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814部分

天朝之梦-第814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坐吧高子,你怎么回来了?神盾卫潜科学司那里没事了?”

    “太上皇,妾身想多陪陪您。”楠本高子走到朱济世背后,轻柔地替他按摩起了肩膀,“潜科学司的事情不多,有黄飞鸿和王五看着就行了。”

    潜科学司其实也没有多少事情,大约是神盾卫里面最轻闲的一个衙门。这些年大的案子就两个——特拉斯专案和徐一凡专案。

    前者被查清了底细,排除了“偷渡客”的可能,现在是东华科学院的院士,还拥有一家大型电气设备公司。后者是被潜科学司的调查员王五在绥远发现的,一开始自称是个喇嘛,但是又不会念经,也没有任何身份证明,而且还有一些非常奇怪的衣服和随身物品,嫌疑很大。现在被关押在潜科学司的秘密看守所里接受调查,不过查了好几年,除了知道此人名叫徐一凡之外,就再没有什么进展——因为这个可疑分子声称要先见到朱济世然后才能坦白一切

    “潜科学司就是没有一点事情也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嘱咐了一句之后,朱济世就将目光投向了玛丽亚,“马蒂尔德走了,罗马帝国的定海神针没了!如今的局面,让朕想起了拿破仑三世去世的时候!朕已经闻到火药味儿了。”(未完待续。。)

320 14162212830124

第1535章 三种社会主义



    从潜科学部跳到了天下大势,朱济世的话题跳得厉害,但内容却让玛丽亚和楠本高子悚然而惊。

    拿破仑三世死后不就是一场世界大战吗?难道马蒂尔德之死也会成为一场世界大战的源头?可是现在的大中华帝国已经不是1874年那会儿了。虽然经济实力比26年前增加了几倍,人口也超过了10。5亿,钢铁年产量突破了5500万吨,煤炭更是突破了10亿吨,石油也高达4800万吨。绝对有碾压整个西方世界的实力。但是拥有碾压西方的实力,却不等于有碾压西方的动力。至少在大明帝国本土,扩张的冲动已经不存在了。

    因为眼下占到大明帝国人口多数的无产者们认为,他们没有从上一次的大扩张中得到应有的利益。就如中华社会党领袖康有为在他的《大同论》中所言大中华虽有地球之半,但是却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贫者十之,富者十中无一,对外用兵扩张所得之利,全数为富豪权贵所有,贫民百姓,一无所得!其窘困犹胜于往昔!

    玛丽亚和楠本高子互相对视了一眼,玛丽亚整理了一下思路,试探着道“太上皇,如今大明的内部可不大稳定,而且大部分老百姓都不大支持打仗”

    大明的义务教育已经实行了四十多年,年限也从一开始的4年增加到了现在的9年。成功的教育出了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无产阶级新青年——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大明和历史上这个时代的日本一样,是个工业化穷国,倒是可以用军国主义去忽悠他们。但是眼下半个世界都姓朱了。还是油水最多的那半个。老百姓日子再不幸福。可就只能从内部找原因了。

    朱济世赞同的点头,“是啊!蛋糕已经够大了,如何分配好的确是个问题,这是大中华帝国的隐患。朕的老朋友恩格斯在英国推行的那一套就比较成功,不过未必适用于大明帝国恩格斯的那套路子搞下去就是民富而国不强,对于英国这样对世界霸权完全失去兴趣的国家或许合适。但是大明和大中华却不能如此行事,因为我们现在是世界霸主了。”

    英格兰和苏格兰社会主义联合王国在失去了全部殖民地和爱尔兰之后,绝大部分英国人的生活水平却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大大提高了——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在英国又一次取得了成功!

    通过公平而兼顾效率的土地重分。社会主义英国成功的建立起了一个以中型家庭农场为基础的新型农村。在英国农业合作总社的帮助下,英国的200万户中农不但自己过上了毕竟富裕的生活,还成功养活了超过2300万的城市人口,还为英国的纺织工业提供了50%的羊毛。绝对能称得上成功。

    而英国大部分的城市居民,也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生活的更加美好。失业问题似乎完全得到了解决,也没有什么人挨饿,童工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城市也变得干净整洁,绝大部分的英国城市居民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房。

    退休金、8小时工作制、双休日、免费教育和医疗、可以用低价获得的住房,还有一人一票的普选权。之前英国人民想都不敢想的福利和权利在他们失去世界帝国后竟然全都拥有了!

    而他们失去的不过是遥不可及的殖民地和全世界最强大的舰队。还有几千个拥有了大英帝国绝大部分财富的大资产阶级——当然,社会主义英国并没有废除私有制。这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是英国特色的,同时也是恩格斯式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产主在目前的英国都是受到遏制的,遏制的方法是高额累进税和革命选举委员会(委员是由全体公民抽签产生的,专门负责监督选举和排除代表大资本利益的候选人)。前者可以从经济上遏制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产主,后者则从政治上遏制他们的影响力,确保选举不被金钱操纵。因此英国的大型工商企业几乎全都是国有的。

    而中小型的私人企业,在社会主义英国则是受到鼓励和扶植的。中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的权利同样得到保护,他们甚至拥有代表自身利益的政党——英国自由民主党,这是仅次于英国社会党的英国政坛第二大党。

    顺便提一下,现在社会主义英国实行的是多党制,该国的议会选举绝对是玩真的。而且标榜社会主义的党派也有两个,温和的英国社会党和激进的英国民意党。前者是英国的执政党,二十多年来的政绩斐然,得到了大部分英国选民的支持。而后者则是赞同俄国民意党的世界革命主张——认为必须集中财力、物力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以便通过战争消灭帝国主义,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而且民意党还认为保留私有制就是保留资本主义,拥立威廉五世(在德意志帝国称威廉二世)就是投降帝国主义

    不过民意党这种激进的观点在吃够了世界大战苦头的英国民众中的市场有限。因为他们已经尝过称霸世界的味道了,不想再尝第二次了,不管是以什么名义。而且和德意志组建共君联盟后,英国的国家安全也有了保障,不必再维持大陆军或是大海军,只需要一支小而精锐的陆军和一套国民动员体系就足够保护国家了,可以将绝大部分的财力用于改善民生。所以英国民众对于一直呆在柏林几乎很少来伦敦的威廉五世国王居然是颇为拥戴的。

    而民意党统治下改名叫斯拉夫社会主义联盟共和国的俄国,虽然也是社会主义,但是和英国社会主义却完全不是一个路子——斯拉夫民意党(原来的俄国民意党)是斯拉夫社会主义联盟共和国的唯一政党!

    原来的俄国社会革命和俄国社会党在俄国革命取得成功后被先下手为强的民意党强行吞并。民意党的总路线就是世界革命和革命到底!在涅恰耶夫看来,俄国革命、美国革命和英国革命只是世界革命的开始!而首先取得胜利的三个社会主义国家应该集中全力发展重工业以增强国力,随时准备向国际帝国主义宣战。

    而在国内的经济路线上,民意党则坚持消灭私有制和以农村公社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革命胜利后不久,民意党就宣布实行土地国有,并且将所有的农村公社都纳入了斯拉夫社会主义联盟共和国农业合作总社的管辖之下。而且还实行了农业集体化,但是眼下斯拉夫联盟的外部环境却好于苏俄,涅恰耶夫版农业集体化的代价也小于斯大林版,而斯拉夫工业化的过程也远比苏联要顺利。有英美两个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外援,可以非常容易获得工业社会和技术。而且国土面积的大为缩小,对于建设和管理来说未必是坏事。毕竟在斯拉夫联盟所能控制的土地上并不缺少工业化所必须的煤炭、铁矿石和石油。

    不过在国内政治上,民意党的路线和历史上的布尔什维克倒有的一拼,在革命之初就对俄国国内的反动势力,包括贵族、地主、资本家国东正教神职人员进行了最严厉的镇压!而在革命初步取得胜利之后,民意党又开始了一轮一轮的肃反和内部清洗,同时又大力神化涅恰耶夫,最终确立了涅恰耶夫伟大领袖和绝对领袖的地位。

    除了英俄这两种看上去截然相反的社会主义之外,这个时空的社会主义还有一个美国模式。

    美国革命在三个社会主义国家中是最早取得胜利的,但是美国的革命基础却是最薄弱的,实际上没有多少人真懂社会主义。所以他们一开始没有走出自己的道路,而是从欧洲取经——同时取来了恩格斯版的英国式社会主义和涅恰耶夫版的俄国式社会主义。一开始执政的是美国社会党,实行的路线和英国差不多,民富而国不强。人民生活倒是迅速得以改善,工农业也迅速恢复元气。

    但是美国的俩邻居,东华和北华却发展的更快!二华的人口数量和工业实力总和在不到10年内就大大超过了美利坚,让美国人再一次感到了亡国灭种的威胁。于是民意党又当选执政,而美国民意党的领袖上台之后想学涅恰耶夫搞肃反,结果持枪的美国人又不干了,一边武力抗拒,一边上街游行反对民意党。而美利坚社会主义合众国的军队也不受民意党控制,结果美国民意党只得让步。宣布大赦,然后又高举富国强兵的旗帜,走上了一条介于社会党和民意党之间的路线。(未完待续。。)

    。。。

321 7434512847654

第1536章 维护者和破坏者



    玛丽亚。克莱门蒂娜整理着自己的思路,虽然已经八十岁出头,但是这个女人的思维仍然异常清晰,没有一点老年痴呆的征兆——朱济世的头脑也同样敏锐,他现在闻到了战争的味道,也就意味着战争多半正在走来。

    “世界的和平是建立在大中华帝国和罗马帝国合作的基础之上的”玛丽亚。克莱门蒂娜试着分析道,“大中华帝国和罗马帝国都是疆域辽阔,资源丰富的世界帝国,是世界秩序的维护者!”

    朱济世赞同的点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大中华是世界老大,罗马是老二。照理老大应该不遗余力打击老二以防止其做大,朱济世和宣武皇帝朱国雄也一度打算采取这样的外交政策。不过最后他们却改弦更张,采取和罗马合作的政策。这里面当然有几十年来一贯的亲法思维在起作用,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朱济世非常清楚罗马帝国的潜力有限——被拿破仑三世和拿破仑四世整合的那些欧洲国家在后世被人称为欧猪五国,意呆利、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全到齐了!这样的老二一万年都当不了老大!所以朱济世也就懒得再起事端了。

    而之后二十多年的世界局势仿佛也证明了这一点。带领着欧猪五国的罗马东帝国发展缓慢,重工业方面的实力非但比不过德国和美国,甚至还被墨西哥领衔的罗马西帝国给赶超了——从1890年开始,罗马东帝国的钢产量、煤产量和船舶产量就少于西帝国了。实际上,要不是靠着西帝国的工业实力。罗马帝国老二的位子早就不保了。

    而且随着拿破仑四世陷入欧猪五国带来的发展泥潭。他称霸世界的雄心也渐渐泯灭。转而成为了大中华帝国的合作者。共同维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秩序——毕竟罗马帝国自己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益匪浅,不仅大致恢复了古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疆域,而且还在大英帝国崩溃后接管了除马达加斯加之外的全部英属非洲地盘,确立了罗马在非洲的统治地位。稍后朱胡安又平定了南美,恢复了罗马在南美除新日本外的绝对支配地位。有了这样一个庞大的世界帝国,法兰西上下都心满意足,人人只想着过好自己的日子

    “但是马蒂尔德一死,罗马东西帝国的离心将会加剧。这就给了德意志、斯拉夫和美利坚联手破坏西方世界秩序的机会。”玛丽亚。克莱门蒂娜道,“除非拿破仑四世让墨西哥王接任恺撒。”

    “拿破仑四世似乎准备委任他的儿子新法兰西王为恺撒。”楠本高子道。

    她在神盾卫的事儿虽然不多,但是消息却非常灵通——潜科学司是有权在大中华帝国之外建立情报网络的,收集各方面特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消息就是他们日常工作的重点。在神盾卫的其他部门看来,这个潜科学司其实就是一个搞科技情报捎带着处理稀奇古怪事件的部门。

    高子道“拿破仑四世在马蒂尔德第一次中风后已经下令将西帝国首都的一些机构做好迁往新奥尔良的准备了,包括西帝国科学院和西帝国大学也将会迁移。我们在这两个机构中埋伏了内线。”

    玛丽亚皱眉道“这是迁移西帝国首都前往新奥尔良的征兆,新法兰西王路易今年已经有22岁了,勉强能处理西帝国的事务。现在就不知道墨西哥王的态度,万一他”

    “胡安未必想当恺撒,可是墨西哥财团却想推他出来当这个恺撒。”朱济世摇摇头。笑了起来,“所谓的罗马帝国在经济上早就变成两个国家了。如果胡安有意角逐恺撒的位子,天下就该大乱了。”

    如果说拿破仑三世和马蒂尔德一世共同打造的罗马帝国有什么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双本土”的存在了。不仅法兰西和意大利被当成了本土,墨西哥也被当成了帝国本土进行建设。而在美利坚失败之后,大量的美国资本涌入墨西哥,形成了墨西哥财团,也让墨西哥一跃成为工业强国,并且在罗马西帝国形成了墨西哥工业国和其他诸国农业国的组合——西帝国诸国实际上变成了墨西哥的殖民地!

    “墨西哥王不会那么快跳出来的,”玛丽亚道,“这些年他变得更加沉稳了。”

    朱济世摇头,“但是他也不会像马蒂尔德那样支持罗马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