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宦海龙腾 >

第383部分

宦海龙腾-第383部分

小说: 宦海龙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资本主义的薪水,据说他一年的工资加奖金福利起码是二三十万,这还不算职务消费,比市委书记、市长的收入可都高多了。
    在公告公布的截止时间之前,一共有旧家房地产开发商报名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缴纳了竞买保证金。这十家公司本地公司有六家,其中有四家是民营企业,都是在吴城市有点名气的开发商。另外四家公司都是外地的,包括全国知名的某些公司,在业界都是排名前十的知名房地产公司。
    参加今天拍卖会的除了报名参加竞拍的房地产公司的代表外,吴城市国土资源局所属单位负责人、机关处室的处长也都组成了观摩团前来助兴,城建口的各委办局的头头们也作为特邀嘉宾前来出席。
    上午口时,土地拍卖会准时开始。拍卖会由吴城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朱建斌主持,周临森亲临拍卖会现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企业家到吴城投资兴业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吴城正面临本世纪末的最大机遇。潜力巨大、商机无限,是一片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的热土,吴城市委、市政府会采取有力措施,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让大家在吴城投资顺心、顺利。预祝大家在吴城发财。”
    这次主槌的拍卖师是从京城请来的知名拍卖师张少”张少”虽说年纪不大,但是在圈子内小有名气,曾经在国内主持过很多次土地拍卖会。他的特点就是很有煽动力,有着瞬间点燃漏*点的才华,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幽默潜质。
    点力分。土地储备交易中心主任李方杰将装有竞拍底价的密封件交到了张少川手中。
    张少川走上拍卖台,首先介绍今天竞拍的这块土地的情况,尽管台下的各路地产商对这个地块已经做了详尽的研究,情况已经烂熟于胸。但是作为程序,拍卖师必须介绍清楚。
    张少川走到中间,满面笑容:“欢迎各位嘉宾光临我们吴城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参加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会。
    今天拍卖会有一宗标的,地块在城东区重型机械厂,处于吴城市一环线内。是绝版的黄金宝地,总用地面积必亩,容积率不超过弘。到过吴城的人都在说,这么一块风水宝地怎么被作为工业用地。谁都知道吴城这个。地块,刚才周市长也介绍了吴城是一个极具投资潜力的城市,相信大家也会看好吴城房地产市场的大好前景!”通常,起拍价有按亩计价。有按楼面地价计价的,也有按总价计价的。具体采取何种方式,由土地储备交易中心根据实际情况掌握。这次,为了更直观。为了更好的制造轰动效应。采取的是总价计价方式。
    张少川宣布了今天的竞拍规则:“今天采取的拍卖方式是增价拍卖的方式。就是我报出一个。起拍价。下面的竞买人按照这个起拍价由低往高应价。”
    他顿了一顿,给大家消化一下刚才的话。然后说道:“今天我们每举一次是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加四万元。由低往上应价,价格到了一定高度后,其他竞买人没有应价了,我以三声提示各位,比如奶万元第一次、旦凹万元第二次,坠四万元八号第三次这样的形式提醒各位,三声提示后,没有其他竞买人继续出引四万元的时候。我就会敲锤,这个时间大约在七后。浅喊了三声的时候大家也可以举牌。没有敲槌之前大淤哪小以举牌。当然您如果嫌四万元一次太过麻烦,或者想要彻底击溃对方,可以直接喊出您要的价码。”
    台下此时自然不会有人说话小都静静地看着他。
    张少川缓缓拆开了装有底价的信封,然后大声报出今天的成交底价:“3亿!如果大家没有异议,我们现在开始口头报价。”
    8号第一个举牌,3烈亿!
    不到一秒钟,坐在他后两排的一个高个子男子举了牌,直接喊价:“弥亿!”
    在场的人都把日光投向了他小是所号。不过这个价钱很快也被湮没。坠号、呕号轮番举牌或报价。经历了三十多个回合的较量,价格很快抬升到昭亿。
    品号直接叫出了昭亿的价钱小这次没有人很快的回应。
    张少川大声问道:“现在是好亿元,有人愿意出4引亿元的吗,好亿是我们所号的应价,昭亿第一次、昭亿第二次!
    4鳃亿!全场一片“啊”的声音。目光投向了叫价的8号,这次两号和8号较上劲了,佑号每举牌叫价一次,8号就跟着举一次。
    这个8号就是吴城江河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老总江大河,在伤号叫出个亿的时候,8号直接叫出名亿。张少”大声喊道:“心乙第一次!有没有比旧亿更高的,旧乙第二次。成交!祝贺8号,也非常感谢各位的参与,谢谢!”
    吴城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主任李方杰上台和江河房地产公司的老总江大河签署了成交确认书。尔后,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朱建斌也与江大河签订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这次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远远超出了预期效果,楼面地价、成交总价、单价都创造了吴城市土地出让的天价。一举拍出了吴城的新地王。
    这几天,省市媒体不遗余力的宣传这次的土地拍卖盛况,几家中央主流媒体也进行了正面报道。
    这都是市委、市政府精心安排的,通过广泛宣传,扩大吴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宣传吴城市的城市经营理念。最终目的就是向境内外的投资者发出强烈的信号,让他们觉得吴城的发展潜力巨大,可以放心来投资兴业。国土局长朱建斌、土地储备交易中心主任李方杰在新闻媒体上频频亮相,大谈特谈吴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良好前景,并表示今后将更多的通过土地市场公开出让土地使用权。
    江河房地产公司的老总江大河自打拿地成功后也没闲着,他的江河房地产公司虽然在吴城市房地产市场上小有名气,但是在这个圈子之外知之者还是不多,江大河当然不会放过这个花个亿买来的露脸机会,吴城晚报、吴江新报都对他进行了专访。占据了整整一个版面。
    报社不会白给他做广告,江河房地产公司每年都在这几个媒体上投入几百万的广告费,这次的专访也应该属于广告的范畴。这样的专访基本上可以列入软广告范畴,这些专访无外乎是主人公吹嘘他艰难的创业史,述说自己如何把企业一步步做大做强,向外界阐述自己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展示一下自己的伟大报复。无外乎是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宣扬自己不以赚钱为唯一目标,而是要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最后在展示一下过往的慈善行为。有的人还会把自己最得意的标准像展示在上面,让更多的人知道他。
    江大河先生也在专访中也回顾了自己的创业史。旧年前,在离吴城市二百公里的乡下,他是一个十里八乡有点名气的泥瓦匠,这样的人在农村就是能人了,他为人很实在,做房子从来不偷工减料,很多人都请他做房子。但是乡下的农民经济都不宽裕,做新房都要到处借债,所以欠江大河他们这样的包工头的工钱也就在所难免。时间长了,他也扛不住了,他必须得给徒弟们给生活费,得给请的大工、小工开工资。家里的老人、老婆、孩子也需要他拿钱回去生活。
    无奈之下。他只得带着他的几个徒弟到吴城市来讨生活。
    初来吴城,他吃了不少苦。刚开始,他和几个徒弟在一个建筑工地打工,在建筑工地当工人当然是很辛苦,赚的钱也不多。可他江大河不是一般的民工,毕竟他是读个高中,在乡下当过包工头的能人。别的民工休息的时候。打牌、泡妞、喝酒的时候。他要么在看书,要么在看报。
    包工头看他比较机灵,活干的也好,就开始让他负了点小责。他也干的很上心,工作很负责刀就这样,从开始带着几个人分包一点小工程开始。江大河逐渐的成为了一个包工头,和原来在乡下不同的是,现在盖的都是大房子。做的是大工程。
    这是内年代末,吴城的房地产市场刚刚处于萌芽状态,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好些个。年头的江大河,看准了这个时机,成立了江河房地产公司。
    坦白的说,他江大河也没有这么敏锐的眼光,会预料到华夏的房地产市场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没有想到会在若干年之后。从事房地产开发会有暴利。
    促使他投身房地产开发的直接动因是他当包工头的时候,经常要垫资进场施工,完了之后结算不仅要到处求爷爷告奶奶,还要拖很长时间。让他不胜其烦。几年包工头当下来,钱倒是赚了不少,但是却经常为筹钱而发愁,找银行贷款肯定行不通。因为他没有资产可以抵押,唯一的路就是民间借贷,所以他赚的钱要么给别人付了利息,要么成了债务。
    后来有一个在政府部门工作的老乡跟他出了主意,建议他注册一家公司,现在品川,江场刚刚起步,政府有此安居丫程的项目,想办活州做。这样资金问题和债务问题都可以解决,而且利润率应该更高一些。
    做了几个安居工程的项目,江大河也赚到了一些钱,算是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更重要的是他借此和吴城市的一些官员攀上了关系。在他们的眼中,这个小江大河不仅做工程一丝不芶,质量上没的挑剔。做人也很有一套,够哥们,讲义气。仗义疏财。后来他做的几个小型的商品房楼盘,有的关系户在他那儿买房子,他都给的是最低的折扣。
    江大河的发迹史基本上就是一个进城务工人员的个人奋斗史,听起来好像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大潮中,又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土地拍卖会取得了成功,市委书记董东平、市长任选平都很高兴。通过周临森副市长对相关单位的负责同志表示了祝贺。
    在外人看来,这次立下大功的是国土局和土地储备交易中心,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卖地卖地,只有国土局才能卖吗。因此,媒体的关注度基本集中在国土局、土地中心,没有人会想起规划局和这几个亿有啥关系。
    但是董东平、任选平还有周临森他们知道,市规划局这次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的辛勤工作对这次土地拍卖的成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说是功不可没一点也不为过。
    市委办公厅通知,市委书记董东平将于下周三下午到规划局调研。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规划局调研,一般来说一年至少有一次主要是了解一下工作情况,对城市规划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是看望慰问同志们。
    规划局因为是全市城市建设的龙头,因而会受到领导更多的关心和关爱,所以市委书记来调研并非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对于有些单位来说就不一样了,估计他们的领导一当几年。市委书记没到他们单位调研过一次也是正常的。贾映瑜对这次董书记来调研非常重视,毕竟这是他当局长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次来局里调研,因此不能掉以轻心。
    市委办公厅的通知并没有说明董书记要调研的具体内容,只是说听取市规发局的工作汇报。范围太宽泛,董书记究竟是要了解哪方面的工作呢?是规发;编制,还是近期重点项目建设规划呢,抑或是规划系统,干部队伍建设?
    看来要想了解的更准确。还是只有向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了解了。市委秘书长是市委书记的大内总管,不过市委秘书长乃是市委常委。贾映瑜在人家面前那得毕恭毕敬的。为了这样的事找市领导打听,好像有点不合时宜,况且也不一定听得到真正想听的内容。
    董书记的秘书楚文浩是吴江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和贾映瑜的爱人苗新是大学同学,算起来也是贾映瑜的校友、师弟。黄文浩是当年他们中文系的才子,写的一手好文章,毕业的时候直接分配到了吴城市委政研室。董东平到市里工作后,办公厅就推荐黄文浩给他当了秘书。现在已经是市委办公厅正处级专职秘书了。
    贾映瑜给黄文浩打电话,问他今天有没有时间一起出来坐一坐。黄文浩笑道:“贾局长亲自发出邀请,受宠若惊啊!不过今天真没时间,董书记今晚要宴请京城来的客人,我要一起去。”
    贾映瑜说道:“那就改日再请你黄大秘了。不过有个事情我得请教一下你。”
    黄文浩笑道:“我就知道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是不是董书记去你们局里调研的事情?”
    贾映瑜答:“看来什么事都瞒不过你黄大秘。我就是想了解一下董书记到我们局里调研,具体想了解一些什么内容,或者说董书记对什么方面感兴趣。希望黄大秘透露一二,以便兄弟我汇报的时候有的放矢。”
    黄文浩呵呵一笑,说:“这个主要还是你们自己把握,不过我可以提示一下,董书记对我们吴城市的城市定位非常关注,到时候他可能会针对这个问题作重要讲话,你的汇报可以从这个方面入手。
    贾映瑜连忙感谢道:“谢谢黄大秘,周末有时间我们组织一次家庭聚会,去北湖度假村休息一下。”
    黄文浩也应了,说:“只要董书记不加班,我就有时,我现在的时间完全不由自己做主,身不由己。”
    跟黄文浩聊了一阵,虽然黄大秘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几句话,但是贾映瑜心里有底多了。
    秘书虽然不是领导,但是秘书长期在领导身边工作,领导在做什么。领导在想什么,作为一个称职的秘书,他必须知道,必须了解。
    黄文浩就是一个称职甚至称得上优秀的秘书,他是笔杆子出身。所以他非常注意搜集整理董东平在各种会议上的讲话,平时也对领导的言行和活动进行思考和琢磨,基本上对董东平的执政思路有了一定的理解。
    所以。贾映瑜的电话一打进来,他就知道贾映瑜有什么用意,很快。他就能把他所理解的内容传达给他,这样既能促进工作,又能结交朋友,何乐而不为。
    贾映瑜叫来了办公室主任林南方,对他说:“下周市委董书记来我们局调研的事,一定要有周密的安排,工作分工要做好,具体的工作有你们办公室负责协调,文字材料也有你们负责起草,需要相关的资料可以要各个单个提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