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风月 >

第824部分

盛唐风月-第824部分

小说: 盛唐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晨,杜士仪由从者伺候穿戴好一身甲胄,披上大氅,佩上宝剑,这才推开了大门。院子里,虎牙和阿兹勒一左一右站着,赫然是在等他出来。他没有说话,只是微微一颔首,等到他大步出去,两人自然而然跟在了他的背后,他方才头也不回地说道:“杜随,你的脑袋暂且寄在你脖子上。日后再有这等事,你应该知道后果。”
    阿兹勒知道杜士仪说的是自己不先禀告,就将此前十六王宅那场大变告知了仆固怀恩,连忙凛然应是。可如果再让他做一次选择,他仍然会选择和盘托出。不是因为仆固怀恩那会儿干脆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威胁,而是他认为必须如此,才能让众将在杜士仪不知情的情况下表明态度,如此方能够形成万众一心的向心力。生他者父母,教他者义父,他的性命和前程都是杜士仪给的,哪怕没了这条命,他也一定要为义父扫平道路!
    而杜士仪并没有因为阿兹勒的应声而停下脚步,当出了太守府的仪门时,他又沉声吩咐道:“薛嵩和李怀玉二人,一在牙兵,一在前锋营,两者都是功名之心很重的人,你们要用,但同时留意他们笼络人心的度。至于崔乾佑和田乾真,还有孙孝哲,也是同样,叛军可以让叛将招降,但绝不能交给叛将来带,这是宗旨!我这几天晚上偷闲整理出一本关于编练降兵的小册子,你们回头拿去仔细读了,此次打幽州,史思明一定要杀,但余者必须编练入军!”
    “谨遵元帅吩咐!”
    尽管阿兹勒和虎牙统兵全都不多,可两人不同于郭子仪等方面大将,正因为人数精炼,才更要趁此机会把叛军之中的精壮编练进来,然后再留下自己需要的人,将其他收纳叛军稀释到三路大军中的正军,从而进行第二次整编。如此利益均沾,又有崔乾佑等降将压住阵脚,方才能够让所有人都皆大欢喜。
    否则,一上来就夺权夺兵的主帅,谁能受得了?
    今日便是杜士仪离开真定北上的日子。齐集于此的兵马加上降卒,足有七八万,当然不可能全部于这一日启程出发,否则官道非得被全部拥塞不可,行军也会分外困难。所以,各路兵马从早几日开始便遵从此前商议好的方略行军,前次奇袭建下大功的仆固怀恩照旧不走寻常路,由深泽,过饶阳,至乐寿,然后直扑永定渠、漳水、巨马水三水交汇之地屯兵。这里是后世的天津,但现在却没有城池,不过是一处居人聚集的小镇,只驻扎了叛军一部。
    至于郭程两路大军,则是从新市镇出发,直扑定州博陵郡。就在杜士仪启程的这一天,前方程千里已经传来了捷报,博陵郡的新乐县已下,叛军千余人接战未久就纷纷投降。所以,带着这个好消息启程的时候,杜士仪自是心情很不错。因为仆固怀恩此行又是奔袭,但考虑到很可能遇到单单骑兵不可能应付的情况,因此还带了两千陌刀军,皆是有马随行,所以随行杜士仪的,除却前锋营以及牙兵,便是河东军的无马步卒和降卒,人数超过一万六千人。
    除却军中额定的马匹,但凡富庶的步卒往往也会置办马匹代步,朔方以及安北大都护府都是如此,西域和北庭亦是不缺马匹,而河东节度使府在王忠嗣和裴休贞先后卸任后,步卒当然不会就窘迫到了无马的地步,哪怕是安禄山兼任河东节度使后,把河东各牧监的好马搜罗一空,甚至还殃及军中积余,这下子,步卒们原本家中蓄养的马在河东节度使府拿钱购买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就配备到了马军之中。
    于是,抢军功迫不及待的程千里和河东众将冲得是高兴了,被落下的步卒自是丝毫高兴不起来。至于刚刚编练进来的叛军降卒,对于没有立刻对上旧日袍泽,反而都松了一口气。
    刚刚进入博陵郡境内,便有疾驰的传令兵从后军疾驰了过来,到中军杜士仪面前方才一拱手沉声说道:“元帅,长安急信。是太仆寺杜少卿的信使!”
    知道幼子来信绝无小事,杜士仪立刻沉声吩咐道:“带来见我。”
    尽管有如此判断,可是,当见到送信者是龙泉时,杜士仪仍旧意外得很。他分明记得此前得报,龙泉等人留在云州保护王容,如今却突然又成了杜幼麟派来的信使,究竟是假借一个名义,还是说妻子已经悄然回返了长安?他不动声色地接过了龙泉呈来的书信,就在行进的马上展开看后,他不禁蹙起了眉头。
    王容都能够打探到的情报,他当然不至于漏过,否则也不会在邺郡和常山都只稍稍休整了数日便立刻进兵,可是,李隆基竟然还真的接受了史思明的降表!指望他在最后关头撤兵,给叛军留下喘息之机,简直是痴心妄想!
    这是在逼他啊!要么就默认了招降史思明,让其保有麾下实力;要么就和作为正使前来的南阳王发生正面冲突。李隆基这次倒不怕这位南阳王到了他这里,借助三军之力行废立之举?还是说认为派出一个高力士,以及挑选最后的精锐禁军随行,就可以防住这一招?又或者说,李隆基觉得南阳王即便要夺位,也一定会防着他杜士仪,故而一定会把招降史思明之事坚持到底?又或者还有别的卑鄙招数?
    阿兹勒只是谨慎地落在后头率兵警戒,并未立刻急不可耐地去打听长安究竟有什么事。直到杜士仪开口留下了龙泉在身边,竟是连回信都不送了,他方才心头惊疑了起来,可他还是忍到这一天傍晚扎营时,方才前往帅帐。牙兵通报之后,刚到门口,他就听到杜士仪和龙泉说话的声音。
    “此前收复长安时,我已经正式收了杜随为义子。你们几人也都跟随了我多年,情分没有区别,所以从即日开始,人后你就改称我一声义父,行家礼。”
    龙泉登时心中狂喜,连忙下拜口称义父。待到起身,他方才一一说明了自己这大半年的经历。从跟随王容抵达云州,以及此后随军进入河北道,见过颜杲卿另一子颜泉明后,回返云州,王容得知史思明有意归降后又紧赶着回长安,再到姜度夜袭东市,将史思明使节全部格杀,却仍然难阻天子心意,最后方才轻声说道:“高大将军这次随行而来,据说也是陛下严命,不知是否借他和义父多年交情,想要让元帅默认这件事。”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杜士仪阴着脸迸出了这几个字,见龙泉立刻喜上眉梢,他突然转身往帐外说道:“刚刚牙兵都已经为你通报过了,既然来了,就不要躲在外头偷听。”
    阿兹勒这才打起帘子入内,恭恭敬敬地行过礼后,他便直起腰大胆地说道:“义父既然有此心,何妨密令沿途各州县,拖延南阳王一行的行程?”
    龙泉立刻主动请缨道:“此事我来办!从汲郡开始,沿途各州县主司全都是义父一力征辟的,而他们受尽了叛军的苦,十有**会希望此次大军平定叛乱,杀了据有幽州的史思明!既然如此,让他们瞒报前方行军的进度,竭力拖一拖南阳王等人的行程,应该可行!”
    “就怕这一行人带着明确目的,即使沿途郡县主司竭尽全力,也未必拖得住他们。不过暂时就先试一试此计吧,你亲自去办。”杜士仪见龙泉立刻应命,他便对阿兹勒说,“你挑选三百仪容壮伟的叛军,精选一批可靠军官统领,随龙泉南下,让南阳王好好看看如今这些叛军的气象!”
    阿兹勒和龙泉顿时都迷糊了。南阳王此行本就是来招降史思明的,杜士仪却还向其展示幽燕叛军的威武雄壮?
    “知道叛军依旧威武雄壮,他就会认为史思明好歹能够多抗衡一阵子,路上自然会走慢一些,也好卖我一个面子,这是人之常情。”r1148
    
   

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玉石俱焚
    史思明原先打算的诛杀安守忠之事;在史朝义亲自出面;竭力转圜下;这一劫总算是平安度过了。
    安守忠也知道自己那一丁点兵马在如今的幽州一点水花都翻不起来;所以在史朝义的竭力劝说下;也就痛痛快快向史思明服了软;甚至还去蔡希德那里当了说客。这两个人虽是因为常山一仗结下了深深的芥蒂;但至少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再加上史思明势大;他们不结成一线便是死路一条;太桀骜也同样是死路一条。所以;当他们一口答应若是唐军攻城就顶在最前头;史思明终于也不愿意在大军压境之下起内讧;也就决定不为己甚。
    起家于平卢的史思明此前虽是跟着安禄山起兵南下;但还在平卢保有相当的实力。前时挥师北上反攻河北;虽说他因为心急于幽州可能有失;于是把主力交给蔡希德;自己只带了精锐心腹抄小路回归;可他业已把私兵从平卢调了回来;放在蓟州渔阳郡;又把剩下的静塞军一把抓在了手中。
    如今;得知南面的大唐三路大军已经开始朝幽州进击;而长安那边的信使却还没有消息;他便毅然决定放弃博陵;上谷;文安三郡;将防御圈缩小到幽州范阳郡;檀州密云郡以及蓟州渔阳郡这三郡。即便如此;如今的情况仍然相当不妙;渔阳郡的盐城守捉和洪水守捉已经落入侯希逸的平卢军之手;密云郡继北口守捉丢了之后;镇远军也被张兴派阿古滕领兵拿下;再加上他回幽州之前就落入安北军之手的居庸关;如今的他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来人;传帅令;召史朝义〃
    前方节节败退的消息;身为范阳节度使史思明的长子;史朝义当然不会不知道。急匆匆赶来的他衣服湿透;显然是遇到了刚刚那一阵来得快去得也快的大雨。然而;形容狼狈的他在父亲面前却不敢失礼;恭恭敬敬跪下磕了头后方才问道:〃父帅有什么吩咐?〃
    〃你替我去见一趟杜士仪。〃
    见史朝义登时眼睛瞪得老大;惊骇之色根本掩饰不住;史思明心中不喜;登时疾言厉色地质问道:〃怎么;你没有这样的胆量?〃
    史朝义见史思明已经把手按在了刀柄上;心中登时咯噔一下。尽管是儿子;可他知道此刻如果自己再迟疑;史思明这一刀就很可能当头砍下来;他只能勉强压制心头的恐慌;竭力镇定自若地说:〃父帅的吩咐;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必定努力去做〃
    史思明哪里相信这等豪言壮语;心底嗤笑;面上却收起了怒气;淡淡地吩咐道:〃既然你有这样的胆量;见到杜士仪后;你告诉他;我史思明已经向朝廷;向陛下递了降表;他若是不甘心;尽管来攻不要以为他麾下人多将广;我如今又只剩下了三郡;逼急了我;我便那军士拿着刀逼这三郡民众全部上城墙守御;看到时候他拿下幽州时;范阳密云渔阳还能剩多少活人〃
    已经向朝廷递了降表的事;纵使史朝义也是第一次听说;可他刚刚对此行稍微生出了几分信心;就听到最后几句话;脸色登时一片煞白。如果是别人这么说;他必定以为那是吓唬人而已;可说话的人是他的父亲史思明;届时绝对做得出来可真正到了那玉石俱焚的份上;自己固然死路一条;下头众多手上沾满了三郡百姓鲜血的将士;难道就有什么好下场?
    可史思明已经撂下这样的狠话了;他这会儿不敢有任何违逆;只能咬咬牙答应道:〃是;我这就按照父帅的吩咐去准备。〃
    〃还用得着什么准备?我给你牙兵十人;立刻出〃
    史朝义心中叫苦;可他知道这会儿拖延时间只会引人疑心;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等到他出了屋子;那十名一看就是史思明心腹死士的牙兵已经等候在那里;他只能在心底长叹一声;希望自己此行的运气好一些。
    仿佛是老天爷听到了史朝义的祈祷;当他离开幽州范阳郡;进入易州上谷郡境内的时候;便和一支打前站的游骑撞了个正着。多亏他早早预备了一杆白旗;这才没有立刻遭遇一场厮杀。只不过;对于他这个史思明的信使;那百余游骑兵的主将嗤之以鼻;只从麾下派了两个人领他们回去。
    用这位游奕使的话来说:〃大军一至;幽州叛军若是不降;便为齑粉;要归降也该有个归降的诚意〃
    可这样的轻视;史朝义哪里顾得上。接下来的一路上;连续撞到了好几路兵马;他方才得知;杜士仪如今尚未进入上谷郡;正在扫荡此地叛军的是河东节度使程千里;而杜士仪尚留在莫州文安郡的清苑县;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则正在扫清文安郡境内的残余叛军;至于另外一路唐军;也就是仆固怀恩所部;杜士仪的真正嫡系;则是不知踪影。尽管他心中对此非常在意;可如今没有什么比自己的性命更加重要;他当然不会随便乱问。
    清苑县廨;临时征用了这里为元帅行辕的杜士仪正看着一封龙泉来的急信。果然;尽管南面河北各州县官府对于远道而来的南阳王李这一行人分外热忱;百般挽留招待;结果还是那些精挑细选出来的叛军稍微拖慢了他们的行程;即便如此;如今这些来自长安的特使已经过了邺郡。如果不是李这样养尊处优的皇孙不可能做到日。';!'行二百里这样的高强度;只怕两三天就能够抵达清苑。可就算往最慢里计算;路上能够拖上六到八天已经很了不得了。
    〃八天打下幽州?如果不能;就要准备来上另一场硬仗么?〃
    杜士仪喃喃自语了一句;脸上刚刚流露出一丝决然;外间就传来了一个声音:〃元帅;史思明派长子史朝义为使者;求见元帅〃
    史朝义?
    现如今的历史已经早已经完全偏离了既定的轨迹;因此杜士仪听到这话;先是意外;随即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笑过之后;他方才开口说道:〃先不用急;派人去前方;知会郭大帅和浑将军;告诉他们史思明派史朝义作为信使来见我;让他们回来〃
    进了清苑县城;史朝义原以为能够第一时间见到杜士仪;可万万没想到;他和随行的十名牙兵却被分开了。他被孤零零地撂在一间屋子里;没人上茶也没人理会;就仿佛他是什么无足轻重的人似的。越是如此;他就越觉得心焦如焚;因为他很清楚如今幽州的窘境;杜士仪对他态度如此冷淡;自然就意味着并不在乎幽州方面是不是想归降
    这样的煎熬从下午一直持续到夜深时分;连午饭加晚饭全都没吃过的他自然饿了。在这样仿佛漫长无休止的等待中;他终于抛弃了最后一丁点耐心;大步走到虚掩的门边上;一把将门拉开。出乎他意料的是;恰是有一个人面对自己站在门外;那只推门的手都没有收回去。四只眼睛对视了一阵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