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风月 >

第391部分

盛唐风月-第391部分

小说: 盛唐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宝儿没想到恩师骤然又提到了此节;一时愣住了。低头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来;坚定地摇了摇脑袋道:“弟子能有今天;全都是杜师提携栽培;否则此生不过是一个乡野小子而已。科场虽好;但我一无出身;二无名声;而才艺也是平平;和人同场较技;不过是自取其辱。弟子不在乎功名利禄;只要能为杜师分忧就行了。哪怕此生都为杜师记室;我也心甘情愿。”
    这话说得掷地有声;哪怕杜士仪从前就深深明白自己这弟子是什么性情的人;这会儿也唯有嗟叹。然而;他不得不承认;哪怕是他的弟子;陈宝儿应明经科兴许还有七八成把握;进士科却一成都没有;除非陈宝儿肯花十年功夫游学两京扬名。至于题名之后的吏部选官;只要看看如王泠然崔颢这些素来有才名的;仕途都走得磕磕绊绊;就知道这官途有多难。
    可是;他固然习惯了有这样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在身边拾遗补缺;却也不愿意真的这么一直耽误首徒的前程;这些天更考虑了不少;便示意小家伙坐下来说话。
    “既如此;就索性不耽误你了。你可以如同王芳烈那样;由处士直接出仕。我如今既为云州宣抚使;虽然将来到底会不会派个副使来还是个未知数;但辟署一个判官却并无问题。这不同于你之前的记室之职;也算是入仕的第一步。但从处士辟署为官;而且提拔你的又是我这个当师长的;你将来的仕途恐会有些坎坷。”
    听到这里;陈宝儿不假思索地说:“一切单凭恩师做主”
    面对这样一个首徒;杜士仪不禁笑了起来:“既如此;那你就当是我这个云州宣抚使辟署的第一个判官吧”

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愿拜相愿封疆
    白登山上;山寨犹在;然而;王培义最终还是在那场云州大捷后下了山;带着其他两个儿子和这四十年来和他风雨同舟的部属搬入了云州城中。而作为回报;杜士仪在王芳烈之外;将其二子都简拔入了云中守捉的军中;许诺来日为他们谋取前程。
    至于那座空下来的山寨;他也没有由其闲置;而是选取了五十名健卒在山上值守;其中白登山旧人和云州军各占一半。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大老远到了云州的金仙玉真二位公主和司马承祯仿佛都极爱山居岁月;大多数日子都盘桓在此。
    反而玉奴小小年纪;不惯山上寒冷寂寞;再加上知道王容身怀六甲;她便呆在了都督府中陪着。这一日;她小大人似的牵着王容散步回来;见其在软榻上坐下;她便仰着头问道:“师娘;到时候你会生儿子;还是女儿?”
    “这是天注定的事;哪里那么容易诊出来?”王容哑然失笑;揽了玉奴在怀中后;便轻声问道;“你想要个小师弟;还是小师妹?”
    听到师娘竟然用这样亲昵的口气问自己;玉奴登时心花怒放:“我想要弟弟我有阿兄阿姊;还有妹妹;唯独没有弟弟师娘;生个小师弟好不好;我一定会当一个最好的阿姊;天天给他讲故事;天天陪着他安寝;不会让他做噩梦的”
    这话把王容一下子逗乐了。而从外头进来的杜士仪听见这童言稚语;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哎呀呀;是儿子或是女儿都不知道;却先有个阿姊抢先要担责了玉奴;你到云州这么久;师傅也一直没空考较你的琵琶;这会儿难得有功夫;你好好拣你最拿手的;给师傅师娘弹一曲听听。”
    “好”一听是要弹琵琶;玉奴登时连连点头;一骨碌起身便奔去后头抱了琵琶来。见她所持的还是自己当年送的那一把;相比她长高的身量;已经显得有些小了;杜士仪心中一动;看向王容时;却见她也在看着自己;他就知道妻子恐怕也在同样的念头。因此;当小丫头低头专心致志地调弦时;他就开口说道;“楚汉就算了;那曲子太激烈;你师娘如今正有妊在身;还是选舒缓些的文曲。”
    “我知道啦。”
    玉奴略一思忖;右手便娴熟地一拨琴弦。耳听得那依稀熟悉的曲调;杜士仪忍不住低头轻轻扳着手指;这才意识到自从到云州上任;他就再没有摸过琵琶了;倘若一直如此下去;手生自不必说;而且他这个当师长的恐怕再也教不了玉奴琵琶。尤其是当听到玉奴将那一段春江花月夜的演绎得让人悠然神往时;他更是不由得连连点头;曲终之际更是抚掌笑道:“好;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音律之道;果也是有天才的”
    “师娘;师傅夸我;不是在安慰我吧?”
    见玉奴有些不确定地看着自己;王容便笑着说道:“你师傅是心虚呢;他这会儿心里肯定在想;再这么下去;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你这弟子超过去了
    “幼娘;你好歹给我这师长留个面子好不好也别把实话直接说出来”
    玉奴见杜士仪叹气摇头;这才意识到他们是在说真的;顿时高兴得欢呼了一声。然而;放下琵琶复又回到王容身边坐下时;她却忍不住小心翼翼地说道:“师傅;无上真师父和无上道师伯;还有祖师到白登山上住已经好几天啦;我想去看看他们。师傅如果有功夫;和我一块去好不好?”
    杜士仪本也有些放心不下到了白登山就乐不思蜀的那三位;闻听此言后便想也不想地点头道:“之前王夏卿来;他们也没露面;我之后也没空登山探望。这几日既然空了下来;明日我就带你去。”
    王容自知身体不好再跋涉登山;故而连忙提醒道:“天气渐冷;还是请师尊他们都回云州城来。”
    次日一大清早;杜士仪便带着玉奴和六七十护卫出了云州城。白登山就在云州左近;他本不想如此兴师动众;但如今用众人的话来说;他身系云州安危;更不用说已经是快要当父亲的人了;决计轻忽不得;只能接受了如此前呼后拥的排场。等上了白登山上的山寨;踏入昔日王培义所居的木屋;他见司马承祯正在亲自烹茶;一旁两位布衣荆钗的金枝玉叶望之洗尽铅华;却别显绰约风姿;他不禁愣住了。
    “宗主和二位观主还真是好雅兴”
    “山中无岁月;我是隐居惯了的;反而觉得这里清净怡人;至于无上真和无上道;她们却是觉得这山中气息养人;坐忘之法比往日在帝京更加管用;故而方才留恋不舍。”司马承祯笑着抬手请杜士仪坐下;等到一步步繁复的工序后;一一斟了几小杯茶;他方才说道;“来;尝一尝我这松子茶。”
    杜士仪低头品评;果然品尝出了其中一缕松子的清香;不禁点头赞叹。而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各自品茗之后;前者便出言问道:“听说这次朝中派来的钦使是王夏卿;犒赏云州上下之余;可有提到我们?”
    “二位观主也就罢了;陛下想来是体恤你们难得出来;但夏卿本来是要催司马宗主回京的;所为不是别的;就是为了云州那场雪。”
    闻听此说;司马承祯先是一愣;随即就恍然大悟。饶是他一大把年纪;这会儿仍然不禁老没正经地笑得直打跌:“我明白了;圣人必然以为我有呼风唤雨之能;这才能够让雪封云州哈哈哈;要是我真有此通天彻地之能;何需坐忘之法;恐怕早就破空飞去了”
    尽管司马承祯笑的是自己的兄长;但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却不以为忤;反而同时笑开了。金仙公主究竟正经些;笑了不一会儿就突然若有所思地问道:“阿兄的脾性我是知道的;若是信以为真;恐怕真的不容我们在外逗留太久。而且王夏卿可不是王摩诘;仕途之心更热几分;你是拿什么理由把他搪塞回去的?”
    “嗯;我翻出了襄阳中条山那位张果道人的神异故事;想来王夏卿那等高才;回朝之后一定会如实禀告圣人的。”
    杜士仪有意加重了如实两个字的语气;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哪有听不明白的;全都对这围魏救赵之计啧啧称奇。而同为道门中人;司马承祯对于襄阳中条山的张果老自然不陌生;闻言登时莞尔:“你这还真是找对了人。若论神异;我是拍马都及不上张果;若陛下有了此人;我就逍遥多了。此人一手法术巅峰造极;就是老道也叹为观止;更不要说圣人了。不过;不知道到时候被派去请他的究竟是谁;那张果游戏人间;最爱消遣人了。”
    反正不可能是我好歹也是传言中八仙之中的张果老;应付当今天子绰绰有余了
    说笑过后;玉真公主少不得问了云州城上下所得的赏赐;听到杜士仪竟是领云州宣抚使之衔的时候;她先是好不讶异;随即便抚掌大笑:“好;好我本来还想你他日回朝之后谋一个郎官;如今看来;你他日回京;不如一鼓作气拿下中书舍人;日后出将拜相便指日可待了”
    “承观主吉言;出将我之所愿;入相就敬谢不敏了。”杜士仪第一次明确地说出了自己对于将来的设想;这一次;却是始终好奇地竖着耳朵听他们说话的玉奴忍不住开了口。
    “师傅为什么不想当宰相;人人都想当呢”
    “就是因为人人都想当;师傅才不想当。要当宰相;一般情况下;肯定是有人罢相才能顶上去。而一旦当了宰相;便想当一言九鼎的宰相;这又要把别人拉下来。至于就算真的侥幸登顶;下头虎视眈眈盯着你出错;甚至栽赃给你让你出错的人就更多了。”
    杜士仪自然不止是对玉奴解释;也是说给在场的其他三人听:“所以;拜相怎比得上身为封疆大吏;可以少一点掣肘地施政治军来得舒心惬意?清正廉明如宋开府;想要禁恶钱的初衷是好的;却仍是难敌错综复杂的局势我自忖;没有宋开府毫不在乎得罪人的魄力”
    “杜君礼果然坦诚。”司马承祯对于杜士仪这番话却是持赞成态度。在云州城呆的那几日;他悄然走访;便知道杜士仪短时间内便赢得了民心;取得了政绩;相比在两京和人勾心斗角;成就感自然是完全不同的。
    而金仙公主虽然支持杜士仪暂时出京避开风头;却没想到杜士仪竟是更愿意一直在外为官;哪怕日后官品高了之后;也宁可出将也不愿意为相。想着想着;她便声音低沉地问道:“那你可想过;即便是区区云州;你也不可能一力主之?你既为宣抚使;恐怕还会有一个副使?”
    杜士仪笑眯眯地答道:“和一个人斗智斗勇;总比和一堆人斗智斗勇来得简单些。”
    此时此刻;远在数千里之外的长安城兴庆宫;李隆基的面前;赫然正罗列着政事堂各位宰相举荐上来的几个人选。他思忖良久;最终在其中一个人名上用朱笔重重划了一道。包括他在内;朝中上下都没想到云州竟然能在短短时间内就稳固了;因而赏功之余;少不得也有人存着摘桃子的心思。不过;杜士仪既然有这样的能耐;他并不吝于给予宣抚使之位。而且;他日蔚州和朔州倘若能和云州就此连成一片;一时共荣;便是最理想不过了。
    想到这里;他似笑非笑地说道:“年纪轻轻独掌大权;自也容易招人忌讳;添个老成的人难免唠叨;就添这一个好了”

第五百八十九章 副使何人
    一晃便又是月余;在之前那场纷纷扬扬不期而至的大雪之后;云州又迎来了第二场雪。
    云州大捷之后;陆陆续续投奔来的逃户以及流民又有千余口人;这也轻轻松松弥补了此前一战的缺口;云中守捉的军卒额度也是须臾就补齐到了三千。眼下天气已经寒冷了起来;杜士仪体恤百姓;原本修堤岸河渠的室外活计也已经停了下来;但军中操练却丝毫没有任何马虎。用他的话来说;那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罗盈和侯希逸南霁云也都极其赞同。
    此前处和部兵马骤然偷袭;牛皮关上的守军几乎全军覆没;这也是整场云州之战中;除却守城一役之外;伤亡最惨重的一战。因此如今侯希逸率军驻守牛皮关;而罗盈和南霁云则是驻守云州。后者毕竟实在太年少;尽管因军功得了军职;但军务全都是向前辈们学着打理;而每两日都会花半天到都督府来向陈宝儿学经史;自己研读兵法;日子过得异常充实。
    这一日;南霁云照例到都督府来时;却还没到书斋就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大嗓门:“实在是没天理了;这奚王李鲁苏竟敢用不知情三个字搪塞如此要命的大事?要说他这个奚王也就是个摆设;于脆出动幽州军将他灭了;重新选个人上台;也好过他一天到晚就想着在后头捅刀子”
    这分明是云州司马王翰的声音。而紧跟着便是有人发话驳斥:“子羽兄这话就偏激了。奚人直接把此前伏诛的郁罗于家人全数斩首示众;奉上首级请罪;还诚惶诚恐说都是此人自作主张;那么和自作主张的突厥三部一样;朝廷就不好太过追究他们。毕竟;如今朝廷的攻势重点在河西陇右;不想和突厥以及奚人多做计较。再说;契丹可突于虎视眈眈;如若真的动了奚人;岂不是被他捡了现成便宜?”这是王泠然的声音。
    “那可突于更不是好东西;之前还占了营州;冒充马贼对固安公主不利;此事还没和他们算账呢”
    听到最后一个愤愤不平的声音仿佛是崔颢;南霁云便知道;今天自己来的不是时候;书斋中分明是在议事;而不是只有陈宝儿一个人。然而;门前守着的人已经看见他禀报了进去;不一会儿;里头就传来了杜士仪的吩咐声:“可是霁云来了?快进来吧”
    南霁云连忙答应一声进了屋子;果是一迈过门槛就发现屋子里济济一堂;赫然云州都督府的属官一个不少。他连忙一一打了招呼;众人都敬服他当初在云州守城一战中死战不退;最终一举逆转破敌的壮举;自是都把他当成自己人;向来豪爽的王翰甚至还热络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因笑道:“我本来还想给你好好做一首诗;传颂一下你这功绩;谁知道给君礼占了先不过;你如今都是云中守捉副使了;也该让君礼给你再起个表字。”
    见其他人纷纷附和;南霁云正要谦逊;杜士仪便笑着说道:“子羽兄既然提醒;我就记下了。不过;朝廷怎么问罪奚人或是突厥;这和我们无于;横竖我们该做的已经做了。倒是子羽兄你东拉西扯一大堆;别忘了你刚刚风风火火地进来;可是说有天大的消息;怎么又不说了?”
    “哎;你们看我这记性”王翰一拍脑袋;这才正色说道;“你们难道忘了云州都督府这一大堆空缺?我刚刚接到燕国公的信;说是空缺的四曹参军;还有录事、参军事;这都已经定下了;甚至连此前制书上所说的云中县;也在遴选官员。但这些选了谁都不打紧;最重要的是;陛下择定了云州宣抚副使。
    “是谁?”这一次;杜士仪还没开口追问;崔颢就忍不住替他问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