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风月 >

第803部分

盛唐风月-第803部分

小说: 盛唐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墨迹淋漓的字。可他捧着纸卷待墨迹一干,便想要卷起来交给李璘的时候,却不想人冲着自己嘿然笑道:“阿爷还请不要妄动,杜相国,烦劳你也一样不要动。”
    警告了两人之后,李璘倏然站起身来,居高临下竟就这样反看着白麻纸卷上的字迹。这不仅是从下到上的反看,同时也是从右到左的反看,若是换成别人,如此分心二用,只怕多花一倍时间也未必能够看出个所以然来。然而,李璘却只是随眼一扫,不过两三息之间就收回了目光。
    “好,很好,阿爷你能够写下这样的东西,确实足以让我满意。”李璘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阴恻恻的冷笑,箭头突然下移,竟然就这样对着李隆基射了过去!
    李隆基完全懵了,可随着旁边有人使劲踹了他一脚,他终究躲过了要害,可仍然被那支弩箭射中了左肩。当那箭支入肉的一瞬间,李隆基完全懵了。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李璘拿到了自己这传位诏书,竟然不是去杀了杜士仪,而是直接把箭对准了他!为什么?这是为什么?难道是杜士仪和李璘勾结,两个人早已达成了默契,这一场戏根本就是演给自己看的?
    就在他陷入了无限绝望和迷茫的时候,他只听得耳畔传来了李璘的一声冷笑:“杜相国,要怪就怪你是个徒有虚名的名将,没有一身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的好武艺吧来人哪,快来人哪,杜相国行刺陛下!”
    这前后两句话一则极轻声,一则极响亮,可却犹如重锤一般砸在李隆基的心头。这一刻,他终于完全明白了李璘的奸计。
    这个逆子,竟是想要杀了他嫁祸杜士仪!
    昏迷前的最后一刻,李隆基就只见李璘扔了手弩,陡然之间一抹鞋底,手中多了一道寒光,随即奋力往杜士仪扑了过去。尽管他分外想看清楚这最后一个结果,可却迷失在了深沉的黑暗之中。他还不想死,他也不能死!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谁死谁生
    永王李的这一声暴喝;立刻传到了竹林之外。顷刻之间;随行而来的禁军一片哗然;当即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拨人;拔刀对峙了起来。陈玄礼不在;阿兹勒也不在;北门禁军也好;安北前锋营也好;这会儿没有第二个人有威望压制他们;眼看一场乱战就要就此爆发。而在这时候;一旁同样在此等候的永王子女之中;年未弱冠的襄城王李亿趁着别人不备;突然敏捷地窜入了竹林之中。
    父亲应该已经得手;这时候对着杜士仪一个人;只要他能够及时赶到;手刃了杜士仪;将来这大唐江山;就是他父子的了
    只要杜士仪死了;前方将帅群龙无首;彼此不服;只要重重恩赏;将来一定能够慑服军中
    襄城王李亿这突然冲入竹林;两边对峙的禁军和安北前锋营将士不禁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可就在这时候;他们只听得背后传来了一声怒喝:“陛下遇刺是真是假还不得而知;只凭永王一言就信以为真;你们全都是猪脑子不成?先进林中探明白要紧”
    甚至来不及去追究身后那怒吼之人是谁;前锋营将士便最先反应过来;转身就往林中冲去。见他们如此;今日随驾的龙武军将卒亦是不敢怠慢;慌忙紧随在后。等到他们穿过那密密麻麻的竹林;最终来到草亭前时;面对的却是出人意料的一幕。
    就只见杜士仪正冷冷站在那里;而李隆基颓然而坐;一支弩箭几乎贯穿了左肩;身边正有两个老者在忙碌着什么;而在杜士仪身后;除却一排身穿黑色军袍的汉子之外;更有十几个官袍在身的朝臣身为从前拱卫天子上朝的禁军;将卒们很快认出了其中几个最眼熟的高官。
    左相裴宽;御史中丞王缙;吏部尚书齐潮;户部尚书韦见素余者几个虽然不能第一时间叫出名字;可那朱紫官袍足以彰显他们在朝廷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最最引人瞩目的;恰是横刀保护在天子面前的陈玄礼以及几个禁卒;这样一位硕果仅存的禁军大将却偏偏和杜士仪站在一起;其中的意义显然很清楚了
    永王那一声杜士仪行刺天子;分明有问题
    李捂着几乎快要折断的右腕;眼睛如同喷火似的死死盯着杜士仪。他才刚刚嘲笑过杜士仪没有勇冠三军的本领;可他自己却没能支撑到儿子李亿赶到;那一把匕首就被杜士仪抬手一枚铜丸击落;而紧跟着;不但有这么多官员突然在他这一亩三分地上冒出来;紧跟着还有两个御医窜上来围着李隆基医治。而陈玄礼的出现;更是打消了他心头唯一的侥幸。
    “杜士仪;你好”
    杜士仪淡淡地说道:“永王谬赞;不敢当。我只不过觉得陛下是用重病不起的理由传召我回来;今日却大动于戈造访十六王宅;字里行间透露的意思仿佛是打算定立东宫;万一支撑不住;也许会出大事。所以;我早就托高大将军去请陈大将军;带上两个御医并心腹亲兵悄悄跟随。”
    想到那陈玄礼斜劈李亿的惊天一刀;李不由得在心中诅咒这个硕果仅存的唐元功臣。明知道李隆基最痛恨的是杜士仪;这位禁军大将既然隐伏在侧;为何不于脆杀了杜士仪他狠狠攥紧了拳头;怒声咆哮道:“那裴宽呢?裴宽他们又怎会在此?”
    “陛下既有定立东宫之意;只我一人在场自然多有不妥。既如此;我便让人通知了一下左相和齐尚书王中丞等人;时间仓促;来的人有限。”
    “杜士仪”这一次;扶着父亲的襄城王李亿终于怕了;他色厉内荏地叫道;“这是永王宅;你怎么可能放外人进来”
    这一次;现身的不是别人;却是徐徐从裴宽等人身后走上前的高力士。相较于杜士仪;他的表情要复杂得多。见李和李亿父子看到自己;全都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他方才深深叹了一口气;却没有答话。而接了话茬的;却是王缙。
    “这就要感谢永王了;别家亲王都趁着此前叛军作乱;想方设法赶走了监院中官;永王却很体谅地留下了人;当然;你只是留下了人;并不曾对其交过底。可留下了这么一个人;也就意味着永王宅的门禁都是开着的;高大将军既然和左相以及陈大将军等人有要事过来;他当然就把后门打开;放了人进来。只隔着一堵墙;永王所有的话;大家都听得清清楚楚;事急从权的时候;用大锤破墙来救人;也就正正好好了。”
    看了一眼仍未苏醒的李隆基;王缙便好心地又添了一句:“好教永王得知;御医刚刚诊治过了;陛下所中的箭伤虽然不轻;可箭头并未淬毒。由此可见;襄城王固然愿意跟着你这个父亲一条道走到黑;可你的其他儿子;却没有那么大的胆量当乱臣贼子;故而那几支淬毒的箭;大约是有人替你换过了。”
    这番话才是真正的致命一击。李一下子再也站立不稳。身边的儿子李亿虽说武艺高超;可这会儿李也能够清清楚楚地感受到;这个一贯胆大勇武的儿子正在瑟瑟发抖。想到自己刚刚对李隆基出了一口恶气的痛快;想到连杜士仪都要坠入彀中的得意;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却糟糕得无以复加。
    历来很多谋反的失败;都是因为知道的人太多;最后有人告密;这才功败垂成。所以;他反其道而行之;知道此事的除了他之外;就只有襄城王李亿以及另两个年长的儿子;至于其他仆从心腹则是一概不知。他以为让儿子们看到异日荣华富贵的可能性;再加上他又是父亲;他们就会忠心耿耿跟着自己于;可谁知道今日跑进林中给自己帮手的只有李亿;而另两个竟然反手卖了他
    否则谁能换了他的箭
    李没有再问杜士仪如何得知自己异谋之事;因为这些都没必要了。成王败寇;事到如今;他已经完完全全输惨了;而杜士仪却是一举两得;竟是让李隆基和他父子之间密谋的那些勾当;全都让陈玄礼以及裴宽等人全数听到。而射中李隆基的刚刚那一箭偏离要害;又不曾淬毒;即便天子因此元气大伤;说不定还能捡回一条命。算来算去;只有他是最大的输家
    “好;好;杜士仪;我输了给你;也不冤枉只希望阿爷他日醒过来时;知道我死了;他自己中了一箭;你却还好好的;不会气得再恨不得死过去”
    李突然哈哈大笑;紧跟着突然紧咬牙关;嘴角边突然溢出了一丝紫黑的鲜血;人也随之缓缓软倒。他生性桀骜;最不愿意屈膝求存;因此早早备了特制的含毒蜡丸压在舌下;预备如有万一时了断这条性命。他这一倒;襄城王李亿登时倒吸一口凉气;他手忙脚乱地一手抓住父亲;一手捏着他双颊;想要尽力让其吐出毒丸;得到的却只有李的一个惨笑。
    虎儿;时运不济;我父子俩泉下再见
    李亿看懂了父亲的这个表情;登时如遭雷击。他颤抖着用双手抱紧了气息奄奄的父亲;想起李自幼对他极为宠爱;又对他感慨过当年在深宫之中的寥落冷清;他突然抬起头来怒瞪着面前的那些人;声嘶力竭地叫道:“李隆基;你不但是昏君;而且是恶父;我大唐历代那么多天子;从来就没有你这样对待儿孙的父亲;你比则天皇后更狠毒你既然防我们如同防贼;又利用我们如同工具;就别想我们真当你是君父今天你就算侥幸活着;你这辈子也别想安宁;我会在九泉之下看着你;看着你将来不得好死还有杜士仪;还有你们其他人;别以为就真的赢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们也不会有好下场”
    说到这里;他一把捡起刚刚掉落在地上的那把长刀;竟是决绝地一抹颈项
    随着那满腔热血倏然四溅;在场众人无不惊骇。自古以来;那么多谋反事败的龙子凤孙;皇亲国戚;甚至将卒平民;事败之后很多人还想要奢求活命;可能够决绝赴死的;十中无一;这一对父子竟有这样的勇气如若能够把这胆色用对了地方;又岂会如同今日这般变成一个可悲的笑话?
    两个太医署的御医无巧不巧;正在这个时候替李隆基取箭;由于那股痛楚实在是排山倒海;竟是把这位刚刚已经昏过去的君王正好给惊醒了。李隆基还没熬过这痛得能让自己蜷缩成一团的剧痛;就听到了耳畔这凌厉的的痛骂和诅咒;顿时立刻又气晕了过去。而接下来的整整一刻钟之内;他被那股钻心剧痛折腾得时昏时醒;到最后反而恨不得就这样直接两脚一蹬离开人世;奈何到了这个份上;竟是连死活都已经由不得他了
    随着永王李和襄城王李亿的尸体被收殓下去;脸色和心情全都异常复杂的陈玄礼少不得去喝退了那些剑拔弩张的龙武军禁卫和安北前锋营将士。
    看到杜士仪安然无恙;安北前锋营的将士们也就不情不愿退了下去。尽管从刚刚那些只言片语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还不是太清楚;可李父子的死显然绝不单纯。每一个人在退下去的时候;都忍不住盯着那滩刺目的血迹多看了几眼;心情沉甸甸的。
    然而;更觉得心中不是滋味的;却是在场那些地位更高的大佬。听到不该听的;看到不该看的;面对这错综复杂到极点的一幕;该怎么办?
    陈玄礼面上阴霾重重;正要开口说话的时候;外间突然又起了一阵骚动。这时候;本就满心不是滋味的他终于为之怒急;三两步来到了竹园门口;正待开口喝问时;他一眼认出那个满头大汗跑来的人是自己的一个心腹长上。
    “大将军;大将军羽林军大约有千人左右出了大明宫;往平康坊和宣阳坊去了”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丢脸的禁军
    马嵬驿那一场兵变;对于本来应该以忠君宿卫为职责的北衙四军来说;无疑是一场天翻地覆的大地震。因为军中缺粮;又或者不甘心丢下家眷西逃蜀中;短短三四天中;逃散的将士就有数千之众。而在此后的动乱中;军中将士们胁迫陈玄礼带头;先逼得杨玉瑶自尽;又在朔方以及安北大军到来之后;群情激愤地杀了杨国忠;这才总算是将心头愤怒抒发殆尽。
    可当杜士仪和郭子仪奉天子率大军往长安平乱;陈玄礼率北衙四军留在马嵬驿重新整军;又护送那些龙子凤孙回长安时;人数竟是非但没有增加;反而逃散了又不下数千人。有人是担心天子清算那一场兵变的责任;有人是对于天子禁军的职责产生了不满;宁可隐姓埋名去朔方甚至安北投军;也有人是趁着这场乱世;打算做点没本钱买卖总而言之;当最终回到长安的时候;这一支经过多位天子一代代精心打造的禁军;不但兵力锐减;而且已经彻底失去了军魂。
    历史上的北衙四军中;最终追随李隆基抵达巴蜀的只有千余人;追随李亨前往灵武的则只有区区百余人;其他的全都在路上逃散。如今的大势虽说发生了根本性扭转;北衙四军虽说也还剩下万许人;可失去了天子信赖的禁军是什么下场?别说下头的士卒们担心将来;上头的将校们同样觉得仕途无望。正因为如此;当宫中悄悄几次送来了丰厚的赏赉;又许诺从前的事既往不咎;总算是瞒着陈玄礼;笼络住了一两拨兵马。
    现如今;这样两拨兵马便在别人根本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悍然出宫;直接开进了毗邻东市;南北相望的平康坊和宣阳坊。
    两支杀气腾腾的兵马在大白天突然出现在城中;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当有人发现;禁军围住的竟是平康坊崔宅以及宣阳坊杜宅时;也不知道多少人慌忙往四面八方报信。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每一个人都意识到;长安城中恐怕又要变天了
    “将军;真的要冲进去?”
    杜宅门前;左羽林将军韦广看了一眼左右;见很多兵士的脸上和眼神中都流露出了畏惧的表情;他不禁呸地吐了一口唾沫;恶狠狠地说道:“这大唐是陛下的大唐;别忘了你们早已经拿了大笔的犒赏全都给我听好了;这种时候;有进无退;敢犹疑不决的;杀无赦给我破门”
    在韦广的鼓劲下;终于有几个将士鼓足勇气冲上前去;用手中大斧狠狠砸向了杜宅的大门。那砰砰砰的声音仿佛响在每个人心里;有些人不忍心地别开了头;但更多的人则是舔着嘴唇;心中盘算着倘若待会儿真的攻占了这里;能够从中搜刮到多少金银财宝。毕竟;杜士仪出镇在外多年;传言中又是极其擅长经营的人;家中豪富自不必说。
    然而;对今天受命攻占杜宅的韦广来说;他那镇定而决绝的外表下;此时此刻生出的却是担忧。
    他能够控制的只有这五百多嫡系兵马;另一边去平康坊崔宅的柳安也一样。攻占这种地处长安;又是工部营建的住宅;这么一点兵马肯定已经足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