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459部分

天朝之梦-第459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振儿。算了吧。”马车轮子刚一滚起来,胡维新就叹了一声,说道,“转眼都光复8年,大明的天下都安如磐石了国仇家恨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咱们该往前看。现在为父又撑起一份家业。有码头有房产还有几条帆船,每年都有十几万元进账,当年给满清当靖海公的时候,咱家都没有那么多收入。”

    “那施家好几百口人命就这么算了?”

    胡维新摇摇头,苦笑道“不算了还能怎么样?民主共和什么的。你也宣传了好几年了,有几个人相信?”

    “还是有几个的”胡维新的脸色一黯。真的只有几个,大概就是学医的孙汶,学法律的孙珠,已经入了英国籍,还搬去新加坡居住的白恩铭这几个人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比较热心。其他参加宪政研究会的同学,在毕业以后都各奔东西,忙自己的事业去了。至于《清流报》的李宗羲等人,本来就对共和制嗤之以鼻,认为是无君无父,不值一提。

    “靠几个人能成什么事儿?振儿,我看你还是早点娶个老婆,再纳几房姨太太,生一堆儿孙,也让为父享受几年天伦之乐吧。”

    “父亲,儿子儿子不想成家。”

    “不不想成家?振儿,你该不是有病吧?”

    “我没病”

    “那你不喜欢女人?”胡维新的脸色有些古怪,“儿啊,那你就娶一个,给为父添个孙子,这总行了吧?”

    “爹,你胡说什么?儿子还想干大事!”

    胡维新脸色一沉,“振儿,你怎么还在做梦啊!如今的大明已经是铁桶江山,连俄罗斯帝国都打不过大明,你们几个人还能成什么事儿?趁着没有闹出什么逆案,还是赶紧收手吧!”

    “爹,儿子我自有分寸。”

    “你打算怎么干?”

    “儿子想先在大明各处转转,考察一下社会。”

    “社会?什么东西?”

    “就是这天下,儿子要看看这大明天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这大明天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朱济世现在也想看清楚。

    这会儿他已经脱去了龙袍,换了一身寻常的棉袍,拢着袖子,神思不属的在大马路的人流当中挤来挤去。

    一百多年前的老上海,历史上大概还是开埠不久,刚刚开始繁华起来的局面吧?现在却已经有了那么一点东方大都市的苗头。现在正值新年之前,正是最热闹的时候,各处的商店都已经张灯结彩,琳琅满目的年货堆满了橱柜,都快要摆到街面上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集体农庄和下南洋两条出路,上海的街面上也没有什么饥寒交迫的叫花子——他是昨天清晨的时候突然到访上海的,乘着大清早就拉着小千叶美人和三井薰还有几个大内高手下了船,四下一逛,居然没有看到有“倒卧”的死人。现在可是大冬天,那些露宿街头的叫花子,是很容易被冻死的。再一转悠,连叫花子都没有看见。今天他又一大早从下榻的远东大饭店出来,还带上了恩格斯,在大街上逛来逛去。

    一群背着书包的小孩子你追我赶的从一旁的小马路上窜了出来。那条小马路上有一所新式小学,他们估计是那所小学的学生。现在马上就要放寒假了,这些小学生应该是刚刚参加完期末考试的。

    这些小学生都是男孩子,有几个一边跑还在一边喊着“为了大明,为了皇帝,前进,前进”

    朱济世让小千叶美人去拦住一个孩子,问问他那口号是怎么回事儿。

    “大姐,这是先生教的,每天做操的时候都要喊,国文课上也教的。”

    朱皇帝满意地点点头,看来宣教部是用心思在编教材的——其实这是宣教部的官僚从欧洲抄来的创意,这个时代欧洲民族国家多多少少都有点军国主义,课本上面总能找到这样的内容。法国人是为了皇帝前进,俄国人是为了沙皇前进,英国人是为了女王前进,普鲁士人是为了国王前进。总之这样给小孩子洗脑的国家都不是好惹的主儿

917 1105169065620

第877章 勤工俭学运动?狂求月票



    同一时刻,在四川成都府大邑县裁判所。;ybdu;

    痛哭声响起来了,哭声中蕴含着发自内心的绝望!公堂上面坐着的王安国脸色苍白,两眼中同样噙着泪水。又有一家老实巴交的贫苦农民被他和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逼上了万里迁徙的不归路

    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他是大明七品县官,必须依照朱皇帝钦定的《民法典》行事,必须站在为富不仁的农村大资本家刘宗英一边为虎作伥!

    “王小三”王安国张了下嘴,想说些安慰的话语,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嚎什么嚎!”刘宗英却哼哼着道,“去关外、去南洋有什么不好的?按照最新的办法,如果去关外,你一家八口可得田120亩,而且永远不用缴纳地租,比在四川舒服多了!我要不是有了身家,早就报名去关外了。”

    王小三呜咽着道“那可是远行万里,九死一生啊!”

    王安国闻言苦笑道“哪有九死一生,明明是九生一死这个本官是知道的,咱们大邑县衙每年都会送两批移民去关外交给东北开发公司,还从他们那里按照一个人50银元领取报酬。这个死人,他们可是不要的。要是九死一生,本官岂不是要亏死?”

    王小三伤心地道“我家里还有七旬老母,此去关外,岂有命在?”

    王安国一脸为难的道“那就不带老母去吧,交由族人抚养,本官再资助一二如何?”

    王小三重重叩了个头。大哭道“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小人不能做不孝子。关外、南洋再好,小人决计不去。小人就去成都城里面找份糊口的差事吧。”

    王安国点头道“难得有此孝子,这样吧,本官有个同窗在成都开了碾米厂,本官看着你是孝子,就推荐你和你家老大去他那里做工吧。另外,成都的潘记缫丝厂是招收女工和童工的,可以让你媳妇你闺女都去试试。”

    王小三自是连声叩头道谢。现在成都城内工人和店员的工资不高。普工是3个大铜板一天,女工是2个半大铜板,童工只有1个半大铜板。不过王小三一家七口(除了个70岁的老奶奶)都去上工,一天倒也能有15个大铜板,每个月可以得到4块半银元,一年有54块到58块半(按照13个月算)的收入。相当于二十几石白米,而且一家人的伙食都吃资本家的,肯定比当佃户吃的要好。

    不过在城里面打工也有不少额外的成本,其中最大一项就是住房了。对于底层人民来说,在城里面买房是做梦。就是租房的成本也不低。一家七口要租房居住,一年怎么都要二十多块。一半的收入就算没有了。于是,在不少大城市周边的地主就看到发财的机会,他们把自己的农田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出租给刚刚进入城市的平民,一亩地至少可以租给八个家庭,由他们自行搭建棚户。每个家庭一年支付两三块租金,每亩地一年也能创造出近20块银元的收益,远远高于任何一项农业投资了。

    “抚台大人,我等不如联名向天子上书,请求抑制土地兼并吧。”

    四川省副巡抚沈桂芬这时冲着巡抚刘蓉一拱手,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今天四川省政界的头面人物都聚在一起,自然是要议出一个法子来应对目前愈演愈烈的农村土地矛盾。抛开深层次的问题不说,农村土地矛盾的表象似乎就是土地不断向少数人手中集中。

    沈桂芬道“抑制兼并之法古已有之。自古,凡是王朝初兴,太平盛世,都是土地兼并较轻之时。国家也往往会颁布法律,抑制兼并。而王朝没落,乱世将至的时候,往往土地兼并最严重之时。田主豪强之地连州跨郡,寻常小民连立锥之地都没有,才不得不揭竿而起。眼下朝鲜的乱子,似乎也和土地兼并有关,我朝当引以为戒”

    抑制兼并,这可不容易实行啊

    刘蓉闻言点了点头,接着又微微叹气。自古以来抑制兼并的王朝不少,可是取得成功的却寥寥无几,不,应该是没有长期取得成功的先例,最多只是短期奏效而已。而当今圣上,对抑制兼并一事,更是毫无兴趣。真不知道这次的联名上书会不会弄个石沉大海?

    

    “皇上,平壤失守了”

    承德避暑山庄勤政殿内,跪了一地的红袍子大臣,不过不是大明的大臣,而是从朝鲜跑过来的。领议政赵寅永跪在最前面,由他带头,一众朝鲜大官,金佐根、赵秉夔、金炳学这些朝鲜朱朝中枢大臣,都深深的拜伏了下去。每个人都是脸色苍白,白胡子老长的赵寅永还有两泡老泪,也不知道是伤心的,还是被朝鲜传来的坏消息吓到了。

    朱皇帝脸色平静,这些日子他又精神了不少,已经看不见中俄战争刚刚爆发时的那种疲惫和焦虑了——明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基本达到了预期,而英法两军加入战争和撒丁尼亚对俄宣战的消息又从西方传来,现在可是英、法、土、中、撒、日、暹、太等八国联军斗毛熊了。打胜是肯定的,问题就是要把毛熊削弱到何种程度了。

    至于朝鲜传来的坏消息,那是根本不值一提的,所以朱大皇帝看都不看这些只会捞油水,关键时刻啥用处都没有的两班豪门领袖。他笔直地坐在书案后面,出神地看着一份刚刚用电报发过来的上书——是四川省巡抚、副巡抚和十几个知府联名的,内容是请求朝廷抑制兼并!

    不知道过了多久,跪得腿脚都麻木的赵寅永微微抬头,低声试探着再问“皇上”

    朱济世哦了一声,放下手中的抄报纸“朝鲜的问题,不在军事,而在政治在于尔等两班豪门对一国财富权力的垄断啊!”

    “臣等万死”

    还没等朱济世把话说完,赵寅永等人已经在重重磕头了。朝鲜搞成现在这样,他们这些大臣当然有不容推卸的责任,不过这些人倒也不担心朱皇帝真拿他们开刀。毕竟朱三皇子要当好朝鲜国王,还是离不开这些人的!

    朱济世似乎在喃喃自语“朝鲜问题的核心有两个,一是两班特权两班户就可以不纳粮不服役,而两班户又占了朝鲜人口的六七成之多,所拥有的财富恐怕占了朝鲜的九成有余了,这样的国家如何能维持下去?

    二是土地兼并严重啊!光是安东金氏、丰壤赵氏两家,就拥有朝鲜全国耕地的两成!如果算上其余几家豪门,朝鲜一国土地还真是高度集中啊真不知道有多少朝鲜平民身无寸土,顶无片瓦,如此国家又如何能长治久安?”

    听到朱济世这番议论,他的朝鲜群臣心里都是一阵唏嘘。这是要动他们碗里面的肥肉啊!他们这些两班豪门最大的利益就是垄断土地而且还可以不交税!朱济世兼领了好几年朝鲜国王,对此都是视而不见,没想到现在借着朝鲜国内的乱子要来夺两班豪门的利益了,早知道是这样,当初就不该把朝鲜国王的宝座送出去

    勤政殿内一片沉默,良久才听朱济世冷哼一声“既然朕是朝鲜国王,又知道问题根结所在,就没有视而不见的道理!两班的特权必须取消,朝鲜臣民必须平等,朝鲜全国的耕地也必须平分!尔等如果赞成朕的意见,就继续追随朕,待朝鲜平定,朕必待之以公侯之爵。若不赞成,请回平壤去投靠东学乱党。”(未完待续。。)rl


917 1457519068868

第878章 工人运动的萌芽



    “臣上海知府盛康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皇帝再回到远东大饭店的时候,上海知府盛康已经袍褂整齐在那里迎候了。整个饭店周围,也都被黑色制服的上海警察给里三层外三层警戒起来了警察这个行当也是新出来的。目前大明帝国只有南京、上海、广州、九龙、天津这等沿海商业重镇还有兰芳大公国成立了警察局,将原来的三班捕快改成了警察,还成立了几所警察学校。算是开了中国警察的先河,至于中国警察的各项制度,也都是抄的香港警察(还没有皇家)。

    当然,盛康现在出现在远东大饭店,并不代表他才知道朱皇帝驾临。朱济世虽然没有通知上海知府衙门,不过锦衣卫上海卫所却在第一时间接到了命令,全体出动四下警戒,保护皇帝安危了。而且明子号皇家邮轮又是条特别显眼的船。凭着盛康的机灵劲儿,肯定早知道皇帝来了。

    不过皇帝明显是来微服私访的,他也不好太早跳出来,所以就由着朱皇帝在上海大街上晃悠了两天,才姗姗来迟。说实话,这个时机把握的还是很不错的。

    “起来吧。”朱济世笑着向这位“盛市长”招招手,把他叫进了自己的套房,面带微笑道“你这个上海市长做得不错啊。”

    “市长?”盛康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知道皇帝是在说他的“上海知府”。忙笑着答道“臣身为朝廷命官,理应尽心竭力,造福一方。”

    朱济世点点头。“只是朕不会给你升官。你可知道为什么吗?”

    “这个臣不知道。”盛康有些发愣。

    “因为上海知府这个位置太重要了。和广州府、应天府、天津府一样,乃是我大明经济四大重镇,寻常的一省巡抚,都不如你们四个知府重要。盛卿,虽然你只是一介知府,但是在朕心目中的地位,却不在大明任何一位巡抚之下。”

    现在大明的地方政权结构和之前的满清不一样,乃是省府县镇四级。没有道和州。所以府的地位相对较高。如上海、广州、应天、天津还有顺天府的知府,都是正四品文官,一般的府也有从四品、正五品。不过再大的知府比起巡抚,总还是差一截的。

    “臣定不负圣恩。”盛康又施了一礼。虽然升官无望,但是上海府的油水的确不错,就是南直隶巡抚也有所不如。所以能够长久在上海知府的位置上坐下去,其实也是不错的。

    “嗯,好好做吧。”朱济世抬起手,想让盛康告退,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对了。盛卿,朕来上海两日。只是在街头逛了逛,并没有去太多的地方。你有什么建议吗?”

    “有有,”盛康想了想,满脸堆笑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