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301部分

天朝之梦-第301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各种制度多重监管之下,朱大皇帝知道如今的大明朝廷当然还是非常腐败的!腐败在中国早就是深入骨髓的毛病,不可能因为朱大皇帝的一点微小改革就可以彻底消除的。朱济世的这些改良所起到的效果,不过是保证了他自己的朝廷不会因为腐败问题弄得财政崩溃而已。

    看到众人的表情,朱皇帝的语气缓和了一些“朕知道卿等都颇有家产,不过卿等的家产加在一起也不会有朕的三成多,卿等有什么好担心的?怕朕做嘉庆伪帝吗?朕还没有那么下作,卿等只管申报,无论卿等有多少田产朕皆不问。而且这次登记之涉及乡村田土,城市地产、商铺、股票、存款、债券都不在其列。”

    没错,朱皇帝不是要反贪,他只是和地主阶级过不去!腐败什么的这个时代哪国没有?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士绅投资土地的热情太高对资本主义发展却是不利的。

    而士绅投资土地热情之所以高涨,在朱济世看来,完全是田地投资的安全性和回报率所造成的。没错,田地投资的回报率肯定比不过朱皇帝的四大洋行,就是比广东的十三行也差远了。但是投资田地的安全性却是很高的,做买卖会赔本,士绅买地是只赚不赔,又不需要动太多的脑筋去打理,而且回报率也不算太低!当然,回报率不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士绅的田地一直在逃税漏税!要是他们所缴纳的田赋、漕赋、杂派和普通民人一样,田地的回报可就非常微薄了。

75 1501518308341

第575章 分税法,多收多得 求保底票票



    “皇上,您的办法虽好,但是推行起来怕不易啊”

    谨身殿的小朝会结束后,左丞相左宗棠、右丞相郑洪、议长刘鹏和财政部尚书陈继杰,还有军师罗泽南等五人被朱皇帝留下来继续开小会。

    朱济世刚刚推出的官员田产申报制度无疑又是一项得罪天下士大夫的恶政,再加上之前的整顿田赋,朱皇帝恐怕已经是天下士人眼中的公敌了!如果满清这个时候还在的话,大概有不少人要北望王师了!

    看到左宗棠左大丞相一脸为难的表情,朱济世笑道“左相,朕自有分寸。朕是真心同士大夫共天下的,朕现在所行之法,都是在为天下士人打算。所以在整顿田赋,登记田产的同时,朕还打算实行一个《分税法》,同士大夫分享一国之税。”

    “呃分享一国之税”

    左宗棠、郑洪等五人都是一头雾水,这朱皇帝怎么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办法呢?皇帝和士大夫分税,真是闻所未闻,也不知道要怎么个分法?

    “天下人都知道我大明是和士大夫共同下的。”朱大皇帝恬不知耻地说着。

    “可这共天下是什么意思呢?朕的理解是共分天下之利。而我中华自古以来,皇帝和士大夫都有羞于言利的传统,虽然人人爱利,但却遮遮掩掩,委实有些虚伪。所以很多和利益有关的事情,大家都不能摊开来谈,因而也不能定出一个共赢互利的规矩。所以坏了许多事情,还时常惹得天下纷扰,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啊。”

    朱济世沉沉一叹,又道“而泰西诸国,则是人人爱利,人人言利。涉及利益,各方面都会摆明立场。反复磋商,最后多半可以达成一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妥协办法。如此行事,固然有些小人,但是就效果来说却也强过我们这个君子之国啊!”

    君子之国?左宗棠心道。皇帝老子想说的大概是伪君子之国吧?

    “朕想出来的《分税法》就是把天下之利摆在台面上,定出一个分肥的办法。朝廷得多少,地方的省、府、县各得多少,都须有个规矩。地方上多收了税,自然概让他们多得利益。收不到税或者不肯收税,当然就不能得利了。”

    朱济世侃侃而谈道。他现在说的办法其实就是克隆了后世天朝的“分税制”,后世天朝的地方政府对做大财政的尽头可是高到了不能再高的地步,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发展房地产,每个地方无不是使足了力气。之所以如此,当然首先是马克思的功劳。然后是太祖、太宗他们的思想显神威,然后才是利益驱使!呃,地方上使劲儿捞钱,他们自己花起来也舒服不是?如果地方无论收多少税,都被朝廷装进腰包。地方自然没有干劲了。这么显而易见的道理,朱大资本家如何不知道?

    之前政权草创,地方的立法、司法、行政和金融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有些地方甚至军政都未完全分离,当然不能搞这样的分税制度了。不过现在,大明朝在东南八省的统治已经稳定下来,外部环境也比较安稳。是时候搞分税制改革了。

    “朕的想法是这样的,大明的税收要分成中央税和地方税两种。关税、盐税、利息税等三税都是中央税。现在的关、盐二税大约各有2000余万,利息税还没有开征,朕打算按照银行、钱庄储蓄利息所得的5%收取,大约有300万到400万元。这样差不多4300万元是中央财政的根本。而地方税则由商税、物税、矿税、田赋、印花税等五个大税还有一些零星小税构成。收入实行朝廷、省、府、县四级分成。原则上采取富裕地区多做贡献,贫困地区少做、不做贡献的方法。同时。县公局在府公局,府公局在省公局,省公局在立宪议会的代表权则和所做贡献的多寡挂钩当然各地方只要完成朝廷所下达的基本税收指标,技术自身财政无法做到自足,要依靠上级和朝廷补贴。也是可以在上级公局或立宪议会中拥有一定数量的基本代表权。

    如果该地方完不成朝廷和上级下达的基本税收指标,那就要扣减代表权,直至取消代表权!一代地方代表权被取消,该地方官府也立即解散,地方官统统开缺回家去吃自己的,再由上级官府或朝廷指派外地官员进驻接管,实行军政治理,而且税收也由外地官员负责征收!该地士子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也立即取消。直到该地方士绅商人联合向朕提出请愿并且愿意承担纳税义务为止。

    另外,在官员任命制度上,府以下地方,原则上实行本地人当本地官。府和府以上还有朝廷官员则不受籍贯限制。而且各地官员的数量、待遇都可以由各地政府和公局协商后报朝廷批准。原则上,税收多的地方可以多安排官员,官员待遇也可以高一些,总之只有把该给朕的税收交上来,剩下的他们就是私分了朕也不管。至于税收少的地方就少安排人做官,官员薪俸也要低一些。也就是说,税收多寡和官员自身利益挂钩,和当地士绅的利益同样是挂钩的。如果哪个地方的士绅不想做官,想让外地人去统治,他们尽可以勾结起来抗税不缴!”

    听到这里,左宗棠、罗泽南他们几个的嘴巴都张圆了,这个朱大皇帝怎么越来越阴险了,居然想出这么一个杀千刀的分税法来对付天下士大夫啊!居然把一地士绅的做官资格和该地纳税的情况联系在了一起,完不成纳税指标大家都没官做,还要让外地人来统治!这个谁甘心啊!而且让外地人来统治又不等于不要交税,到时候官没有得做,税还要照缴,而且在外人的压迫下肯定还要多缴,岂不是太凄惨了?

    朱济世说到这里,左宗棠等人才找着了插嘴的机会,左宗棠道“皇上,就怕地方上有劣绅煽动乡民对抗朝廷,万一惹出动乱就不好了。”

    朱济世摇头“秀才造反朕是不怕的,因为洪秀全、冯云山等人都是考不上秀才的主。而且朕现在所作所为,都是合乎士大夫利益的,相信大部分士大夫也明白这个道理,税收了上来他们做官的也有一份。如果还欲试朕手中之剑利否,尽管放马过来就是了!”

    罗泽南吸了口气道“皇上,就怕劣绅害民,现在地方上几乎是官绅一体,他们固然不敢试陛下之剑,但难保不会转嫁税赋于佃农啊。现在佃农已经很苦了,如果再要多缴租子,怕是真要活不下去了,还请陛下三思!”

    “这个朕不管!”朱济世摆摆手道,“他们要‘注缓’逃税朕就剥夺他们做官的资格,他们要用‘短价’漏税,朕也要剥夺他们做官的资格,他们要转嫁税收给佃农朕不管,佃户不仅就是给地主剥削的吗?不想被剥削他们可以不要当佃农嘛!所以就算地主逼反了佃农,朕也不怨他们,朕还派兵帮他们去镇压!朕的兵可不是满清和前明的豆腐渣,区区几个变民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是什么皇帝啊!大殿内的五个大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皇帝老子居然一点不把佃农是否活得下去放在心上,他就不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75 1945148308993

第576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求保底票票



    月票榜好惨淡,又被爆菊了,救命啊!有人能拉罗罗一把吗?

    。。。。。。。

    苏州府,虎门郡公府。

    虎门郡公就是林则徐,他以虎门销烟名留后世,所以在归明之后,朱济世就封了他一个虎门郡公,不过却没有在朝中给林则徐安排什么官职,而是给他在苏州赐了宅子让他好生休养。倒不是因为林则徐曾经是满清重臣——现在满清天德皇帝都在名义上投降大明了。这些满清重臣理所当然都是大明之臣,而且也不算什么贰臣,在忠诚度上倒没有什么问题。

    林则徐之所以没有出仕是因为他的身体状况不好,济南的那次手术之后,他恢复的不太好,身体虚弱,只能在家中将养,几乎出不了门。这身子骨比起他在苏州的老友,八十多岁的潘世恩潘老狐狸还不如。所以这些日子以来,大多都是潘世恩过来串门,林则徐只到过潘府几回。

    “父亲,潘师傅,左中堂来访。”

    林汝舟推门进了父亲的书房,对正在手谈的林则徐、潘世恩两人低声说道。

    “请他进来,再让人泡一壶铁观音送过来。”林则徐也不抬头,目光仍然注视着棋盘。

    “少穆,可猜得到左季高为何而来么?”潘世恩端起一被极品铁观音品了一口,笑吟吟地问。

    “天下无事,庸人自扰。”林则徐取出一枚黑子轻轻摆放在棋盘之上。

    “是自扰?”潘世恩笑了笑,“是扰了天下士大夫的财路吧?”

    林则徐笑着摇摇头,“咱们这个皇上,终究还是不接地气,还以为咱们这里是英吉利国、法兰西国吧?”

    潘老头子嗤的一笑“还好吧,这些年不也磕磕碰碰过来了,创出了诺大一份家当,还真是应了外来和尚好念经的老古话了。”

    林则徐摇摇头“就是苦了百姓,四年争战。兵革不休,天下已经疲敝,该是休养生息的时候,可是今上却雄心万丈。在推行新学、新政的问题上是急于求成了。而且今上也小看天下俊杰之士了”

    正说话的时候,左宗棠已经在林汝舟的引领下走了进来。林则徐和潘世恩的官爵虽然比左宗棠小,但毕竟是士林前辈,因而左宗棠还是行了晚辈之礼,然后才在棋盘旁边一张椅子上端坐了下来。

    “季高老弟,你这个中堂怎么有空来苏州看我们两个老头子下棋?莫非天下到了文恬武嬉的时候了?”林则徐让儿子把棋盘原封不动端了出去,然后就笑吟吟地看着左宗棠。

    左宗棠朝林则徐拱拱手“穆翁啊,我这个丞相现在是风箱里面的老鼠,两头受气!实话说了吧,今日到府就是想请穆翁出来帮忙的。”

    林则徐看着左宗棠“怎么?皇上又给你出难题了?”

    左宗棠苦笑“这次的难题有些多了。皇上想要整顿吏治,实行官员田产申报制,还要全面整顿东南八省的田赋,不仅那‘注缓’开刀,连‘短价’都要扫了。还准备实行朝廷和地方分税制”

    “什么,一下子要做那么多事?皇上想要做什么?”听完左宗棠的一番详细介绍,林则徐也吃了一惊。

    左宗棠两手一摊“不明白啊,穆翁,实不相瞒,我这个丞相现在也弄不清楚皇帝想要做什么了。说他要整顿吏治吧,他似乎也不打算抓几个大贪砍了杀一儆百。说他是为了平均税负。免得小民受害吧,他好像也不把小老百姓的生计放在心上。还有那个分税制,摆明了就是鼓励下面的官员往多了收税嘛,最后这负担还不是落在升斗小民肩上?”

    潘世恩在一旁撇撇嘴“升斗小民到什么时候都是苦的,命不好,有什么办法?”

    林则徐皱眉道“季高老弟。你想叫老夫出来做什么?老夫这身子骨”

    左宗棠叹口气“穆翁,晚辈就想请您老出来担个名义,主持清理两江田赋的事情。”

    林则徐闻言沉默半晌,才道“季高,你知道这是恶政吗?”

    左宗棠点点头“晚辈如何不知?田土之事从来就是非常麻烦的。不仅仅是田租高昂,税负不公。其中的门道之多,说上一天一夜也说不完。皇上现在拿官员田产偷逃田赋开刀,只怕到头来受害的还是小民小户。且不说别的,就是田土的好坏优劣,还不都地方士绅和官员说了算?只需将士绅的上田改为下田,将民人的下田登记成上田,还是可以将负担转嫁出去的。皇上的这番新政,怕是适得其反的!”

    “那你为什么不劝阻皇上?”林则徐反问。

    左宗棠叹息一声“哪里能劝的听”

    “那你要老夫出山来做什么?”林则徐皱眉。“老夫的身子如果还健朗些兴许能做些事情,现在这样门都出不去”

    “当然是糊弄事情呗!”左宗棠苦嗤的一笑,“有穆翁的名望做担保,皇上那里安心,就算事情做不好也死心了。下面的士绅也放心,大概也能稍微收敛一些,总给升斗小民留条活路吧?”

    林则徐哼笑“合着季高你是要用老夫的一世清明来当浆糊抹啊?”

    

    应天府,一家名为范家老号的皮货行楼上,肃顺、瓜尔佳。元宝、白恩铭等人相聚一堂,正在推杯换盏,席间不时有人爽朗地大笑起来。

    “好啊!好啊!太好啦!姓朱的终于出昏招了,这是要把天下人都逼反,都逼到我大清一边来啊!”

    连声叫好,还口出狂言的人正是肃顺,他手里拿着一份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