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收藏天下 >

第89部分

收藏天下-第89部分

小说: 收藏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怎么说?”吴万里也来了兴趣,当下就问道。
    包厢里面就他们两个人,自然不能冷了下来,蓝夏就给吴万里讲起自己见到董凡的那个情况。
    “好!”听到董凡和日本人抬价的时候,吴万里忍不住赞道。
    董凡是普通人,没有很大的情操,没有很包容的心情。吴万里,也自然是普通人!
    “那是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吴万里听到董凡最终拿下来东西,也追问道。
    “一个唐代的漆盒,夹贮工艺!”蓝夏笑着说道。
    “他事先就知道?”吴万里又问道。
    “我想应该没有吧!后来我问他,他说他只是怀疑,也不敢肯定。因为在潘家园出现这东西的机会实在是不大。”蓝夏摇头说道。
    “是啊,那地方能出这东西,还真是机会。不过,那么多人都在,就没一个出来买下这东西,哎!”吴万里却是感叹道。说话的同时,他也在心里问自己,当时自己在,会不会买下呢?
    钱虽然不多,但他真的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买。
    “董先生吩咐的,好茶!我这可是珍藏的碧螺春!”吴万里的话刚说完,老冯就敲门进来了。
    “呵呵,多谢了!这龙井也就不错了!”吴万里笑着客气的说道。
    “看来您是行家,董先生喝了几次才问我这是什么茶!哈哈!”老冯欣喜的看了看吴万里说道。他对董凡不懂茶这事,很不感冒。
    “行家不敢当,喜欢而已!对了,董先生经常来这里吗?”吴万里谦虚的笑着问道。
    “是啊,一个星期差不多有个四五天都在。要是在京城的话!”老冯给一般倒着茶,一边说道。
    让董凡没想到事,这吴万里到后来,还真的经常跑来这茶馆了!
    (两更完毕!那个,一章五千多字的,我还是在时间很足的情况下试试吧!汗!我还是习惯一章3000字左右,嘿嘿!大家多多支持啊!求一切!嘿嘿!群号:28163591!一直订阅的朋友都进群吧,多多交流一下!青衫也希望能写出大家喜欢的作品!)
第八十一章 玉帽顶
    “董先生,有机会再合作!”吴万里收过钱,看都不看,伸手和董凡握手说道。wWw;
    “呵呵,相信还有会机会的!”董凡客气的笑着说道。
    “这是我的名片。您。。。”吴万里说完递过一张名片给董凡。董凡听到吴万里没说完,也知道他的意思。董凡还真的没准备名片,现在想起来,还真的有点不方便了。
    “不好意思,给您我的电话吧!”董凡不好意思的笑着说道。
    和吴万里交换了电话后,董凡便送蓝夏和吴万里出去。
    “您留步!”董凡走到茶馆门口,还没出去,已经站在门外的吴万里客气的说道。
    “呵呵,行,那我也不远送了!”董凡没有推辞,点头笑着说道。
    蓝夏也凤眉一挑的对董凡说道:“董先生下次可得请我吃饭了!”
    “那是当然了!”董凡知道蓝夏话里头的意思,笑着不可置否的说。
    两人走后,董凡便去结账了。收了两件东西,你让董凡还能坐在这里欣赏,那是不可能了。
    “董先生,嘿嘿,收到好东西啦!让我开开眼呗!”老冯收过董凡的钱,一边找钱,一边献媚的说道。
    “去,做你生意!先走了啊!又不是什么好东西!”董凡接过老冯找的钱,笑着拿好东西不管老冯那直勾勾的盯着自己的楠木盒子的眼神转头就离开了。
    到了家,董凡就拿出那一对辽代孔雀蓝加黑花,仔细又看了一遍,确定自己的判断是没有错的。其实,这东西,虽然不能算真品了,但也是老东西了。董凡收过来,自然也是为店里准备的。他不想骗人说这是什么好东西,但即便是明说了,这东西也不怕没人要。两万,绝对值得!
    又看了一会小罐,董凡这才回过神,从新的把东西收好装进了吴万里给配的那一对楠木盒子里面,然后拿出还是被他放在口袋里面的春水玉。
    其实,这个春水玉的形状,你要说是圆柱样式的话,不是很准确。董凡看了看,觉得还是更像小馒头的形状多了点。
    春水玉,董凡也是早就有耳闻,也见过不少,但这个春水玉,还是董凡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春水玉。其实,在古玩市场,董凡也见到不少春水秋山玉,这样的形状,还真是头一才见到。
    董凡拿在手里仔细把玩着,一边仔细的观察着。一会用放大镜,一会用异能。这一仔细,还真的发现了不同寻常的地方。在这春水玉的下面,居然有两个小孔。
    “这是做什么用的?”董凡一边嘀咕着,一边研究起来。
    古人留下来的东西,上面本身存在的东西,肯定是有它的意义的。董凡仔细观察了小孔周围,可以肯定,这小孔不是后来加上去的。
    在这上面钻两小孔?这能干什么?佩戴是肯定不会了,没听说有佩戴这东西的!可要是挂饰的话,也不太合适,谁会把这东西挂起来?
    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董凡便觉得这东西恐怕不是单纯的一件春水玉这么简单了。
    当下,董凡便动手查起资料。他要看看,在辽金时间,有没有这么类似的东西。
    董凡这一点一直保持的不错,弄不清楚的,就要弄明白,肯定不会就这么让自己揭开不去管了。
    就在董凡查的投入的时候,院门敲门的声音却传来了。
    “蓝夏?”董凡在心里暗想着,但还是走出房门前去开门了。
    院门打开一看,门外果然是蓝夏。
    “老大,在研究东西呢?”蓝夏站在门外,却是没有进来,直接就在门外问了起来。
    “是啊!进来吧!”董凡虽然不知道她来还有什么事,但至少肯定她还会来。
    “不来,我就是路过,特意来提醒老大你一声。”蓝夏却是含笑的在门外就那么俏生生的站着,双手插在风衣外套里面说道。
    “什么事?”董凡停住了脚步,又走回来问道。
    “翡翠公盘的事啊!你可别告诉我说你忘了!”蓝夏一见到董凡装傻,当下就用鄙视的目光看着董凡说道。
    董凡还是真想装傻的,见到蓝夏这个样子,只好开口说道:“怎么会!我要是去的话,会通知你的!”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今天买的东西不亏吧!?”蓝夏见到董凡总算是给了实话了,高兴的小道,然后又小声的问起今天的东西来。
    “不会,我总不会和钱过不去吧!”董凡听到蓝夏提起东西,笑着回了一句。
    “行,那我先走了!老大你慢慢研究吧!”蓝夏说完对着董凡动了动手指头,当是再见了。
    “嗯,不送!”董凡说完就看着蓝夏离去。
    看着蓝夏走了一会,董凡这才关门,把蓝夏的问题放到一边,继续会房间去研究东西去了。董凡现在还真没有时间去想到时候带不带蓝夏去,不过,反正自己说了去的话就会通知她,可没说是去之前还是去之后通知吧?这不是失约吧?哈哈!
    到处找着资料,还别说,还真让董凡找到了这春水玉底两小孔是干什么用的了。
    原来,这东西,真名是叫‘玉帽顶’,或者也有叫‘炉顶’。
    这东西在元代,就是用来就是装饰在帽子上的,所以叫帽顶。在元代,这不仅仅是一种装饰,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可到了明朝,因为人们都不带帽子了,而是用冠了,所以这东西就没有用武之地了。于是,大批元代遗留下来的东西,都被装饰在炉顶上了,所以也叫‘炉顶’。
    “嘿嘿,还真弄了个有趣的东西。”董凡了解之后,笑着说道。
    底面的那两小孔,称做象鼻穿。
    董凡了解清楚了,这才收拾好东西,就往黄老家去了。他不是让黄老给自己鉴定这东西的真伪,而是想知道更多关于这两样物件的信息。
    等到董凡去找黄老的时候,却被告知不在家了。黄老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但还是有时间都会出去走动走动的。
    董凡也没歇着,当下又打道回府,然后又往店里杀去了。
    “爷爷不在家?”小华听了董凡的话,到也没有多大的惊奇,只是再一次确定道。
    “是啊!不在呢!没给你说去哪吗?”董凡还以为小华知道,或者黄老来了店里也说不准。
    “没有。你有事?”小华摇头问道。
    “嗯,想找他老人家了解点东西。对了,上面准备的怎么样了?”董凡没有多说,问了起进度来。
    说实在的,这店的事,他还真的没怎么管,这话到有点小华是老板的意思了。
    “完成一半了!”小华看了楼上一眼说道。
    “其实你也不用天天在这里的。也没什么事!再说,让陈哥盯着也没什么问题。”董凡笑着说道。
    “没事,反正我也没事!”小华笑着说道。
    “你收东西了?”说完,小华还是问道。
    “嗯!是啊!”董凡一愣神,但还是笑着说道。
    “要不,我拿回去让爷爷看看?”小华还是有点不放心的说道。
    董凡听了这话,脸上还真是哭笑不得。小华这胳臂,也往自己这边拐的太厉害了吧!
    “不用,你还不相信我水平,至少我比你强吧!没事!”董凡笑着摆手说道。
    (9点多才回到家中,朋友来了,出去喝酒喝晚了。没办法的事,更新晚了大家原谅哈!今天也不知道能不能在十二点前更两章,我还在继续写,应该是没问的话,大家多多支持啊!汗!闪人,码字去了!)
第八十二章 谁也不比谁傻
    其实,董凡对黄老来店里看看也没什么把握,最多的可能还是看去哪个老东西哪里去了。wWW。在这边没见到黄老,董凡也没什么失望的,一边和小华聊着天,一边到处看看。
    “对了,那个店招放好了没?”董凡突然想起别凡送给自己招牌的事。
    “放心吧!等你来关心恐怕早就被人劈材烧了!陈哥送到老司徒那边放着呢!”小华见到董凡此刻想起这些事,好笑的说道。
    董凡呵呵一笑,看来自己这个老板还真的有点不称职啊!
    “你去忙你的吧,晚上你过去吃饭吧!”这边也没什么事要做的,小华便对董凡说道。
    “行,那我先走了!”董凡想了想,自己在这里也的确没什么用,便点头同意了。
    小华见到董凡同意了,便去同今天过来看进展的设计师讨论去东西来。董凡看到小华又不管自己了,当下和陈哥告别便往司徒那边去了。
    “今天怎么有空过来的嘛!?”司徒见到董凡来了,继续泡着茶问道。
    董凡在雅间坐下后,也不答司徒的话,直接就问道:“听说过玉帽顶么?”
    “帽顶?我想想。”司徒听了董凡的话,回想起来。
    董凡见到司徒想着,便也不打扰,自己给自己斟茶起来。
    “你看看,是不是你说的?”司徒站起来,出去拿了一本杂志过来,翻到一页便指给董凡看。
    董凡看到上面有正有一篇关于玉帽顶的介绍,当下便仔细的看了起来。
    其实,董凡都没有发现,现在的自己不在是单单重视一样东西是不是真假,也不在是只看多少钱,而是拿到一样东西,他会去深究这东西的形成的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
    这才是一个收藏家,应该有的态度。
    当然了,一个黄老的教导,一个是董凡现在对这些东西的喜爱,还一个,则是别凡时不时的就喜欢拿东西对自己刨根问底。虽然说没有正式端茶收徒,但董凡怎么也不能让自己的在别凡心中的形象坍塌不是?
    “怎么了?收到一件了?拿出来瞧瞧嘛!”司徒知道董凡问,自然有他的用意的,当下就追问道。
    “嗯,是收到一件了,不过现在没在身上。”董凡看着上面的介绍说道。
    从这上面,董凡了解,这玉帽顶的结论是经过多次的考察得出来的。最先,对这东西,都只是当作炉顶,有人说是汉代就有了,也有人说是唐朝的,宋朝的等等。
    然而进过考证,汉代和唐代是不成立的了。后来,也有人说这是宋代的玉纽,但因为形状实在是大不相同,所以也被否定了。
    这种争论在明代就有了,后来,明人沈德符在《野获篇》中有记载:“近又珍玉帽顶,其大有至三寸,高有至四寸者,价比三十年前加十倍,以其可作鼎彝盖上嵌饰也。问之,皆曰:“此宋制”。又有云:“宋人尚未辨此,必唐物也”。竟不晓此仍故元时物。元时除朝会后,王公贵人俱载大帽,视其顶之花样为等威,尝见九龙而一龙正面者,则元主所自御也。当时俱西域国手所作,至贵者值数千金。本朝还我华装,此物斥不用,无奈为沽客所昂,一时竟珍之,且不知典故,动云:“宋物”。其耳食者从而和之,亦可晒矣”。沈德符在否定了炉顶唐宋说后,明确提出了元代帽顶说,并且帽顶也是区分等级的一个标志。明代去元不远,其说顺理成章,应该说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明以后,随着人们头顶多用束发之冠而不再用帽,于是把许多元代旧帽顶改为炉顶使用,至使许多元代帽顶与炉顶相混杂,难以区分。另外,明代还仿此样式制作炉顶,如明益宣王墓出土的那件白玉镂空鸳鸯戏莲纽,它与故宫旧藏的明代青玉兽面纹冲耳炉紫檀木盖上的鸳鸯衔莲盖钮形制基本相似,这也就是后世人们将此类玉纽都称为炉顶的原因。
    董凡看完这才知道了这东西的详细的历史,很是满意点合上了杂志。
    “看完了?”一边一直没说话的司徒见到董凡收起了杂志,这才继续出声问道。
    “嗯,这东西,还真有点意思!呵呵!”董凡笑着说道。
    “下次给我带来看看的嘛!”司徒却还是缠着董凡要东西。
    “行了,知道了!走了!”董凡没想到在司徒这边就有了结论了,当下一口就饮尽了司徒的好茶,然后就告辞了!
    “你这家伙!”司徒对董凡的行为见怪不怪了,也不送董凡,继续喝着茶,拿起杂志,看起自己给董凡找出来的那一篇文章看去了。
    出了司徒的门,董凡却是在琉璃厂逛了起来。他还真的没有好好逛过琉璃厂,上次和胖子也是走马观花的看了看,并没有仔细的看。
    董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