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贼 >

第3部分

明贼-第3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必,他之前也用了心。

加之之前辽东经略袁应泰的混账策略,因为小冰河期的关系,蒙古人比汉人更惨,袁应泰为了笼络他们,竟然让几部沈阳附近的蒙古部族,迁入了沈阳城中,与汉人百姓杂居。

此时,就在李元庆附近这段城头上,蒙古人的数量,绝不下十人。

在这个节骨眼上,如果李元庆说出‘拒绝’二字,用屁股想,李元庆也能知道后果。

自己和顺子,绝见不到明早的太阳了。

“强哥,这事儿,您,您有几分把握?”李元庆并未立即表态,而是故作紧张的看向了洪强的眼睛。

洪强虽也不俗,但在心性方面,他哪里是两世为人的李元庆的对手?

一看李元庆这表情模样,他心里已经有了数,这李二愣子动心了,忙低声笑道:“放心吧。二愣兄弟。哥哥这里有万全之策。明天过后,哥哥保证你天天吃香喝辣……”

洪强说着,简单对李元庆叙述了一下晚些时候的计划。

李元庆脸上虽挂着笑,但心底里,早已经是死灰一片。按照他们的计划,这沈阳城,恐怕就算是大罗神仙,也回天乏力了。

上头已经有人被买通,虽然洪强并没有说是谁,但李元庆却明白,这一人或几人,他们的位置绝对不低。

这沈阳城,从根子上,已经是烂透了。

“强哥。这,这真是太感谢您了。您放心,我李二愣子也是铁打一般的汉子,到了时候,小弟绝不含糊。”

李元庆笑着拍着洪强的马屁,赤果果的表着衷心。

洪强到此时已经再无顾忌,与李元庆寒暄几句,就要离去。

这时,李元庆却是一把拉住了洪强的手,陪着笑道:“对了,强哥,小弟还有点小事儿,想请您帮个忙。”

洪强有些不满的看了李元庆一眼。

李元庆忙凑到洪强耳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洪强愣了片刻,不由阴阴淫笑,“行啊。二愣兄弟,以前我还不知道,你还是个情种子啊。行。这事儿我给你兜着,你赶紧去办。记住,二更天,必须赶回来。”

李元庆忙拍着胸脯保证道:“强哥,您放心。小弟绝不会误了大金和强哥的大事。”

………

有了洪强帮忙,李元庆和顺子离开城墙就简单了许多。

洪强让一个小弟领着李元庆和顺子,对底下守卫士兵说了两句,守卫士兵便直接放行了。

李元庆和顺子快速闪进了黝黑的巷子里。

顺子有些颤抖的道:“哥,哥,你,你真要跟那姓洪的干么?”

李元庆忽然回身看了顺子一眼,“顺子,你怎么想?”

顺子一愣,忙道:“哥,我,我啥也不知道。你,你跟谁干,我就跟谁干。”

李元庆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用力拍了下顺子的肩膀,并没有多说什么。

*****************************************************************

新的一年开始了,小船也迎来一个新的开始。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小船对明史还是稍微了解一些的。

这本书,也算是酝酿了良久吧。

也算是小船而立之年的沉淀吧。

但结果怎样,还是要靠成绩来说话。

在这里,小船跪求诸位支持。收藏,红票,点击,都是对小船的巨大支持。

明末是一个精彩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了悲剧色彩的时代。

红脸,白脸,英雄,懦夫,民族感,正义感,包括投机大师们,

给这个时代,带来诸多与众不同。

与南宋相比,后金和蒙古,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但结果……

好吧,这方面的分析,写一本书也绰绰有余,小船也不多费口舌了。

这本书规划,至少在500万字以上,

这也是小船之所以选择这个天启元年这个节点的原因,

新的一年,让我们大战一场吧。

第4章逃命

兄弟姐妹们新年快乐,小船在这里提前预祝大家事业顺利,家庭美满,心想事成,幸福安康。

~~~~~~~

李元庆和顺子的居所,都在沈阳城东的泥巴巷。

一听这名字,大概也能猜到大概,没错,这里是一片连绵的棚户贫民区。

受到小冰河气候的巨大影响,大明,包括整个东亚地区,都是天灾不断,各种农作物大面积、大量减产,这对于大明这种封建农业社会来讲,打击量可想而知。

万历中期,由于张居正‘一条鞭’法的实行,加之祖宗留下来的底子,大明朝廷,对全国各地的灾情,尚且有一定的应对力度,但到了天启年,‘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了’。

此时,入眼之处,皆是泥巴、夯土墙构架的破败房屋,脚下,因为寒冷的天气,泥地被冻得硬邦邦的,李元庆这破鞋子踩上去,很是硌脚,十分不舒服。

一路上,顺子数次想跟李元庆说话,但都被李元庆冰冷的眼神制止了,眼见此时快到家了,顺子再也忍不住,忙低声道:“哥,咱们……”

但顺子还没说完,李元庆忽然狠狠一个巴掌,竟自抽在顺子的脸上,恶狠狠道:“嗦个屁。要不是看在你姐姐的份上,老子削死你。快点,回去收拾东西。过了明天,天天跟着老子吃香喝辣。”

顺子委屈的眼泪都流了下来,但看到李元庆冰冷的脸孔,他一个字也不敢多说,赶忙快步朝前方家的方向跑过去。

看着顺子跑出十几步,李元庆这才不慌不忙,哼着小曲儿,朝着前方走过去,只是,在前面的拐弯处,李元庆的余光,却是悄无声息的朝后瞥了一眼。

………

李元庆的家是一座三间的小宅院,这是李元庆祖上留下来的资产,虽然不大,也是破败不堪,但在这沈阳城中,却也算得上是‘高富帅’有房一族了。

一墙之隔,就是顺子的家,只不过,顺子家虽然人口不少,但却只是两间的小宅院,十分低矮,而且正处在死角上,常年不见阳光,即便李元庆的家已经破败不堪,但与顺子家相比,却绝对算得上是‘豪华阳光套房’了。

因为是邻居,知根知底,加之李元庆也算是端着‘铁饭碗’的大头兵,顺子的老母亲,便有意将自己的女儿张芸娘,许配给李元庆做媳妇,也就是传说中的‘童养媳’。

张芸娘虽不甚出众,但胜在乖巧,身条也很不错,李元庆基本上也同意了这件事,只是,由于最近李元庆手头一直很紧,加之受了伤,这件事,便没有真正落实下来。

但两家人,基本上已经跟一家人差不多了。

顺子的老娘和张芸娘,也搬离了他们漏雨漏风的破房子,住到了李元庆家里,一方面,方便照料受伤的李元庆,另一方面,顺子的老娘也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尽快进入角色。

李元庆走进院子里,屋里还亮着灯光,顺子捂着脸蹲在一旁的炉子边,并没有同老娘和张芸娘说话,好像在生着闷气。

李元庆嘴角微微一扬,快步走进了房内。

“元庆,你,你和顺子,怎么在这个时候回来了?”顺子的老娘陈氏,虽然没有什么大见识,却颇善勤俭持家,只不过,现在这世道,她也没办法,只得指望着自己这个未来女婿了。

旁边,青涩的张芸娘,也在眼巴巴的看着自己。

李元庆一笑,“没事。回来办点事。”

说着,李元庆狠厉的看了顺子一眼。

顺子不敢看李元庆的目光,忙道:“哥,我,我啥都没说。”

此时这个时代,又是这般境况,对于顺子这种半大孩子,李元庆当然也不会讲什么民主、道理,稳住大势,永远摆在第一位。

李元庆朝顺子点点头,示意他赶快起来,对陈氏和张芸娘道:“婶子,芸娘,城外的事情,你们听说了吧?”

两个女人忙点了点头,陈氏道:“元庆,这天杀的哟,咱们该咋子办哟。”

张芸娘的大眼睛里也满是惶恐。

开原、抚顺之殇,或多或少,都传到了沈阳城里,对于后金鞑子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老百姓除了恐惧,还能怎么办?

李元庆眼睛微微眯起,片刻,又舒展开来,“婶子,芸娘,这方面,我已经有了安排。你们赶紧收拾下东西。跟我走。”

两家合一家,顺子毕竟是个毛都没长全的孩子,作为唯一的真正男人,李元庆的话,自然说一不二。

两个女人不敢反驳,赶忙去收拾东西。

李元庆大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刀不离手,闭目养神。

这种情形,在后世‘妇女能当半边天’的时代,恐怕想都不敢想吧?

有失必有得啊。

看着李元庆这冷漠表情,顺子也不敢呆在这里,赶忙去帮忙,娘仨一起,很快就收拾起了几个包袱。

虽然已经算能吃口饭的家庭,但两家合起来,也没有几件值钱的东西。

看到已经收拾利索,李元庆对着几人点点头,“你们等我片刻,我去方便一下。”

陈氏和顺子都没什么,但张芸娘的小脸上,却不自禁的浮现起了一抹晕红,对于将来的事情,母亲已经对她说了很多。

走进院子里,李元庆忽然回过头,对着顺子使了个眼色。

顺子一愣,片刻,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忙关上了房门。

李元庆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来到院子一角,‘淅淅沥沥’放起了水。

夜空中,细碎的雨夹雪还在淡淡飘洒,只不过,与白天相比,风稍微小了些,但却更加寒冷。

放完水,李元庆哼着小曲,故意大声原地走了几步,但身体,却如同狸猫一样,悄无声息的攀上了墙头。

果然,在院门外不远,一个矮壮的黑影,正鬼头鬼脑的朝着院子里打探。

李元庆不由微微冷笑,这洪强办事倒也稳当。

心中只犹豫了片刻,李元庆心里已经下定了决断。

一瞬间,李元庆猛的从墙头上飞身而下,狠狠一拳,竟自砸向这黑影的太阳穴。

这黑影根本没有料到,竟然有人突然袭击,毫无防备,闷哼一声,软绵绵的倒在了地上。

李元庆一脚踩住他的脑袋,没有刀鞘的大刀,已经刺透了他的脖子。

一阵寒风掠过,一股淡淡的血腥味,迅速弥漫开来。

李元庆飞速将这矮壮男子拖进了院子里,关上了院门,将他丢到一旁盛东西的小胚屋里,飞速拔下了他身上的棉袄,揣在了身上。

将小屋破败的房门关死,李元庆快步来到屋外,对顺子道:“顺子,咱们走。”

顺子虽然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但毕竟好歹也是个大头兵,血腥味道,他还是闻到了,忙招呼老娘和姐姐,快步来到了门外。

看到李元庆腰间揣着的有些蒙古风的棉袄,顺子已经明白了大概,脸色不由有些不自然。

李元庆拍了拍顺子的肩膀,低声道:“顺子,我现在给你两条路,一,你带着老娘姐姐跟着我逃命。二,家里的东西都留给你们,你们自己想办法。”

顺子几乎没有思虑,忙道:“哥,我跟着你。”

李元庆点点头,微微一笑,“很好,顺子,你长大了。别愣着了,咱们走。”

“嗯。”顺子一点头,赶忙招呼老娘和姐姐,快步跟在了李元庆身后。

…………

虽然跟着洪强混,成功的几率会大上不少,只不过,李元庆并不愿出卖自己的灵魂,而且,上船容易下船难,无论何时,自己的命运,永远要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但此时这种状态,沈阳城又这么大,想要趁夜出城,根本就不现实。

李元庆却也不急,后金虽然强大,并且,已经掌控了完全的主动,但他们毕竟不是神仙,不可能面面俱到。

李元庆带着顺子母子三人,迅速来到了巷子口的一处文帝庙里。

这里距离沈阳城东墙和东门,只有不到一里的距离。

最关键的是,之前,这里是李元庆的一个落脚点,文帝庙底下,有一个地窖子,原本,已经荒废多年,但李元庆和顺子在几个月前,将这里收拾了出来,当做一个‘分赃的据点’。

入口,也修的很隐秘,并不在庙里面,而是在庙后面的一颗大树下。

四人钻进了地窖里,李元庆让陈氏和张芸娘先在这里休息,养足体力,自己则带着顺子,出来找点食物。

这个时代,对老百姓而言,能吃饱饭,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好在李元庆和顺子早已经轻车熟路,不过,这一次,李元庆并没有挑那些小门小户,而是对附近的一座大宅子的厨房下了手,可惜,收获并不是很多,只有七八个粗面的冷馒头,几条咸鱼,还有一丁点腊肉。

虽然不多,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已经足够了。

两人没有停留,迅速返回地窖,将食物每人分了些吃下,便窝在地窖里,静静等待时间的流逝。

地窖里很阴冷,但四人凑在一起,又有充足的食物,倒也没有太多大碍。

但很快,外面~~,就有了反应。

此次,后金军主要进攻的方向,是沈阳城的东、西两门。

大概在二更天刚过,东门率先有了反应,喊杀声一片。

李元庆让顺子三人留在底下,自己借着夜色,小心爬到树顶上观看。

这时,东门方向,早已经是一片火光,城门已经打开,守城士兵四散逃命,外面,隐隐有急促的马蹄声,朝着这边狂奔过来。

李元庆拳头都攥的‘咯吱’作响,但这种事态,他根本没有任何左右的气力。

不多时,后金先锋军已经冲杀进来,沈阳城,已经完全暴露在他们的兵锋之下。

李元庆很想趁这个时候,冲出城门逃走,在这个时候,后金主力还没有赶过来,应该是最佳时机。

但犹豫了片刻,李元庆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枪打出头鸟。

前面没有人当炮灰,实在不智。

而根据李元庆的经验判断,后金军前锋入城之后,守卫明军的突围大潮,已经不远了。

将顺子三人招呼出来,四人小心翼翼的聚在大树后,随时待命。

果然,不出李元庆所料,随着后金军前锋控制了城门,守城明军的逃亡大潮,迅速成形。

数不清的人流,迅速汇聚向东门这边,向着外面逃之夭夭。

而后金军在这方面,明显有了经验和准备,他们并不理会这些悲惨的明军们,任其拥挤踩踏,放任他们离去,那些还处在混沌中的城中百姓们,才是他们真正的猎物。

眼见双方已经形成了短暂的默契,李元庆哪里还敢怠慢,让顺子照顾老娘,自己拉着张芸娘,四人混入人流,急速朝着城门狂奔而去。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