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贼 >

第71部分

明贼-第71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兵是个四十出头的汉子,满脸络腮胡子,若李元庆在此,定能一眼就认出来,这正是当日与陈继盛起冲突的那个壮汉刘达斗。

刘达斗有些悲怆的摇了摇头,“爷,还没有。咱们已经出去了七八波探马,还没有一人回来。”

罗一贯点了点头,长长的叹了一起口气。

西平堡地处广宁和辽河防线的中心,是广宁三道防线核心中的核心,罗一贯实在想不明白,战事已经进行了一天,后金主力尽在此地,为何~~,为何到现在,主力那边,竟然没有一丝动静?

他们难道看不到么?

罗一贯简直是百思不得其解。

可惜,后金军防守很严密,精锐探马出去了七八波,竟然没有一人回来。

罗一贯现在也不知道王化贞和熊廷弼那边,究竟是什么情况,只能是硬着头皮,依靠堡墙,死守待援。

“爷,您看,鞑子那边,好像又要有动作了。看他们的旗号,好像~,好像是正黄旗的人马要攻城了。这是老奴的亲军啊。”刘达斗眼睛很好使,一眼就看清了对面后金军的旗号。

罗一贯赶忙举目望去,只见,在前方不远处的战场上,有七八百人的后金披甲士兵,正在集结,他们身后不远,就是老奴的王旗。

“嘿嘿。”罗一贯忽然狰狞一笑。

这些狗日的杂碎,从清早到现在,已经发动了十几波攻击,己方这边虽然损失惨重,但他们也死了不少人,现在天都快黑了,这些狗日的竟然还这么有力气。

“狗日的鞑子,还真是不怕死啊。好,好啊。爷就成全你们。”

罗一贯一阵冷笑,大手一挥,对身边的亲兵头领刘达斗道:“传令弟兄们,都给爷提起精神来,待鞑子靠近了,再给爷狠狠的打…………”

“是。”刘达斗赶忙下去传令。

不多时,原本疲惫的城头上,迅速运转了起来。

一杆杆鸟铳,伸出了垛口,瞄向了后金军的方向,弓箭手们一天疲惫,手臂早已经酸麻不堪,但看到了鞑子又要冲,他们也纷纷振作起精神,拉弓上弦,寻找自己的目标。

罗一贯是广宁军的资深将领,他麾下的本部,拥有众多火器,很是犀利,在后金军之前的攻城中,已经让这些狗鞑子吃尽了苦头。

此时,虽然已经快要到极限了,但罗一贯反而是轻松下来。

杀一个不赔,杀两个赚一个。

只要等大军主力赶来,这些狗鞑子,必将灰飞烟灭。

对于这一刻,罗一贯充满了期待,到那时,他即便是战死,也死而无憾了。

很快,伴随着悠悠的号鸣,这支正黄旗的甲士,已经调整好了阵型,如同一片乌漆墨黑的乌云,缓缓朝着西平堡的城墙进逼过来。

***************************************************************

第99章自刎

~~~~~~~

正黄旗的士兵很快对西平堡城头发起了冲击,他们人人披甲,有些人甚至披着三重厚甲,罗一贯麾下的鸟铳手虽然精锐,但射穿单甲可以,面对这种多层厚甲的正黄旗士兵,效果并不好,除非射中头部,否则,并不能对这些正黄旗的厚甲士兵造成真正威胁。

远程火力的覆盖,已经无法阻挡正黄旗士兵冲上城头,罗一贯无奈之下,只得令士兵们顶上前肉搏,以血肉之躯,把这些狗杂碎驱赶下去。

不多时,西平堡并不宽阔的城头上,完全变成了血腥的屠宰场。

守卫明军虽然兵甲齐全,又有地利之利,但本身人数少,个人的武勇,也远远无法与这些正黄旗的精锐相比,短暂的僵持之后,便已经形成了溃败之势。

如此危局,罗一贯哪敢怠慢?赶忙带领亲兵卫队顶上去。

明军眼见自家主将都冲上了一线,不由士气大震,发疯一般对正黄旗的这股兵力展开了反扑。

到了这个程度,所谓武艺、装备,都已经可以忽略不计,战场双方的战士们,唯一可以凭借的,就是自己的勇气。

要么把敌人杀死,要么,就被敌人把自己杀死。

战斗一直持续了大半个时辰,夕阳已经落下了地平线一小半。

或许是感觉到了西平堡守卫明军的英勇,老奴也不想在这种小地方,浪费他麾下宝贵的正黄旗士兵的性命,很快,后金中军中金声响了起来,这些正黄旗士兵不再恋战,纷纷如潮水一般退却。

城头上,罗一贯已经有些不成人样,头盔不见了,原本整齐的头发也被利刃割断,随意披散下来,脸上满是血污,狰狞的看着不远处的后金营地。

他旁边,亲卫头领刘达斗更惨,虽然兵甲还在,但左臂,已经不知道哪里去了,森森白骨,狰狞的露出了出来,但他只是用布条简易的包扎了一下,牢牢护卫在罗一贯左右。

城头上,所有的明军,几乎都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状态,但援军,依然没有半点消息。

这时,从后金营地一侧,几匹快马,急速朝着西平堡方向奔过来。

刘达斗眼尖,仔细看了片刻,不由大喜,“爷,爷,是咱们的探马,是咱们的探马啊。”

罗一贯本来已经疲惫的快要睡着,一听这话,不由一下子提起了精神,赶忙朝城下看去。

待确定正是己方的探马,罗一贯不由大喜,“快,快放绳索。让儿郎们上来。”

不多时,三名哨探被带上了城头,他们的状态,比罗一贯和刘达斗还要不堪,几乎满身伤口,完全是凭着一口气,冲回了西平堡。

领头一个百户用力跪地拼命磕头道:“将军,平阳桥之战,刚刚开打,广宁游击孙德功和参将鲍承先临阵脱逃,镇武、闾阳方向的兵力也被击溃,刘渠刘总兵和祁秉忠将军在沙岭遭遇到了后金军埋伏,三万大军,已经,已经全军覆灭。将军,我们,我们已经没有援军了啊。”

“什么?”

罗一贯不由大惊失色。

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在西平堡苦苦坚持,竟然换来的是这样的结果。

不过,他究竟领军多年,强自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平静片刻道:“那锦州的祖大寿呢?他不是还有九千人么?他尽是骑兵,应该很快就能到了吧?”

当初,王化贞的防御计划,是以祁秉忠部为先锋,奔赴辽河一线,拉拢后金抚顺驸马李永芳为内线。

在得知老奴主力已经越过辽河之后,王化贞赶忙令广宁军本部孙德功和鲍承先几部,赶去与祁秉忠部汇合。

同时,又令祖大寿,率领他麾下的九千骑兵精锐,迅速赶去增援祁秉忠几部。

而熊廷弼也令他的心腹部将刘渠,率一万多人,火速增援祁秉忠。

这一来,明军援军已经达到了5万多,加之西平堡、镇武堡、镇宁堡等大堡的兵力,即便不能得胜,但牵制住后金主力,并没有太大问题。

但王化贞没有想到,他的心腹爱将孙德功,非但没有拉拢到李永芳,反倒是被李永芳给策反了。

孙德功和鲍承先的临阵脱逃,就像是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形势已经无法再收拾。

此时,罗一贯唯一的希望,就是兵力强劲、装备精良的关宁军祖大寿部了。

哨探百户却拼命磕头,额头上都磕出血来,“将军,卑职并没有见到祖将军的人马,只是听闻,他,他已经率部退回了觉华岛方向。”

“我……”

罗一贯想说些什么,却只感觉嗓子一甜,一股熟悉的味道,忍不住从喉咙深处往外翻涌。

“爷………………。”

刘达斗大惊,赶忙用他的独臂,小心撑住了罗一贯摇摇欲坠的身子。

到了这个时候,罗一贯反而冷静了下来。

他转身扫视身边士兵们,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

罗一贯忽然一笑,“孩子你辛苦了。达斗,你派人先领这位兄弟下去休息。狗日的鞑子,想吃下老子的西平堡,那得看你们有没有这好牙口。”

他说着,大声对城头上士兵们大呼,“儿郎们,你们怕不怕?”

这些士兵,都是罗一贯的本部,是他的骄傲。

“军门,怕个球。鞑子只要再敢上来,老子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鞑子不过如此。将军,咱们一定会等到援兵来的。”

“……”

看着身边这一张张陌生却又熟悉的脸,罗一贯的老泪忍不住涌落出来,他重重点点头,“好。好。你们都是好孩子。儿郎们,今日,咱们定要让狗日的鞑子,见识我大明将士的威风。”

城头上瞬间一片欢呼。

但这时,在短暂的停歇之后,后金军的新一轮攻势,又要开启了。

此次,不只是正黄旗,镶红旗、正白旗、镶白旗等几部人马,都有了动作,很快,足有三千多后金士兵,潮水一般,朝着西平堡方向涌过来。

罗一贯已经明白,老奴这是想在天黑之前,拿下西平堡了。

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他已经别无选择,抽出了腰间的宝剑,亲自冲到城头一线,指挥明军守军抵抗。

可惜,一整天的劳累,城头这些明军士兵们,无论体力还是心理,都已经到了极限。

虽然他们依旧悍不畏死,依旧半步不退,但面对后金军勇士的屠刀,他们的动作明显慢了,体力明显更不上了。

原本可以杀死敌人,现在却只能砍伤敌人的铠甲,原本可以跟敌人同归于尽,最终却只能被敌人砍去了头颅。

“爷,儿郎们顶不住了。咱们,咱们先退一步吧?”刘达斗已经浑身浴血,形如厉鬼,肚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划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肠子都流了出来。

看着自己身边的儿郎一个个倒下,看着自己的心腹爱将,已经变成了这个模样,罗一贯纵然七尺男儿,却也忍不住老泪纵横。

他用力拍了拍刘达斗的肩膀,“达斗,是爷对不住你。”

刘达斗‘扑通’跪在地上,“爷,您千万别这么说。达斗的命是您的,百死而无憾。爷,现在还有机会,达斗护着您突围。”

罗一贯却笑着摇了摇头,“达斗,我不会走的。你,我现在命令你,带着你的亲兵们,迅速突围。”

“爷,您不走,达斗也不走。”刘达斗单臂撑着身体,拼命对罗一贯磕头。

“连爷的命令你也不听了么?爷的家眷,还要你来照顾。”罗一贯厉色看向刘达斗。

刘达斗无奈,只能含着眼泪,带着十几个亲兵,迅速退下了城头。

这时,城头上明军几乎已经死伤干净,罗一贯身边,已经不足五十人了。

罗一贯仰天长啸,他解下了腰间宝剑,朝着西南面、北京城的方向,用力磕了几个头,“皇上,皇上啊。老臣不能再为您效力了啊。您的恩德,老臣只能来世再报了。”

说完,罗一贯抽出宝剑,猛的抹向了自己的脖颈,自刎身亡。

片刻之后,西平堡陷落……

…………

此时,李元庆的船队已经驶入了深海,但对西平堡、包括整个辽西战事状态,仍然是一无所知。

这也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弊端,信息不畅。

不过,出于本能的危机感,加之沈阳崩溃的先例,对辽西的战局,李元庆是非常的不看好。

夜色已经很深了,但船队中所有的船上,每个水手都是拼尽了力气,没有丝毫休息的意思。

李元庆已经给他们下了死命令,士兵、水手一起上阵,两班倒,必须要尽快赶往辽西内陆。

今晚的月亮有些孤寂,月光虽依然清凉似水,但李元庆心里,却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陈忠和张攀这么搞,从政治角度来看,确实是立功的好办法,但从军事角度来看,他们却犯了兵家大忌。

以此时他们的力量,去跟后金军争夺城池,斤斤计较,这他么不就是竹篮子打水…………到头来还是一场空么?

如果不能击败建奴主力,即便现在他们打下了沈阳、辽阳,又有个毛用?后金主力不还是早晚会打回来?

更何况,这种攻城攻坚战,消耗很大,小小的一个南关堡,三部人马就付出了百多条人命,若是到了金州、复州这种大城,又该用多少人命来填?

以己之短,击敌之长,这不是犯傻是什么?

但事实就是如此,李元庆也无法改变他们的想法。

而毛文龙这边,即便是看到了两人的不足,恐怕也不会制止,反而会褒奖,镇江失利之后,毛文龙也迫切的需要新的政治资本啊。

李元庆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

此时这种状态,说什么都是无用,他必须要尽快赶到辽西前线,探查辽西最新战报,然后,再根据形势,做出最有利于大局的决定。

***************************************************************

第100章驿站

跪求收藏,红票。100章了,嘿嘿,好快。

~~~~~~~

一天两夜的疾行,傍晚,李元庆的船队抵达了三岔河一线。

此时这种状态,李元庆虽然急于知晓广宁战事的进度,但他毕竟位卑职低,就算贸然前往辽西,恐怕,也并不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答案。

历史的结局摆在这里。

李元庆的700战兵,在南关之战中已经伤亡了50人,现在,只有650名战兵可用,加上官沧海部,加上许黑子部,再加上船上的水手,也不过只有一千出头,而这些水手们,除了半大孩子,就是已经四五十岁的老汉子,战力寥寥无几。

以此时李元庆的这点人手,即便一往无前,冲锋入辽西大局,恐怕,也只能是飞蛾扑火,鞑子没杀几个,反倒把自己送进去。

冷静下来,李元庆强迫自己保持着足够的克制。

老奴的八旗兵虽勇,却也不是神仙,广宁军还有十三万多大军,即便他们是杀猪宰羊,要把这十三万人杀干净,恐怕也绝没那么简单。

辽西的消息早晚会传过来,又何必急于这一时,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冒险?

此时,已经是二月初,近海的冰层已经开始融化了,这几日疯狂赶路,儿郎们也都很是疲惫。

李元庆令船队靠在近海的冰层外暂时休整,让火兵多做饭食,不论士兵还是水手,都要管饱。

又令官沧海,派出几十名水性精良的海盗,驾着数艘小船,前往附近海岸,打探消息。

在船上,吃喝条件自然不能再有那么多讲究,李元庆后世也是北方人,吃不太习惯米饭,对面条倒是情有独钟。

米饭需要有菜配,才容易吃饱,但面条有汤水,汤加上面,很容易就吃饱,在这般天气,也很容易就让人暖和起来。

一人一大碗粗面面条下肚,各人的精神状态也都好了不少。

李元庆站在船头,眺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