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富贵荣华全本 >

第225部分

富贵荣华全本-第225部分

小说: 富贵荣华全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音刚落,她就看见金姑姑急急忙忙冲了进来,甚至来不及行礼便开口说道:“太子妃殿下,开平有消息了!”
见章晗一怔之下立时面色大变,她好容易理顺了气,这才喜气洋洋地说道:“镇守开平的章大人上报朝廷,虏寇兵围开平十昼夜,他以粮绝假降,带二十余亲随至敌营,挟持了虏寇三王子库特,再加上城中猝尔一举反击,虏寇措不及防一时大败……总之奴婢只听了一个大概,反正开平保住了!”
此话一出,章晗只觉得心中大石落地。想起章昶此前送信进宫道是母亲闻开平消息而病倒,因而从此前临盆之前到如今坐蓐,她竟是一直心忧父危母疾,一时竟是险些瘫倒了下来。一旁的魏氏眼疾手快,赶紧扶住了她,又连声问道:“外头春和殿里,太子殿下和辽王殿下可知情?”
“都知道了,辽王殿下欢喜得大笑不止,正是太子殿下差了人来丽正殿报信!”
东宫这边如释重负欣喜若狂之际,这紧急军报亦是让乾清宫中的皇帝陈栐大为振奋。送信的信使尽管早已疲累欲死,但还是被他直接召入了乾清宫,得知此人便是当日在城中参与了最后反击的章锋亲兵,他少不得开口问道:“就算是假降,虏寇就一丁点防备都没有?”
“回禀皇上,章大人早早就在几次城头攻防之中,令人对虏寇放出了城中快要绝粮的消息,因而后来虏寇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攻势渐缓,不断让人射箭上城头劝告归降,最后章大人是假作被部属捆绑胁迫,由二十余死士送到虏寇大营中去的。这些死士的武器都早早被收走了,而章大人虽被搜过,可因身上捆绑锁着铁链,虏寇三王子库特丝毫没有提防,因而章大人得以用铁链挟持了库特,为其他人争得兵器防卫,而此刻城中宋先生指挥兵马乍然袭营,虏寇猝不及防大败而走,斩首六百余,余者溃散不计其数!”
听完这些禀报,陈栐想着此前那一份龙飞凤舞词采华茂的奏折,忍不住挑了挑眉:“听你刚刚说是章锋的亲兵,可谈吐清雅,是读过书的?”
那信使镇定地又磕了个头:“回禀皇上,卑职奉章大人命贴身护卫宋先生,已经有三年了。宋先生教过卑职读书认字。”
“那这一份精彩绝伦的报捷折子,也是那位宋先生的手笔?”
“是。”
陈栐顿时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宋秀才的事,章锋曾经奏过,道是旧日邻居,如今又是姻亲,因而在身边为幕僚。他本以为也就是寻常武将身边添个读书认字的文士帮衬,如今看来不但文章写得好,一手字写得好,而且尚能在章锋假降身在敌营之际,调度了兵马猝尔袭营,足可见竟是一个人才!
“你这一路送来报捷文书,亦是功劳不小,先下去休息,朕另有重赏!”
“卑职谢皇上!”
等两个内侍搀扶着这个连走路都已经不稳当的信使下去,陈栐方才叫来了马城,随手把奏折递了过去:“你亲自将此报捷文书发还兵部,议功议赏!”
“是。”
马城心里五味杂陈地紧赶着将这报捷文书送还兵部,闻讯而来的皇后傅氏亦是到了乾清宫笑容满面地称贺。想到太上皇去世之前开平被围,太上皇去世之后竟一时取得了如此战果,陈栐不禁满脸笑容地说道:“若是父皇在天有灵得知这一喜讯,必然会击节赞赏!如此一来,因父皇去世而浮动的人心,也可以安定了下来。”
“皇上所言极是。”傅氏笑着点了点头,这才徐徐说道,“提及安抚人心,妾身还有一事要建言。按理当初在清宁宫服侍的那些人都要去守陵司香,但妾身此前在东宫因妄言是非下令杖毙了善昭身边的内侍蔡亮,如今他身边没有可靠稳妥的人。清宁宫管事牌子路宽是才服侍了太上皇一年多的人,看着也还沉稳可靠,所以,妾身想让他去东宫。”
若是换成李忠,陈栐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但想想路宽不过是资历尚浅的小角色,他思量再三觉得无关紧要,当即点了点头:“也罢,此事就依皇后!”
;PS:昨晚十点发完那个吐槽的章节就关了起点,看了会刚入手的《登科记考补正》,十一点就睡了,只想着眼不见为净,真的没想到大清早起来打开起点居然会看见逆转!谢谢大家,以这一章大捷真心感谢大家的支持,这真的是意料之外的惊喜!这个月不争粉红了,专心收官!
第三百二十九章得理不饶人,东宫势更盛
随着开平传来了第一条好消息,接下来一时捷报频传。劫得虏寇三王子之后,章锋出开平卫城,只带亲兵三百至北平行都司所在的大宁城北,与此前蒙陈栐准许在此放牧的兀良哈三部交涉后,借得兵马两千,随即北上全宁卫,一举解了全宁卫之围,继而又和开平兵马会合,在曼陀罗山设伏,迎头痛击率兵来援的鞑靼四王子部,再斩首四百余。如是不过大半个月,此前全线告急的北平行都司之困竟是大半得解。当最后一次捷报传到京城,一时间满城尽皆沉浸在喜悦之中。尤其这些战绩都是在太上皇病故前后,于稳定人心安定诸藩上更是意义非凡,就连辽王陈善嘉的行程也暂时推迟了。
不但如此,因章锋乃是太子妃章晗的父亲,从前在军中根基薄弱的东宫亦是声势无二,陈善昭甚至能清楚地感觉到别人看自己的目光大不相同。
于是,陈皎满月之际,皇帝陈栐竟破天荒赐下了和年号相同的封号长宁,曰长宁郡主。历来郡主的封号大多得等到成年婚配之后,纵使极其受宠的,也总得等到**岁渐大一些,此次自然是分外少有的殊荣。即便因为如今尚在太上皇丧期,不能大肆操办,可皇后还是吩咐在坤宁宫小小摆了家宴,以茶代酒为陈皎摆了满月宴。帝后的赏赐亦匠心独具,皇帝赐的是一顶金盔,取的是孩子降生后前方大胜告捷的彩头;皇后赐的则是一串香串,取的是平安如意。当陈善昭和章晗带着孩子从坤宁宫回来,夫妻俩都有一种拨云见月的敞亮感觉。
“这一次真的是因祸得福。岳父大人这一胜可谓解了燃眉之急!更何况此番用兵奇正相辅,就是朝中的宿将和父皇驾前的新贵也都心服口服。”
“爹打仗用兵素来稳重,这一次却虚虚实实,多半是宋先生手笔。”想起此前见母亲时。章刘氏那消瘦的脸上满是劫后余生的欣慰,章晗自然感同身受,随即便目不转睛地看着陈善昭问道。“兵部商议出了一个什么宗旨?”
自打开平卫捷报传来,章晗放下心事便专心安养不问外事,如今出来见人不但丰腴了少许,脸上亦血色极好,让那些揣测她在连番噩耗下早产,必定亏虚极大的人全都是料了个空。此时此刻,陈善昭端详着容光焕发的妻子。不禁莞尔笑道:“论功行赏,自然有两种声音。一是把岳父大人调回京城来,升职之后给个闲官当当;一是升北平行都司都指挥使,调守大宁。支持前一种意见的,自然是那些跟随父皇多年的新贵;支持前一种意见的。则是以吏部尚书夏守义为首的朝中文官。当然,还有一种声音。”
见章晗面上依旧是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显然已经猜到了,陈善昭便哂然一笑道:“还有一种自然是论功行赏之前,先追究他私调兀良哈兵马的罪责!且假降之事关乎重大,身为朝廷大将怎可折辱朝廷威名,总而言之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没什么好话。”
父亲不但在虏寇兵锋下保全了城池,而且还建下了大功。章晗对于那些狗吠一般的诽谤也懒得恼怒了,只是嗤之以鼻地轻哼了一声:“不是纸上谈兵之辈,就是诽谤勋戚为自己搏声名的腐儒,我倒不在乎他们。”说到这里,她方才收起了讥嘲和愠怒,目光熠熠地问道。“可有言语涉及到你么?”
这才是他的妻子,看到了他这个东宫如今风光之后的隐忧!
“自然是有的。”陈善昭接过单妈妈亲自送来的茶,冲着这位亲若母亲的保母微微颔首,这才淡淡地说道,“外戚掌兵权,历朝历代都是忌讳,自然有的是人找机会在父皇面前建言。只是他们有张良计,我亦有过墙梯。即便没有东宫詹事府,但我却有那些身在低位志存高远的臂助!”
话音刚落,外头便传来了路宽的声音:“太子殿下,皇上召见!”
闻听此言,陈善昭便笑看了章晗一眼,起身之际突然凑到章晗面前,竟是在她的面颊上轻轻吻了一下,这才移开头若无其事地说道:“若非岳父大人解了这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亦是不会给我这么一个大好机会!”
正如陈善昭所言,乾清宫中的御案上,便摞着三堆高矮不一的奏折。但眼下陈栐在意的却不是这些对于开平大捷如何论功行赏的奏折,而是手头那份陈善昭的奏疏。从昨晚这份东西送到自己的案头之后,他既没有去坤宁宫,也没有召幸任何嫔妃,而是独宿在了乾清宫西暖阁,反反复复思量了一整个晚上。这一天坤宁宫陈皎的满月宴之后,他便召见了陈善昭。
“迁都北平,你怎会如此建言!”
“父皇,开平大捷固然是好,但此次大胜若非章大人与宋先生定下险计,彼此又配合得天衣无缝,只怕这会儿开平以及整个北平行都司都已经丢了!而此等行险之计可一不可再,下一次虏寇若是再卷土重来,哪里还有这般幸运!”
陈善昭在开平大捷之后,也不知道悄悄征询过胡彦等人多少意见,更是在舆图上花费了无数精力,这才如此上了奏本,此刻自然对答如流。见父皇果然明显有些心动,他便镇定自若地说道:“而现如今陕西都司和北平都司行都司空虚已经是没法掩饰的事实,单靠一场大捷挽回不了战略上的颓势,再加上江南富庶,北地则人烟稀少,再加上前时大战损伤人口无数,若不能徙人口充填,则十年二十年乃至百年之后,北面如何抵挡得住虏寇侵袭?一旦迁都北平,富户随之同迁,则北面人口充实,三五十年后又是一个江南!更重要的是……”
稍稍顿了一顿。陈善昭便一字一句地说道:“若仍是诸藩如前制镇守,难免再有秦藩之忧,而北边不比江南风花雪月盛世太平,无兵马不足以震慑虏寇。而且不是寻常兵马,而得是有足够震慑力的名将雄军,如此非父皇自己不足以担赐重任。父皇若要使后世将您与太祖并称。迁都自是另一番功业!”
若要是别人如此直截了当,陈栐早就疾言厉色呵斥了,但说这话的是立为东宫的嫡长子,而且确确实实道出了他这些日子的思量,因而他只是狠狠瞪了陈善昭一眼:“此等话休得随口胡言!”
“是。”陈善昭低头应了一声,但旋即便俯身跪了下来,“若父皇允准。则先遣三弟往镇北平,修缮城池,再令工部疏通漕河,以求今后粮船北上畅通无阻!”
既然陈善睿不愿意去北平,陈善嘉却甘心情愿。就先让这个被此次大胜之势硬生生滞留在京城的煞星弟弟先出去松松筋骨吧!就是他不提,父皇也终究会觉得北边更好,至于陈善嘉,辽东之地不可能让武宁侯顾长风守一辈子,更何况奴儿干卫父皇亦是志在必得!
“不要跪了,起来吧。”看着陈善昭,陈栐终究不置可否地吩咐了一声,等到其站起了身,他便突然指着案头那一摞摞的奏折问道。“这是关于开平大捷的奏折,如今对于如何论功行赏意见不一,朕转给过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份。章锋是章氏的父亲,你对此怎么看?”
全凭上裁的话很容易说,但陈善昭知道父皇想必并不愿意听这样的敷衍,沉吟片刻便开口说道:“追究章锋越权的折子可以不予理会。昔日唐时卫国公李靖领兵征突厥,大胜之后朝议以为议和,他却因此乘胜追击,最终得以大获全胜。论功行赏之时,朝中有人弹劾其擅动兵马,是为谋反,而唐太宗最终只赏其功,赦免其过,由此可见一斑。而如今开平距离京城数千里之遥,更远过昔日李靖与长安之间的距离。而兵贵神速,战机稍纵即逝,调的又并非其余兵马,而是借的兀良哈人精兵,父皇但以所得战利品的一半赠之,不动国库,兀良哈人必然深感父皇恩德。”
长子素来文弱不知兵,然而此刻所言字字句句都在点子上,而且竟是深合自己心意,陈栐在赞赏之余,心中也不免有些异样。沉吟良久,他最终点头说道:“朕知道了,迁都之事不得泄露半个字,朕要好好斟酌!至于善嘉的事,挑个好日子让他先行出发。”
不过是一个月的功夫,因乳母悉心照料,单妈妈亦是着紧得很,早产的陈皎便显得白白胖胖异常可爱。陈善昭被皇帝召见乾清宫,章晗便笑吟吟地把女儿抱在手中逗弄,却是看着面前的芳草和碧茵说道:“辽王挑选的那几个人,都是身家清白起自卒伍,家中贫寒了些,但父母都是明理的人。若是你们嫁了过去,不说将来挣个诰命,起码他们都是会待你们好。若你们愿意,我就让单妈妈去替你们相看相看了。”
“我不嫁人,我也和秋韵一样,服侍您一辈子!”
见芳草二话不说就跪下了,碧茵亦是随着屈膝要跪,章晗便沉下脸说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们这一耽误已经好几年了!就是秋韵,我回头也会让单妈妈再劝劝她,你们什么好的不学,偏学她这执拗?”
话音刚落,外头就传来了秋韵的声音:“太子妃殿下,章家派人来送信,章大奶奶生了个大胖小子!”
;PS:呵呵,本来是不想再说什么。看到别人说我是柿子捡软的捏,又说上上个月我能赢就是因为她心软,真想大笑三声啊!上个月最后时刻能赢,是因为金钦同学在书评区说的,她一个人在零点差两分投了十七票;再上个月,貌似也是她最后时刻投了很多票,以至于人家没反应过来;至于其他每个读者在最后时刻的每一张票,也都是如同刀子一样帮我赢下了战斗。至于最后时刻发单章……呵呵,如果是你干脆月初直接就发狠占据第一让人拍马都撵不上,而不是最后时刻你蹬蹬蹬践踏我一个月的努力,被逼到恼火,我发单章干嘛?别说书评区你没删除干净,就算你删除干净了,无论月初也好,月末也好,感谢粉红票那些系统帖子的截图,我都保存了不少,大可放出去让人一个个账户的好好围观瞅瞅。不说了,本月不争粉红榜,爱咋咋的
第三百三十章旁敲侧击,当头棒喝
“居然是这么一场及时雨似的胜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