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妾大不如妻 >

第134部分

妾大不如妻-第134部分

小说: 妾大不如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放过自己?早就像宋氏一样,打发自己出府了吧?
    所以孙氏早已经放下心来,只等着出府去了:不给她一点儿利害瞧瞧,她真以为自己好欺呢!孙氏一边儿恨恨的想着,一边儿扫了一眼桌上的那几个小瓶子。
    小丫头看孙氏没有着恼,听到她的话便又答道:“皇上还封了夫人做诰命夫人了,现在府上下人等,都改口称太太了。而且,太后还赐了东西给老太太和太太”
    孙氏抓起一个茶钟儿狠狠掼到了地上,茶钟儿摔碎的声音把小丫头吓得当时就哭倒在地上,口里一个劲儿地求饶虽然她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孙氏气得浑身发抖,满心满脑中全是“封了诰命、太后赐了东西”,一时没有理会小丫头。雅音看孙氏气成这个样子,知道小丫头再不出去,一会儿一定少了一顿毒打。
    雅音想了想,上前一掌打在小丫头的脸上:“你会不会说话?不会说话下次不要乱说话,气坏了奶奶你担待得的起吗?还不给我滚出去,想在这里再让奶奶看着你更生气吗?”
    小丫头捂着脸连滚带爬的出去了:她当然不知道雅音是在救她,所以她哭得很是伤心。门外的婆子一把她拉了去,捂住她的嘴在她耳边轻喝:“雅音姑娘救了你,你再哭惹得奶奶心烦,打断了你地腿还要连累雅音姑娘!没有了雅音姑娘,还有谁能救我们一救。”
    小丫头似懂非懂的闭上了嘴,虽然听不太明白婆子的话,但是她却不敢再哭了。
    孙氏知道小丫头出去了,不过却没有理会,她过了好半晌儿把满腹地气儿压了下去,才看向雅音冷声道:“你倒是好心,只是不知道那个小丫头会不会承你的情!说不定就因为你那一巴掌,正在外面咒你呢!”
    雅音脸上一白,急忙弯下身子道:“奶奶说什么呢,婢子听不太懂。”
    孙氏哼了一声儿:“今日的事情也就罢了,左不过是一个小丫头。但是,音儿,你也不要恃宠而骄,在我面前做张做势的捣鬼到时候那些人不领你地情,还惹得我真生了气,你落得里外不是人,却不要怪我这个做主子的没有提醒你!”
    雅音听得脸色更是发白,她哆嗦着嘴唇道:“奶奶,我的姑娘,婢子哪里是替人想,婢子是替您想啊。现今你被禁足了,院子里的人心里想些什么,我不说姑娘也能想到吧?姑娘如此打骂她们,她们难保有一日不生出别样的心思来,可是,姑娘啊,我们有些事儿”
    孙氏猛一抬头看向雅音,雅音被她一瞪差一点儿跪了下去。孙氏瞅了雅音半晌方才一叹:“还是你知道心疼我、替我着想啊。我也不是有心要打骂谁,只是这些人如果由着她们的性子,她们越发认为我失势可欺,更会生出别样地心思来!不过,你说是也对。雅音,只要有你,姑娘我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雅音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儿:“姑娘地话,婢子可是不敢当的。”
    孙氏轻轻一叹:“你我之间情份不同,这些话就用讲了。不过,她居然做了太太,日后我们地日子怕是不好过了。而且”孙氏扫了那几个小瓶儿一眼:“要小心再小心才成,一个不小心被人看出了什么来,就是大罪啊。”
    雅音当然听明白,所以她的脸上没有了一丝血色:太太已经是朝廷命妇,姨奶奶还想动这样地心思,岂不是要被灭九族?!
    ********
    亲们,四更完毕。小女人这些日子工作太忙了些,更新时间不能准时,亲们却一直支持小女人,小女人感谢大家了!因为有亲们的支持,所以小女人只要能坚持,能多更一章就会多一章,以此来回报大家。
    亲们,最后一句话,嘿嘿,猜到了吧?捂脸,但是还是要说:亲们,有粉票吗,有粉砸过来支持红裳,她可说是四面楚歌啊,大家要多多心疼她才是,对不对?小女人代红裳谢谢大家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
    正文 二百零一章 重礼!
     更新时间:2009…11…26 12:31:02 本章字数:3696
    整一个下午贺喜的人就没有断,真是人来人往、络;而且赵氏族中的好多长辈晚上又在赵府用得饭,把赵府的仆从们忙了一个人仰马翻,一个人也不曾得闲;不过倒也是人人喜笑颜开:这一个月的月例银子一定是要加倍的,而且得到的赏钱也不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老族长交待完明日祭祖需要注意的事情后,便起身准备告辞。他走到门口处又回对赵一鸣笑道:“侄孙,虽然今日你为我们赵氏祖先争了荣光,但是我这个做族长的也没有什么好东西相送;只不过曾得过一方好砚,所以配成了一套文房四宝,虽然不值什么,不过那个砚侄孙倒还可以一用。”
    能让族长如此交待,那砚台想来是个珍品,老太爷和赵一鸣连连道谢后,又谦虚的推辞了一番。族长笑道:“我人已经老了,家中几个不肖孙虽然也略有功名,却不是灵透之人,他们哪里能配得上那方砚?还是给侄孙吧日后便宜时,多多看顾一下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子孙,一鸣就是给我这个族爷面子了。”
    老太爷和赵一鸣不好再推辞,只得谢了又谢表示收下了在赵氏中赵一鸣的官职虽然不是最高的,不过他却是赵氏族中,而立之年就已经官居五品的唯一一人,所以才会被族长如此看重。
    贺客们走得并不算晚,不过掌灯时分过了不久,贺客便散干净了:大家都知道赵府的主子们还有事情要做。
    外客走了,老太爷和赵一鸣的脸都现出了疲色,不过精神都还好。父子二人稍稍在大堂上休息了一会儿,便向内院行去:家中奴仆们还没有正式见礼呢。
    老太太和红裳也在花厅上正在休息不要说老太太已经歪倒在大迎枕上,就是红裳在椅子上也加了靠势。她们婆媳看到赵一鸣父子进了屋,便站了起来:“客人都走了?”
    老太爷坐下:“都走了。”
    老太太笑道:“闹得我虽然有些乏,不过却还是感觉很精神的样子。”
    老太爷笑了起来,轻轻摇头道:“高兴的吧。今日来得贺客大多是近族的人,明日的贺客才是重头只要儿子争气,这样地喜事儿以后还有呢。对了,家中应该备下的都备下了吧?不要到时候有什么疏漏,被人看了笑话去。”
    红裳欠了欠身子:“老太爷放心就是。一切都已经备妥了每样事情都安排了人手。且不是一个人。不会出乱子地。”
    老太爷这才放下心来。靠在椅子上笑道:“那些文房四宝倒真是收了不少。不过族长临走时说地话儿。嗯。应该是好东西。一会儿让人找出来吧。免得和明日贺礼杂乱到一处。丢了或是损坏了那就辜负了老族叔地一份心意。”
    赵一鸣答应了:“吩咐赵安夫妇一声儿就好。把文房四宝整理一下。把那些上好地拣出来送到上房。我们仔细看一看那些纸墨什么地免得下人们眼拙。看漏了什么。糟蹋了好东西。”
    老太爷不在意地点了点头。红裳便把赵一鸣地话吩咐了下去。
    老太太看看无事了。便道:“让家人都来见礼吧。全了礼今日也早些歇下。明日还有得累呢。”
    老太爷笑道:“正是。”言梅便出去传话了:姑娘与姨娘还有各管事们早已经准备好了。
    凤舞不在家,打头进来地便是凤歌了,又因为凤韵腿上有伤,所以她是被雪语抱进来了。三个姑娘进来先拜了一拜老太爷和老太太,然后便大礼对着赵一鸣和红裳拜了下去。
    凤韵的头是雪语代叩地。
    这样的礼是不能免的,红裳只得正襟危坐受了三位姑娘的大礼。
    姑娘们礼毕后便是姨娘。先进来的是陈姨娘,她地面色虽然带着喜色,不过倒底也没有掩过她脸上的那几份忧色。不止是红裳多看了陈氏一眼,就连凤韵也看出了自己姨娘不太对劲儿只是现在不便宜问陈氏,所以都只是在心中纳闷。
    凤韵却想着明日要找个空闲来问问自己地姨娘:她是不是有什么烦恼了?嗯,也许是为为陈富夫妇也说不定。
    凤韵虽小,却比陈氏通透,她知道陈富的事情,现在她或是自己姨娘都不能插言:太太如果想看她们的面子,放陈富一马自然会放如果不放,自己和姨娘也不要给太太去添乱,那只能是陈富他们捉下的祸事儿太大了。
    陈氏跪下对着赵一鸣和红裳拜了三拜,说了几句恭喜的话后,便奉上她的贺礼:一顶她亲手绣地帐子。帐子的料子虽然说不上有多好,不过倒也过得去,倒是那绣得花样儿极好不好,那图样在老太太看来是极好地是百
    老太爷和老太太看得心中大乐,老太太高兴的说了一声:“赏,重重赏你们姨奶奶!”陈氏便得了不少银钱:买三顶帐子也有余了。
    红裳看到那花样儿脸上一红,心中也感念陈氏地好心,便笑着道了一声儿谢,也让侍书赏了陈姨娘一些东西。就是连赵一鸣也是很高兴的,看着陈氏点了点头。可是陈氏似乎别有心思,对于赵一鸣地高兴,她根本就没有看到。
    陈氏得了彩头却也没有多高兴,谢过老太太和红裳后,她立到了红裳的身侧:脸上的忧色并没有解开。
    后面进来的便是小陈氏了。她行礼如仪后奉上的贺礼,并没有得老太太的欢心小陈氏今日原就是要平平常常,不是为了得彩头;红裳淡淡道了声谢,赏了她一些东西。
    因为孙氏在禁足,所以是雅音代她来给红裳行得礼,奉上了贺礼:一套白瓷的茶具虽说不上有多么好来,倒也过得去。
    红裳看到小陈氏和孙氏的贺礼,心里当然和明镜似的这两位姨娘还是各自安着心思呢。
    随后便是执事的管事们一拨一拨的进来道了贺。红裳的注意力却没有在管事儿的身上:陈氏的面有苦色,与小陈氏的一脸轻松,实在是太让人奇怪了;现在面有苦色的人应该是小陈氏,而不是陈氏才对啊。
    想到陈氏送来的百子图的那顶帐子,红裳心中一动:虽然陈氏待自己的确很好,但依她的心思,她可是想不出这样好的主意来:既讨了自己和赵一鸣的欢喜,还能讨到赵家两位老主子的欢心,打死她陈氏,她也想不出来。
    红裳扫了一眼小陈氏:她前两日还如热锅的蚂蚁,今日却如此自若不会是给陈氏说了什么吧?红裳想到这里又看了一眼陈氏:看来是这样的,毕竟陈富是陈氏的哥哥,依着陈氏的脾性来说,她一来怕事儿,二来也会担心她的兄长。
    如此一想,陈氏突然冒出来到忧心便有了解释,而小陈氏的自若也有缘由。红裳在心底淡淡一笑:人啊,总是不到黄河不死心。
    小陈氏这个时候如果自认其错,把所得的银子全数交上来,凭红裳的为人,她还真不好意思再严加处置小陈氏。不过,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从古至今,因财看不破的又何止一个小陈氏呢?
    众人礼毕后,赵安娘子带着两个婆子把文房四宝送了过来:倒也不多,十几份的样子。
    赵安娘子笑道:“送文房四宝的人倒也不多,顶多有十几个人。所有的人送得都是上好的端纸,全部都在这里了。”
    赵一鸣笑了一下点点头:“放到桌上吧,我和老太爷看一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没有的话就一起入库好了。”这个时候来送礼的人,最不齐也要买此上好的文房四宝过来,送平常之物便失了他送礼的心了。
    赵安娘子答应着把东西放到了桌子上,一旁的言梅忽然想起中午时表姑娘送过得也是文房四宝,便转身把那一份也取了过来,放在了桌上。
    桌上的东西每一份不错,看来都是花了不少的银子。
    红裳看着那些宣纸笑道:“这些纸张夫君倒是用不太着的,拿出一些放到书房给老太爷闲时书画用,其它的足够我们这两年送礼之用了。”
    老太爷也笑着摇头道:“我看着人家书或是画还可以,我自己?罢了吧。还是统统收起入库吧,不要糟蹋了好东西。”
    老太太摸了摸那些纸:“依你们老太爷吧,不要让他糟蹋了好东西。”
    赵一鸣和红裳陪着笑了两声,仔细看向了其它的东西。笔也是极不错的,不过赵一鸣和老太爷累死也用不了这许多的笔。老太爷和赵一鸣各选了两三支笔后,其它也让赵安娘子入库。
    观看墨的时候却现了好东西:一盒徽墨!
    赵一鸣有些不太敢相信,他取了起来仔细观看,那墨上的印记分明是制默大家李某人的名字!赵一鸣吸了一口凉气:“父亲,您看。”
    老太爷看完后也皱起了眉头:“看看同墨一齐送来的砚台!”老族长只说是好砚,并没有提到墨呵,单这墨已经是极重的礼了。
    砚台不出所料也是名贵之极的端砚!同样是出自名家之手。
    ********
    小女人拱手为礼,不说话亲们也能猜到了,嘿嘿,老话一句:求票了!有粉票的亲请支持粉票,没有粉票的亲就多多支持推荐票。总之,小女人是一张不歉少,两张也不歉多,谢谢大家!
    正文 二百零二章 都猜到了
     更新时间:2009…11…26 16:40:54 本章字数:3655
    一鸣父子二人对看一眼:“族长真是舍得下本钱啊,几个孙儿虽然不怎么爱读书,不过也不是没有功名在身,且族中又不是我们一家在朝中为官,他为什么要送我们这么重的礼?”
    红裳正在翻看着文房四宝,听到赵一鸣和老太爷的话后,翻开包着那墨与砚的纸张,她取了这份贺礼的笺条赵一鸣虽然连升两级,也不过是个五品的官儿,在京城实在是算不上什么,族长怎么可能会送这么重的礼,应该是另有其人才对。
    红裳只看了一眼,她的眼皮便跳了一跳,然后淡淡的道:“老太爷,夫君,这不是族长的贺礼,这些都是表姑娘的贺礼。”
    老太爷和赵一鸣闻言,两个人差一点儿没有把手中的墨和砚失手摔了:她一个姑娘家,哪里得来了如此贵重的东西!这两样中的一样东西就已经很难求了,她却有两样?!有些人家就是求人到处打听,也不见得能得其一,她一个姑娘家却有两样儿,这也太让人不敢相信了。
    赵一鸣听到红裳的话后,回过神来便把手中的砚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