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贼 >

第24部分

明贼-第24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庆的心里情不自禁的期待起来。

毛文龙之所以对陈继盛赏的这么轻,主要是陈继盛已经是千总,而他自己不过是游击,在官职上,已经不能对陈继盛赏赐了,而自己,不过只是小旗,还有总旗、副百户、百户、副千户、千户诸多级别……

“小旗李元庆此次出行有功,特赏银十两,佩刀一副,铠甲一具。另~~~。”

毛文龙顿了一顿,略有深意的看了李元庆一眼,这才道:“升李元庆为总旗官,兼任副百户。”

众人听完,不由都是大为羡慕。

“恭喜李兄弟。连升两级啊。”

“恭喜李兄弟。贺喜李兄弟。哈哈,这可是真正的高升啊。晚上可是要请酒啊。”

李元庆也是大喜,想不到,毛文龙竟然连升自己两级,已经到了副百户,再往前一步,就能到真正到军官的行列了。

“多谢将军提携。卑职必定肝脑涂地,以报将军恩德。”李元庆恭恭敬敬对毛文龙磕了几个响头。

毛文龙微微笑,“我军有功必赏,有错必罚。尔等应牢记心中,团结一致,为圣上分忧,为朝廷分忧。”

“是。谨遵将军教诲。”帐内众军官纷纷跪倒一地。

…………

一夜宿醉,李元庆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老高,差不多快到中午了。

昨夜,被毛承禄、陈忠那些军官们好一顿‘收拾’,简直喝的昏天黑地,到现在,身体各处还有酒醉后的酸楚,但李元庆的精神头却是极好。

人逢喜事精神爽。

按照后世的级别来论,李元庆现在也算是正儿八经的‘副连级’军官了,并且,独领‘一军’,虽然这一军,加上自己,只有八个人,但这种其中的自由度,恐怕关宁一系的参将、副将,都未必能比得上。

‘我种下一颗种子,终于长出了果实,今天是个伟大日子……’

心情明朗,李元庆忍不住哼起了小曲儿,随意洗了把脸,正准备让顺子去搞点吃的,陈继盛的亲兵牛二却是急匆匆的跑过来,“李头,我家大人有急事找你。”

李元庆心中不由一惊,昨夜跟陈继盛喝酒时,还是一片欢喜,形势一片大好,今日不过刚刚上午,难道发生了什么变故?

不过,以陈继盛的为人,他绝不会无的放矢,必然是得到了什么关键的消息。

“二哥,咱们弟兄,你这样可就生分了啊。还是叫我元庆。我马上去大哥那里。”

牛二一笑,“嘿嘿,元庆,应该是好事儿。”

李元庆微微一笑,快步前往陈继盛的帐篷。

来到帐内,陈继盛正在埋头在一个小柜子上奋笔疾书,李元庆进来,他也没有发觉。

李元庆走到陈继盛身边看了一眼,陈继盛是在写信,旁边,已经写好了几封。

李元庆瞟了一下信封表面,其中有一封写的是‘致复州游击单尽忠’。

李元庆一愣,心中已经隐隐有了思虑,五月在即,想必,毛文龙已经开始准备大动作了。

李元庆并没有贸然打断陈继盛的思虑,直到他写完这封信,才笑道:“大哥,什么事,这么急找我?”

陈继盛看李元庆来了,不由一笑,“你小子,想不想立功?”

李元庆一愣,忙笑道:“大哥,您又不是不知道。我做梦都想立功。”

陈继盛一笑,低声道:“昨夜,尤景和、张攀他们赶回来,带来了一条重要的信息。盖州游击杨于渭,复州游击单尽忠,金州游击刘爱塔,在后金那边混的都不是太如意。尤其是刘爱塔,此人是忠义之辈。将军今晨与我商议,决定分别派人去给这三人送信,招降他们。我向将军推荐了你。你可去金州,给刘爱塔送这封信。”

虽然感觉到了陈继盛的全权爱护之心,不过,李元庆的心里,却有一丝微微的抗拒。

坦白说,劝降后金守将,而且是游击官职的守将,这绝对算是大功一件。

但在根子上,李元庆却并不想做这些有些‘虚’的工作,这倒并不是说李元庆害怕此行危险,而是好不容易从沈阳城回来,刚刚有些时间,李元庆想多花功夫,在自己的这个‘小山头’上。

但陈继盛此时既然提出来,并且,给自己指明了道路……

看到李元庆半天没有反应,陈继盛眉头微皱,“元庆,你不想去?”

李元庆一笑,“大哥,不是我不想去,而是,我毕竟是后来的,不到两月,将军已经升我为副百户,如果……”

陈继盛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不由一笑,“元庆,你这人啊。什么都好。就是太小心了。总是在意别人的想法。这应该不是问题。都是自己弟兄,没人会乱说话的。”

李元庆心中不由愈发苦恼,陈继盛这人什么都好,就是有些事情太一根筋,太较真了。

李元庆也明白,刘爱塔把握最大,他是想把劝降刘爱塔的功绩,也算在他的头上,只是,李元庆却要来做这个出头鸟了。

这他娘的。

李元庆刚要开口,这时,门外有亲兵禀报,“大人,将军召集您和李头去大帐议事。”

陈继盛点点头,将信笺上的笔墨吹干,对那亲兵道:“知道了,我马上过去。”

他又看向李元庆,低声道:“元庆,这是个立功的好机会,你要好好把握。”

李元庆一笑,点了点头,心中却是烦恼无比。

人情是把双刃剑啊。

…………

来到毛文龙的帐内,亲兵军官们都聚齐了,毛文龙脸色不错,胡须修剪的整整齐齐。

他指了指挂在一旁的地图,道:“我已经秉明巡抚大人,不日即将出兵。昨夜,尤景和、张攀传来消息,后金盖州游击杨于渭,复州游击单金忠,金州游击刘爱塔,都是可以争取的对象。尔等有什么想法?”

众军官不由一阵议论纷纷。

毛承禄道:“将军,如果能招降这几人,再好不过。我军毕竟人少,成军时间尚短。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上策也。”

其他众人也纷纷表态,毕竟,这就是个无本的买卖,成了那就赚了,就算不成,这几人恐怕也不会有太大的胆子,斩杀信使。

毕竟,大明仍然是巨无霸一般的庞然大物,这些将领都是汉人,还是会畏惧天朝正统。

李元庆此时心中更加明了,这件事情,绝对不能轻易搀和。

此时正值创业之初,毛文龙麾下虽然没有太多山头,但~~,陈继盛作为毛文龙的第一亲信加心腹谋士,在很大程度上,着实做的有些过了。

而且,陈继盛为人太过阴柔,这种事情,明明好处不能自己独得,要懂得与众人分享,但他还是要执意吃下去。

这一来,短期内,看似不会有太大问题,但一旦时间长了,就算毛文龙本人不在意,隐患,却终究会越积越多。

也无怪乎‘双岛之变’后,陈继盛被袁崇焕抬上东江军一把手,但底下将领们,却根本没有几人服气,陈继盛这一把手还没当几天,便灰飞烟灭。

后世有句话,性格决定命运。

此时,毛文龙一系蒸蒸日上,这些矛盾看似不会爆发,但这却不代表,别人心里没有一杆秤啊。

但自从相识以来,陈继盛对自己着实不错,自己能踏上毛文龙的大船,正是由于他的引荐,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脑门子上,其实已经顶上了他的标签。

这他娘的,该如何化解呢?

李元庆手指不自然的微微敲打着膝盖,脑海飞速旋转着。

想不得罪陈继盛,又能置身事外,这谈何容易啊?

这时,毛文龙见差不多了,轻轻敲了敲桌子,帐内瞬间安静下来。

他虎目扫视四周,道:“即是如此,谁愿去为这三人送信?”

众军官纷纷表态愿往,李元庆看到陈继盛的目光,也只得出声表示愿意前往。

毛文龙刚要开口说话,这时,门外却又亲兵高声道:“报~~~。广宁城来信。”

众人都是一愣,毛文龙眉头也一皱,“拿进来。”

片刻,亲兵将信恭敬递给毛文龙,又快步退出去。

李元庆刚才心已经提在了嗓子眼上,如果毛文龙要自己去,自己该怎么办?如何开口拒绝?

这时,毛文龙看完了信,眉宇间已经带上了三四分笑意。

众亲兵一看这模样,不由也都有了数,这必定是好消息,忙纷纷看向毛文龙,等待毛文龙解惑。

毛文龙一笑道:“巡抚大人已经帮我们搞到了船,还有不少粮食。”

众人闻言不由大喜,有了船,接下来的奇袭的行程,就会更为紧凑、也会更安全许多。

毕竟,后金八旗铁骑虽然在陆地上不可一世,但在水里,他们却全都是旱鸭子。

众人如果走水路,安全系数,将会大大提高。

毛文龙笑道:“即是如此,我军可先前往三岔河、盖州一线,再议招降一事,这一来,咱们的脚程也会加快不少,也可做更多的准备。”

众军官不由纷纷赞道:“将军英明。”

毛文龙又令军官们准备行程,大军将尽快赶往船只地点,这才宣布散了会。

众军官都迅速离去,只有李元庆注意到,陈继盛的脸上,一抹失望之色,一闪而过。

回到自己的营帐,李元庆吩咐商老六和顺子去准备饭菜,自己,则是躺在褥子上,凝神思虑。

虽然时间尚短,但商老六和顺子已经跟李元庆麾下这五个士兵很熟悉了,尤其是顺子,李元庆升了官,他的地位也是船高水涨,手底下也有使唤的人了。

看着顺子在外面对几个士兵呼喝,李元庆嘴角边忽然露出了一丝笑意,太多事情,还真是顺其自然不得啊。

想要两头兼顾,处处完美,哪有这么好的事?

*****************************************************************

第34章海上

~~~~~~~

不过,在此时这种阶段,却也是绝不是得罪陈继盛的时候。

陈继盛已经跟随毛文龙多年,作为毛文龙的嫡系手下,第一谋士,又能文能武,在毛文龙的心中,位置几乎不可取代。

李元庆此时若去毛文龙身边秉明心志,恐怕,不但不会有太多作用,反倒会让毛文龙觉得自己不可用。

这是李元庆绝不能承受的代价。

从后世走来,虽然对毛文龙的生平极为惋惜,但李元庆却也并不是愚忠之人,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并不会跟随谁一路走到黑。

如果一定要李元庆选择一个会永远效忠、永远不会背叛的对象,那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的民族。

此时,已经在毛文龙这艘船上下了这么大的本钱,马上就要到收益的时候了,如果轻易放弃,何其不智?

但陈继盛这边……

思虑良久,李元庆也并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案。

人情这种东西,是把双刃剑啊。

现在这种状态,李元庆最好的选择,只能是尽快找个由头,离陈继盛远一点,即便离开大部队,也在所不惜了。

…………

吃过了午饭,毛文龙的行军指令已经下达,众人纷纷收拾行装,准备离开这个已经生活了一个多月的地方。

李元庆这时已经想明白,如果真的不能拒绝,那自己只能选择承受。

不过,到时,李元庆必定会拉走自己的全部人马,虽然连自己在内,才只有八人。

小分队很快上路,巡抚大人的船只是从辽西觉华岛水营那边过来,毛文龙已经有些急不可耐了,准备去西南方向的海边,迎接船只的到来。

马上就要进入五月了,海风也柔和了不少,吹在人的身上,不再那般寒冷,整个队伍的精气神,也像这天气一样,蒸蒸日上。

经过了这一月的操练,士兵们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基本上都已经适应了海边的气候,个人的体力和武艺,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整个队伍的行程,愈发紧密,也越来越有军人的风范。

李元庆的小队伍,走在队伍的末梢,毕竟,在这种情形下,无论是毛承禄、张盘、陈忠,还是尤景和、王辅、张攀这些人,逢山开道、遇水搭桥,这点活计都不再话下,李元庆的麾下,也不是斥候兵、夜不收,自然不会去抢这些风头。

傍晚,队伍抵达了一处海滩,毛文龙下令在这里扎营。

这些活计自然有小弟忙活,李元庆站在一块礁石上,望着夕阳西下的海面,一时间,竟然有些痴了。

“元庆,是不是有心事?”商老六不知何时出现在了李元庆身边,小声问道。

李元庆看了商老六一眼,也不隐瞒,低声道:“是遇到了一点麻烦。”

眼见四下无人,李元庆将陈继盛的意思,对商老六简单叙述了一遍。

商老六闻言不由眉头紧皱,他虽没有军人经历,但毕竟自幼跑江湖,这里面的道道,他又怎能不明白?

“元庆,这件事,还真是不好处理,搞不好,两头都要得罪。依我看,咱们最好找个由头,置身事外。”

李元庆点点头,“但在现在这种态势下,谈何容易?”

商老六低声道:“元庆,当年,我倒是有过一段海边生活的经历,对操控船只,也有一点心得。或许,我们可以搞一条小船,单独出去。”

虽然商老六没有明说,但李元庆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当年有可能在海上做过活。

无怪乎人言,‘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商老六这个消息,让李元庆心里隐隐有了一个主意,“此事不急,咱们且稍安勿躁。”

…………

晚上,陈继盛派人来叫李元庆喝酒,今晚是毛承禄请客,席间,众人推杯换盏,好不热闹,陈继盛也喝的大醉。

回到自己的营帐,顺子和几个士兵都已经睡去,商老六正在帐篷边抽着闷烟。

由于又多了两人,李元庆托陈继盛的关系,换了一顶稍大些的帐篷,这一来,里面睡十人,也不会太过拥挤。

说到底,李元庆之所以能在毛文龙麾下活的如此滋润,陈继盛也是出了大力。

人生其实就是这样,反反复复之间,总是在纠结不断,有太多的时候,你很难分清对与错。

“商大哥,怎么还不睡?”李元庆笑着道。

清凉的海风拂过,李元庆的酒意已经消散了不少。

商老六笑道:“元庆,你回来,咱们才睡的踏实。”

两人相识一笑,李元庆笑道:“商大哥,你也不用太过担心,我心里有数,事情未必就到了最坏的时候。”

…………

次日清晨,队伍继续前行,晌午时分,抵达了海边一处小渔村。

小渔村不大,处在一处往里凹凸的小海湾里面,只有二三十户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