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妾大不如妻 >

第172部分

妾大不如妻-第172部分

小说: 妾大不如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也要小心见了风明儿头疼。”
    老太太这才松开了赵一飞,应了红裳一声儿,对着一旁的金氏点了点头,便由着红裳和金氏扶着她向屋子里走去。
    红裳注意到随她们身后的除了四姑娘凤灵外,还有两个妇人打扮的女子,穿戴一看便不是仆妇:想来是赵一飞的妾室了。
    两个妇人年纪并不一般:大些的看上去同宋氏差不多的年纪,小些的也就二十左右。不过看她们走路都低着头,虽然穿戴与仆妇们不同,却也强不了多少与赵一鸣的妾室们相比可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在天上的当然是赵一鸣的妾室们,在地上便是赵一飞的妾室了。
    红裳扫了一凤灵,忽然想起赵安娘子说过,二老爷身边的姨娘只有二位,全都是老太太给二老爷;有一位是在金氏进门以前便跟了二老爷,金氏进门时便有了身孕过却是一个女孩,不过半年便莫名的夭折了。
    红裳想到这里机灵灵的打了一寒战,金氏的手段不止是高,而且狠啊!自金氏进门儿,赵一飞虽然又纳了一个妾房收了不计其数,除了金氏,但却再没有一个女子有了赵一飞的骨肉!只这手段,红裳就自愧不如。
    老太太走了两步,忽然住了脚看得正是儿子赵一飞。红裳看老太太的意思想松开了金氏,便知道她想抓着小儿子的手,便主动放开了老太太身错后了一步相让赵一飞。
    赵一飞上前扶起了老太。金氏却向红裳投来了一个眼神。似乎极不赞同红裳地做法。
    氏是不赞同。她对于老太太并没有什么敬意。当初她与赵一飞地亲事儿能成半儿是缘于老太爷与她父亲交好。当时谁也不知道老太爷会因病不能再领差。都认为他不过是小组恙。人人都认为老太爷在仕途还会再上一步。所以金侍郎当初才会同赵府议亲事儿;还一半儿原因就是金氏曾在家中偷偷看到过赵一飞。她当时真是一见倾心让她万万没有想到这是一个金玉其外地人当时便把一颗芳心轻易许了他。
    后来老太爷一病辞官。而赵一飞兄弟地官职又低金氏便慢慢不把赵家地人看到眼中了;对于老太爷还有三分敬意对于总往儿子房里塞丫头地老太太没有了一丝敬意。只有不耐烦与三分恨。
    赵一飞因为自己地确没有本事儿以对于高攀上地亲事儿他还是心里有数地。所以本就对金氏相让三分;而他身上地官职当年虽然大哥出了力可是最终也多亏了岳丈才真能成。自有了官儿后更是把相让地三分变做了惧内。
    再加上赵一飞地纨绔、好色。金氏对于赵一飞地不满。慢慢变作了对赵家地极度不满。可是再不满她也已经嫁了过来。所以也只能将就把日子过下去了。如果老太太不找她地麻烦。她也能对老太太客客气气地略尽孝道她父亲可是礼部地侍郎。她当然知道孝字怎样写;但偏偏老太太不同老太爷一样。把金家放在眼中。只把金氏当作是自己地媳妇看待那可就是打骂由心嘛;这还罢了。让金氏最着恼地便是赵一飞地好色。而老太太做为母亲不但不加管束却由着他胡闹。不止如此。还隔三差五地给赵一飞塞通房丫头;一来二去。老太太终于捅破了金氏地马蜂窝。婆媳关系势成水火。
    所以。金氏嫁进来多少年。就同老太太斗了多少年;在金氏地眼中。老太太根本不用讨好当然了。面子上地事儿一定要过得去。她可不想丢了父亲地脸面;所以。看到红裳成全她与赵一飞服侍老太太。金氏虽然感激红裳地好意。却并不领情:老太太是个什么东西。自己伺候她。她不怕折寿嘛!
    氏做事儿就是让老太太着恼,却还让老太太抓不住老太爷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说金侍郎家中这些年没有少帮衬自己的小儿子,他也不过给儿媳妇难看。
    金氏对红裳的亲热自然有自己的小算盘,赵家的家业,她是一心想要,而且志在必得;不过,只要老太爷在世一日,这事儿便不能闹到台面儿上,所以她并不急着同红裳翻脸,一切要多看一看再作打算。
    金氏的如意算盘:如果这位新任的大嫂像原来那一位一样,那自己哄得她团团转还不是手到擒来?
    老太太是真得高兴,赵一飞做戏的成份多一些:母亲可是他在赵府与大哥相争的依仗,他能不哭得痛一些,表示一下自己对于母亲的思念之情?
    金氏虽然看不惯老太太和赵一飞的那一套,但也知道自家的夫君得老太太的欢心是他们争夺家业的最大依仗,所以她夫君要哄老太太开心,她是一点儿也不拦着,有时候还会助他一臂之力。
    凤灵小姑娘却没有高兴或是不高兴:反正是回家呗,自己在哪里不也就是这么过?父亲不是去混女人堆儿,就是去赌钱;母亲不是骂姨娘,就是骂父亲;祖父祖母?自己家一共五个姐妹,自己算是哪根葱哪根蒜?他们盼得是弟弟,不是自己这个丫头片子赔钱货!
    年纪大些的姨娘进了赵就松了一口气儿:回了赵府,有老太太撑腰,日子总比在外面时好过,老爷也能来自己房里一次半次的,如果万一刚巧……,所以她脸上倒带上一线久不见的笑意儿。
    年纪小些的娘想得同那姨娘差不多,她感觉自己仗着有老太太,可以不用再怕太太,到时多想法子哄得老爷到自己屋里来能生个一儿半女,才能真得在赵府存身啊。
    一行人各怀心思的进了花厅,老爷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当他看到小儿子和老太太还是流泪着进来的,尤其是小儿子哭得那个痛,他更是心里发恼:父母又没有死,用得着这么哭嘛!
    赵一飞一看到父亲当便收起了眼泪,换上了一脸的恭谨,小心的扶着老太太进了厅。他变脸的速度让红裳有些错愕:这也太快了一些吧!
    赵一飞和金氏把老太太到椅子上坐下,金氏放开老太太后便看向了赵一飞,她在等赵一飞过去给老太爷行礼。赵一飞却看一眼老太爷,好似有些怕得缩了缩脖子。老太太轻轻拍了拍赵一飞的手:“去吧,给你父亲请个安,他可也是等了你半日。”
    太太说完又瞪了一眼老太爷:“儿子刚回来,有什么事儿过了今儿再说。”老太太为了赵一飞一辈子没有少给老太爷争吵只要小儿子在她身边,不要说让老太太和老太爷争执两句,就是让老太太责骂老太爷,她也不是没有做过。
    赵一飞虽然心下忐忑不安,不过知道给父亲请安是免不了的,只能和金氏过去对着老太爷拜了下去。
    老太爷冷冷哼了一声儿,然后对着金氏温言道:“媳妇一路辛苦了吧?起来吧,一旁坐下歇一会儿。”
    金氏谢过了老太爷,也不理会赵一飞:这样的架势在她进了赵家的门儿后,哪个月不上演几回她是坐着的,她的夫君却是跪着的。不是她不想,只是陪着一起跪也陪烦了,后来干脆不理不睬,由赵一飞被他父亲骂了:他父亲能把骂醒也是好事儿一桩啊。
    金氏自行过去给老太太福了一福:“老太太安。”老太太眼睛只在儿子身上了,看也没有看金氏,只是随口道:“起吧。”
    金氏也不把老太太的冷落当成一回事儿,自顾自起身到红裳下首坐下了,还对着红裳眨了眨眼:你看,人家只有儿子,哪里有我这个媳妇?
    红裳只好回了微微一笑,便取了茶钟儿示意金氏吃茶:吃茶吧,少说话,少打眼色的好呵。她可不想让老太太认为,二媳妇一回来就拉着大媳妇联成了一气儿。
    赵一飞没有老太爷的话不敢起来,便抬头飞快的、可怜兮兮的看了老太太一眼。
    老太太乍一见儿子,亲热还没有亲热过来呢,如何能看儿子吃苦,急忙道:“好了,好了,知道你教训儿子也是为儿子好,可是儿子不是刚回来嘛;来日方长,你就不能让儿子好好歇一歇?儿子叩头也叩了,你就说句话儿让他起来吧。”
    ********
    这是第三章,第四章要晚一些,小女人,咳,饿了,我先吃饭再码字好不好?不会让亲们久等的。
    正文 二百五十六章 第一次会面
     更新时间:2009…12…12 22:47:28 本章字数:3631
    太爷瞪了老太太一眼,嗔她把儿子惯坏了;可是看看那里眼观鼻,鼻观心的样子,也知道不是训儿子的好时机。
    便沉声道:“你还起来,难道还想让我请你起来不成?!”
    赵一飞连忙叩了一个头自地上爬了起来,然后到老太太身边儿坐下了老太太早已经命人放了一把椅子在那里。
    老太爷看得那个气:“夫人!他现在不小了,哪里还如此能没有规矩?!一飞,你给坐下去!”顿了顿又想起一事儿来:“一飞,你给母亲请过安了嘛,你就坐下!”
    赵一飞被父亲喝的一惊,他急忙站了起来。老太太却一把拉住了赵一飞,一面轻轻拍着赵一飞的手安抚他,一面对老太爷道:“夫君,飞儿一去这么多年,我想儿子想得快疯了,刚刚回来我同飞儿亲热一下都不行?规矩?明儿再立就晚了不成?”
    老太爷看老太摩挲着赵一飞,他的气儿就往上直撞:一飞就多大了?!近三十岁的人了,老太太居然像对小孩子一样,生怕吓到他一样。
    可是,老太爷扫了一旁坐的两个儿媳妇,最终狠狠瞪了一眼赵一飞:“你同你大嫂见过礼了?这就坐下了,你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老太爷也知老妻的脾气,只要事关小儿子,你就是讲大道理把天讲下来,她也听不进去!所以老太爷没有同老太太理论,当着两个儿媳妇的面儿,也不好太过教训赵一飞,所以只是提醒了一下儿子,让他给大嫂见礼。
    老太爷毕竟是赵一飞的父亲,他赵一飞给红裳见礼,也不过希望赵一飞能和哥嫂的关系好一些日后自己和老太太百年,有大儿子夫妇二人照看着,这个小儿子也不至于闯太大的祸出来。
    赵一飞还没有说话,裳急忙抢先答道:“回老太爷,已经见过礼了。”红裳虽然知道老太爷要训儿子,可是这个时候把自己拉进来却不厚道了:赵一飞如果因自己被老太爷训斥,老太太说不定就会迁怒。
    老太太也连忙打圆场儿:“好了了。黑着一脸都吓到灵儿了。灵儿。来来我看看长高了多少。”老太太这明显就是为了引开老太爷地注意力。
    凤灵一直在旁边立着。看父训斥父亲。她不好上前见礼不能退下去。只能干巴巴地站着:对于祖父对她父亲地训斥。她也是见惯了地。根本没有一丝惧怕。
    听到老太太地话灵这才上前给老太爷和老太太见礼:“老太爷、老太太安!”
    老太太拉了凤灵起来:“好孩子。这个头儿真长高了。嗯。都快赶上你凤音姐姐了。”老太太说这话儿纯粹是废话。赵一飞一走三年多。女儿不长高才怪。
    说两句话儿后太太忽然想起了凤歌三人。便看向红裳:“媳妇儿你二叔他们一家回来。就不让凤歌几个上学了吧?放一天儿让她们姐妹们也团聚一下吧;嗯。也让那三个轻松一下个先生地课。不要累坏了她们。”
    红裳答应了又道:“虽然先生多些。不过每天都只学四个时辰。少半个时辰就会让姑娘们休息一下。不会累到她们地。”
    老太太点了点头:“我只是随口一说,这些事儿有你和一鸣打理,我没有不放心的。”金氏正在吃茶,听到老太太的话儿扫了一眼红裳。
    红裳只是应对着老太太,好似没有发觉金氏看过来的目光。
    底下早就丫头婆子听到老太太和红裳话后,禀了一声就去传话儿请姑娘们过来。
    老太爷这当儿也拉了凤灵到近前看了看,夸奖两句,又勉励了几句。
    凤灵虽然看上去不像凤韵那么机伶,倒也应答得体,言吐举止很合礼数;老太爷也因此脸上现出了一丝笑容儿:“好孩子,有长进。过了明儿,就和你姐姐他们一起去上学吧。府里现如今请着几位先生呢,你过去一来可以学几个字儿,二来也同姐妹们一起耍耍,不要生份了。”
    凤灵一走三年多,老太爷怕她同凤歌几个人真得生份了:老人家嘛,总是希望儿孙们能欢欢喜喜、和和气气的在一处,他看着才叫一个高兴。
    凤灵眼睛一亮:“是的,老太爷。”她没有想到现今府中居然已经有了先生,对于凤灵来说倒真是好事儿她是极爱学东西的人儿。
    金氏看老太爷、老太太和凤灵说着话儿,便轻声问红裳:“嫂嫂,先生是教什么的?”女儿去东西了,做母亲的怎么也要问一问。而金氏这样问,是因为不放心红裳:她一个商人之女,知道应该
    学些什么嘛?如果那些先生不行,倒不如她再费:外请了先生过来单教女儿的好。
    红裳轻轻一笑:“教什么的也有,术算啊,写字啊,礼仪、女红等等,都有。”
    金氏听到后深深看了一眼红裳,然后一笑:“嫂嫂想得周全呢,倒真是应该让女孩儿学些东西,日后到婆家不至于太受气。”
    金氏万万没有想到红裳一个商人之女,会给府中的姑娘们请来如此多的先生,比她想得还要同周全:她既然有这番见识,怕是不好拉拢,就算是好拉拢,怕也不好掌握呢。
    红裳只淡淡笑道:“哪里是我想的?是你那个大哥想出来的他也是看凤歌几个人总是玩耍,所以才请了几个先生拘束她们一下,也好让她们学些东西;虽然女子无才便是德,识几个字倒也算不得什么。”
    金氏闻言也只一笑:“日后,灵儿还要麻烦嫂嫂多照看一二;我啊,是个没心没肺的,今儿听说府中有先生,倒真是省了我不少的心事儿。”她虽然没有尽去疑心,不过却也安心了不少。
    红裳客气了两句,便又开吃茶了:不吃茶就要应对二夫人,那不如吃茶的好。
    可是金氏吃口茶后,看了一眼老太爷、老太太:他们还在同凤灵说着话呢,便又对红裳道:“嫂嫂,你回府有几个月了吧?老太太给了大哥几个丫头做通房?或是给大哥又纳了妾不曾。”她想看看现在的老太太还如三年前一样嘛,而且她也有借此事儿同红裳结个‘同盟’的意思。
    红裳听到金氏的话儿,一口茶没来及咽下去,差一点儿被呛到了。
    她看了一眼金氏,又了一眼上座的老太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