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贼 >

第300部分

明贼-第300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事实却是,这大半夜的功夫,树林子周边,基本已经被清理干净,地上都撒上了生石灰消毒。

中间那些树木虽然还没砍伐,但却被牢牢的隔离开来,李元庆甚至还亲自指引着儿郎们,从江边引过来一条活水渠,一直引到了树林子的边缘,不仅将土墙外的壕沟灌满了,营地之后的取水,也便捷了大半。

张攀从军日久,已经有十几年,在营地修建方面,他自认也有一些经验和心得。

但此时,长生营的营地修建,他却根本插不上话,因为很多他从未想到过的东西,长生营这边却都已经考虑周全。

每个把总驻地,甚至具体到每个甲,儿郎们都修建好了茅房。

张攀今夜虽没闲着,但大多数时候,他就像是一个木偶一样,傻傻的跟在李元庆身后,看的多,做的少,说的更少。

一夜的时间,本来也算漫长,但在这种高强度的紧绷中,很快就过去了。

清晨,太阳出现在东边的尽头,温暖的阳光散入眼帘,营地里营帐虽还没有搭建起来,但其他各方面的事物,却已经有条不紊。

在营地几处位置,火兵们已经支起了数百口大锅,早饭是腊肉咸鱼汤就烙饼。

随着幽幽的小江风,浓浓的肉汤香气,怕简直要飘到十几里之外。

在土墙背后不远,数十个高高的望塔已经搭建起来,各部的位置也都有了明确的规定,营地的基本防御体系已经成型。

后金除非是插上了翅膀,否则,但有风吹草动,绝逃不过明军的眼睛。

这时,士兵们已经开始搭建营帐,辛苦了一夜,除了值守士兵,战兵主力们,已经去各个临时食堂吃饭,吃完饭,他们将会得到一个上午的休息时间。

李元庆也和张攀、陈忠,来到了土墙跟前的一个临时食堂。

营帐还没搭起来,吃饭都是露天。

不过,脚下的土地上,都被撒上了生石灰,已经被脚步踩得结实,虽有些石灰的味道,但让人就看起来就放心。

三人在一旁的沟渠边取水洗了脸、洗了手,张攀试探性的笑道:“元庆,这一夜,咱们怕是得干了三天的活啊。若今天万一后金军再来冲阵,咱们该如何应对?”

李元庆一笑。

他当然明了张攀的意思,事实上,在张攀面前,他也没有打算保留。

这些扎营、生活的基本技巧,若是能通过张攀传入东江军中,也是美事一件。

“张大哥,我军防御已经初步稳固,昨夜还有两千多战兵,一直在船上休息。今日,是他们值守。此时在镇江城内,只有镶白旗的不到10个牛录。杜度不是傻子,昨天他还有机会,今天,他不敢乱来的。”

陈忠笑道:“老张,你不必太过担忧。咱们忙活一夜,已经扎下了根子,该着急的,是那些狗鞑子。”

陈忠笑着指了指远处的镇江城。

张攀也反应过来,忙笑着点了点头,“元庆,老陈,你们两个一夜辛劳。就我啥事儿也没做。这样,吃完饭,我来当值吧。你们两个先去休息。”

李元庆明白张攀的意思,并没有拒绝,笑着点了点头,“也好。张大哥,上午这段时间,就麻烦你了。”

陈忠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忙笑道:“今天这汤味道不错,来,咱们先吃饭。”

…………

此时,与明军战阵这边的井井有条、一切欣欣向荣不同,义州城官厅,皇太极的脸色却阴沉的仿似要滴出水来。

昨夜,他刚刚睡下,便得到了镇江方面杜度发来的求援急报。

这一夜过去,皇太极也没有合眼。

从之前正白旗大败陈继盛的右协开始,皇太极就已经明了,毛文龙必定吃不下这个委屈,肯定会寻由头找回来。

皇太极也一直在耐心等待。

他很明了,这将是他击溃、甚至是击败东江本部的最好机会。

若不是皮岛有大海的间隔,他又怎的能容毛文龙逍遥自在到今天?

只可惜,一切刚刚走上轨道,李元庆的突然出现,却将这个平衡瞬间打破,皇太极也不得不重新筹谋。

按照他的情报,此时,毛文龙的东江主力,已经在铁山沿海登陆集结,这一来,他们的目标已经很明显,就是此时他脚下的义州城。

坦白说,义州土地虽是不错,但多年的战事纠结,这里人丁稀薄,很是萧条,并不是一块肥美之地。

放弃义州,并非不可接受。

但皇太极更明白,毛文龙这厮,就像一条喂不熟的白眼狼,一旦被他抓到机会,他必定会得寸进尺。

东江本部的战斗力虽然有些凌乱,但此时他们近三万人,可绝不容小觑啊。

尤其是此时宽甸地区,并不够稳定。

皇太极直勾勾的盯着眼前的地图,一片阴郁。

“朝~鲜啊,早就该拿下来了啊!”忽然,他的手指,重重的落在了平壤之上。

正是因为朝~鲜的低眉顺目,才让毛文龙像是打不死的小强一般,愈发难缠。

良久,皇太极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来人,速去通知莽古尔泰和阿敏,让他们先去救镇江城,我要继续在义州留守。”

“喳。”

一个奴才赶忙匆匆离去。

皇太极忽然笑起来,“李元庆?毛文龙?我倒要看看,你们究竟想耍什么把戏!”

…………

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晒在大地上,清晨的寒冷散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热度。

镇江地区森林茂密,北方又有长白山的阻隔,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一般要晚个几天,才会抵达这里。

这里的气候,也比其他地方,要稍微暖和一些。

舒舒服服的睡了一觉,李元庆又恢复了蓬勃的活力。

正如他预料的一般,在明军安营扎寨、稳固下来以后,镇江城的后金军方面,并未敢有太大的动作,只是哨骑多了不少,散布在四周,牢牢的监视着明军的动向。

对这些哨骑,李元庆也很烦躁,但天然的劣势使然,在己方阵营已经巩固下来的时候,李元庆并不愿意与他们发生直接冲突。

长生营和陈忠部的哨探们,大都聚集在东边、鸭绿江边,沿江区域的通讯,才是两部的核心命脉。

简单洗漱一番,去营地各处巡视了一遍,李元庆这才回到了营地正中他的大帐,准备用餐。

陈忠和张攀很快也赶过来。

按照营地的布局,李元庆占据营中与东面沿江区域,陈忠占据左翼,张攀没有战兵,更多的承担的是辅兵的杂活。

营地扎起来,生活条件一下子好了不少。

陈忠休息了一上午,精神头相当不错,张攀值守了一上午,虽是疲累,但能跟在李元庆身边,他斗志一直保持着旺盛,虽稍显疲累,但却没有大碍。

简单寒暄一番,一起吃了午饭,李元庆道:“两位大哥,我准备派船队去铁山区域,采购一批煤炭。”

陈忠一愣,片刻也反应过来,不由笑道:“元庆,这是好事情啊。深冬马上就要来了。多储备一些,咱们总是有备无患。只是,少不了要花些银子了。”

北地之行,陈忠虽未参与,但却非常明了其中的过程和细节。

他很明白,此时,营地扎在这里,持久战是必须的,这边树林子虽不少,但与北地相比,在这里,天气不够恶劣,明军很难占据主动性。 》≠miào》≠bi》≠gé》≠,

煤炭虽然要花银子,但却是最稳妥的做法。李元庆必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张攀这时也明白过来,不由愈发佩服李元庆的远见,忙笑道:“元庆,铁山那边我熟,这事儿,我去办吧。”

李元庆一笑,“张大哥,你这几日辛苦,怎的能让你如此操劳?功绩,并不是一天就立下的。这事儿,让沧海去吧。”

张攀也认识官沧海,官沧海老成持重,对航海精熟,对这边的地势也很熟悉,又是李元庆的心腹,在很大程度上,的确比他更为合适。

尤其是李元庆这句‘功绩,并不是一天就立下的’,骤然让张攀明了了许多,不由笑道:“元庆,倒是我太急了。就这么办。至于购买煤炭的开销,我会尽力向本部争取。”

李元庆一笑,“张大哥,些许黄白之物,我又怎的能让大帅和本部操心?这件事,由我和陈大哥来出便是。来,咱们来具体商议一下,下一步,该如何应对和操作。”

**************************************************************

第425章 天启四年的第一场雪

跪求红票,跪求正版订阅,小船跪谢。

~~~~~~

两日之后,时间已经来到了天启四年十一月初八。

正蓝旗、镶蓝旗主力先后赶到了镇江城外,镶红旗和正红旗,也有几个牛录先期抵达。

镇江城南,数部后金军密密麻麻的营帐依托城池,接连成片,无数的哨骑也像是蝼蚁一般,四散向五里之外的明军营地。

清晨的阳光很柔和,但温度,比前几天却要冷了一些。

李元庆非常明了,寒冷的深冬,就要来了。

营地中,木材虽是贮备了一些,但想要安稳的度过这个寒冬,这些还远远不够。

好在官沧海购买煤炭的船队已经出发,依照此时东江本部和长生营的威势,朝~鲜方面,绝不敢不给面子。

炮台的土堆高台之上,李元庆和陈忠、张攀站在半人高的土墙之后,打探着对面后金营地的动静。

“狗日的,倒是真看得起咱们啊!这才几天啊,居然来到了四五十个牛录了。阿敏这厮,真是不怕疼么?”

陈忠阴郁的看向不远处连绵的后金营帐,拳头攥的‘咯吱’作响。

张攀道:“元庆,老陈,镇江是个马蜂窝啊!咱们在这里扎营,就像是钢刀插进了他们的心窝子,他们绝不会坐以待毙啊!咱们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李元庆点了点头。

虽说早就预料到兵临镇江,后金反应必定会强烈,但李元庆也没有想到,他们的反应会这么迅速。

也无怪乎毛文龙这几年,很难在镇江有所突破了。

这个节点,真的就像是张攀所言,‘就是个马蜂窝啊’。

不过,在镇江城聚集的后金兵力越多,李元庆反而会越安心。

这就代表着,东线的毛文龙和东江主力,将会处在相对安全的状态。

尤其是此时鸭绿江还没有封冻,后金军想要过河,只能依靠船只。

只是,此时后金营地中虽飘着几面正白旗的旗帜,但却并没有正白旗的王旗,这让李元庆的心里,有了一种并不是太好的预感。

“他娘的。狗鞑子倒是真沉得住气啊。这不紧不慢的,他们是来遛街的么?”

后金主力大都是昨天赶到,营地刚刚扎下来不久,正在收拾阶段,陈忠忍不住狠狠啐了一口。

李元庆的眼睛微微眯起来。他当然明白陈忠的意思。

此时,后金军虽有城池依托,但他们立足未稳,就像之前杜度对己方一样,现在一通骑兵杀过去,必将会打乱后金军的节奏,甚至,能抓到一两条大鱼也说不定。

可惜,李元庆虽有两千匹战马,但都是宝贝的命~根子,人数还是太少了,操练和装备虽算还不错,但他们太缺乏硬罡骑兵的实战经验,此战,除了有限的哨骑,李元庆并没有带他们出来。

就算明知此时这是个机会,却也无法把握。

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农耕民族的悲哀。

张攀忙笑道:“老陈,跟这些狗鞑子生什么气?他们早晚,都要来咱们营地冲阵。你还怕少了功绩么?”

只是,张攀语气虽轻松,但脸色,却说不出的凝峻。

后金40多个牛录,再加上辅兵、杂役,已经超越2万人了,再加之镇江城里的镶白旗主力,人数已经稳稳压制己方一头。

女真不满万,满万无人敌!

这……

李元庆自然注意到了张攀的神色变化,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张大哥,今天后金军应该不会冲阵,咱们要好好利用今天,把一切尽量弥补的周全。”

看着李元庆年轻、却镇定自若的模样,张攀也反应过来,忙笑道:“对。元庆,咱们现在便分头去巡营。”

李元庆一笑,“好。一个时辰之后,召集所有把总级以上军官议事。”

…………

经过了这几天紧锣密鼓的建设,明军的营地愈发稳固,土墙已经堆到了十米高,外面的壕沟护城河,也有十几米宽了。

在土墙里面,早已经预备好了数不尽的沙袋,这是为了防止后金军再次使用火箭。

此时的明军营地,各方面的防御措施已经基本到位,但毕竟只是个土堡子,时间又实在太仓促,在应对火攻方面,还是有着一些差池。

有了这些沙袋,再加之前面河水的阻隔和里面的沟渠,便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着应对火势的主动权。

营地中的几个制高点,炮台上都被搭建起了棚子,这一来,即便有雨雪天气,也能保证火炮正常发射。

营地东侧,江畔,简易的码头也在紧锣密鼓的修建之中,大小700多艘战船,足以隔断江面。

李元庆也很害怕后金军会不开眼拿这些战船下手,早在两天前,江畔北面的芦苇荡,便已经被他下令用火势引燃。

可惜,此时沼泽还没有封冻,燃烧的效果并不够理想。

但总算将这个障碍清除掉,这边的视野已经变的很开阔,除非后金军打地道过来,否则,绝逃不过明军的眼睛。

而有许黑子这种专家在,对付地道,明军也有着诸多的应对手段。

土墙之后,每隔一段距离,都会有一口大缸,倒埋在地下,有工兵专门监听,一旦有人在地下挖掘,他们便能在第一时间察觉。

此时,虽然拥有兵力2万余,气候比北地之行也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

但正是因为如此,李元庆却更不敢大意分毫。

事物都是相对的。

天冷,大家都冷。而此时,天气柔和,大家便都舒坦。

在这种状态下,后金军又坐拥出场之利,其中各种琐碎的关节,也由不得李元庆不考虑周全。

在营地巡视了一圈,又检查了各种战备物资,见一切都在轨道上,李元庆这才回到了大帐,召集军官们议事,具体分配任务。

船队最大的好处,就是拥有陆路不可比拟的运输优势。

像是粮草,要是走陆路,两万人几个月的吃喝拉撒,没有几千匹骡马,那是绝无法做到的。

但这对船队而言,却是轻而易举。

李元庆的大帐里,中间摆放着镇江区域巨大的沙盘,周边,两部军官们分侍而坐。

李元庆坐在最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