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贼 >

第295部分

明贼-第295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此时,还有更为紧要的事务在等待李元庆,李元庆只能先将这些家务的烦琐事而,先抛到一旁。

来到官厅内,商老六和马管家早就在此等候多时了。

各方面事务都在正常轨道,三人简单交流了一下,李元庆扫视两人一眼,直接进入了正题,沉稳道:“我已经决定,出兵辽东。”

商老六和马管家早就预料到是这个结果。

商老六忙道:“元庆,出兵没有问题。咱们此时粮饷充沛,兵强马壮,随时都可成行。不过,陈将军那边……还有此次对日本的贸易……”

李元庆淡淡品了一口茶水,“陈忠将会和我一起出兵。至于对日本的贸易,就安排杨小船去做吧。商大哥,你现在马上去安排。给陈忠急报,让他速回广鹿岛准备出征事宜。五日之后,长生营本部将去广鹿岛与其汇合。还有,各方面的协调事务,马上开始安排。马管家,日本贸易此事,你去与杨小船协调。规模,就先定在三十万两吧。”

“是!”两人得了命令,赶忙去忙活。

李元庆疲惫的揉了揉太阳穴,招呼念儿,取出纸笔,亲笔给毛文龙回了一封信,明确表示,他会在十日之内出兵,协同东江本部作战。

…………

五日时间匆匆而过,时间已经进入了十月下旬,天气渐渐开始冷了下来。

码头上,三千五百名长生营儿郎已经整装待发,随时准备登船。

李元庆一身大红色的一品官袍,在段喜亮、官沧海、许黑子、王海、黄国山、孔有德、李三生、刘达斗、顺子、杨小船等一众将官的陪同下,大步来到了码头上。

此役,经过了仔细思量,李元庆最终将出兵的规模,定格在三千五百人。

除了段喜亮和王海,留守长生岛,其余各部主将,都会带本部精锐出征。

在辅兵方面,也有接近五千人的规模。

而陈忠那边,战兵也定在了三千人的规模,辅兵与长生岛无异。

这一来,长生营两部,出战的战兵主力,已经接近七千人,整个队伍,加上船队,已经超过了两万人的规模。

这主要是毛文龙想要大干一场,李元庆这边,出兵少了,很难起到决定性作用,尤其是面对危机的时候,但若出兵多了,却又会喧宾夺主,即便打了胜仗,在事后,恐怕也很难分配,麻烦不断。

此时,长生营本部监军魏良,已经提前赶去了广鹿岛,督促广鹿岛军务。

从京师回来之后,魏良干劲更足,卯足了力气,想要大干一场。

此次协同东江本部作战,某种程度上,他这也算是衣锦还乡。

东江马公公虽然保全了监军之位,但在话语权上,已经远远无法跟当年相比。

魏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去马公公面前好好晃一晃,指点江山了。

这倒也省却了李元庆不少的力气。

此时,按照李元庆的身份、地位,长生营升格为‘军’,已经没有太多障碍,名正而言顺。

但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李元庆已经打定主意,要韬光养晦,便将这个事情,先往后放一放,一切以务实为主。

当然,麾下众将各部的封赏,却绝少不了半分。

回头看了一眼最熟悉的长生岛景色,李元庆眼中的温柔渐渐消散,目光变的一片冷冽。

藕儿已经四个多月了,小腹已经开始鼓起来,刘巧和舒木蓉这边,也马上就要临盆了,可惜,李元庆却无法陪在她们身边了。

这时,段喜亮快步上前来,“将军,一切已经准备就绪。”

李元庆点了点头,大手一挥,“出发吧!”

说着,他率先大步走向了船舷的踏板!

段喜亮几乎不假思索,放声大呼:“辅国将军万胜!长生营万胜!”

“辅国将军万胜!长生营万胜!”

“万胜!”

所有儿郎们就像被汹涌波及起的波涛,根本没有片刻犹豫,不假思索的放声大呼,洪亮的声音直冲天际。

看着眼前的一片艳红,段喜亮眼睛也有些模糊。

只可惜他此次不能随同李元庆一起出征,主要是李元庆和陈忠都要出征,复州、金州一线,必须他和第一千总队去坐镇。

“将军,一路顺风啊!”

回首看到已经踏上坐船的那个艳红色的高大身影,段喜亮用力握起了拳头,默默祈祷。

…………

次日中午,船队顺利抵达广鹿岛,在广鹿岛休整了两个时辰,两部合为一部,直奔辽东方向而去。

已经一年多没有大战事,再一次直面战事,尤其是又能和李元庆一起并肩作战,并且,又是与东江本部协同作战,陈忠也是说不出的兴奋。

“元庆,这一天,我已经等了好久了。”甲板上,陈忠看向东北方向,眼神中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李元庆的心里也有些感慨。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李元庆和陈忠脱离东江之后,在正面,光明正大的给毛文龙和东江本部反哺了。

虽然种种原因作祟,李元庆和陈忠,注定无法成为此战的核心,但东江,都是老弟兄,即便是作为绿叶,但若能衬托出他们的功绩,对李元庆和陈忠而言,都是功德无量、且畅快至极之事。

从当年奇袭镇江开始,因为毛文龙一个看似偶然的命令,李元庆便和陈忠,被命运捆绑在了一起。

时至今日,两人穿透了这无数的腥风血雨,陈忠心里也很明白,很多时候,所谓的名声都是花架子,实实在在的好处,才是最真实的。

此役,虽然好处可能并不会太多,但他和李元庆,却都是‘衣锦还乡’,这种心里上的满足感,简直无法言语。

尤其是此时,长生岛、广鹿岛方面,在经济上,已经逐渐可以实现自立,某种程度上言,即便没有了朝廷的支撑,两部依然可以很好的生存下去。

这使得陈忠在眼界上,比之前,早已经宽阔了数倍。

“呵呵。大哥,我也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啊!这几年,大帅不容易啊!”李元庆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陈忠用力点点头,“是啊,元庆。咱们弟兄,能走到今天,都不容易啊!对此役,你有什么想法?”

此次出征稍显急促,陈忠也并没有时间,跟李元庆仔细商议、筹谋,此时,虽然他心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但毕竟还是要问一问、听一听李元庆的想法。

李元庆一笑,“大哥,此役,我们是绿叶啊。”

陈忠一愣,片刻不由哈哈大笑,“元庆,绿叶也有绿叶的作用。此役,咱们一定要将这绿叶做好。”

两人心意都已经互通,陈忠放了心,李元庆也安了心,两人相识一眼,不由都是哈哈大笑。

如果是在之前,要对陈忠解释此役的部署和功绩,李元庆绝少不了一番口舌和力气。

但此时,身后有底气,眼界自然也就为之不同。

陈忠自然也不会再将些许功绩,看的比命还重。

这一来,在此役当中,无论毛文龙怎么安排,他和陈忠,都已经占得了最大的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这时,一个身材瘦小的亲兵,端着两壶酒,来到两人面前,恭敬道:“两位将军请用。”

李元庆一笑,随手抓住了她的小手,“念儿,给我大哥见礼。”

陈忠一愣,瞬间也反应了过来,忙笑道:“弟妹切莫客气,我是大老粗,自己来就行了。”

念儿俏脸不由一片羞红。

虽已经与李元庆有了最亲密的关系,但这却是李元庆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公开她的身份,她的心里简直无限的欢喜,忙娇羞道:“念儿见过大哥。”

说着,深深一个万福。

陈忠忙一笑,“弟妹客气了。可惜,大哥来得急,也没带什么礼物。回头一定补上。”

李元庆笑着摆摆手,“念儿,船头风大,你去里面休息吧。”明贼

“是。爷。”念儿忙乖巧的回到里面。

陈忠看了李元庆一眼,忽然一笑,叹息一声道:“元庆,咱们兄弟,都已经今非昔比啊!”

李元庆当然明了陈忠的意思,笑着点点头,“所以,大哥,你我之间,绝不容许失败发生。”

陈忠重重点点头,忽然笑道:“元庆,实不相瞒,我那船上,也带了个人。”

李元庆一笑,“大哥,这都是人之常情。但这种事情,尽量还是要私密一些。尽量与底下的兄弟们拉开距离。”

陈忠笑着点头,“放心吧。元庆,此事我有分寸。来,为了此役,为了大帅,咱们干一杯!”

****************************************************************

第418章 请缨!

~~~~~

三日之后,队伍顺利抵达了皮岛北岸码头。

这时,并不算宽阔的北岸码头上,彻底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各种物资堆砌如山,海上风帆密密麻麻,人流简直如同搬家的蝼蚁般密集。

毛文龙的大帐,也直接扎在了码头边上,随时掌控着这一切。

李元庆和陈忠到来的消息,早就传到了这边,两人刚刚下了船,毛文龙便亲自过来迎接。

他大步笑着迎了前来,“元庆,陈忠,你们来了。”

与之前相比,他明显憔悴了不少,两边鬓角的白丝又多了许多,稍显疲惫,但精神头却是极好。

看得出,他此时斗志昂扬,充满了力量。

“卑职见过大帅!”李元庆忙一拱手,深深一礼。

按照级别,李元庆现在已经与毛文龙平级,虽在勋衔上,还落后与毛文龙一些,但这种公共场合,再行跪礼,明显不合适了。

不过,虽未行跪礼,但李元庆这一礼,却足够深,任谁也能看得出,他对毛文龙的尊敬。

毛文龙赶忙笑着将李元庆扶起来,“元庆,一路劳顿,你辛苦了。”

陈忠则赶忙上前对毛文龙行了跪礼,恭敬磕头。

毛文龙大笑着上前扶起陈忠,重重在他的肩头上锤了一拳,“陈忠,不错。比以前更结实了,也更有肉了。”

陈忠眼圈有些泛红,“大帅,可惜卑职不能伺候大帅身边了。”

毛文龙不由一笑,“在哪里,你都是明军,咱们始终都是一家人。”

李元庆也不得不佩服毛文龙的精明,在拉拢人心这方面,他与毛文龙之间,着实还是有不少距离。

众人寒暄一番,船队靠岸,李元庆和陈忠直接来到了毛文龙的大帐。

不过,此时战事已经是箭在弦上,皮岛这边将领并不多,只有毛文龙的几个幕僚和监军马公公。

张攀和毛承禄倒是也在,只不过,两人都在码头上忙的脚不沾地,显然没时间过来这边与李元庆和陈忠叙旧了。

大帐里,有亲兵奉上了茶水,马公公和几个幕僚忙也对李元庆和陈忠行了礼。

正如陈忠之前那句话,时至今日,两人早已经今非昔比。

昔日,见到马公公,两人莫说坐,便是连说话的份儿都没有。

但此时,马公公和这些幕僚们,却只能仰望两人。

很快,魏良和张启亮也赶到了大帐里,众人又一阵寒暄,正式开始议事。

毛文龙站起身来,走到一旁的巨大的沙盘旁,笑道:“元庆,陈忠,你们能来,某甚是欣慰。有你们两部的加入,对此役,某的信心也就更足。来,你们看,此时,陈继盛、陈~良策诸部,已经到达了铁山区域。按照规划,三日之内,本部主力,将齐聚铁山海边,向镇江、义州一线进发!”

沙盘最早是李元庆弄出来,在旅顺守卫战中大放光彩,毛文龙这边也从李元庆在辽南的战事中,汲取了足够的养分。

尤其是辽东,基本是以游击和阵地战为主,沙盘的作用,便愈发直观和明显。

但之前李元庆在北地时,沙盘的作用便小了许多。

主要那时很难熟悉地形,加之天气太过恶劣,也没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来建造准确的沙盘。

但此时,东江本部的各种哨探,已经密布辽东各处,在这方面,自然没有太多的障碍。

李元庆一听毛文龙此言,便已经明了,毛文龙还是想要先从义州下手,采取的是老朱当年灭张士诚时,‘剪其羽翼后主之’的方法。

此时,后金主力聚集辽东,在很大程度上,毛文龙这个策略,在原则上没有问题,但在实际上,却还是有些取巧了。

主要是要取镇江,将会直面后金的核心利益,硬碰硬的硬仗,根本无法避免。

即便毛文龙和东江本部顺利打下了穷困的义州,若不能击溃后金主力,必将要遭到最疯狂的反扑。

老朱当年之所以顺利拿下了盐贩子张士诚,主要是还是摸透了张士诚的性子,知道他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敢与他正面抗衡。

事实上,张士诚也的确如此,一直到老朱的主力打到了平江(今苏州)城下,他这才摆出了要与老朱决战的架势。

可惜,这时,一切已经为时已晚。

但即便如此,老朱也是围城近一年之后,才得以攻破城池。

但此时,事情还只是商议状态,毛文龙只是提出了这个意见,李元庆自然不会明目张胆的反驳,指出毛文龙的错误,而是静静等待着毛文龙的下文。

毛文龙扫视众人一眼,继续说起他的想法。

他还是想取道朝~鲜境内,顺路榨取一些朝~鲜方面的养分,先下义州,或者逼迫义州,同时散兵入宽甸,待吸引到后金主力后,随后主力入宽甸,将战场引向义州北、宽甸的山区,利用地形优势,对后金主力打伏击,待占据有利战局之后,再与后金主力决战。

李元庆闻言,眉头不由微微皱起来。

毛文龙这个策略,可谓是精明至极,有效的避免了己方的短处,用长处,来打击后金主力。

在很大程度上,这个策略非常可行。

在之前,陈继盛的右协已经用实际效果,证明了这个策略的正确。

虽然后来陈继盛失败了,但主要是因为他贪心太大,以区区兵力,直面正白旗主力,人心不足蛇吞象,最终导致右协损失惨重。

但东江本部主力此战将投入两万余兵力,加上辅兵杂役,怕超过了三四万人。

这一来,在兵力上,东江本部并不吃亏。

依照毛文龙的精明,此役将有很强的胜利可能。

但李元庆却还是找到了其中一个有些可怕的关键点,那便是,毛文龙几乎有些破釜沉舟了,几乎就没有给自己留后路。

而且,他放弃了明军目前拥有的最大优势,那便是战船和海上的制霸权。

即便东江的战船并不算先进,由于资金不足,很多破损的战船也没有来得及及时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