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贼 >

第128部分

明贼-第128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许黑子忙道:“将军,不用这个。咱们可以用木炭。您还记不记得,之前咱们在海上,点燃衣服逃跑的那次……”

李元庆默默点点头。

单纯的衣服,燃烧力必然不能太持久,但若将衣服浸上大油,效果就不一样了。

此时,正值夏末,天气温和,人们也不需要太多衣服。

再将城下300米的范围区域内,铺上些木炭碎屑,这一来……

“许兄弟,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你马上去办。”

“是。”

看着许黑子匆匆离去,李元庆微微眯起了眼睛。

使用火攻,最好的材料,就是石油了,可惜,石油原油虽然已经被老百姓用来点灯,但旅顺附近,却并没有这种产出,而由于地形的关系,这边甚至连松树林都没有,至少要到几里之外,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不过,有许黑子的完善,李元庆对这个计划,又有了几分信心。

揉了揉太阳穴,李元庆赶忙收敛了心神,前往不远处的城门楼,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杀器,要张盘和陈忠帮忙。

来到了城门楼,两人正在对饮,李元庆不由一个机灵,赶忙把酒坛子收了起来,“两位哥哥,这东西,现在还有多少?我全都要了。”

张盘不由一愣,“还有2坛子,元庆,要喝咱们一起嘛。”

李元庆一笑,“两位哥哥,这酒现在是不能再喝了。走,咱们先去办正事。”

火器在大明应用早已经是很广泛,虽然鸟铳、火炮这方面,大明的工匠们投机取巧,让人不放心,但在火药方面,制作工艺却已经很成熟。

李元庆直接让张盘带着两人来到了旅顺的兵械库,庆幸的是,火药还有不少,至少有个千八百斤,都在阴凉干燥处存放。

李元庆捻了一点,完全没有异常,不由如获至宝,忙对张盘道:“张大哥,你这边工匠还有多少?我要多搞些这玩意。”

张盘已经习惯了李元庆的一惊一乍,忙道:“有几个。这玩意制造起来不复杂,不过,精品他们可搞不了。”

李元庆不由一笑,“我不要精品,我就要杂碎。越杂碎越好。”

…………

一晃,两天已经过去,后金军的推土攻势,已经推进到了旅顺城下百步之内,马上就要逼近护城河了。

天启二年八月初七。

清早,太阳刚刚升起来,后金阵营这边便一阵噪杂,在百来个汉军旗士兵的驱使、谩骂下,两千多个汉人奴隶,开始继续推土填沟,按照他们的进度,今天上午,应该就能填平护城河,将阵线推到旅顺的城头上。

城头上,气氛渐渐变得肃杀。

看着不远处的苦涩的男女老少们,再看看他们身后的后金鞑子,城头明军这边,不论士兵还是军官,脸上都不好看。

李元庆一大早就起来,站在垛口边,仔细探查着后金军的进度,手指,轻轻打着一首熟悉的节拍,“准备好了么?时刻准备着。将来的主人,一定是我们……”

“元庆,咱们什么时候动手?狗鞑子已经逼过来了。投石弩现在可以稳稳打到他们了。”张盘紧紧攥着拳头,死死的盯着不远处的后金军,身体都在微微颤抖。

说是一方面,做却是另一方面。

到了这个程度,哪怕是身经百战的张盘,也不免有些紧张。

李元庆看了看一旁的陈忠。

陈忠还好些,并没有什么异常,但不断拨动着刀柄的手指,却是出卖了他的心情,他也很紧张。

“张大哥,先不着急。前面,都是汉人奴隶。都是咱们的兄弟姐妹。就~,就让他们多活一会儿吧……”

李元庆说着,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

之前的准备,已经是相当充分,只要能想到的,只要现在旅顺城里有的,李元庆都付诸了行动。

一旦开动,声势必然遮天蔽日。

“呃?”

张盘一愣,忽然狠狠一拳,砸在了城墙上,“这天杀的狗鞑子哇……”

陈忠默然不语,却紧紧握住了拳头。

不多时,城下汉人奴隶的‘攻势’已经濒临城下,他们抬着、扛着一袋袋沙土袋,不断的丢入到护城河里,他们身后不远,就是拿着刀盾,紧紧防备的汉军旗士兵,夹杂之中,偶尔有一两个真奴,坐镇指挥。

城头上,所有人都紧张起来,但没有李元庆的命令,谁也不敢乱动。

眼见护城河已经被填起来大半,河水已经开始涌向两边,陈忠咽了口唾沫,也坐不住了,“元庆,差,差不多了啊。”

李元庆默然看着城下的汉人奴隶,“不着急,再等等。”

此时,虽然没有名分,但李元庆已经成为了旅顺城所有防卫的真正指挥者,他不发话,便是张盘和陈忠也只能等待。

但这么久的默契,不论是陈忠还是张盘,都选择深深信赖李元庆。

时间静静的流逝。

后金方面不断隐藏在后面,对城头发起箭雨攻势,但旅顺城这边,却一直保持着沉默,并没有还击。

这让这些后金士兵们更加大胆,又往前推进了一些,想寻找更近的距离,对城头上的明军造成有效杀伤。

但明军始终紧紧藏身在城墙之后,后金士兵畏惧明军火器,也不敢太贸然。

僵持中,城墙下护城河已经被填平大半,横向差不多已经有了百来步,已经足够后金军发起正面进攻了。

李元庆瞄了一眼垛口,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一摆手对早已经在身后列阵的顺子和杨小船部道:“开始吧。”

“是。”

两部在城墙上缩了一上午,眼睁睁看着这一幕,早就忍不了了,迅速行动起来。

**************************************************************

第182章一户口本……

这章应该还不错……

跪求订阅。。小船跪谢。

~~~~~~~

“砰砰砰……”

随着连绵激烈的鸟铳嘀鸣响起,城头上瞬间硝烟弥漫,云山雾绕,仿似仙境。

此时,正值正午,海风温热,城头位于八米以上的高度,风势更快,很快,硝烟便被吹散,能见度又高了起来。

“射击……………。干死这些狗鞑子啊。”顺子拼命大声呼吼。

“砰砰砰。”

又是一阵鸟铳嘀鸣。

城下的后金士兵,即便有护盾防护,但城头上明军这边的鸟铳实在太快了,射程又远,直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根本无法回击。

片刻间,已经倒下了十几人。

“退后。退后。快退后。”这些汉军旗的士兵也不是傻子,纷纷大声呼喝,急速朝着身后退却。

长生营这边的鸟铳,射程在80步左右,70步以内,具有致命的杀伤力。

而后金军这边的汉军旗弓手,因为其天生的劣势,远远无法跟真正的女真勇士相比,弓箭射程,也就在50、60步,这还是臂力好的。

加之角度的关系,他们只能向上射箭,也无法瞄准,就是射一道道高高的抛物线,看明军谁倒霉了。

而城头上明军这边,居高临下,即便不能像民国时期的士兵们一样,钻入垛口瞄准射击,但这种高度的优势,也使得他们更从容,准备和选择的时间更多,射中的准确率也就更高。

不多时,已经有二三十个汉军旗鞑子,倒在了明军的铳口下。

城头上一片欢呼。

底下这些汉人奴隶们,也炸开了锅,像是无头苍蝇一般,四处乱窜。

这些汉军旗士兵们,对城头上的明军没办法,对这些汉人奴隶,却是骁勇无比,莫名,一阵箭雨掠过,至少有几十个汉人奴隶倒在了血泊里。

“这些狗日的汉奸,真是该遭天谴啊。”张盘气的破口大骂。

陈忠眼睛也有些泛红,“元庆,有没有办法,救他们一下?现在后金军主力没过来,不如咱们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

李元庆冷静却又冷漠的摇了摇头,这种时候,怎能开城门?不想活了?

“你们一起喊,让他们朝东面跑。快。”李元庆一摆手,对着身边的十几个亲兵大喝。

这些亲兵也反应过来,忙一起大呼:“乡亲们,快,往东面跑。鞑子要杀过来了。”

这些汉人奴隶本来正四处乱窜,一听到城头上的呼喊,他们也反应过来,纷纷扎堆般朝着东面的墙底下跑去,‘扑通扑通’跳入了护城河里。

这种时候,就算是淹死,也总好过死在这些狗鞑子手里。

这些汉军旗士兵们不敢向前,而这些汉人奴隶纷纷逃跑,他们只得随意射杀解恨,可惜,汉人奴隶越跑越远,很快,弓箭也射不到了,他们只得迅速向后退却。

“狗汉奸。快滚吧。再敢过来,老子把你踢回你娘肚子里。”

城头上明军对一阵大骂,随后,一片欢呼。

但士兵们兴奋,李元庆三个主将,却是都绷起了神经。

填土差不多了,接下来,就该上正菜了。

看着张盘和陈忠紧张的模样,李元庆忽然一笑,“两位哥哥,放松点。来,笑一个。待会儿,我请你们看场好戏。”

陈忠和张盘不由一阵无言。

…………

不远处,后金战阵中,老奴正被数十名贝勒、贝子和大奴才簇拥在正中。

他今日没有披甲,也没戴帽子,一身金边黑衣,花白的金钱鼠辫随意盘在脑后,穿的很清凉。

他眯着眼睛,抚着花白的山羊须,看了旅顺城方向良久,这才对身边人道:“辽南这三个小子,也就这般模样么。怎么?就这点手段,就能把你们整成这模样?”

莽古尔泰赶忙跪倒在地上,“回汗阿玛,这三个小贼只是鼠辈尔,咱们大军已至,正好一鼓作气,将这旅顺城踩成湮粉。”

这些时日,正蓝旗虽然损失不大,但长生营竟然去盖州城下耀武扬威,将莽古尔泰的祖宗十八代卷了一遍,这让莽古尔泰怎的能有好气?简直恨不得生食李元庆血肉,自是一刻也不想耽搁。

一旁,镶红旗旗主岳托赶忙也跪在地上,“汗祖父,这三个小贼阴险卑鄙。尤其是那个叫李元庆的,诡计多端,阴险无比,对我族人异常仇视,孙儿愚见,咱们万万不可轻敌,不可冒进。”

岳托虽然没有跟李元庆正面交锋过,但这一年多来,镶红旗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他麾下各部,没少吃李元庆的亏,此次刚来辽南,他便将索通和舒契狠卷一顿,详细打听了当日的过程,自然明白李元庆三部,绝不能只是此时表现的这般简单。

老奴看了岳托一眼,淡淡点了点头,又扫视身边众人,“你们呢?”

阿敏道:“区区弹丸之地,焉敢阻挡我大军脚步?汗阿玛,儿臣愿为先锋,拿下旅顺城。”

他说着,跪地请战。

一旁,代善缓缓出列,“汗阿玛,旅顺城虽小,但观其布阵,紧而不漏。儿臣以为,我军不可冒进,可派小股兵力,先行试探进攻。探知详情后,再做打算不迟。”

身边,正白旗旗主皇太极也道:“汗阿玛,儿臣赞同二哥的意见。”

另一边,何和礼和安费扬古也都是点了点头。

老奴淡淡一笑,他的这些儿孙,可谓英杰辈出啊。

代善、岳托父子老成稳重,办事滴水不漏。莽古尔泰和阿敏,骁勇善战,最适合冲锋陷阵。皇太极则是文武双全,有大将之风。

本来,旅顺这种地方,老奴是不屑于来的。他刚刚平定辽西,又安抚了蒙古,大半年都快过去了,也想回家好好休息休息,陪陪他的娇妻美妾,顺便再多留点种子。

但因为李元庆三部,骚扰了辽南的麦收,这让老奴异常愤怒。

农业社会中,任何统治者,最看重的,便是庄稼的收成。

不过,此时,细观了旅顺的城防,老奴心里已经有了数,淡淡道:“那~~,就由阿敏和阿巴泰来打头阵吧。”

阿敏不由大喜,忙磕头道:“谢汗阿玛。”

说着,忙转身跑向本部。

另一边,一个表情严肃的汉子,也恭敬对老奴磕了个头,迅速跑向他的部族。

此人是老奴的七子,名叫阿巴泰,虽骁勇善战,立下过不少战功,但因为他母亲地位很低,三十出头了,才只是个低等贝子。

这让心高气傲、自视甚高的阿巴泰如何能接受?

此时,老奴点了他的将,他也迫切的想证明自己。

不多时,阿敏的镶蓝旗本部3个牛录、阿巴泰的2个牛录,已经缓缓突出前阵,准备冲向旅顺城方向。

这时,老奴身后,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虎头虎脑的窜出来,他拿着一把小刀,一下子就跑到了老奴的马下,他刚刚够到老奴的靴子,忙抱着靴子撒娇道:“汗阿玛,儿臣,儿臣也要为汗阿玛出征。”

片刻,身后又来了一个小身影,大约只有六七岁,长的很漂亮,同样拿着一把小刀,奶声奶气道:“还有我,还有我。汗阿玛,我,我也要为汗阿玛出征。”

众人一看到这两个身影,不由都是摇头失笑。

老奴原本飘飘沟壑的脸上,瞬间露出了春天般温暖的笑意,“十四,十五,你们两个小家伙,不是让你们在营帐里呆着么?怎么偷偷跑到这里来了?”

这两个小孩,正是老奴的两个幼子,十四阿哥多尔衮,十五阿哥多铎。

老来得子,又正是后金如日中天之时,老奴觉得,这两个儿子,是上天给他的礼物,给他带来的运气,对两人极为宠爱,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着’,绝不为过。

历史上,老奴死后,他亲领的两黄旗,有多半牛录,都落入到了这两个小兄弟手里,也为之后所谓的‘太后下嫁’,提前埋上了种子。

多尔衮大一点,他天资聪慧,已经懂得了一些大人的事儿,忙道:“汗阿玛,我刚才去七哥那里玩,正好碰到七哥出征了。汗阿玛,我和十五弟也想为汗阿玛出征,求汗阿玛成全。”

多铎也奶声奶气道:“求汗阿玛成全。”

老奴不由开怀大笑,“好,好。来,你们两个小家伙,到汗阿玛的大马上来。”

说着,他竟然亲自下马,亲自将多尔衮和多铎两个小家伙,抱到了马上,再翻身上马。

他这匹马,极为雄壮,乘坐他们父子三人毫无障碍。

多尔衮和多铎一前一后,就像乘船一般,高兴的连连欢呼。

老奴的大手小心扶着他的这两个宝贝儿子,脸上的笑颜,根本遮掩不住,“两个小家伙,咱们就在这里,看着你们的两位哥哥征战,为汗阿玛拿下这旅顺城。”

“哦……”两兄弟一阵欢呼,高兴的直拍手。

身边,代善眼观鼻,鼻观心,仿似老僧入定,但眼角的余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