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

第47部分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第47部分

小说: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廷辅死后,内监涂德信便接替了他的位置。初时,涂德信还处处小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也开始大肆捞取钱财。按照杨广的本意,这些党项羌人进献的土产他便不要了,那几匹白布却是另外赏他们的。但在杨广眼中一文不值的土产,对涂德信来说都是财富,他便毫不客气地替杨广全部接受了下来。
    自汉以来,金城、浇河、西平诸郡就羌汉杂居,再往西直到吐谷浑的领地都可以见到羌人部落的踪影。前来进献土产的这些党项羌人便是来自吐谷浑的领地。
    隋朝大军浩浩荡荡而来,其用意不言自明。这些党项羌人生活在吐谷浑的领地里,即使不参与这场战争,也难免要遭受池鱼之殃。所以,他们这次前来求见杨广,进献土产是假,真正目的却是想要内附于大隋朝廷。
    二十年前,大隋王朝还是杨坚当家。那时候,年轻的拓跋木弥刚刚也当上这支党项羌人的首领,他觉得吐谷浑人对部落索取无度,于是派人向大隋提出内附,但被杨坚拒绝了。
    拓跋木弥的部落已经由当初的一千多户发展成了三千多户,他自己也步入壮年,行事稳健了许多,早已不似当年的鲁莽。内附强大的隋朝虽然仍是他的梦想,但却不会向当年那样直接提出请求,一旦被拒绝,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还要担心遭到吐谷浑人的迫害。所以,拓跋木弥这次学聪明了,没有直接请求内附,而是以进献土产的名义先行试探。
    部落大了,作为首领,各种杂务也就多了起来,拓跋木弥难以脱身,便派了他的次子拓跋元居和小女儿拓跋千玉前来。因为要避开吐谷浑人的耳目,拓跋元居没敢多带随从,只请了族中一名叫做来罗卫慕的长老陪同。拓跋木弥又另外挑了两名勇士给他们担任护卫。
    一行五人乘兴而来,结果连杨广的面也没见到,他们精心挑选的土产,最后只换来了两匹白布。其实,按照杨广的命令,他们应该可以拿回十匹白布,倒也不算吃亏。只是涂德信ri前胆大,不仅收了他们的土产,还短走了八匹白布。
    羌人尚武,拓跋元居血气方刚,哪里受得了这个气,当时便要去闯杨广的车驾问个明白,却被来罗卫慕拦住,劝道:“隋人势大,难以相抗,切记首领的吩咐,不可招灾惹祸!”
    拓跋元居犹自忿忿不平,说道:“隋军虽众,在我眼中却不值一提,我倒要去街上走走,找个人比上一比。”
    来罗卫慕知道劝他不住,转念又想到隋军自有军纪,应该不会允许士兵在街上随意走动,倒也不是十分担心,于是便陪着他一起走出客栈。
    狄道虽然只是西北边陲的一座小县城,但因为这里是通往西域的必由之路,街道两边尽是店铺,却也十分繁荣。而杨广又喜欢奢华,驻驾之前就通知了狄道县令,要求城中所有的店铺通宵营业。那县令甚能揣摩杨广的心意,由官衙出钱,给每家店铺都统一换了灯笼。
    天色已晚上,站在街边看去,两侧的店铺挂满了大红灯笼,灯笼上各家店铺的招牌异常醒目,有什么“李记铁匠铺”、“小李杂货”、“李二酒家”,竟然绝大多数是以李字命名。
    拓跋元居勉强也识得几个汉字,看到这些大致雷同的招牌不觉哈哈大笑。
    来罗卫慕见多识广,小声解释道:“此地百姓以李姓居多,店铺的招牌写成这样,并不奇怪。”
    拓跋千玉却歪着头说道:“哥哥,李姓看样子是汉人的大姓,干脆咱们也取个汉姓,就姓李好不好?”
    拓跋元居对这个妹妹最是宠爱,否则也不会带她一起出来,不由笑道:“那好,以后我就叫李元居,你叫李千玉。”
    “好啊,好啊,以后咱们也来城里开家店,就叫李记山货行!”李千玉兴奋起来,拍起了小手,不经意间却看到路边有家“李记羊肉铺”,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说道,“哥哥,我饿了。”
    拓跋元居也看到了那家店铺,说道:“也好,先去填饱了肚子,再去找隋人的晦气!”

第73章 挑衅
    拓跋千玉抢先冲进羊肉铺,大声喊道:“伙计,给我们来五份羊肉汤。请记住本站的网址:。”
    羌人半耕半牧,羊肉本是他们的主食之一。但依附在鲜卑人之下的党项部落生过得活十分艰难,即使作为首领的女儿,拓跋千玉也非常节俭,只敢点几份羊肉汤解解馋。
    拓跋元居跟在后面进了铺子,忽然眼前一亮,指着店堂一角兴奋地说道:“小妹,你看那里。用汉人的话怎么说的?”
    拓跋千玉顺着他哥哥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十几个大隋士兵正围坐在一起,中间一只烤全羊已经吃了大半,不由哈哈笑道:“这就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来罗卫慕没想到进了羊肉铺还能遇到隋军士兵,慌忙劝道:“公子,小姐,可千万别给族长惹事啊!”
    拓跋千玉哪肯理他,早已经跑上前去,双手叉腰,对着那些士兵嚷嚷道:“喂,你们都给起来,把地方让给我们!”
    有一名士兵回过头来,满脸邪笑道:“哟,哪来的小野猫,这店里要是没地方,你就坐哥哥大腿上好了!”
    众士兵发出一阵哄笑。羌人虽然xing情开放,但拓跋千玉毕竟是个未出嫁的女孩子,不禁弄了个大红脸。
    忽见其中一人伸手拦道:“老桂,别胡闹。时辰不早了,咱们也该回营了。”
    原来,这些士兵正是刘子秋、桂海求他们一行。
    这次西征虽在新以后,但天气仍然寒冷无比,军中士卒多有冻伤,唯独柳郁这个团毫发无损,而且粮草还比别人运得快些。他们现在都属于虎贲郎将宇文敬的部下,宇文敬也因此受到了嘉奖,心里一高兴,便将前几天挨打的事也就抛在了脑后,当场决定放柳郁这团人一天假。
    其实这些都应该归功于刘子秋。在阳城集结的时候,刘子秋每天买二十只羊,大家天天吃羊肉,喝羊汤,身体明显健壮了许多。剥下来的羊皮又被赶制成夹袄,人手一件。羊油经过炼制以后涂在手上,用来防冻。此外,临出发前,刘子秋还备了许多腌好的肉干。士兵们吃得好,穿得暖,自然也就更能抗御严寒了。
    只不过当兵的都是苦哈哈,身上没几个大子儿,对他们来说放假还不如加饷。刘子秋却是个财主,交割了粮草,他便带着伙里的其他八个人,又约了几个平ri比较亲近的伙长,一起进城闲逛,顺便打打牙祭,这便来到了李记羊肉铺。
    刘子秋在士兵和底层军官中的威望ri隆,他说的话比柳郁还要管用。众人顿时止住了笑,纷纷站起身来。反正又不能喝酒,烤全羊也吃得差不多了,留在这里并没多大意思。
    拓跋元居忽然手一张,说道:“你们欺负了我小妹,哪那么容易,说走便走!”
    桂海求看拓跋元居的穿着,知道是个异族人,不由冷笑道:“你是哪来的野种,也不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
    刘子秋却想息事宁人,拱了拱手,说道:“这位兄弟,令妹无礼在先,我这位朋友也有些口无遮拦。现在我们已经让出了地方,大家就算扯平了。”
    拓跋元居冷哼一声,说道:“哪有这么便宜!你们要走可以,每人留下一只手来!”
    他的话刚说完,跟在来罗卫慕身后的两名党项勇士“呛啷”一声,已经拔刀在手。桂海求等人出来时并没有携带兵器,见状都暗暗吃了一惊,但仗着人多,倒也不甚害怕,纷纷抓起胡凳、几案充当武器。
    这下可把店里掌柜的吓坏了,慌忙劝道:“各位军爷,各位客官,本店小本经营,大家给个面子,担待些,担待些。”
    “你不要欺人太甚!”刘子秋不觉有些动怒,上前一步,厉声喝道,“这里是大隋的土地,我等都是大隋的士兵,岂容你们在此撒野!”
    听到“大隋”两个字,想到在杨广那里遭的冷遇,拓跋元居心头火起,抬步上前,照着刘子秋的面门便是一拳。
    刘子秋没想到此人是个急xing子,说动手就动手,微微一愣,闪避稍稍慢了一步,差点被他打到。一股强劲的拳风从刘子秋的耳边刮过,隐隐作疼。
    若论拳术,自从十七岁出道以后,刘子秋就再没有遇过对手。拓跋元居这一拳不由令他起了争雄之心,反手便是一掌劈了过去。刘子秋这一掌已经用上七分力气,若是寻常人挨上,不死也会重伤。
    那拓跋元居竟不闪避,挥拳相迎。拳掌相交,发出“嘭”的一声大响。刘子秋的身形晃了一下,拓跋元居却“噌噌噌”后退三步。两个人都是暗自惊讶。
    “好!再来!”拓跋元居一声大喝,纵身又扑了过来。
    刘子秋已经试出他的力道,却不肯再和他硬拼,往旁边一闪,顺手一带。拓跋元居收脚不住,直向地上那堆羊骨头撞了过去,嘴里哇哇乱叫。
    拓跋千玉在旁边看到哥哥将要出丑,连声娇叱,向刘子秋冲了过来,手中寒光闪烁,却已经多了一柄短刀。
    忽然,拓跋千玉只觉眼前一花,刘子秋早失去了踪影。再仔细看时,却见刘子秋已一把拉住拓跋元居的腰带,将他拽了回来。
    拓跋千玉轻扭蛮腰,脚步不停,又是一刀刺向刘子秋,嘴里兀自喊道:“快放了我哥哥!”
    刘子秋将手中的拓跋元居往拓跋千玉怀里一推,说道:“好,还给你!”
    拓跋千玉吃了一惊,握着短刀的那只手下意识地往回一收,却觉得手腕一麻,短刀却已经到了刘子秋的手上。
    刘子秋左手按在拓跋元居的后脑上,右手短刀架住拓跋千玉的脖子,笑道:“你们自己说说看,刘某是不是要留下你们的一只手呢?”
    拓跋元居被刘子秋擒,紧绷着脸,咬紧牙关,一声不吭,颇有点要杀要剐,悉听君便的味道。拓跋千玉早没了刚才的勇猛,心中着慌,脱口说道:“不要!”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直到拓跋兄妹都被人制住,来罗卫慕才反应过来,慌忙上前说道:“这位军爷,我家公子、小姐多有得罪,你大人不计小人过,还望高抬贵手。”
    刘子秋两手一收,抱拳道:“以武会友,点到为止。若是真要设什么彩头,刘某宁可选钱,别人的手要来又有何用处?刚才只不过是句玩笑话,老丈勿怪。”
    来罗卫慕松了口气。却听桂海求起哄道:“除了钱,女人做彩头也不错啊。刘兄弟,你瞧这女娃儿,是不是挺俊?”
    桂海求别的都好,唯独好se,甚至男女不忌。刘子秋不由皱起眉头,叱道:“老桂,别乱开玩笑,人家女娃儿还小。”
    “我哪里小了!”拓跋千玉一挺胸脯,伸手道:“你,把刀还我!”
    羌家女儿成熟得早,拓跋千玉的年纪看上去比高秀儿还要小上一两岁,胸部却十分有料,就算不故意挺着,也是饱满异常。刘子秋看得一愣,赶紧摇头道:“姑娘真会说笑,刀不是早还你了吗?”
    “啊?”拓跋千玉伸手一摸腰间,才发现那柄短刀不知何时已经被刘子秋塞回了刀鞘,手法之快,令人咋舌。
    羌人尚武,拓跋元居的武艺在部落里更是数一数二,少有敌手,这才敢公然挑衅。现在和刘子秋一比,他引以为傲的力量已然落于下风,身法、手法更是拍马都追不上。虽然自知不是刘子秋的对手,但倔强的羌族汉子却不肯低头,依旧对刘子秋怒目而视。
    刘子秋却不理他,掏出一锭金子,说道:“掌柜的,不小心损坏了一些东西,这点钱就作赔偿。”
    掌柜的顿时眉开眼笑,说道:“军爷,用不了这许多。”
    刘子秋笑着朝来罗卫慕他们指了指,说道:“多的钱,请他们吃只烤全羊。”
    拓跋元居没想到刘子秋如此大度,不觉动容,拱手道:“敢问兄台尊姓大名,在下愿意交你这个朋友!”
    这对异族兄妹衣着虽然普通,跟在他们身后的两人却都孔武有力,更有老者相随,显然在族中颇具身份。此时大战在即,如果刘子秋和异族上层人物交往过密,落在有心人眼中,免不了被治个里通外国之罪。
    想到这里,刘子秋摆了摆手,说道:“刘某军中一小卒,姓名不足挂齿。若是他ri有缘,自会相见。诸位,就此别过!”
    刘子秋渐渐走远,拓跋千玉还在那里发呆。拓跋元居忍不住说道:“妹子,还看啦!”
    拓跋千玉叹息道:“汉人中竟也有如此豪杰。”
    “是啊,可惜没有问清他的姓名。”
    “反正知道他姓刘了,这么高的个子,明天去军营里一问便知。”拓跋千玉自作聪明,却不知道五十万大军是个什么概念,想从里面找一个人出来,真比大海捞针还要困难。
    拓跋元居却摇头道:“不行!明天大早,咱们便赶回去!”
    拓跋千玉撒娇道:“哥,我难得出来,再多玩两天嘛。干嘛这么急着回去?”

第74章 意外的收获
    拓跋元居的脸色凝重起来,早已经没有了刚才的鲁莽,沉声说道:“你们相信这个人只是普通士兵吗?大隋军中有此人物,吐谷浑必败,咱们得提醒父亲早作准备!”
    等不到第二天天亮,拓跋元居兄妹便算还了店钱,牵了马匆匆出城而去。请使用访问本站。他们自幼生长在马背上,骑术精湛,坐下又都是千里挑一的好马,再加之归心似箭,日夜兼程,四天以后便回到了位于托素湖边的部落营地。
    一进营地,拓跋元居便感受到周围的喜庆气氛。
    “二王子好,小公主好。”经过他们身边的牧民都纷纷向他们行礼,弄得拓跋元居兄妹有些莫名其妙。
    刚刚来到拓跋木弥的营帐前,便听守在帐外的卫士大声禀报道:“大王,二王子和小公主回来了!”
    拓跋木弥从帐中走了出来,见了这双儿女风尘仆仆的样子,既心疼又欣慰,连声说道:“元居、千玉,你们终于回来了,为父还很有些担心呢。”
    拓跋千玉象头快乐的小鹿连蹦带跳地冲到拓跋木弥身边,拉起拓跋木弥的手问道:“父亲,你又不是王爷,他们为什么会叫我小公主?”
    拓跋木弥哈哈大笑道:“过去不是,但从今天起便是了。伏允国主昨天派了人来,给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