今后的发展方向问题。如今北城区已经在农贸市场的带动下,形成了良性的发展基础,将来不可避免地还是要以临天城的菜篮子果盘子基地为主。照这样下去的话,北城区的这些土地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了。能不动就不动,不能再加以挪用或者是随便占用。以便长期保证临天城市民高质量健康的生活良性发展。我英达公司虽然有能力对北城区进行二次开发,相当一部分人也殷切希望我们这样做。但是我不能那样做。要是开了头的话,难免会有人跟风而上,到时候把临天城这块唯一的、肥沃的绿地全都变成高楼大厦,演变成水泥森林的世界。这样的局面,实非我所愿。会被后人戳脊梁骨的。”众人听着英南发自肺腑的一番话,心内感到十分的震惊。没有人认为英南是在他们面前作秀。以英南的能力和英达公司的实力对北城区进行再次开发,再弄一两个别墅区的话,将是举手之劳、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后果也如英南所说,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小子,你很好!能放弃眼前的暴利,想得如此之深远,实在是难得。同时,也为我们这些老百姓的父母官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呀!”目前从土地资源中牟取暴利是一些商界人士趋之若鹜的生意。为达中饱私囊的目的,甚至与不惜官商勾结,强行毁田圈地。全国上下的地王们屡禁不止,而且有越演越烈之势。由于这些人利欲熏心,部分地方官员们的短视,造成多少绿地被毁,那些昔日的菜地和果园,变成一座座空空的楼房在那里闲置。唐书记对英南能具有如此高瞻远瞩的眼光,也是微微动容。所谓商人重利,难得这小子身为商人,还有悲天悯人、为后世人造福的心思。
    “我哪有您说的那么高尚啊!唐书记。我只是想去老家发展发展,过过衣锦还乡的瘾,回家抖抖威风罢了!”英南被唐书记将自己的人品上升到这么高的高度,也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开了一句玩笑。
    “呵呵,你想落叶归根好像还早了点吧?”温建坡也打趣着英南。
    众人被一老一小的风趣,逗得哈哈大笑。
    唐书记可能与李秘书交换意见之后,对英南心思和想法有些认同。便继续追问他的打算。
    “小伙子。听你的意思,能有办法改变天马县的现状啰!”
    英南见唐书记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自己的想法,便收拾心情继续他的构想。
    “鉴于天马县的情况和北城区运作的成功。我想把北城区的模式变化一下,要是能将天马县搞成京城的菜篮子和果盘子就好了。不过,要想建成蔬菜和水果基地,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和政府部门的配合。您知道占用耕地现在是个敏感问题。我也不太清楚天马县有没有这个权利开发大量的土地,将它们变成菜地和果园。所以,我请您给我参谋一下,我应该怎么办?”
    因为他从小生在天马,对天马县的土质分布非常肯定,也曾经仔细地对天马县的现状进行过分析。天马县种粮食根本不行,发展工业,水电跟不上,也等于就是白往里扔钱。所以只能从土地上想办法。将常规的大面积粮食种植,发展成专门的经济作物基地。而天马县毗邻京城,这一地理优势,令发展大规模的蔬菜水果基地成为一种可能。英南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对于政策上的事情,他英南只是有个印象,觉得对于土地资源的批示权好像掌控在地区级别以上,不过,英南的构想比较大,要是像英达公司这么大规模的使用土地,恐怕要得到省里的支持才行。
    所以他英南利用这个机会直接讨教河东省的一把手。他要是支持,这就等于事情成功了一半;他要是反对,那英南只能另想办法。不过英南对此事还是抱着很大希望的。
275 支持(三)
    只要能把天马县的土地开发权拿到手,英南有相当大的把握,在短时期内就让人们看到天马县的变化。Www!这点上英南对实施自己宏大的构想极其自信。
    对于如何具体利用这些土地资源,进行他蔬菜果园基地的计划,英南心中已经有了大体的眉目。有了运作北城区蔬菜基地和度假园区的经验,以及背靠京城这个潜力无限的消费大市场做靠山,前景是非常乐观的。将来他的产品绝对不发愁销售问题。何况天马县紧邻京城,能最大限度地缩短产销的时间差,运输上的明显优势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
    资金方面,除了偿还萧家的五个亿,目前英南手里还有近十亿的流动资金,先期投入应该不是问题,而且自己还有效益不错的英达公司做持续支撑,后续投资也能有所保障。要是缺口不大的话,还可以多方筹措资金,寻求必要的支持。即使是做最坏的打算,他还可以一步一步的慢慢来,用自己的钱先弄个相当规模的基地,然后以点带面,向外辐射。他相信,只要能够将此事启动,短期内就可以见到初步的效益。当人们看到这个规划方案的可行之处和蕴藏的巨大潜力时,在巨大利润的吸引下,人们就会闻风而动、纷纷效仿。虽然这样零散的产出,比不上大规模有计划的运作,但是效果也会相差无几。只是发展起来,时间上会有所减缓。
    政府那边有徐一凡在,和英达公司配合也不是问题。林林总总,英南这几天确实下了功夫,费了不少脑筋,能想到的都想到了。唯一解决不了的就是土地使用权的问题。对于这个敏感问题,他不敢确定唐书记是不是敢冒险支持他英南。
    英南在心中忐忑的时候,唐书记心中也是波涛汹涌。刚才他和李秘书交流了一下天马县的情况,确定英南分析的都是实情。天马县因为地处山脚下的河套地区,又是大都市‘热岛效应’的受害者,所以天马县历年来都是受照顾的贫困县之一。换了数任领导班子也不见起色。
    从他个人角度来讲,唐书记非常赞同英南对天马的现状和将来发展的可行性分析。隐隐地感觉到英南所说的蔬菜和果园基地,也极为适合像天马县这种土地资源贫瘠、地理位置却极有利用价值的地区运作。如果这个以区县为单位的大专营模式运作成功的话,不仅可以大力推动天马县农业产出经济的发展,解决贫困县自给自足的问题。而且还可以缓解京城蔬菜和水果这一块供给的紧张状况。再深一步说的话,所有这样条件相仿的区县都可以用这种大专营模式经营理念,面对各种环境的不同,各区域地质、地理位置特点的不同,以这种大专营模式为主要框架,加以变化和加工,形成各区县不同特色的专营模式。那可就是一种大胆的新式的管理理念的尝试了。且不说这种模式成功与否,英南能提出这样的想法,就给唐书记的思路拓宽了许多。
    唐书记一时间感慨万千,惊异这个年轻人的心境如此深广之外,心中也对英南如此新奇和大胆的构想暗赞一声。
    不过,英南担心的问题也确实是唐书记所考虑的主要问题。虽然这个小子的提议非常令唐书记心动不已,但是作为一个对国家发展历史耳熟能详、经历过动荡风雨年代的老人,唐书记何尝不明白,英南的构想实质上是计划经济的一个改良版。其实相比较而言,英南的大专营模式要比过去的计划经济更加客观、更加科学、更加具有实效性。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就把土地的使用权承包给农民们,根据市场的需求让他们去自己去掌控经营的自主权。彻底打破了计划经济的大锅饭。这种土地承包制曾经使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能不说这种政策在国家前一段时期内是非常成功和可行的。在国家层面和百姓们中间,土地是属于每个农民的,这种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要是就这样明目张胆地以一个区县为单位,让政府出面集中使用土地,或者是让一个民营企业承包超大面积的土地,会引起多么大的负面反响,不言而喻。尽管英南的构想尚未脱离发展农业而占用土地的事实,但是有心人不会看不出来,这里面毕竟有很大的计划经济的影子,这可是很容易被人扣上走老路的帽子的。大意不得呀!要是万一失败的话,落人口实,授人以柄,被人责问让历史倒退的话,强如他唐书记也会落得个悲惨收场的结局。
    不过,这种模式要是在天马县获得成功的话,其它各区县不可避免地会纷纷效仿,甚至在整个国内都会很快产生巨大的轰动效应。那时候他唐书记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经济模式的发展,会成为他唐书记独有的、巨大的政绩资本,对他政治前途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甚至可以缩短他问鼎金字塔最尖端的时间。这可是他身为唐家第二代掌舵人的最大期望和最终目的。
    任何做大事的人,都是要冒一定风险的。唐书记绝对是个做大事的人。不光为了英南,为了自己,同时也为了整个唐家,唐书记必须支持他!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之后,唐书记从沉思中猛的抬起头,掩饰不住脸上决绝的表情。
    “小伙子。你的想法很好啊!不过,这大规模占用农业用地的事情,可是三十年来绝对先例的。我也不好开这个口子啊!”唐书记稍微顿了顿,见英南的脸色顿时黯淡下来,不仅微微一笑。
    “呵呵。这样吧。正好中科院有个专题研究小组刚下到咱们河东省来。他们正好准备在咱们河东省搞个有关新农村建设的专题研究,而且他们的课题还没有具体确定下来,既然,你有这个想法,咱们可以让中科院牵头,以专题研究的形式,搞个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县。这地点么?我看就设在天马县。”唐书记说完显得意气风发地挥了挥手。
    中科院什么来头?那可是国家精英荟萃之地,全国各行各业的权威都集中在那里。很多国家政策和制度的可行性研究和建议都是出自于中科院之手。他们的意见在高层中举足轻重,说话的分量可想而知。这个事情让他们出面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去搞,这样做,可以完全避免唐书记直接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和非议。人家只是在进行研究,你们有什么意见要等结果出来再说。退一万步说,即使是失败了,也只是中科院进行的一次尝试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有中科院这面大挡箭牌,唐书记完全可以置身事外,进可攻退可守。可以说万无一失。
    英南一听唐书记如此说法,虽然搞不太清楚专题研究神马的是个什么东东,但是唐书记的意思他英南已经明白了。搞,可以。但是要换个说法。知道自己的构想得到了省委第一人的大力支持,英南顿时心花怒放。
    “好的。唐书记。我们英达公司一切听您指挥。呵呵!”英南掩饰不住兴奋的情绪,连连扭着屁股,伸手一个劲儿地划拉自己的头发。
    “不过,你小子也别高兴太早。这个事情,我还要回去和省委常委们研究一下,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争取尽快拿出个方案来。你们也先准备一下,写个经营意向和模式的试点报告上来。至于中科院方面,我回去就和他们打招呼,让他们马上派人过来尽量配合你们公司。”唐书记虽然有把握通过此事,但是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