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贼 >

第50部分

明贼-第50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家毕竟势大,保不准,就会有人半途心生悔意,反而站到了李元庆和陈忠的对立面。

“大哥,别慌。没事的。他们愿意去告密,那尽管去好了。这里距离登州三十里地,我估计,就算有人告密,刘家和官府要出兵,最少也得拖到明天中午,咱们还有的是时间。”

这个时代,不同于后世,信息如此便捷,出兵可是大事,没有几次商议、上报,断然无法成行。

再者,旁边就是大海,若是刘家和官兵赶来,李元庆和陈忠只需率部退入大海就完了。

他们不摸李元庆两人的底细,断然不赶轻易追击。

陈忠也想明白过来,点了点头。

事实上,他不是害怕官兵和刘家,只是,他和李元庆毕竟身份特殊,如果真的走到那一步,避不过去了,两人为了己方的安全,必定要大开杀戒,这将是最悲剧的事情。

庆幸的是,陈忠担心的事情,最终没有发生,天亮之前,这五十多人,赶回来了四十九人,拖家带口。

他们都是盐场附近的村民,有军户有民户。听说盐场出了这种事,娃崽们又收了人家的钱,要让刘家知道,那还能放过他们?

加之这些盐丁苦力们对李元庆的形象描绘都很高大,又听说李元庆能管吃饱,他们又怎能还会犹豫?

但也有极少数人,拿了李元庆的银子,却又畏惧刘家的势力,便躲在家里,关死房门,等待事情的进展。

对于这种人,本身便没有什么担当,李元庆自然也不会去理会,十几、二十两银子,对李元庆而言,那还叫事情么?

很快,随着人口越聚越多,李元庆和陈忠都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这么多盐加上人口,他们的船,有些不够用了。

还好一个刚加入的盐丁守卫,告知两人,在后面的小海湾里,有盐场的几条大货船,李元庆不由大喜,当即赏了这盐丁守卫二两银子,令他带人去把船开过来。

刘家不愧是豪族,盐场的大货船,比之前觉华岛水营给毛文龙的沙船还大,足可以装下2、300人。

有了这5条大船帮忙,李元庆和陈忠的队伍,一下子变的游刃有余。

在士兵们的指挥下,盐丁苦力们纷纷充作水手,载着他们的家人,载着他们的希望,在大雪茫茫的早晨,一路驶向了北方。

但李元庆并未直接返回广鹿岛,这些盐丁苦力加上他们的家眷,足有3、400人,以老弱、女人居多,李元庆此行粮食本就带的不多,广鹿岛也没有多少存粮,即便有这么多盐,但盐也不能当饭吃,李元庆必须想办法,把这些盐换成银子和粮食。

船队在十几里外的一座无人小岛暂时停靠,李元庆和陈忠也召集了盐丁苦力中的几个代表,探听一些登州本地的事物。

黄国山虽是勇猛,在盐丁苦力中威信也很高,但他没有太多智计,与之前陈忠倒是一个类型。

而告诉李元庆盐场货船的那个盐场守卫,名叫杨小船的,却是颇为机灵,加之他算是盐场的管理阶级,对周围和盐场的事物也算熟知。

“爷,前几天过账的时候,我听刘宝三这狗日的说过,仓库里的这些盐,大概有三万多斤,都是好货色,刘宝三说,东家好像要卖给淮北的一位大客商,能值好几万两银子。”

杨小船之所以背叛刘家,背叛盐场,还是因为刘宝三太不地道,连自己麾下的盐丁守卫也不放过,杨小船的姐姐,在出嫁前,被刘宝三骗到盐场来糟蹋了,不得已投海自尽,杨小船虽然不说,但心里却已经是恨刘宝三入骨。

所以,面对选择,他几乎没有犹豫,就踏上了李元庆的大船。

听杨小船说完,李元庆点了点头,这几万两盐,确实很值钱,但关键是,现在李元庆并没有门路,把它们销出去,自然换不成钱和粮食。

杨小船颇善察言观色,忙又对李元庆道:“爷,刘家虽然在登州府一手遮天,不过,他们却并非没有对头。从这里往东一百多里,有个叫张家集的镇子,那里,有个绰号叫做‘及时雨’的大商人,名叫张晋松。据人说,这张晋松有大背~景,在京师有很强的关系,为人豪杰,行侠仗义,也是做盐场生意,跟刘家是死对头。刘家几次找茬,跟这张大官人过不去,最后却都拿他没办法。或许,咱们可以把这盐卖给他。”

听杨小船说完,李元庆看了陈忠一眼,陈忠忙点点头。

已经到了这一步,如果有销路,哪怕风险大一些,陈忠都不想放弃。

李元庆却一笑,“及时雨?这名头大啊。小船,这张晋松,真有传说的这么行侠仗义?”

及时雨,顾名思义,就像是旱地需要雨水时,雨水总能及时出现,当年水泊梁山好汉宋江就是这诨号。

无论是在此时还是在后世,能有这种诨号的人,那必定是手眼通天之辈。

宋江当年能有这诨号,最大的功绩,是他身为公职人员,在得到了朝廷要对晁盖一伙劫了生辰纲的要犯动手,提前跑去晁家庄通风报信。

这种魄力,可不是谁都有的,放着铁饭碗不要,却跟一伙亡命徒勾勾搭搭。

杨小船忙道:“爷,小人也不知详细,不过,百姓们都是这么说。就算是登州府这边,也有很多人,都把盐卖给这位张大官人,从未听说过他缺斤少两,欠人银子。”

李元庆点了点头,照杨小船这么说,这人倒是可以试一试。

当下,李元庆和陈忠简单商议一番,便直接令船队开向了东面方向。

…………

张家集并不位于海边,而是在内陆十几里处。

傍晚,李元庆、陈忠带着十几名亲兵,在杨小船和黄国山的带领下,悄然来到了陆地,直奔张家集。

一路走着,杨小船也不断给李元庆介绍着周边的景物。

这张晋松张大官人,虽然收盐,是个大盐贩子,不过,这人却没有盐场,全靠收别人的盐,这也使得,张家集附近,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盐场,大到百人、几百人,小到几人或者两口子,只要是卖给他盐的人,他都给予保护,很多事情上,还会帮忙。

这也使得,张家集附近,有了一种畸形的繁华。

就算是傍晚了,路上赶往张家集的人,却是络绎不绝,多数人,都推着小车,都是卖盐的小户。

李元庆和陈忠都有些咋舌。

这张大官人能有如此能量,着实是不容小觑。

随着进入了张家集,李元庆更是微微眯起了眼睛。

张家集并不大,只有一条主街,周围有简易的石墙,但就这一条主街上,却是灯红酒绿,花枝招展,仅是妓院,恐怕就不下十家,而客栈和酒楼,那就更多了。

杨小船忙对李元庆和陈忠解释道:“两位爷,这边来买盐的南来北往的客商,一般都会选择在这里歇脚。所以,晚上,这里比登州城还热闹。”

李元庆不由点了点头,对这张大官人的评价又高了一分。

如果说登州府是官市,那这里,就应该是私市了。

这东西就有些类似后世的小规模自由贸易区,税赋很低,服务业发达,这里的主人,主要是通过税赋和低买高卖,拉动行情,赚取里面的巨额差价。

这看起来,似乎比有标杆的官市赚的少,但实际上,这里面猫腻比官市要大多了,若是操作的好,这简直就是比摇钱树都赚钱的买卖。

而通过眼前这景象来看,这张大官人,必定是此中高手。

李元庆也有些好奇起来,这种可以说跨越时代的高手,究竟是什么底子?难不成,这世界上真有天才?

毕竟,李元庆知道这些,是因为李元庆从后世中来,熟悉事物的规律,但在此时,能有这种见识,这种手段,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资本方面的天才了。

“大爷,我们绿柳阁的姑娘,可都是江南的上好货色,大爷,过来看一下嘛。”

“大爷,我们鸣翠楼的美酒,那可都如宫廷玉酿一般,姑娘更是天上的仙女儿,进来看一下吧?”

“……”

刚刚进入主街,一群莺莺燕燕便围了上来。

**************************************************************

第70章张大官人

~~~~~~~

这些风尘女子可都是明白人。

李元庆和陈忠身边十几个随从,一看便是彪悍之辈,绝对是有钱人。她们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留下这桩大买卖。

陈忠很不适应这种氛围,想躲开,但眼珠子却一直朝这些女人露出来的白花花嫩肉上瞟。

身后这些亲兵,也都有些花眼,但他们毕竟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只能提起精神,强迫自己保持冷静,保护两位大人的安全。

杨小船和黄国山也有些花眼,但他们都是最底层的苦哈哈出身,面对这群莺红柳绿,只能是咽咽口水了。

倒是李元庆,最为轻松自在。

这场景,似乎又让李元庆回到了后世,霓虹闪烁,纸醉金迷。

“呵呵。爷还有事,有时间一定来照顾你们的买卖。”

摆手把这群女人打发掉,李元庆对杨小船道:“这张大官人,住在什么地方?”

杨小船忙道:“爷,听闻这张大官人住的地方,叫做聚宝阁。就在这条街的正中。”

李元庆不由一笑,“聚宝阁,名字不错。走,咱们就去见见这张大官人。”

…………

聚宝阁并不是当铺,而是这张家集镇子里最大的酒楼和销金窟,集吃喝玩乐为一体。

这是一座五层高的建筑,是整个镇子的制高点,虽无江南建筑的精致,却胜在气势磅礴,大开大合,一串串的大红灯笼从楼顶坠下,颇有些灯火辉煌的气派。

李元庆注意到了门口的一副对联,很有神韵,上联是‘只要你有钱’,下联是‘包你赛神仙’,横批‘酒色财气’。

字写得很一般,看着也粗俗不堪,但仔细品味,却也正符合这聚宝阁的气势。

刚走到门口,两个小二便迎了上来,“哟,几位爷过来了,里面请。”

李元庆回头看了一眼,发现不论是陈忠、亲兵们,还是黄国山和杨小船,都眼巴巴的看着里面,颇为期待。

李元庆不由一笑,“给爷找一个大间,把你们最好的酒菜都给爷拿上来。”

小二一见是大客户,不由大喜,“是,爷。小的马上为您准备。”

一行人来到室内,李元庆这才发现,室内是一个很大的厅堂,就如同后世酒店的大厅,摆满了桌子,基本上都座无虚席,客人推杯换盏,很是热闹。

小二直接引领着李元庆一行人来到了二楼的大雅间。

可惜,这雅间虽还算宽阔,但也就能容纳十人,李元庆一行,却有二十几人。

小二忙道:“爷,要不然,您的随从们,去隔壁的雅间吧。”

李元庆却一笑,“就这吧。你去把隔壁的桌子搬过来,凳子也搬够数。”

“哎~。”小二点点头,赶忙招呼几个伙计去忙活。

李元庆一笑,“都是自己弟兄,别愣着了。坐吧。”

陈忠自然不会跟李元庆客气,率先坐在了李元庆的身边,但这些亲兵们、黄国山和杨小船,却不敢随意坐下。

李元庆脸色郑重了些,“让你们坐,你们就坐。怎么?我请我的兄弟们吃顿饭,我的兄弟们都不给我面子么?”

“谢谢大,不,谢谢爷。谢谢爷。”

亲兵们不由又感动又激动,纷纷围绕李元庆和陈忠坐下来。

这些亲兵,都是李元庆和陈忠的亲近之人,说是弟兄,那一点都没错,但他们都是苦哈哈出身,哪有机会坐在这种奢靡的销金窟里,不由个个兴高采烈,低声议论纷纷。

但黄国山和杨小船,两人却有些尴尬了,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李元庆一笑,“国山,小船,你们也坐吧。这顿饭,我为你们接风。”

两人不由大为感动,赶忙跪下对李元庆磕头谢过,这才敢坐下。

小二见这边收拾妥当了,忙对李元庆道:“爷,能上菜了么?”

李元庆点点头,“嗯。去吧。菜要最好的,对了,酒,先来五坛吧。对了,这杯子不爽利,给爷换大碗来。”

“是。爷您稍待。”小二赶忙去忙活。

很快,一道道精美的菜肴,由一个个身材窈窕的侍女,纷纷端上来,一时间,整个房间内,不仅美食诱人,还有这些侍女没有带走的脂粉香气。

亲兵们大都是单身汉,不由都有些魂不守舍。

陈忠的表情也有些异样。

李元庆淡淡一笑,众人的表情,尽入他的眼底。

给陈忠满上一碗酒,又给自己满上一碗,李元庆把酒坛子递给身边的一个亲兵,这亲兵这才反应过来,忙起身给众人倒酒。

看到酒都倒满了,李元庆站起身来,端起酒碗道:“你们在座之人,都是我李元庆的弟兄。有很多人,都是在三岔河,就跟随我和我大哥的老弟兄。在这里,我和大哥,敬你们一碗。”

陈忠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也站起身来,“兄弟们,来,干了。”

众亲兵不由又激动、又感动,很多人,眼泪都流了出来,众人一起满饮了碗中酒。

杨小船和黄国山虽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忙也陪着喝了一碗。

李元庆一笑,“今日本来想让众兄弟都能喝个痛快,但这里毕竟不是地方。所以,包括我和大哥,每人只能喝三碗。菜么。呵呵。老子管够。”

众亲兵一愣,瞬间不由大喜,“谢谢爷。”

“小人一辈子都为爷效死。”

“行了,话不多话,来,吃菜吃菜。”

李元庆发了话,亲兵们又都喝了酒,很快都放开了一些,开始大口吃菜。

在座众人,都是正值壮年的汉子,这一桌菜哪能够?

李元庆直接让小二在门口等着,吃完一个盘子,门外立马补上,一定要等弟兄们吃饱喝足为止。

只吃菜不喝酒,速度明显加快了不少。

不到半个时辰,众人都是酒饱饭足。

李元庆一笑,摆手招过小二结账。

小二忙喊来掌柜,掌柜‘噼里啪啦’一阵算盘珠子,对李元庆伸出了两个手指头,“爷,一共是二十二两三钱五分银子,本店第一次做您的生意,只收您二十两。”

李元庆一笑,也不墨迹,让亲兵掏了二十两碎银子,交给了掌柜,笑道:“掌柜的,不知你们张大官人在不在?某有一桩生意,要跟他谈谈。”

掌柜的一愣,忙笑道:“这位爷,今日大官人在后院有贵客,小老儿可为您通秉一声,但大官人见不见您,小老儿可保不准了。”

“呵呵。那没事。你就告诉你们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