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风月 >

第744部分

盛唐风月-第744部分

小说: 盛唐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是没想过招揽一些这样的人;可他到底比不上安禄山这样手握兵权的节帅;单单在长安的安宅就聚集了这么多的亡命之徒这后头四个全都是杀过人有案子在身的逃犯
    于是;杨国忠扫了一眼窦华和李岘;径直问道:“说吧;你们到底想的是什么?”
    我哪想上这条贼船;是被你们硬逼上来的
    心中如此腹诽;可李岘终究不敢得罪如日中天;权势和当年李林甫仿佛的杨国忠。他蠕动了一下嘴唇;用比较隐晦的口气说道:“陛下正在命人追查薛氏子弟的下落;可那都是过去久远的事情了;人都流放在岭南;与其花费这样吃力不讨好的功夫”
    “还不如找个更容易的突破口”窦华就不像李岘这样遮遮掩掩了;直截了当地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把这件事直接栽到安禄山身上;如此相国就可一举两得”
    杨国忠登时怦然心动。然而;他在舔了舔嘴唇之后;不禁若有所思地说道:“既然如此;那杜士仪那边是否可以如法炮制?”
    话音刚落;李岘就把头摇成了拨浪鼓。见杨国忠怒瞪自己;尽管心中惊惧;但他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安禄山在私宅蓄养亡命之徒;兼且交通长安权贵;无所不用其极。而宣阳坊杜宅只得杜士仪幼子夫妇;闭门不纳外客;几无外人出入其间。若是将陛下所查之事推到杜士仪身上;他的名声向来很好;必定会引来轩然大波;更何况;北面战事至今尚未有个结果;徒乱人心”
    说来说去;言下之意只有一个;杜士仪名声好;这样明目张胆地给人扣帽子;在如今民心已乱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麻烦
    窦华见杨国忠看向了自己;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相国;李公所言不无道理。”
    既然不能一箭三雕;杨国忠也唯有放弃。接下来;在窦华和盘托出了具体计划之后;他点点头道了一声可;随即就由得两人告退离去了。想到当初自己正是用类似的一招;让李林甫尸骨未寒就子婿遭贬;他不禁笑得眯起了眼睛;随即突然生出了一个念头。
    安思顺和安禄山虽然听说并不太和睦;也并没有血缘关系;可终究都姓安;何不把人明升暗降调到朝中来?如此让哥舒翰节度河西陇右两镇;正好可以进一步笼络哥舒翰;弥补他没有兵权的短板更何况;哥舒翰论年纪就比安禄山和杜士仪更年长许多;白发白须却还雄壮得很;又不用担心和自己争相位;这样的人情送出去;何乐而不为?
    就在这天傍晚;道政坊安禄山宅邸外头;突然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兵卒。当这个消息传到刘骆谷耳中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立刻吩咐整顿府中家丁;随即自己带着几个随从大步走出门去。就在门口;他终于看到了那大队兵卒之后;一个骑在马上被人簇拥在当中的中年人。
    “京兆尹李公?这是陛下御赐我家大帅的宅邸;李公今天带着这么多人前来又是何意?”
    李岘自从被窦华拉下水;成为杨国忠很多命令的执行者之后;就只觉得身不由己。见刘骆谷凶神恶煞;他只能故作镇定地说道:“陛下命人严查郊祀双坛之下伪造谶书一事;我不敢轻忽。今日得报;有贼人悄悄潜入这里;所以我立刻亲自赶来搜捕。安大帅镇守幽州;康夫人和长公子留在这里;如果万一被恶徒贼人所伤;刘郎也难辞其咎”
    “笑话;这安宅之中哪有什么贼人?”
    “怎么没有?”见李岘有些气沮;原本藏在他身后的一个人终于现身出来;却是沉声喝道;“李方来、何炅、王珉、方健;此四人全都罪案累累;京兆府有足够的证据;他们就藏在这安宅之中李公;事不宜迟;立刻搜捕;也好回报陛下”
    见刘骆谷的脸上闪现出一丝惊惶;李岘知道这会儿不容自己犹疑;当即高声喝道:“来人;进去搜”
    眼看一大群兵卒如狼似虎地冲了过来;刘骆谷心中一寒。情知无法阻止;他恶狠狠地瞪了一眼李岘;以及刚刚发话的杨国忠门客何盈;竟是怒气冲冲地说道:“好;好;你们尽管搜;我这就去求见陛下”
    因为无人阻拦;他须臾便已经带着几个随从出了道政坊。长舒一口气的他并未立刻去往北面的兴庆宫;而是当即叫了一个自己最信得过的心腹过来;一字一句地说道:“快;立刻赶往幽州;带我的口信给大帅;杨国忠打算把近日长安发生的那些乱七八糟事情全都栽到大帅身上”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翻脸
    康夫人早已失宠;安庆宗又资质平庸;因此;当自家宅邸几乎被人翻成了底朝天;两人一个只会哭天抢地诅咒谩骂;一个只会挥舞拳头上前理论。于是;何盈直接向李岘要了十几个人;把这对母子给缠住;余下的人自是如入无人之境。
    安禄山在范阳平卢两镇拥有十几万精兵;可他却很谨慎地只在长安道政坊私宅中留了百多个家丁;如今刘骆谷这个主心骨不在;这些私兵并不听安庆宗的命令。故而仅仅一个时辰后;策马等候在安家大门口的京兆尹李岘就等到了回报。
    “京兆公;名单上的人已经全部抓到了”
    李岘深知安禄山深受天子宠信;所求几乎无所不应;此前才刚刚因为杀了契丹王李延秀的那场大捷而兼领河东节度使;所以;哪怕他背后撑腰的是杨国忠;他也实在是心里七上八下。如今得知竟然真的在安家把名单上那些人全都抓住了;他不由得喜出望外;当机立断地说道:“立刻押回京兆府廨大牢;派足人手看守;我这就亲自去禀告右相
    “不用了;李公准备一下;预备到时候亲自禀告陛下就好;右相那里我立刻就去。”
    何盈说话间已经从安宅出来了。作为一个白衣门客;他刚刚在堂堂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的宅邸之内;竟是如同正官似的在里头指手画脚;但却无人敢置喙半句;就连此时此刻他对李岘说话时;也有些颐指气使。见李岘脸色一僵;随即便不自然地告退离去;何盈在心里哧笑了一声;随即也不耽搁;立刻就往大明宫中政事堂去了。
    尽管李隆基这些年多半住在兴庆宫;可大明宫毕竟是禁宫;论理不是官身;根本就不能通籍大明宫;可随着李林甫和杨国忠先后独秉朝政;这样的规定形同虚设;如何盈就很轻松地通过禁卫;来到了政事堂。
    左相陈希烈如今比李林甫在位时还要说不上话;干脆就不在政事堂露面了;而杨国忠没有李林甫缜密处理公务的本事;就于脆大肆笼络能于却又不计较名声的官员在手下;又选拔了一批精于吏员;换下了原李林甫时代中书门下五科的小吏。所以;他这日子竟是比从前的李林甫还要逍遥许多。此刻他正在好整以暇地看着下头吏员打算盘做事;瞧见了何盈笑吟吟地进门;当即眼睛一亮。
    “相国;幸不辱命”
    “好”杨国忠竟是情不自禁地挥舞了一下拳头;随即方才信心十足地说道;“这一次;我可不会再让那个安胖子再有机会逃出生天了”
    尽管自己晋封淑妃的时候;张云容和谢小蛮同时晋封婕妤;余者三人都封了美人;冲淡了些许自己的声势;可杨玉瑶总体还算满意。毕竟;想当年武惠妃跟了李隆基这么多年;也不过是三妃之一;还不是没捞到皇后的名分。然而连日以来宫外那连番风波;她就有些惊怒了;一直都在想方设法打听外头的消息;生怕杨国忠宰相位子不稳。所以;这一天得知杨国忠跑去兴庆殿;狠狠告了安禄山的刁状;她差点气得半死;好在大姊韩国夫人玉卿很快进了宫。
    “阿姊;你说;杨钊这家伙是不是得了好处就忘了本;我要的是他杨钊去对付杜士仪;不是让他和安禄山过不去
    当年杨玄琰在蜀州当司户参军时;曾经把女儿们留在成都;管家的就是长姊玉卿。这么多年过去;她早已嫁人生子;又因为杨玉瑶的显贵而封了韩国夫人。相比几个妹妹或急躁;或单纯;或短视;她为人老成世故;因此这会儿面对杨玉瑶的抱怨;她竟显得很镇定自若。
    “陛下为他改名叫杨国忠;杨钊两个字;你日后切记收起来。他如今是宰相了;做事当然要考虑得面面俱到;更何况;你怎么知道;他这次又只是单纯地和安禄山过不去?”见杨玉瑶为之哑然;玉卿便坐到了妹妹身边;伸手按住了她的手背;低声说道;“你应当知道;陛下正在让人查近日那些传得沸沸扬扬的书;以及南北郊祀的天坛地坛出现谶书石碑之事。而今天;京兆府突击搜查了安禄山的宅邸;却在其中发现了几个身负要案的亡命之徒”
    杨玉瑶素来野心勃勃;虽然有时候会有些短视;但她并不愚蠢。她一瞬间醒悟过来;竟是失声惊呼道:“难道这些事情是”
    “对;国忠就是这么怀疑的。指斥陛下是昏君;这意味着什么你应该很清楚安禄山不管曾经对你有过什么承诺;可一旦他有了反心;那你和这样一个人连在一起;结果只能是没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玉卿见杨玉瑶悚然而惊;再也没说出从前那些任性的话来;她方才轻叹了一声道;“玉奴已经死了;你八妹还小;能够彼此扶助的只剩下咱们姊妹两个;阿姊总不会害你国忠不论如何都是杨家人;他这个相国重要;还是安禄山这个三镇节帅重要?”
    这样的对比;终于把杨玉瑶心中那杆秤的一头完全压了下去。她沉重地点了点头;算是听从了大姊的劝说。
    答应归答应;杨玉瑶终究还是有些犹疑;等送走了韩国夫人玉卿;她又秘密派人去打听安禄山家中被抓的人。这些家伙的来历;杨国忠恨不得宣扬得人尽皆知;因此没过多久就出现在她的案头;当发现其中有长安地头蛇;有河北道的游侠;有身负命案的逃犯;她最终就信了七分。她多么希望这样的人是潜藏在杜家;而不是出现在安家;可事到如今想那么多没用。她很清楚杨家的富贵全都来自于李隆基的恩赐;如果天子有任何万一;她也就完了。
    但安禄山是第一个投靠上来的节度使;相比鲜于仲通这个剑南道节度使更加兵强马壮;她实在不甘心就此放弃。
    所以;次日傍晚;当她终于迎来了满脸震怒的李隆基之后;她就主动提到了安禄山家中搜出来的这几个人;见天子果然立刻阴霾更重;她便小心翼翼地提出了一个建议。
    “你是说;派一个宫中的宦官前去幽州;查访安禄山究竟是否有反心?”李隆基虽是被这些乱七八糟的事端气得肝疼胃疼哪都疼;再加上安禄山竭力保举推荐的都播怀义可汗竟是起兵叛乱;占据了漠北大半;可潜意识中还是并不认为安禄山会造反。更何况御史大夫裴宽秘疏禀报;说是安宅被抓的那些人虽然有重罪在身;但不太像能够缜密安排出此前那一波一波从流言到谶书攻势。所以;他虽说面上不置可否;但心里却也有点认同杨玉瑶的这个建议。
    可等到一夜过去;一大清早;早就荒废早朝多年的李隆基却等来了杨国忠的请见。杨国忠的造膝密陈却和杨玉瑶的建议完全不同;而是建议天子直接召安禄山回朝拜相;加以平章事之称;然后在其部将之中择选择三个汉人而不是蕃将;分别节度河东、范阳、平卢。李隆基正在犹豫;杨国忠于脆跪了下来;满脸的郑重其事。
    “另外;陛下;安思顺如今节度陇右;安禄山又节度河东、范阳、平卢三镇;他们虽并非亲兄弟;可终究是同姓;而且手中总共握有四镇臣请陛下将安思顺调回京升任兵部尚书;而后由哥舒翰兼领河西陇右;如此至少可保西面无虞”
    李隆基对于廉颇老矣却依旧威风凛凛的哥舒翰也很有好感;想想安家兄弟在东西两面全都握有重兵;心中也颇有些不安;对于这一条建议却是爽快地答应了。然而;对于杨国忠的第一个建议;他却打了个折扣接受。
    “朕会派中官带着诏书前去范阳;如果安禄山确有反心;便宣召令他回朝拜相。若是他没有;则再作计较”
    杨国忠没想到;天子竟然在安禄山家里搜出了那样的匪类之后;依旧固执地庇护那个胡儿;登时暗自恼火。可李隆基金口玉言;他也没辙;只能接受了这个结局。可紧跟着;天子就把话头拐到了如今一时大乱的漠北上。
    “罗希秉已经有超过一个月没有任何书信消息传回来;河东以及朔方的侦骑;也只知道除了都播重新西进之外;黠戛斯和回纥叛军以及骨利于等等也是连场巨战。甚至有人说;若无罗希秉在安北牙帐城中倒行逆施;乱传军令;也不至于有如今的局面;你怎么看?”
    杨国忠哪里不知道这是有人借此对他施压;顿时在心中冷笑了一声。
    事到如今;安禄山究竟是否有反心;他还不能确定;在这种风口浪尖上;还是不要节外生枝的好窦华、何盈以及其他几个心腹都劝说过他;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今漠北大乱;杜士仪生死如何都不知道;远不如安禄山威胁大。而且;他举荐罗希秉;只是因为罗希秉出身酷吏;必定会在漠北大肆生事;由是激得杜士仪做出过头的事情来;并不是说;他就真的信任罗希秉这样一个人。所以;他竟是当着天子的面;把罗希秉骂了个狗血淋头;但出兵的事他却仍是一力谏止;甚至还给杜士仪扣上了一连串高帽子;认为其必定能够平乱;仿佛心胸宽广到不在乎杜士仪之前那封血书指斥他是奸相。
    只要中原不出兵;看你杜士仪可能在这样的大乱中活下来
    原本已经纳入大唐版图的漠北骤然大乱;李隆基自然心情极坏;当听到杨国忠这么说;他就皱了皱眉说:“既如此;等到他日平定漠北之日;朕定然会重处罗希秉;也算是给臣民一个交待”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李隆基完全不知道;他口中的罗希秉;其头颅早已高高悬挂在安北牙帐城的旗杆上;成为了激励军民的祭旗之物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待风雷乍起
    尽管李光弼率军得胜归来;甚至带来了毗伽顿这个最重要的俘虏;可仆固和同罗牙帐城自从被占之后;音讯全无;往东南朔方以及西南河东的通道亦是出现了众多游骑;往南的通信渠道竟是为之断绝;因此整个安北牙帐城依旧沉浸在一种紧张的气氛之中。
    而当初最后时刻;龙泉带领牙兵的出城击敌;大破回纥兵马;可终究没有抓到磨延啜。对于这样的战果;龙泉自己也觉得实在遗憾。可事到如今;最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如今这错综复杂的局势。所以;仿佛是为了将功补过;他竟是提出了一个胆大包天的提议。
    “李将军既然回来了;我打算亲自带两个人;去一趟同罗牙帐城和仆固牙帐城探探虚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