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贼 >

第422部分

明贼-第422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岛上居民们,也是第一次喜迎如此肥厚的丰年,各个都是干劲十足,在地瓜成熟之前,他们要将一切都准备妥当,只等时节到了开工干活。

将地瓜的事务处理完毕,时间已经来到了九月下旬,毛文龙和陈忠,前后脚先后赶到了长生岛,他们将一起观看、参与,此次长生岛地瓜的丰收。

官厅内,李元庆开设了盛大的宴席,款待东江和广鹿岛的一帮老弟兄们。

都不是外人,又是在自家的地盘上,各人也都是敞开了肚子,来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

对于这些老弟兄们的拼酒,李元庆、毛文龙和陈忠,都是笑着持默许态度。

归根到底,弟兄们都不容易啊。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么个放松交流的机会,各人自是要敞开性子,在弟兄们中间赢名声,为各自的主将争脸。

不过,简单吃过了一些饭食,垫了垫肚子,又走过了群起敬酒的流程,李元庆、毛文龙和陈忠,则是来到了李元庆的外书房内,让小莲沏上了一壶香茗,共同商讨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巨大的沙盘前,毛文龙的眼睛中炯炯有神,笑着看向李元庆和陈忠道:“元庆,陈忠,今年上半年的攻势,我军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在下半年,到年底这段时间,尤其是等秋收忙完之后,咱们可不能懈怠,务必要更加大力度,保持对后金主力的压力!”

陈忠忙笑道:“大帅,此言是不岔,不过,儿郎们今年已经辛劳了大半年,尤其是咱们的后勤补给物资,可并不充裕。若是持续保持如此强度的攻势,我担心,明年,咱们会很吃力啊!”

毛文龙笑着点了点头,“保持攻势,并不一定非要扑在正面战场上,鞑子防线进一步往内陆收缩,咱们可以活动的余地,便会更大。咱们的物资不充裕,今年,辽中有洪水,想必,鞑子们的物资更不充裕。在这方面,咱们更要加大封锁力度,防止大明的物资流入鞑子属地。”

陈忠也明白了毛文龙的意思,却道:“大帅,我大明的物资流向后金属地,有九成都是通过辽西和蒙古,咱们辽南和辽东,着实是有些鞭长莫及啊!此事,还真是让人头疼啊!”

毛文龙笑道:“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咱们要多动动脑子。就算把这些东西烧掉、毁掉,也绝不能让它们落入鞑子手里!”

说着,毛文龙看向李元庆,“元庆,此事,你怎么看?”

李元庆笑着点了点头,“大帅,我完全赞成您这个策略。不过,若想完成此策,咱们必须要派精兵,封锁三岔河、辽河一线,逼的鞑子只能往北走。这一来,即便有物资运过去,他们的成本,也必定要增加不少!”

毛文龙也笑着点点头,与李元庆说话,就是省心省事,他只点出一个概念,李元庆很快便会将这个概念完善。

“所以,元庆,在西线这块,还是要靠你和陈忠啊!不过,届时,我也会派更多的人手,来这边支援。”

陈忠这时也明白了李元庆和毛文龙的意思,忙笑道:“大帅,此事,我和元庆必会尽力。”

要切断后金的补给线,毛文龙早已经不是想了一天了。

只是,在以前,毛文龙就算有心,却也无力。

但此时,有着辽中、辽东大胜的双线告捷,在这方面,毛文龙也有了更大的底气。

而一旦李元庆和陈忠能完成对辽河、三岔河一线的封锁,至少,能切断三四成、甚至是四五成后金的补给线,届时,他再在东线来个‘黑虎掏心’,看老奴还怎么接招!

商议完了此事,陈忠和毛文龙都很兴奋,但李元庆却显得有些沉默。

毛文龙忙笑道:“元庆,你可是有什么思虑?直接说出来便是。”

李元庆一笑,看向了沙盘,“大帅,大哥,按照我的思虑,咱们的计划,的确是非常严密,可你们想没想过,咱们这般极端,简直就是要切了老奴的命~根子,这老狗,很可能会狗急跳墙啊!”

“嗯?”

毛文龙一愣,忙看向李元庆。

陈忠也忙看向了李元庆,“元庆,怎么讲?”

李元庆也不再保留,直接说出了他的想法,“大帅,大哥,不瞒你们两位,此次辽中之役,咱们虽是告捷,但你们别忘了,辽西马世龙、鲁之甲和李承先之事。若咱们把老奴逼的太狠了,这厮,很可能会将目光转向辽西啊!”

李元庆的话已经这么直白,毛文龙和陈忠又怎的能不明白李元庆的意思?

一时,两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片刻,陈忠道:“元庆,不能够吧?辽西可是我辽地的腹心,阁老经营了这么多年,又兵强马壮,老奴就算率主力前来,又能如何?恐怕,他要碰一鼻子灰啊!”

毛文龙却是更明白李元庆言下的深意,他长长的叹息一声:“陈忠,此事,未必啊!”

说着,他把玩着手里的茶杯,又道:“鲁之甲、李承先近万人,有骑兵、有船队、有杀手,却是被几百鞑子,杀的溃不成军、死伤一片。阁老虽几年辛苦经营,但辽西尽是新军,若万一被老奴抓到了空子,很可能,会重蹈广宁之战的覆辙啊!”

“这,这不能够吧?”陈忠不由张大了嘴巴。

他简直是做梦也无法想象,固若金汤的辽西防线,会,会重蹈广宁之役的覆辙。

这……

那些辽西的将门们,难道真的是吃干饭的么?

李元庆也不得不佩服毛文龙的敏锐,自己是因为有历史的先见之明,一直对辽西充满了防范,而毛文龙,则是透过他的阅历,他的亲身经历,给辽西下了准确的判断。

“大帅所言不错。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事,咱们都要做两手准备。封锁辽河、三岔河一线是其一,对辽西方面的预警,咱们却也不可有丝毫怠慢。当然,咱们也不得不防老奴有可能会狗急跳墙,直接对辽南或是辽东发动战事。”

李元庆说着,亲自给毛文龙和陈忠斟满了茶水,又道:“大帅,大哥,咱们能走到今天,不容易啊!到了现在这个程度,鞑子已然势成,想要将其在短时间内消灭,根本就不现实了。所以,对付鞑子,咱们只能比他们更有耐心,抓住他们的失误,更多的打击他们的元气。只待时机成熟,咱们便可一鼓作气,拔除这颗毒瘤!!!”

…………

官厅内的酒宴接近了尾声,毛文龙和陈忠也回去休息,内书房内,李元庆靠在软榻上,却是陷入了缓缓的深思。

鞑子,其实并不可怕。

他们想在大明的手里占到便宜,也只能是寻着大明的漏洞。

正如那句老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大明虽是老迈,已经有些病入膏肓,但其根子还在,底蕴还在,骨架还在,面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没有漏洞,没有破绽,就算是老奴和后金主力,也很难讨到真正的便宜。

可惜啊!

大明此时这个状态,上至皇帝、阁老,下至军头、走卒,各人的心态,实在都有些太浮躁了啊!

凡事都想一口吃个大胖子,这,这又怎么可能呢?

****************************************************************

第598章 大丰收!

~~~~~~

毛文龙对战事的迫切度很着急,李元庆其实也非常理解毛文龙的心情。

尤其是此时,刚刚从京里封赏回来,毛文龙便迫切的想要再次立功,再次享受这种荣光。

这其实也是人之常情。

尤其是毛文龙自幼便是受到的这种忠君、爱国教育。

不过,李元庆却更是清晰的明了,‘打铁还需自身硬’。

想要维持、保持辽南、辽东的优势,稳步向前的发展,才是所有一切的根基。

否则,即便看似军事层面上占据主动,却不过只是镜花水月,就像历史上那般。

为了让毛文龙更关注内政,更关注治下子民的生活,李元庆也是绞尽脑汁。

接下来这几天,除了睡觉不陪同,每时每刻,李元庆都竭力陪同在毛文龙身边。

视察军营,视察土地,视察豪族大宅,视察民宅,视察码头,视察南信口田地,也包括长生岛新近铺设的水泥道路,逐步开始完善的炮台,军器坊的军械打造。

除了李元庆的内宅不向毛文龙开放,岛上其他各处,李元庆都对毛文龙没有太多保留。

这倒不是炫耀,而是让毛文龙切实感受,长生岛现在与皮岛之间的差距。

七八日下来,毛文龙又怎的能不明了李元庆的苦衷?

在当夜的晚宴上,毛文龙亲自给李元庆斟满了一杯酒:“元庆,不论是民生还是战事,现在来看,我不如你啊!”

李元庆忙道:“大帅,您千万不要这般说。没有您,就没有元庆的今天!元庆之所以这般,还是想向大帅强调一件事,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啊!”

毛文龙用力喝掉了杯中酒,哈哈大笑:“元庆,你放心吧。你如此费心竭力,若我再不能体谅你的苦衷,那~~,我毛文龙做人也就太失败了!明日,就是地瓜的丰收时节了!我也很想看看,这个宝贝,究竟能给咱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眼见毛文龙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李元庆也只能笑着应承。

…………

天启五年九月二十七,长生岛的地瓜丰收大潮,终于拉开了帷幕。

此时,长生岛本土,加之南信口,羊官堡,金州,复州,所有的土地加起来,差不多在万亩出头多一点点。

收割由长生岛本土开始,先近而远,各地都由驻军镇守,协同帮忙一起收割,而后切割成片,晾晒干之后,直接入库。

整个收割的过程,大概在五六天,而一直到晾晒完毕、入库,预计时间在半个月左右。

这一段时间内,岛上所有的一切,除了要塞驻地的守军,所有人,都开始围绕着地瓜收割而工作。

九月末的天,日头还是有些毒,但伴随着清冷的海风,倒并不是让人不能接受。

所有人的干劲也都很足。

这其中很大一份部分人,都是收割自家的地瓜,就算是后来的那些青壮、妇孺,帮李元庆来收割地瓜,也都是极为兴奋。

因为,李元庆给他们的待遇相当丰厚,不仅每顿有鱼有肉,晚饭,男人们还可有二两酒喝,而且是纯度极高的辽南老窖。

只要他们今年表现好,能顺利入户,明年,他们也能分得大量的田地,也能种上这么肥美的地瓜。

李元庆也陪同着毛文龙、陈忠,以及两部将领,亲自奔走在田间一线,视察各处的收割状况。

到了十月初三,各地收割的统计陆续汇总,李元庆也拿到了整个辽南区域,地瓜的收获概况数字。

这万余亩的土地,所有的地瓜加起来,竟然接近四百万斤。

即便晾晒后要缩水不少,但至少,也能保持在二百、甚至二百五十万斤以上的规模。

一拿到了数字,毛文龙、陈忠,包括一众两部的将领们,不由都是大为咋舌。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看似不起眼的地瓜,竟然真的是这种宝贝啊!

算起来,一亩地的出产,差不多要在四百斤左右了啊,这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的小麦和粟米。

一众将领们简直兴奋的有些找不到北了啊!

便是毛文龙,也有些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激动的握着李元庆的手道:“元庆,这地瓜,真是个宝贝啊!若能在皮岛和朝~鲜一线推广开来,明年末,本部的粮草,真的无需太过担忧了啊!”

陈忠也是兴奋的不知所以,简直要手舞足蹈:“元庆,有这种宝贝,你怎的不早点拿出来啊!若是今年我们也种了地瓜,那明年,还不得直接打到沈阳城啊!”

李元庆哈哈大笑:“大帅,大哥,这东西,毕竟是外来物种,我也没有太大的把握,只能在长生岛先试验一年。等真正有了成果,我才敢向你们推广啊!这东西,真的是个宝贝啊!只要有水,有太阳,它们就像是疯了一般生长。而且,这宝贝还不挑地。好地、孬地都能种。只要照料得当,明年,我辽南、辽中的粮草,便再也不用担忧太多了啊!”

毛文龙和陈忠又怎能不明白李元庆的意思,不由都是哈哈大笑。

毛文龙笑道:“元庆,你放心,待这边地瓜收割完毕之后,我会派人来,按照市价,从长生岛采购地瓜种子。咱们该怎么算,就怎么算。这方面,你可不能再暗地里帮我!”

陈忠也笑道:“不错。元庆,这好东西,咱们一起种。公平买卖,否则,你可是就不将哥哥当哥哥了啊!”

李元庆哈哈大笑:“如此也好。亲兄弟,明算账。咱们就按照市价来走。不过,大帅,有了今年种地瓜的经验,我也有了不少心得。这方面,必须要先对你们交代清楚。”

“元庆,你说。”毛文龙忙笑着点头道。

李元庆一笑:“大帅,大哥,地瓜虽好,但却也不是万能的。这宝贝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挑地。好地也能种,孬地也能种。所以,明年,我准备在好地里还是种小麦和粟米,在孬地里,在差一些的地里,全都种上地瓜。这一来,相辅相成,就算有什么变动,咱们也都可以有应对方案。”

毛文龙和陈忠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

“不错,元庆,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啊!我现在可是都有些嫉妒你了啊!”陈忠不由大笑道。

毛文龙也是哈哈大笑:“如此一来最好,咱们辽南、辽东两地,还是以小麦、粟米为主,以地瓜为辅,而且,有了长生岛收割的经验,不论是种植、收获,还是储存,我们也都有了经验。明年,咱们必定要大干一场啊!”

…………

地瓜的丰收,瞬间在长生岛刮起了一阵喜悦的风暴。

而这风暴也开始迅速向辽南、向辽东蔓延开来。

皮岛的老百姓,也很快得到了长生岛这边,地瓜获得了大丰收的消息,他们的心里也有了盼头,明年,大帅也将要在皮岛种植地瓜啊!

他们再也不用饿肚子了啊!

而与此同时,长生岛方面也是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仪式,加之李元庆升为了右都督,岛上连开十日流水宴,就开设在田间地头,长生营的火兵们亲自上阵。

一旦等劳力们干完了活,迎接他们的,就是丰盛的流水宴。

一时间,整个长生岛,包括整个辽南区域,只要有汉人百姓聚居的地方,到处都是一片欢腾。

李元庆的精神也是极为振奋,这也使得,他的妻妾们,这些时日,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喜悦娇艳的笑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