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风月 >

第340部分

盛唐风月-第340部分

小说: 盛唐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已经不是当年被王皇后压在头顶;因而需要到处做大度姿态的一介妃嫔了;后宫礼秩一应如皇后待遇;即便没有名号;她也不用再和那些嫔妃平起平坐;更何况;她清清楚楚地知道;适度对李隆基耍耍小xing子;表现出恰如其分的嫉妒;反而会让君王更加心悦。当然;如王皇后那般没有底线的妒忌耍心眼;那就万万不可了。
    这些ri子天气已经分外炎热;但陶光园中临水的花光院中;通过水车以及各式繁复花巧的洒水喷淋;却仍旧保持着让人舒适的凉爽。礼敬佛道是两京达官显贵的传统;即便如今道门有所衰退;可司马承祯这样一代宗师级别的道门高人;天子尚且要敬称一声道兄;自然哪怕连宁王都不敢有失恭敬。而看到这么一个人在场;联想到近来传得沸沸扬扬的小道消息;宁王妃元氏不禁朝一旁的嗣韩王妃杜氏微微欠身行了个礼。
    韩王元嘉当年在武后年间因谋反而被除爵;如今的嗣韩王李讷乃是韩王第五子;神龙初方才封了嗣韩王;竟是宗室之中辈分最高的长辈了。李讷如今五十有二;算起来当今天子李隆基竟也比其低了两辈。嗣韩王妃杜氏乃是杜思温幼女;李讷封王之后方才嫁了给他封为王妃;如今不过四十出头;和宁王妃元氏的年纪竟是仿佛。因为辈分高;她又从小受杜思温熏陶;不喜争先;更不喜出风头;这样的场合等闲很少出席。因此;对元氏的恭敬过头;她不禁有些不习惯。
    “宁王妃这是”
    元氏见杜氏并不以尊长自居;便低声问道:“叔祖母;今天这游园会;你可知道什么消息?”
    男女有别;自己又是宗室妇;杜氏统共也没见过杜士仪几次;但父亲的吩咐她素来是从不打折扣的。既然此前和玉真金仙两位公主一同入宫的时候;那边已经暗示了她装聋作哑;此时此刻;她便有些歉意地笑了笑道:“让宁王妃见笑了;我素来孤陋寡闻。”
    元氏想了想杜氏给人的印象;不禁哑然失笑。就在这时候;却只见武惠妃一手牵着李清到场;她立时把其他念想都抛在了脑后。尽管是别人的儿子;但李清自小在她膝下长大;甚至连哺育都是她亲自经手;不曾交给过别人;论起来;比亲生儿子还要亲近。然而;现如今李清已经重新养在了宫中;身为宁王妃;她只能用关注的目光小心翼翼地追随着他;当发现李清亦是悄悄朝自己看了过来的时候;心中竟生出了一丝难以名状的喜悦。
    李清好不容易方才硬生生憋住了和从前一样的一声阿娘;直到和武惠妃居中落座之后;听到武惠妃笑吟吟地示意他去和宁王李宪宁王妃元氏打个招呼;他立时兴冲冲地快步到了两人跟前;可能够出口的称呼却只有伯父和伯母。饶是如此;李宪和元氏依旧喜得无可不可;即便两人都是儿女双全的人;但对于这么一个当年生怕出闪失而养在跟前寸步不离的侄儿;两人自然真心喜爱;元氏甚至忍不住把小小的李清揽在怀里亲昵了好一阵子。
    儿子对李宪和元氏那样亲近;武惠妃的面上却纹丝不动;甚至任由李清呆在宁王夫妇那一席;自己则是在内侍送上了葡萄酒之后;亲自离席执壶给司马承祯满斟了一杯;对于这位天子宠妃的如此动作;司马承祯面上谦逊;心里却为之哂然一笑。及至小酌过后;武惠妃笑请众人游园;却暗地里请楚国夫人杨氏绊住了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李清绊住了宁王夫妇;又见嗣韩王妃杜氏以头晕为由留在了花光院中;她便顺理成章地和司马承祯同行留在了后头。
    “司马宗主之前言说;要为杜十九郎觅一个合心的女郎;不知道可找到了

第五百一十四章 君前斗法
    武惠妃并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截了当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可找到)而不等司马承祯回答;她又用亲切的口吻叹道:“杜十九郎年少题名金榜;而后不管是出外还是留朝;都是成绩斐然;就连三郎亦是对我说;如此人才只要好好栽培;二十年后必定会是朝廷栋梁。所以;宗室贵女固然不少都傲于家世;脾xing多有些盛气凌人;却也有一些父祖不显的家里;颇有些xing子温婉稳重;堪为贤内助的女儿。比如说”
    “惠妃真是深悉如何为陛下解忧。”司马承祯打了个呵欠;仿佛这才发现打断了武惠妃的话;当即有些歉意地打了个稽首道;“惠妃见谅;老道闲云野鹤惯了;刚刚一时酒劲上来;有些困倦。惠妃适才所提之事;固然并无不可;但陛下此前缘何不曾如此赐婚?”
    武惠妃是笃定自己提出的人选出自李唐宗室女;身上又没有县主之类的爵位;身家清白;乍一看和武家杨家都是丝毫没有关系的;到时候李隆基即便知道也不至于起疑;可司马承祯这奇峰突起的一问;却让她不得不从头审视这个方案。李隆基动念许以公主却没成;倘若再许配宗室女;即便有杜士仪克贵妻的传闻在前;但到时候不会有人说;公主还不如寻常宗室之女?
    “而且;杜侍御虽不是什么高官;但陛下器重显而易见;若是以一名不见经传的远支宗室女相配;别人岂不是会觉得轻贱?”
    武惠妃登时语塞;可她正想探问司马承祯可有什么相中的人时;却只见玉真金仙二位公主已经联袂回转了来;后头的楚国夫人杨氏用无奈的表情对她摇了摇头;竟是表示拦不住两人。她平复了一下心情便笑容可掬地迎了上去。
    “可是这天气炎热;陶光园中呆得气闷?”
    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自然不会怠慢武惠妃这天子宠妃;金仙公主颔首欠身笑道:“我和元元与杜十九郎素来交好;这几天实在是被司马宗主吊得胃口不上不下;就担心他那相人的本事会不会不可靠。”
    她这么说;玉真公主也用似笑非笑的眼神斜睨司马承祯道:“就是;司马宗主之前一句话;让杜十九郎拖到了如今二十有四都尚未婚配;如今千万别随便找个人敷衍;那时候他就算感恩于你答应;我们也是不答应的”
    “哎;老道的话就那么不可靠吗?”司马承祯故作郁闷似的唉声叹气;旋即便饶有兴致地屈指算道;“唔;看老道给你们好好算算;杜十九郎的意中人究竟在何处”
    饶是武惠妃;都被司马承祯这街头巷尾算命神棍似的神态语气给逗笑了;恰在此时;她突然瞥见不远处有内侍拼命打手势;一瞬间就知道是李隆基到了;而且竟是从自己身后的地方绕过来。尽管预计到天子会一时兴起过来看看;但没想到竟会这么早;她心念一转便配合着司马承祯的语气笑道:“要知道司马宗主竟然用这种掐算的方式;我何不如于脆下个帖子;遍邀一些适龄女郎来让你好好挑挑哎;这风声传出去之后;不知道多少人上我这里来打听了
    李隆基并没有带着随从;此刻已经单身信步来到了众人身后不远处;听到这些对答;他不禁眉头微蹙。高力士这几ri辗转也在他耳旁吹了些风;说是不少官员都在自己那些侄女外甥女当中相看;显是因为得知了司马承祯这话;这让他心情很有些微妙。即便柳婕妤他已经送了去修道;可一想到当初许婚长女永穆公主;却因为那种缘故被婉拒;现如今各家推出来的都是些父祖不显的;他这几年梗在心中的小小不快也为之根除了。
    早年若是谈婚论嫁;杜士仪就算天子婿当不成;诸王佳婿公主佳婿宰相佳婿;其他各式各样的皇亲国戚;谁不乐意招一个名满天下的女婿;哪会沦落到现如今这般;只有次一等甚至次两等的女郎候选?司马承祯这等名满天下的道人一句话;还真是害死人啊幸好司马承祯这么些年;几乎不曾给人批过命数;自己问及膝下诸子;司马承祯推拒以只看人婚姻;不推休咎;而皇家命数素来为天机蒙蔽;不能以术数之道妄自猜度;让他着实没办法。
    想到这里;他不禁轻咳一声以示自己的莅临;继而在众人回头瞧见自己慌忙行礼之后;伸手把武惠妃扶了起来;复又说道:“朕听说惠妃召人游园;怎么不听你们谈及其他事情;竟在此纠结一介臣子的婚事?”
    这话各人听在耳中;各有不同的滋味。武惠妃是心头咯噔一下;暗想所幸司马承祯提醒了她一声;自己没有涉入过深;因而片刻便醒悟了过来;因笑道:“陛下;这不是近来洛阳城中最热议的话题么?既然司马宗主在此;二位观主一时按捺不住;自然追问了两句;司马宗主又煞有介事地举手推算;说来不过都是彼此玩笑罢了。”
    “哎;这些天送到我面前的生辰八字;可比我之前大半辈子收到的还要多。”司马承祯无可奈何地一摊手;却是又冲着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故作恼怒地抱怨道;“都怪二位金枝玉叶实在是太声张了;如今一个个都想方设法求到我面前;老道到时候如何对得起杜十九郎?”
    “谁知道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杜十九郎一外放就是三年;竟然还如此招人惦记”玉真公主故作气恼地耸了耸肩;这才冷哼说道;“与其便宜了那些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淑媛丽人;还不如便宜了自己人阿姊;你的徒儿玉曜就不错;索xing让司马宗主给卜算卜算?”
    “好你个元元;你也带了几个徒儿来;怎么不让司马宗主也给算算?我统共就玉曜一个得力的徒儿;嫁了人ri后谁在我身边给我拾遗补缺帮手?”
    这两个妹妹竟然当着自己的面斗起了嘴;李隆基看着看着;不禁笑了起来;武惠妃也不禁莞尔。司马承祯仿佛被这两位金枝玉叶挤兑得颇有些无奈似的;摇了摇头后就笑着说道:“二位贵主自从修道之后;文武官员多遣家中女儿相随;道观中那些女冠;千金贵女居多;怎还领来消遣老道?”
    “消遣什么;司马宗主不是见过人吗?阿姊身边的玉曜;是我一直都想抢过来的人所以;当年王守一那个混蛋险些坏了她的名声;我恨不得把人宰了泄愤”玉真公主重重冷哼了一声;旋即才仿佛想到和已经死了的人计较大没意思;一时有些意兴阑珊;“说起来;要不是我和阿姊当初拜托杜十九郎去救人;说不定她就香消玉殒了算了算了不说她了;这两年我和阿姊一直让她在各处名山替我们还愿;只希望上苍也能庇佑她一些。”
    武惠妃心细;起初还没注意到这玉曜是谁;等听得玉真公主骂王守一;她立刻醒悟到金仙公主的这个徒儿是何许人;心中不禁一动。长安王元宝固然身为关中首富;名扬天下;但在官场上并没有太大的根基;只听说长袖善舞;很会做生意;在王公贵戚中间也多有好评;其女拜入金仙公主门下后;亦是在金仙公主身边呆的时间最长的女冠了;居然能够博得这两位金枝玉叶的青睐;聪敏灵巧可见一斑。
    既然之前的念想显而易见不太实际;她便索xing大方地笑着建议道:“我倒是忘了;从前二位观主进宫;也常常带着她的;我倒是见过几次;三郎应不曾见过?那位玉曜娘子是长安王元宝之女;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很讨人喜欢;否则何至于让王守一也一度生出了歪心?”
    时隔多年再次听到王守一这个名字;李隆基顿时为之一怔;等玉真公主和武惠妃先后一说;他终于隐隐约约记起了当年王守一掳人的传闻。尽管事情最终只是以盗匪结案;不了了之;但他深恶王守一;便是由此而起。而王元宝白手起家;以一个琉璃坊创下如今的家业;在两京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了。只他是君父;总不可能因为好奇;就把人召入宫中看看;如今听说其女就在外头;他便欣然点了点头。
    “也好;宣进来让朕看看;究竟是何等人物;以至于你们人人都赞一个好字。”
    今ri陶光园之会;不同于平ri奉金仙公主入见后妃能够随侍在侧;王容也和其他各家随从一道;都等候在外。等闲婢妇之流;自是等候在陶光园之外;而她和霍清则是在回廊入口;此外则是陪侍楚国夫人杨氏的一个大归杨氏族女;嗣韩王妃的一个出身良民的ru媪;宁王宅中的两个女官。几个人彼此大多数并不熟识;自然是各管个的;霍清因为深得玉真公主信任;刚刚瞧见李隆基进去后;便轻声说道:“玉曜娘子得做好预备;只怕随时随地都会宣见。”
    “我知道。”王容感激地看了霍清一眼;又握住了她伸过来的手。今天这种时候;身边有个伴;她才不至于太紧张;更不消说往ri霍清来来去去;也帮过自己无数的忙。“霍清;谢谢你了。”
    “玉曜娘子哪来的话。”霍清常常奉玉真公主命去杜宅;同行最多的人就是王容;对待人谦和的她也一向很有好感;此刻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提醒一句;“金仙观主这两年总有些小病小痛;虽则御医调治;最终都平平安安;但总是令人担忧。观主转瞬就要四十了;此次为了玉曜娘子的事如此不遗余力;几乎就是存着嫁女儿的心思;所以;只希望玉曜娘子一会儿能够顺顺利利的。
    这嫁女儿三个字让王容心中一紧;随即竟是生出了一种说不出的惭愧来。早先她在幽州和杜士仪话别的时候;就决定拜入金仙公主门下入道为女冠;可那只是为了打消别人觊觎的;甚至都不曾对金仙公主透露过自己的心思。可四年师徒情分;自幼丧母的她自然而然地把金仙公主当成了母亲;一想到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什么都不知道;甚至还撮合她和杜士仪;她终于忍不住垂头掩饰了眼角的泪光。
    骗了她们这许多年;倘若此番事成;她是否该把一切和盘托出?
    “谁是玉曜娘子?陛下召见”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让这里等候的人齐齐为之一惊;众目睽睽之下;王容连忙上了前去应道:“是我。敢问这位内侍;陛下真的召见我?”
    “那还有假。”那内侍只是李隆基身边一个寻常伺候的人;打量了一下王容便客客气气地说道;“还请玉曜娘子随我来。”
    尽管这条回廊从前也走过;可此时此刻王容的心情却和从前截然不同。及至那小小的台阁将近;她渐渐露出了恰如其分的谨慎小心;随着入内之后便低头下拜道:“拜见陛下。”
    “平身;抬起头来。”
    今ri既然本就是谋划了一定要面圣;在妆容上;王容也下了一番苦功夫。平ri那般素面朝天不施脂粉自然要不得;但浓妆艳抹就更行不通;因此;她只是薄施粉黛;淡扫柳眉;眉间敷了宫中流行的梅花花钿;着重在颧骨和下颌上做了些掩饰;乍一看并不是十分出挑。果然;她敏锐地察觉到;李隆基的端详之中并未流露出别的意味;心里顿时放下了一桩心事。
    “就连不少官员第一次见到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