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灵山 >

第273部分

灵山-第273部分

小说: 灵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蜿蜒上山小径不远地林中,一棵大树下靠着一个人,看似个衣衫褴褛、头发蓬乱的乞丐。一只脚蜷缩着,手边还放了一根枣木拐杖。梅振衣上山时没发现这个人,现在以神识扫过,竟然是个倒闭在路旁的“死”人,炉鼎完好生机可复,但神魂无踪。
    他脑海中灵光一闪,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八仙中铁拐李的传说,随即明白了什么,长叹一声道:“原来如此!”
    梅毅不解的问:“少爷什么意思?”
    梅振衣一指倒毙的乞丐:“这将是李元中的炉鼎。”他一挥手。黑如意飞去。化为一片黑雾罩住乞丐的遗蜕,接着黑雾一收又飞回袖中。那乞丐客咳嗽一声睁开了眼睛。
    “梅真人,梅将军,你们二位怎会在此?刚才是你们救了我吗?”李元中睁眼,发现自己坐在一棵大树下,浑身酸软无力,就似经历了一场耗尽神气地斗法,不远处山上地院落已成火中残垣,而梅振衣与梅毅站在身前。
    “李元中,你原先的炉鼎已毁,如今之身,来自一位倒毙山野地无名氏。”梅振衣直截了当地开口,伸手在李元中面前画了一个大圈,圈中银光显现宛如一面明镜,照出了李元中此时的形容。
    黑面蓬发,卷须牛眼,衣不蔽体袒露胸怀,相貌极为丑恶。李元中下意识的站了起来,以手抚脸喃喃道:“我怎会成了这个样子?”身体还未站直就往旁边一歪,好悬没摔倒,这才发现“自己”的右腿有些跛,难怪树旁会靠着一根枣木拐杖。
    “李道友,此无妨,我还剩一枚九转紫金丹,有移换炉鼎之功,以你的修为,只要服用此丹,未尝不可恢复前身炉鼎。”梅振衣在敬亭山中炼成六枚九转紫金丹,自己服用一枚,给了清风、钟离权、知焰、提溜转各一枚,手边还剩下最后一枚,此时很大方的拿了出来。
    梅振衣递过去九转紫金丹,眼神中有考问之意,眼前人是不是传说中的铁拐李,就看他接不接了。
    李元中正要伸手去接,空中忽有东华帝君的声音传来:“这就是你前世之表相,你前世为一容颜凶恶跛足乞丐,神魂散去倒毙路旁。”李元中闻言神情一肃若有所思,动作僵在了那里。
    “我见你今生修行有成,心境却难堪苦海,何得仙道超脱?故借梅真人之手先显你前世之身,望你能有所悟,惜之慎之!”东华帝君的声音再度传来,这句话说完之后空中没有了声息。
    李元中站在那里,脸色急速地变换,他也是颇有悟性慧根之人,观己所遇,听帝君之言,一念之间宛如顿悟,忽然求证了多年懵懂未解的心境。最后展颜一笑,开口道:“草脊茅檐,窗毁柱折,此室陋甚,何喜获丰收寄寓?”又朝天抱拳道:“多谢帝君点化!”
    梅振衣与梅毅一起拱手:“恭喜李道友!”
    李元中拿过了树旁那根枣木拐杖,一瞬间元神清明无碍,神气法力尽复。他腋下拄杖抱拳道:“元中也多谢二位,既悟道,就不贪得梅真人的灵丹了,好意心领。”
    梅振衣摇头笑道:“既已看破,就无所谓执着,恢复清朗外相未尝不可,灵丹还请收下。实不相瞒,东华帝君推荐李道友为小儿应行之师,我故此寻来相求,这枚九转紫金丹,乃仙家束。”不动声色的挖了,又不动声色的填上了。
    第六卷:子非鱼 262回、传教士捧一神论,听讲堂坐众仙佛
     更新时间:2009…7…19 23:09:28 本章字数:5810
    梅应行的师父还没拜,梅振衣先给儿子交学费。李元中怔了怔,随即笑道:“既然是东华帝君所托,我也不好推辞,这枚灵丹就收下了,就算我不用,将来也可赐于弟子。”
    李元中伸手接过九转紫金丹,忽听咔嚓一声响,他腋下的枣木杖年久已朽,一受力便折断。一见此杖朽折,几人都相对而笑,假如有旁人在此一定会莫名其妙,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
    梅毅伸手不知从何处取出一根树枝状的长杖,双手递过去道:“我家少爷为小少爷赠九转紫金丹,我也不能空着手,这根金乌磐龙杖就算我的一点心意。梅应行这孩子可不是一般的顽皮,李道友若肯调教,连我也松了一口气呢。”
    当年梅振衣在昆仑仙境得到一根金乌玄木枝,是瑞兽阿斑搜罗的玩具,截取较直的一个分叉,在钟离权的帮助下炼成了金乌玄木剑,后来赐给了刘海。当时钟离权向徒弟演示传授炼器之道,毕竟像金乌玄木这种天材地宝可遇不可求。
    剩下的整枝金乌玄玄木,梅振衣亲自炼化成器,外形几乎没有改变,有齐眉长短酒杯粗细,就似一节砍掉枝桠的树枝,不是一溜笔直,而是略显曲折虬结的模样,通体深紫色,深的接近于发黑,表面反射出金中带红的点点暗淡光彩。
    此杖的质地坚愈精钢,比金铁还要沉,一般人别说耍,连拿都拿不动。梅振衣将这枝金乌磐龙杖交给了青漪三山中最有神力的梅毅,梅毅平时用剑不拄杖,此刻将它送给了李元中。再看李元中的形容打扮,拄着这根杖,简直就是绝配!
    “好个铁拐李!”梅振衣开口赞了一声。
    李元中:“铁拐李?这名号不错,在下谢了!……但我心境已至,将历苦海劫。恐不能立时赶往芜州。”
    梅振衣:“道友欲在何处闭关?”
    李元中:“就在此树下吧,用不了一年。”
    梅毅看了看周围道:“少爷请先回芜州,我在此为李将军护法。”
    李元中一挥破袖道:“梅真人且回。不必刻意引见令郎。我自会去寻他。”
    高人行事玄机巧妙。李元中既答应了梅振衣地请求。就不必让梅振衣把儿子带到眼前拜师。他自会去找到梅应行并收拾这个顽皮小子。只是梅应行还蒙在鼓里。
    梅振衣回长安接儿子。带着应行返回了青漪三山。人间还有这种好去处。在长安老实了几个月地行儿又撒欢了。因为山中有同样喜欢嬉闹地阿斑与小葱。梅应行成天骑驴追豸满山乱窜。应愿修行十年终于有成。今世已有飞天之能。快成山中地保姆了。看着行儿与阿斑等人不要闹地太厉害。
    李元中还在华山闭关。玉真见儿子游手好闲。于是与梅振衣商量。将行儿送到菁芜山庄去住。每天上午在梅氏家塾中读书。他也到了该启蒙受学地年纪了。阿斑也被送到梅氏家塾读书去了。这只瑞兽已化人形。应该学会知书达理。正好与行儿作伴。
    菁芜山庄地管事赵启明年事已高。梅振衣命应愿为菁芜山庄地新管事。学习打理人间事务。女人为族中管事在唐代很罕见。但也不离奇。武则天还做过皇帝呢。家塾只在上午有课。梅应行虽然住在菁芜山庄。下午却经常溜回青漪三山来玩。
    一百二十多里路呢。但是阿斑跑得快。可以在无人之处变换原身驮着他。而且脚踏青漪江面如履平地。对于这些。梅振衣倒也随他。并非事事都管束。
    青漪三山的下一代弟子中,除了梅应行修为尚浅。阿斑与小葱稍欠火候,其余如刘海、龙腾、鱼跃、双全、秋水、元充、胡春、应愿等皆有飞天之能。梅氏五兄弟只有梅大东脱胎换骨圆满,其余四人受资质所限,虽能破妄大成,但继续修炼境界突破颇为艰难,一世成仙的确不易,就算得传仙法入门,也并非人人能成仙道。
    而上一代尊长中,梅振衣、知焰已成仙道。梅毅、提溜转、张果、星云已是出神入化之地仙。谷儿、穗儿亦有飞天之能。
    这两代修士加起来,已经相当了得。不亚于世间甚至昆仑仙境某些传统的修行大派。之所以有如此规模气象,当然与梅振衣本人分不开,他用五十年时间修成真仙,古来罕见当世更是第一。更难得他接触过各派甚至各教、各族类的修行之法,擅长教授弟子,而且精擅炼制各种外丹饵药辅助修行,此技艺为天下第一。
    另一方面原因,他身边人以及门下收的弟子,性情、资质、悟性大多都是上上之选,这也有钟离权地功劳。
    但是到了第三代弟子,人数虽已过百,却不象第二代传人那般都是仙家才俊,大多虽有入门的资质,但一世修得出神入化甚至飞天之能都很困难,只有寥寥数人是好苗子。
    对于这些梅振衣看得倒也很开,对普通人而言,千人中有一、两人能堪破修行门径就不错了,其中能破妄大成者更少,能修成地仙者更寥寥,最终成仙道不仅仅靠资质与悟性,还有各种福缘,连师父也勉强不了。
    有一世修行成就,享各种修行妙趣,就算没有飞升成仙,那也是难得的福缘了。对于宗师而言,能留下完整无偏的道统传承,就是人间大功德。
    在仙界的时候,东华帝君曾提及,近百年来飞升成仙者不到百人,其中包括乔散人、杨天感、徐妖王胜治、知焰、左游仙、梅振衣、丹霞派长老宝锋真人等。
    成仙之后,梅振衣很少亲自打理山中事务了。仙人不是“人”,的确不是!言行之间都已是另一种“存在”状态,眼界与见知完全不同,与地仙修为以下的修士连“正常”的交流都很困难,更别提普通人了。比如清风当年一个故事,就能让梅振衣听三年,完全是另一种境界的超然存在。
    梅振衣少年时,曾多次在师父钟离权面前耍活宝,现在回忆起来。也觉得自己当年很搞笑。回想起从羸弱少年到修成仙道这一路经历,无论何时、无论何种身份、无论怎样地修为,应有的一贯态度,就是师父孙思邈留给他的那三句话。
    梅振衣地门下弟子中,以刘海与胡春的修为最高,已距苦海岸边不远。而应愿地潜质最为突出…………她毕竟是飞升历天刑失败重修。梅振衣命刘海掌管三山修行事务,身份就是下一代的掌门人;胡春坐镇五湖山庄洞天门户,负责与世间各派修士结交往来之事;应愿在芜州为菁芜山庄管事,打理山外俗务,缺什么就补什么。
    至于其他弟子,胡龙腾掌戒律,他的道侣胡秋水掌管器物,胡鱼跃与胡双全负责巡山事务,元充负责殿堂楼台的守护与营造。梅大东负责梅氏私产与门中供奉事务,毕竟弟子修行不仅是在山中打坐,还要有世间营生与各种磨砺。以上等人皆为护法。而张果等人已是长老。
    成仙后的梅振衣,在晚辈弟子眼中已是超然神秘的存在,想见一面都难,如果能听他几句亲口指点,更是莫大地福份。
    闲话少叙,梅振衣回到青漪三山后,第一件事就是到餐霞阁给钟离权请安,跪在师父面前道:“弟子欲正式束发,请恩师赐号。”
    梅振衣要师父赐他一个法号。钟离权捻须道:“你父已逝,你拒国公爵位,终于要正式束发为道了,既然唐皇册封你为三山弘法正一真人,为师也不必另起道号,就赐号正一,你打算在齐云观受吗?”
    梅振衣摇头道:“玉皇大天尊地仙我尚且未受,就不在人间受了,况且我已有纯阳书。不必再多事。”
    从这一天起,梅振衣本人正式束发为道,号“正一道人”。
    当年在在飞尽峰上,梅振衣曾问孙思邈:“师父,在您以前的弟子当中,有没有一个叫正一祖师的人?正直的正,如一的一。”孙思邈答道:“这我怎么可能知道,别忘了我还在世,弟子怎称祖师?”
    五十年过去了。梅振衣终于明白。原来这位正一祖师,就是后世弟子眼中的自己。苍海桑田之变、众生物类之变、天道循回之变。真真幻幻如此玄妙!
    梅振衣受号“正一”,然后召集山中所有弟子,在方正峰的绝顶的大广场平台上举行法会,开讲三十六洞天丹诀。这一次法会,后世称“正一三山法会”,又称“正一祖师第二会”,相对于昆仑仙境无名山庄中地“第一会”而言。
    这场法会在当时并不轰动,但对后世影响很大,后来梅振衣被传人尊为正一祖师,青漪三山在修行界被称为正一三山,他留下地传承门派也定名为正一门,正一门的第一代掌门是刘海,世人又称刘海蟾。
    这场法会之后,梅振衣又在准备另一场法会,不是为山中弟子召开,而是请几位仙家高人,来青漪三山听讲景教修行发愿之说。
    原芜州刺史程玄鹄几年前已逝,享年七十有三,这位程刺史生前与梅孝朗结为儿女亲家,其三子程志琨娶了梅孝朗地小女儿素枝。程志琨家学不错,经科举出仕,现任豫州司马。原景福寺主罗章获升神职去了长安大秦寺,如今芜州景福寺主是罗章的儿子罗含,这也算是家学信仰传承吧。
    梅振衣带着罗章的亲笔信来到景福寺拜访罗含,景福寺上下以最高规格的礼仪隆重接待。这位梅真人虽不是景教徒,但当年建立景福寺的一半费用都是他捐的,在混个神职的普通修士们眼里,这样地金主可比阿罗诃大天尊还要尊贵。
    接到父亲地亲笔信,听闻梅振衣邀请自己到青漪三山举行一场小型布道法会,罗含有些受宠若惊,当即答应下来,他可是清楚梅振衣地身份来历。
    与罗含约定好时间,届时派车马来接,梅振衣告辞离开景福寺,一个人优哉游哉向芜州城地西南走去,来到翠亭庵前。如今芜州城的百姓。几乎没有人认识梅振衣了,李隆基享国年间道教大行,街上有道士走过很寻常,路人只把他当成一位行游的年轻道人。
    翠亭庵还是老样子,门前空地上有香客与休闲的游人来来往往,热闹的像个小市场。空地另一端一条小溪旁有一辆小车,车上放着水果,一位年轻女子容颜娇美、不施粉黛,坐在车后卖水果。
    “这位小姐,我买水果。”梅振衣走过去招呼道。
    “这位道长,你是出家人,我可以舍给你。”关小姐抬起一双妙目答道。
    梅振衣:“不必舍,我买五十两银子的。”
    关小姐:“哎呦,我车上可没这么多。就算把车推走都不够。”说话时扬起水果上放着地杨柳枝,周围的一切都安静下来,庵门前地闲人就在身边。又似离得很远。
    梅振衣:“我就买水果,不推车,这小车还要留给您继续卖水果呢!”同时发出一道神念:“我将在三日后于青漪三山方正峰上,请景福寺主罗含布道开讲,恭请观自在菩萨驾临。”
    关小姐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