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303部分

天朝之梦-第303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去南洋开橡胶园,这李家男子脸上就光彩四溢,这个买卖是李合肥家的四老爷李蕴章告诉他的,说是皇帝老子都在婆罗洲办了大胶园,现在一年能赚好几百万!李文安、李鸿章都看着眼馋,把应天府的赐田都卖了钱,让李蕴章带着去投资胶园,说是稳赚不赔的!这位老李家的堂房兄弟会做生意,当下就决定把家里的田都卖了,和李蕴章一起去南洋发财。他已经盘算好了,一边和李蕴章合伙办胶园,一边想办法在兰芳大公国的政府里面谋个差事,怎么都强过在安徽乡下当土财主啊

    这个名叫李庆章的男子看没有人肯跟他走,摇摇头就带着几个家丁走了。农人们默默地看着他的背影,好半晌才有人道“这老李家已经有那么多银子田地了,怎么还不太平,万里迢迢跑去婆罗洲呢?”

    另有人道“都说南洋好发财,现在看起来是有几分理的,那李庆章多抠门的人,居然一开口就给100块一年的工价,顶一个品的官了!”

    又有人附和“听说皖南已经有不少人去南洋发财了,他们比咱们淮南人可精明,大概真是不错的。”

    这个时代的合肥还是庐州府的一座小县城,论起繁华程度远远比不上南边靠长江边上的安庆府,那里才是安徽一省的首府。所以沿江而上调查大明百姓疾苦的肃顺一行并没有来到合肥,而是在安庆府转悠了一圈,最后又回到了安徽省巡抚衙门所在的怀宁县城。

    “果然是民不聊生了!看看,那个什么顺风行门口自卖去南洋的猪仔都排出长队了!恩铭,咱们大清那会儿可没有这回事吧?”

    肃顺坐在一家名叫麦龙香的包子铺里面,一边吃着鲜美多汁的肉包子,一边指着对面一家顺风行的商号对身边的白恩铭说道。

    肃顺已经让手下人打听过了,顺风行是最近两年发起来的一家徽商商号,东家姓胡,是跑南洋航线卖猪仔发的家,现在还在南洋开了一家名为埠康银行的“钱庄”,主业是南洋和大明本土的小额汇兑,也红火的不得了。不过人家的猪仔买卖也没放下,而是趁着大明国内民不聊生的机会变本加厉做大,在安徽所有的县城都开了分号,招诱贫苦民人下南洋去闯荡。最近还开通了南下澳大利亚的航线——现在澳大利亚悉尼现在附近又发现金矿(新金山)了!

    白恩铭却摇头苦笑,心说“大清朝那时候怎么没有人下南洋?没有人下南洋,南洋那里那么多华人哪儿来的?”

    不嘴上却只能附和肃顺道“六爷所言极是,朱济世的地盘上的确是民不聊生”

    肃顺又叹了口气“怎么就没有士绅闹事呢?这些读圣贤书的人怎么没有一点骨气?想当初雍正爷搞摊丁入亩还起了好大波澜呢!”

    白恩铭心道“摊丁入亩多收的银子是归朝廷的,下面的士绅当然要闹一闹了。朱济世这里,安徽地方上收取的银子基本上是应付本省开支,官员俸禄又占了大头,多收了银子都是安徽当地官员的,现在又是本地人当本地官,那帮士绅还闹个鬼啊!”(未完待续。。)

76 1438538311233

第579章 孤家寡人朱皇帝



    求推荐,求订阅,求月票,大罗罗携小萝莉一块儿向各位大大拜求了

    。。。。。。

    “皇上,东南八省地方上的土地清查好像惹出了不少民怨,不少报纸都指查田为恶政这新政是不是太急了些?另外越南素来是我大明藩国,现在大明联合法兰西进攻越南是不是有些过了?”

    一缕晨光洒进乾清宫寝殿的时候,罗香梅低声说着,朱济世看着秀眉紧蹙的妻子,将她轻轻揽入了怀中。

    他们夫妻间隔阂似乎已经消失了。前段时间玛丽亚。克莱门蒂娜产下了一个女儿取名依沙,罗香梅对这个混血洋娃娃也是极为喜欢,几乎整日泡在乾清宫逗弄这个很有点萌态的小家伙,和玛丽亚。克莱门蒂娜也是一副姐妹情深的样子。自然也博得了朱皇帝的欢心——罗香梅现在可不是人老珠黄的年纪,论起美色她可丝毫不比玛丽亚差。

    罗香梅虽然曾经出手整顿过后宫干政的问题,不过她这个皇后和玛丽亚这个皇贵妃明显是例外。这两个女人是很热衷给朱皇帝提一些政治和外交上面的建议。现在大明帝国就是三件大事情。

    一是清查东南八省的土地,这件事情并不是朱皇帝下旨推动的,而是八省地方自发,目的自然是为了把士绅豪门家里面的上田查成下田,同时把小民小户的下田、中田查成上田了!同时也想将那些没有什么势力的中小地主和富农手中隐瞒的土地查出来以扩大税基——毋庸置疑,朱皇帝现在也是想多收些税的,大明的工业化进程已经拉开了序幕,需要政府投入的地方也是极多的,比如铁路、港口、电报、邮政等项目,而且黄河、淮河治理工程眼见也要上马,海军又要扩建,还要开发东北,还要为将来同俄罗斯帝国打仗准备经费。所以朱皇帝对八省官府清查土地的行动也是持肯定意见的。不过站在最广大农民兄弟们的立场上。清查土地肯定是恶政,有点民怨是不足为奇的。

    第二件大事就是四川的罢考运动,在光复3年秋天的时候,大明朝廷宣布推迟了四川科举,表面上似乎是对四川士子让了步,实际上则是把他们凉在了一边。不过四川罢考事件却没有因此偃旗息鼓,紧接着又闹出一个“六君子请愿”事件。六个四川士林领袖人物预备要组团到应天府向皇帝老子请愿,还打出来“保名教、禁邪说、停新政”的口号。他们人开没到应天,却已经把东南八省的风云搅动了起来。报纸上面几乎展开了大辩论,有支持“六君子”的,也有反对“六君子”的,各种意见都变成了一篇篇慷慨激昂的文字登在了东南八省的大小报刊上面。应天、广州、上海等地的茶馆酒肆里面。也都是议论“六君子请愿”的,真是热闹的不得了,各种报纸的销量全部大增,连带着东南八省的报业也赚了个盆满钵溢。

    第三件大事就是对越南用兵了,用兵打仗照理说是国之大事。不过现在大明的军力强大,又是联合了西洋列强法兰西一起下手,朝廷上下谁也不认为会打败仗。所以也没有多少人把侵略越南的事情放在心上。而且实际上大明出动主力的也不是自己的正规陆军,而是大理军阀杜文秀的H民武装,连战兵带家属一共20几万,浩浩荡荡从云南大理出发,走了个把月才到镇南关,这会儿已经大摇大摆开进了越南,还和阮朝的豆腐渣军队打了几场据说是很激烈的战役,双方战死了好几万人。

    杜文秀上报斩杀了越军10万!自损1万2千。不过总参谋部根本不相信。就模模糊糊给朱济世报了个杀敌数万,自损万余。朱皇帝也没有太计较,他也没指望靠杜文秀就能灭了越南国,只要能占领越南北方富饶的红河平原就算完成任务了。

    而在杜文秀进攻越北的同时,中法联合舰队载着不到六千陆军直扑越南首都顺化。10月底的时候在岘港外海和越南水师打了一架,结果自然没有任何悬念,10月10日。中法联军占领了岘港的要塞和港口,不过中联军的指挥官们却因为下一步军事行动的方向出现了分歧。法国远征军统帅里戈。德热努亚海军中将希望占领越南富庶的产粮区交趾支那,而明军远征军司令官张嘉祥则认为应该乘胜包围越南首都顺化,只要抓到越南朝廷。就可以迫使整个越南屈服,然后再慢慢蚕食,无须立即占领越南全境。不过法国人显然急于求成,11月初就分兵南下去攻打西贡。

    而与此同时,越南阮朝皇帝阮福时派出的使臣阮福洪依却到了广州,向现任的广东巡抚赵大亨提出了向大明称臣纳贡的要求,消息传到应天,顿时又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不少儒臣都认为越南没有在第一时间向大明称臣固然是不对的,但他们也没有站在满清一边和大明为难,只是静观中原之变,对小国来说当个墙头草本就是无可厚非的。而且他们现在已经知错了,大明不应该再继续逼迫攻打越南,更不应该联合西洋列强法兰西去打越南。甚至还有人在报纸上面刊登文章,提出了援越抗法的建议

    “皇后,外朝的事情你还是不要过问为好,朕迎纳淑子女王的事情要麻烦你多用些心思。另外,后宫女官、女仆的管束也须多上点心思。”

    朱济世和妻子总是存在些“代沟”,吩咐了些事情给她去做之后,他就起床更衣,用了早饭,步行去谨身殿了。现在大明的紫禁城中是有马无轿,朱皇帝不习惯被人抬,更不习惯被一群女人抬着。而且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女人们整天连路都不走几步,最后一个个都养成了肥婆。

    走在大而空旷的宫殿当中,朱皇帝的心头又涌出一阵孤独的感觉。皇帝本来就是孤家寡人,而朱济世这个皇帝和群臣还有大部分的后妃甚至还有不小的代沟。自然更加觉得孤立了。

    他知道,现在几乎没有和自己同心的朝臣官员,无论是天地会出身还是正经的士大夫出身,甚至是那些接受过一点西式教育的官员,其实骨子里面都是儒生。对西方的东西多少有些排斥,向西方学习的积极性都不大高,区别只是听不听他这个皇帝的话,和他有没有共同的利益!

    所以朱皇帝对群臣官员和整个士大夫阶级只能又斗争又拉拢,光晓之以理是没有用的,只好一边诱之以利,一边临之以威了。

    现在该给的利益都已经给了,可是利益只能收买真小人,对君子或伪君子不一定有用。现在正往应天府来的“六君子”恐怕就不是一点蝇头小利能收买的。看来是时候显示一个大明资产阶级的专政的威力了!

    到了谨身殿的时候,朝廷重臣已经聚集在那里了,觐见礼过后,朱济世也不废话,深吸一口气道“四川士子罢考事件处理的怎么样了?聚集在成都的士子都散去了吗?”

    “还没有散去。”左宗棠道,“荆州府转来的四川巡抚衙门的报告(四川还没有通电报),现在聚集在成都贡院街的士子还有上万人,他们对推迟四川科举不满意,要求朝廷用八股取士,在年内举行四川科举。”

    朱济世冷哼一声“朝廷是朕当家还是这些士子当家?四川一省给了三万五千顶乌纱帽还嫌不够?考什么还要他们自己定!他们这是公然挑战朝廷的权威!传旨给四川总督韩四、总兵向荣,让他们出兵弹压!”

76 2016538311634

第580章 贡院大逮捕 求一张月票



    大明光复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四川,成都。

    天色才蒙蒙放亮,街头的店铺老板们就招呼着伙计学徒下了板门,市声也渐渐儿响了起来。送水送货的马车哗愣愣的碾过街道。当这些店主们揉着睡眼走出门儿的时候。就发现街头巷尾已经聚集了好些儿人,都是穿着灰色军服的壮汉子。

    而且,人人都手持上了刺刀的步枪!

    也不知道他们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是什么时候分散到成都城内各处的。年轻的军人们都面无表情,肃立着,排着队列,一面面军旗都已经展开了,象征大明王朝的日月旗帜迎风飘荡着。

    有军官模样的青年或中年人站在一列列士兵前面,用广东口音大声的动员“弟兄们,你们是吃谁的饭,穿谁的衣?”

    “吃皇上的饭,穿皇上的衣!”

    “是谁给了你们土地,让你们能养得起爷娘,能取得上婆娘?”

    “是皇上!是皇上!”

    “现在四川这里成都这里有人反对咱们的皇上,反对皇上的新政,想要让国家永远贫弱下去,你们是怎么办?”

    “杀!杀!杀!”

    下面的士兵顿时大声喊杀!这些士兵的个子都不高,但是身板看着都非常结实,胳膊粗壮,看着都孔武有力。这都一个月3块银元的菜金,每天24两米的军粮和一日一操的高强度训练的结果。

    现在驻扎四川的第一军都是广东兵,是朱济世起家的部队,所有的官兵都在广州府分到了至少20亩上田,等他们服役满10年后还能得到另外20亩田。而第一军中大部分的军官都封了贵族,哪怕是最小的子爵也能得到一所赐宅和二百亩赐田。对这些出身底层的军官士兵来说,朱济世比他们的亲爹还亲,谁敢反对朱皇上就是该死!至于这些反对派的大道理对不对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这道理再大也大不过40亩田啊!

    军官们又大声下达命令“皇上的旨意下来了,要在四川全省戒严,严禁一切集会游行。现在我宣布戒严纪律,第一条现在我命令你们在XX街到XX街持枪巡逻!”

    一声令下,成都城内大部分的街道就被这些扛着洋枪的明军士兵给控制起来了!成都当地的店铺老板、学徒、店员们端着水盆,拿着抹布张大嘴傻呆呆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他们的脑子里面只是在想“这些当兵的看着可真凶啊,谁撞在他们枪口上面一定没有好下场!”

    “六爷,六爷,不好啦!明军来抓我们了”

    成都贡院街上的一家客栈里面。几个操着一口京片子的男子连滚带爬就闯进了一间上房里面。

    这是肃顺居住的房间,他也是刚到成都没几日,就住在“罢考运动”风暴的中心成都贡院街上。每日也不做什么事情,就是在贡院街上逛逛,或是找间酒楼茶肆点些吃食坐上半日,听听四川书生们的高谈阔论。虽然听不到什么“反明复清”的高论。但是肃顺还是发现了大明王朝已经处在深重的危机之中!

    他这个时候正在对瓜尔佳。元宝说道“朱逆最大的错就是新法的步子太快了,开国门、行宪政、办新学、修铁路、建工厂、开矿山、搞殖民,桩桩件件都是在挖这一国的根基。当然了,这些东西不是不能搞,但是不能搞得这么多这么快,得慢慢来。而且不能放手给民人自己瞎搞,必须由官府牢牢把握着这些新政洋务。慢慢的来,这样才能趋利避害,把洋务对国家方方面面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但是朱逆不管这些,只知道一味激进。

    而且连圣人之学的这个本他居然也不顾了,居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