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贼 >

第342部分

明贼-第342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庆疲惫的神经也露出了一丝舒缓,“呵呵。真希望,这样的日子,能永远持续下去啊。”

看着李元庆有些疲惫的模样,任颖儿心里忽然说不出的心疼。

虽然成亲只有短短两日,但李元庆的温柔,无微不至的体贴,已经让任颖儿初步感受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但任颖儿更明白,摆在她夫君眼前的,还有一个仿似‘移山’般的重任。

“夫君,这件事情,你也不要着急。我任家,一定会尽力助你的。”任颖儿小手用力握紧了李元庆的大手。

李元庆笑着点点头,“颖儿,这件事情,我的确需要你的帮助。如果能用一种柔和的手段,那咱们便尽力用柔和的方式吧。”

任颖儿当然明白李元庆的意思,如果事情顺利,那一切还好说,如果事情不顺,李元庆难免要用一些更为强硬的手段了。

原本,任颖儿也非常不理解,为何,李元庆要去做这难于登天、却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真正成为了李元庆的女人,站在了李元庆的立场上,任颖儿忽然发现,李元庆这个决定虽是无比艰难,但只要做成,对辽地,甚至对整个大明,都是功大于国。

良好的出身和受教育水平,加之嫁给李元庆之后,站在了更高的李元庆的立场上,任颖儿非常明了,此时,在辽地,最大的财富,不是银子,不是土地,而是人口。

如果镇江城的五万多百姓一直处在鞑子的掌控之下,潜移默化之间,无论是财富还是人丁,都将会为鞑子提供莫大的帮助。

反之,如果镇江城的百姓被迁徙走,那镇江城就变成了一个死城,依照后金的人力,显然无法在短时间内将镇江城恢复生机。

这一来,镇江区域,虽是土地肥沃,但没了人烟,这边很快便会衰败下去。

后金在辽东,便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支撑点。

此消彼长,无论是李元庆在辽南,还是毛文龙在东江,受到的威胁和压力,就会一下子减轻不少,从而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看着李元庆疲惫的闭目养神,任颖儿如同一只柔软的小鸟一般,靠在了李元庆的胸口上,心中却是下了决断。

此事,她一定要尽力帮助李元庆促成,就算为了她将来的孩子,为了镇江城无数的乡亲,她也要帮助李元庆,少造一些杀孽。

来到任府,任府早已经收到了消息,中门大开,将一切准备就绪。

任大海和任启柱都是满脸笑意,大笑着将李元庆和任颖儿迎进了府中,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如潮似水的后金军主力,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毫无征兆的就崩盘、撤军了。

但仔细想想,依照李元庆的手段,这却也是必然。

这也更印证了,他们之前决定的正确。

而另一边,二公子任启超单薄的身影却显得有些落寞。

他实在没有想到,事情竟然发展到这个模样,李元庆竟然这么强大,用简单的烟雾攻势,便将后金主力逼走。

按照形势来推断,短时间内,后金军怕是没有余力,重新进逼镇江城了。

那~~~,之前他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成了镜花水月。

好在,有妹妹任颖儿的存在,任家便与李元庆搭上了一座坚实的桥梁,他还有机会,把以前犯的错误搬回来。

来到正厅客堂,任颖儿先去后院陪伴她的母亲,李元庆则是坐在客堂里,笑着任家父子三人聊天。

简单寒暄一番,喝了些茶水,任大海小心的问出了正题,“元庆,此事,你打算什么时候实施?”

李元庆品了一口茶水,“回泰山大人,此事,自是越快越好。我打算,在七日之内成行。”

“什么?这么急?”

任大海脸色不由大变,忙道:“元庆,若是如此,百姓们恐怕就无法安然度过这个新年了啊。”

任启柱也道:“元庆,鞑子主力已经退兵,镇江城此时已经无忧。咱们何不等到过了年,再做详细计较?”

李元庆一笑,“如果条件允许,元庆也不想事情闹的这么急。但过了年,就是春耕了。咱们不能浪费啊。”

任大海一愣,瞬间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

若要等到过了年,再迁徙到长生岛,加上旅途、落户等一众繁杂事务,想要按时赶上春耕,显然很难做到。

而此时镇江城已经决定废弃,这边春耕,便没有什么必要了。

思虑片刻,任大海道:“元庆,此事,你,你打算如何下手?”

李元庆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泰山大人,大哥,二哥,此事,元庆还是需你们的帮助啊。”

…………

李元庆并没有选择留在任府吃午饭,而是直奔官厅,与毛文龙商议实施的细节。

这虽然显得有些不礼貌,但在这个时节,任家父子也都了解李元庆的苦衷,自然也不会再计较这些细节,而任颖儿,就成了李元庆留在任家的代表。

官厅内,毛文龙已经将两人之前的谋划收拾妥当,李元庆过来,他直接拿出了写好的告示。

李元庆扫了一眼,重重点了点头,“大帅,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到底怎样就看老天爷肯不肯帮咱们了。”

毛文龙哈哈大笑,“元庆,你也有相信鬼神的一天么?”

李元庆当龙的意思,“大帅,我意已决,任是谁想挡路,一律秘密~处决!”

毛文龙不由大笑,“好!好!元庆,此事,我会尽力助你。”

…………

当天下午,镇江城里忽然贴满了无数的告示,士兵们来回巡守呼喊。

“毛帅和李帅有令,放弃镇江城,将所有镇江民众,全数迁往长生岛。只要迁往长生岛者,明军会保障迁徙者的一切权利,等到了长生岛之后,还会发放大量土地,前两年免税,第三年开始只收三成税负。”

这就像是一颗巨大的石块,狠狠砸进了一个平静的小湖里,瞬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老百姓还好一些,长生营在镇江城这些时日的声望,让他们更容易选择相信长生营。

加之李元庆和毛文龙的威名在辽地如雷贯耳,如果待遇真的犹如所说的这么好,就算是搬家,似乎也不吃亏啊。

但这个消息,却是在士绅群中炸开了锅。

齐府的一间密室内,齐明伟忍不住愤怒的拍起了桌子,“李元庆,李元庆这厮!真是,真是好歹毒的心那!他这是也绝了咱们的根子啊!我倒还想,他到了城里,为何会这般隐忍,感情,这是在这里等着咱们那!啊!!!真是气煞我也啊。”

一旁,他的大儿子齐罡成赶忙道:“爹,那,那咱们该怎么办啊?鞑子都被李元庆打跑了,咱们,咱们难道要跟李元庆硬罡么?”

齐明伟忽然冷笑,“硬罡?傻子才会跟李元庆这莽夫硬罡。此事,只能智取也。”

**************************************************************

第484章 李元庆此贼;比鞑子还可恶!

~~~~~~

时间已经来到了腊月十五,距离李元庆下达迁徙的命令,已经过去了三天,距离李元庆规定的五日之限,只有两天时间了。火??????.

这三天内,伴随着李元庆和毛文龙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再加之任家的鼎力支持,已经有一小部分百姓,大概六七百户,表达出了愿意迁徙的期望,但更多的人,却还是处在观望状态。

他们显然并不愿意来做这个出头鸟。

更有甚者,正在密谋串联,要给李元庆制造大~麻烦。

望山楼,李元庆驻地。

先期决定迁徙的民众已经在门外排起了长队,他们经过士兵们的核查之后,将会被登记造册,而后,每户发一两银子的安家费。

从此时一直到迁徙到长生岛、直到彻底安定下来之前,将全由李元庆负责他们的食宿。

“将军仁爱百姓,将军公侯万代。”

李元庆站在门外的台阶上,亲自盯着这边的状态,而每当一户人家领到了银子、饭食,都会过来跟李元庆磕了个头,讨喜一番。

这倒不是李元庆非要摆排场,而是有着之前深深的经验,李元庆非常明了‘洗脑口号’的重要性。

一传十,十传百。

前期这些愿意加入长生岛的百姓们,基本都是穷困撂倒的吃不上饭的苦哈哈,多是以逃难逃到镇江的外地户居多。

而但凡能在镇江城有一口饭吃,又有田产、宅邸的,谁又愿意跟李元庆背井离乡呢?

对于这些苦哈哈们,李元庆自是笑脸相迎,温言勉励一番,没有丝毫的架子。

这也让这些苦哈哈们更为安心,很多人,甚至直接就在望山楼外面的空地上,铺开了摊子,一方面等待着长生营的接济,另一方面,也准备随时离开。

对于此,李元庆并未有太多不悦。

虽然这势必要消耗不少军备粮草,加大长生营的负担,但‘千金买马骨’,这个样子,李元庆必须要做出来,争取能吸引更多的人们加入。

只不过,这个效果却并不好。

第四天已经快要到傍晚了,只有寥寥几十户新加入的百姓,这里面,镇江的本土居民,更是少之又少。

“夫君,外面风大,来屋子里喝点热茶,暖暖身子吧。”

看李元庆就在台阶上站了快一天,任颖儿不由说不出的心疼,她小心端着一碗热茶,来到了李元庆身边。

李元庆一笑,接过热茶喝了一口,“颖儿,我没事。这点小风寒,还奈何不了我。这里风大,你不要在这里,不要冻坏了身子。”

任颖儿自是感受到了李元庆的绵绵情意,忽然笑道:“夫君,既然夫君要在这里站着,那妾身便也陪夫君在这里站着吧。”

看着任颖儿精致的俏脸,感受着她温热的小手,李元庆心里忽然升起了一股无法言语的豪气,嘴角边不由露出了一丝阴厉的笑容。

之前,他还是太过追求完美了,手段还是太过柔和。

若照这般下去,就算五日的期限到了,恐怕,这边也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说到底,还是那句老话,‘屁股决定脑袋’。

镇江城的这些百姓,不再是当年没有经历过时,非常畏惧鞑子入城。有过被鞑子统治几年的经历,他们在潜移默化之间,已经适应、甚至是接受了鞑子的统治。

若再用这种柔和的方式,猴年马月,才能完成此事?

李元庆忽然想起了当年杨广的那句名言,‘民如草芥,割之再生’。

之所以要拉拢这些镇江城的士绅,李元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在长生岛上,拉拢这些资本进入,形容长生岛新兴的资产阶级,促进长生岛商业的繁荣。

但眼下来看,这种效果,显然并不好。

李元庆也忽然想明白过来,后金数次劫掠辽地,掳走数十万、百万百姓,何曾有过这般麻烦?

说到底,指望这些豪绅士族,安稳的听命与己,这还是有些太过单纯了。

如果长生岛要产生的新兴的资产阶级,那也必须是他李元庆治下的既得利益阶层,只有他们,才是他李元庆最坚定的支持者。

此时,镇江城的这些士绅百姓们,就像是一块肥肉,被后金吃下,后金就会壮大,但反之,被李元庆和毛文龙吃下,自又是另一番模样。

李元庆的眼睛微微眯起来,他忽然有些理解了当年李闯的苦衷。

有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止千难万难呢?

但若真要走到这一步,他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不论过程,只论结果!

即便~~~,这要得罪整个大明的地主阶级,李元庆也毫不吝惜!

“颖儿,谢谢你。”李元庆用力握了握任颖儿的小手,忽然在她的俏脸上用力亲了一下。

任颖儿俏脸上顿时一片羞红,万万没有想到,李元庆竟然会如此大胆,在这般大庭广众之下,在这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竟然……

“夫君……”任颖儿又羞又喜,小鸟般靠到了李元庆的怀里。

李元庆一笑,低声在任颖儿耳边道:“颖儿,你先去房间里休息,晚上我去找你。”

任颖儿俏脸顿时更红,忙乖巧的点了点头,却低声道:“夫君,若实在不行,明天,我去我的那些闺蜜家游说,说不定能有一些效果。”

李元庆却一笑,“颖儿,此事,你不必着急。我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任颖儿刚刚离去,这时,却有亲兵快步来到李元庆的身边,低声耳语几句。

李元庆不由冷冷一笑,“他们来的正好。传我军令,全军随时戒备!”

“是!”

亲兵刚要离去,李元庆却忽然道:“慢着。”

“是。”这亲兵赶忙回过了头。

李元庆微微一笑,低声在他耳边耳语几句。

这亲兵瞳孔猛然放大,片刻却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忙连连点头,快步离去。

不多时,前方忽然涌过来密密麻麻一片,差不多能有几千人。

领头人高呼道:“我们要见李元庆。为何要迁徙我们离开家乡?我们坚决不会离开镇江城,除非是我们死了。”

“对。我们坚决不会离开镇江城。这李元庆,简直比鞑子还要可恶。”

“坚决不离开镇江城。死也不离开镇江城。”

“让李元庆出来见我们。我们是镇江城的士绅。我们要当面质问李元庆……”

“……”

伴随着喧嚣的人潮,这大队人马快步而至,吵吵嚷嚷,纷杂无比,周围的百姓们赶忙连连退避。

望山楼对面的一间酒楼里,在三楼靠窗户的一个雅间,齐明伟正同多个士绅品着茶,笑眯眯看着窗外的情景。

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齐明伟这种老奸巨猾的老油子,并不愿意在正面得罪李元庆,甚至,他一度想与李元庆靠拢,分享李元庆的利益。

只不过,李元庆的迁徙全城计划,却是深深的触动了他的利益,直接威胁到了他的根子。

相比较之下,后金鞑子这边,虽然威胁很大,给不了他们太多关键的政治地位,但他们就像是狼狗,有事没事喂点肉也就差不多了,远不会威胁到他们的根子。

尤其是到了他们这种程度,家大业大,即便是鞑子,为了维护城内的稳定,有很多事情,也要与他们相商。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之所以会受到后金鞑子的优待,还不是因为有大明这个庞大的庞然大物?

倘若失去了大明的支撑,他们又算得了什么呢?&;lt;不过只是被后金养肥的一群肥猪而已。

“齐爷,您此计当真是高明啊!哈哈哈!咱们倒要看看,他李元庆到底想怎么办?”

“对。他不是要买名声嘛?哈哈!咱们这次就给他这个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