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贼 >

第742部分

明贼-第742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还想着好好活动一下呢,现在倒好,只能当临时保姆了。

不过,李元庆却也正需要一些时间,来稳住心神,好好整理一下他的思绪。

此时~,李元庆和麾下儿郎们,虽是已经击溃了阿济格,奠定了整个东线的大局,但整体局势,却依然不容乐观。

阿济格、莽古尔泰、代善三部的主力,的确是围拢着永平城这边靠过来,但~,之前他们的掠获,数不清的大明百姓,怕是已经在出关的路上了!

在历史上,明军对阵后金军,的确是有一些极为难得的‘胜利’,但实际上,这些胜利,其实……其实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甚至……还不如不要这胜利……

就像是历史上袁督师最引以为傲的宁远大捷。

明军,准确的说,是关宁军的大框架,的确是抵挡住了老奴亲领的后金军主力的攻势,但~,周边几十、数百个屯堡,包括觉华岛,全都功亏一篑。

数不尽的大明百姓、牲畜财物,全都落入了后金军的鼓掌之中。

从片面的军事角度而言,明军,袁督师,的确是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因为他们的确是守住了宁远城这要塞。

但~,在战略上,他们却早已经是一败涂地!

简直连内~裤都被野猪皮给扯掉了!

在老奴的天命后期,因为老奴的仇汉政策不断加剧,后金治下的汉人百姓人数锐减,包括一些已经被抬了旗汉军旗势力,也已经与后金王族们之间,产生了一些很是尖锐的矛盾。

在那般状态时,若明军严防死守,死死控制着固有区域,步步为营,甚至,根本不用明军出兵,后金军内部怕就会生出不能控制的变故。

可惜啊!

有些人就是‘屁股决定脑袋’,吹牛逼比谁吹的都震天响,但一到具体事务上,却瞬间就学起了鸵鸟,把脑袋埋在地里。

后金军不断的进攻蚕食,不断的掠取大明的人力财力,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国力,麾下这些汉人奴才,也从战事中得到了巨大的好处。

他们不仅会被分得财物,还有大量的女人和奴才、田地。

尤其是皇太极上台之后。

这就像是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此消彼长。

而且,随着皇太极的一系列手腕,这种差距,只会越拉越大、越拉越明显!

可怜大明的所谓精英士大夫阶层们,还在为那块怕是已经连遮羞布都算不上的破布子,苦苦遮掩,为了自己屁股下的利益,满嘴跑火车。

却是不知,他们的脊髓,怕是都快要被别人抽干了!

此时,因为李元庆的横空出世,虽然诸多战役,整个大局,都有了巨大的改观~,但~,不论是宁远之战,还是后来的宁锦之战,包括此次皇太极亲帅后金主力入关,李元庆都只是暂时的改变了战事大局,却并没有完全改变整个大势的大局!

以前,是李元庆没有实力,也没有能力去改变。

但此时~,已经到了这个程度,哪怕暂时要与朝廷决裂,李元庆却也必须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了!

昨日击溃了阿济格,阿济格部已经丧失了大部分战斗力,加之今晚这场冰雹的补刀,估计,没有个十天半月,阿济格绝对喘不过气来。

哪怕他能喘过这口气来,其战力,基本上也可以忽略不计了。

而不论是代善、还是莽古尔泰。

李元庆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两个奴酋,绝不敢与他李元庆玩了命的硬罡。

尤其是此时,他们两人都是皇太极的从属,都没有携带主力过来。

这就意味着,李元庆已经完全有了分兵的可能。

只留下一少部分兵力,在永平这边,维持一个假象,与后金军对峙,而主力,则是直插向后金军的背后腹心,把此次后金军入关劫掠的收获,全部抢回来!

只不过,在此时,昨日攻破阿济格部营地的收获,实在是有些太多了……

若是想完全收拾立整,至少还需要三五天的时间。

在此时,李元庆倒并不是太担心那些被后金军劫掠出关的人口、财物,会跑的太快。

毕竟,这些人,他们要出关,返回辽中平原,只能是靠‘11’路,肩扛手挑的。

再加之,还有不少女人和孩子,他们每天能行个一二十里,这他么怕已经是极速了。

李元庆此时真正担心的,是西线京师方面的战局。

若是京师、袁督师方面能顶住,多撑些时日,哪怕只是多撑个三五天,李元庆这边,也将有更多的时间,来更从容的布局。

但……就怕这袁蛮子吹牛逼属第一,干实事却要倒过来啊……

若是那般……李元庆怕就要直面皇太极的主力,极有可能,无法避开的要与皇太极决战啊……

起码在此时,这并不符合他李元庆的利益……

怀中,王微已经睡熟了,嘴角边,还露出了甜甜的笑意,看得出,在李元庆的怀里,她睡的非常香甜。

与当代女性相比,王微的身材绝对要算是火爆型的了。

尤其是此时,她不过二十一二岁,正值青春鼎盛,娇躯柔软却又充满了青春的弹性。

可惜,她现在却是一只小睡猫。

李元庆爱怜的亲了亲王微的脸颊,将她抱到了一旁的床上休息,小心又温柔的给她脱掉了外套,又帮她盖好了被子和毛毯,这才点燃了一颗雪茄,来到了帐门口。

这时,夜空已经开始阴郁起来,一道凄厉的闪电划过夜空。

片刻,‘轰隆隆’的惊雷在头顶上炸响,淅淅沥沥的冰雨,开始从天空中滴落下来。

李元庆的眉头不由紧紧皱起来。

开年后,好歹总是算下了一场雨啊。

可这场雨却是下在了冰雹之后,这叫个什么事儿……

老天爷,您这不是戏弄人么?

夜空中一时雷电交加,低沉的闷雷连绵不断。

感受着冰冷的雨丝带起泥土中的青草清香味道,李元庆缓缓吸了一口雪茄。

在此时~,若与皇太极决战,这显然不是明智之事。

包括皇太极,以他的雄才伟略,也绝不会选择在这种时候,跟他李元庆死磕。

不过,这些入关掠获的财物,恐怕才是皇太极真正的命~根子啊!

若李元庆要动这块奶酪,这势必将会触动皇太极最敏感的神经!

好在~,击溃了阿济格的营地,李元庆此时拥有大量的战马,在机动性上,与之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若是能先下手为强,未必就没有机会,将这事情,做的神不知、鬼不觉……

这时,又是一道凄厉的闪电划过夜空,片刻,‘咔嚓嚓’,一声简直要撕天裂地的惊雷,仿似将整个天地都震得一动。

身后的王微也一下子从美梦中被惊醒,本能的惊呼道:“爷,爷,您在哪里?您在哪里啊?”

李元庆这时已经回过身,快步来到了王微身前,用力握着她的小手道:“别怕。爷在这呢。爷一直在这陪着你。”

心中却是暗道:“老天爷这声闷雷,很有爱嘛……”

…………

次日,风雨过后,天气放晴。

整个天地虽是都非常湿润,但雨丝入地不过半寸,显然,这只是些皮毛功夫,管不了太多鸟用。

不过,雨后天地间弥漫起的混杂着泥土的青草香气,却是让人心旷神怡。

今日,已经到了崇祯二年的四月初一。

李元庆也开始马不停蹄的实施他的新计划。

首先,便是给山海关沿线的陈忠传令,让陈忠率主力迅速朝抚宁、迁安一线逼过来。

昨夜,经过了慎重的思虑,李元庆还是决定,要从关内,卡住后金军掠获人口的归途。

在关外的确是开阔,不受朝廷控制,行事不用顾忌,但~,周边诸部蒙古部族,跟他李元庆可没有什么交情。

关键之李元庆此时手中兵力并不是太充裕,出关作战,补给方面一时必定很难跟上。

若万一不小心,很容易就会陷入到当年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在大渡河流域的深山老林子里的窘境!

肉,只有吃到嘴里,那才是好肉。

否则,一切不过都只是镜花水月!中看不中用!

有多大的力气,就去办多大的事儿。

此时,李元庆已经与朝廷这般了,也不在乎其中再黑一点。

黑~木耳到底也是木耳不是……

再者,便是迅速抽调海边留守的五千兵力,推进到永平一线。

虽然李元庆已经吃准了,有他的这个大幌子在,代善和莽古尔泰不可能再拿永平下手。

但不论是莽古尔泰、还是代善,这两个奴酋,可皆是身经百战的枭雄啊!

若万一被两人发现了马脚,后果还真不是太好预料……

其三,便是在关内这一线,李元庆有诸多联络点,一旦成事,在之后转移这些人口财物的时候,也会有更多的便利。

最关键的,后金军此役是从龙井关入关。

这种小关口,李元庆就算是来硬的,谁又敢多说什么?

…………

第1055章 送死?

~~~~~~

四月初五,京师。

已经连续沉寂了七八天的后金军主力,终于又有了动作。

一大清早,他们便开始在营门附近频繁调动,搞的有些尘烟翻滚。

关宁军主阵。

经过了这些天的精心筹备,袁督师已经在成竹在胸,胜券在握。

这些时日,仅是经过了精细改良的黑陶罐,袁督师就准备了万余颗,还有诸多秘密杀器,也早已经是备下多时,就等着后金军冲上来了。

主要是经过了之前几天、连续与后金军的对战,不论是关宁军、还是京营诸部,对后金军的战力,或者说是对后金军的攻击强度,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适应。

在此时,他们已经不是特别畏惧后金军了。

更不要提,还有如此多的秘密杀器压阵呢。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此次京师之战,对袁督师本人,也是一次质变的升华。

随着整个战局的变化,刘肥等一众幕僚的建议,包括他袁督师自己的总结,对战争,对火器交替的战争,袁督师已经有了更深的理解。

虽然袁督师在明面上,打死也不会承认,他有很多借鉴李元庆在对战中的手法,但私底下,袁督师的整个战略方向,却是越来越向李元庆的手法上靠拢。

此时~,面对着蠢蠢欲动的后金军主力战阵,高台上观望的袁督师,非但没有丝毫的紧张,反倒是充满了说不出的兴奋!

大丈夫建功立业,扬名天下,就在今朝啊!

不过~,京师城外明军的战局虽是很顺利,但~,京师周边的这些县城、镇子、村子,那可是就遭了大霉了……

就在四月初一,通州方向有消息传过来,豪格部与阿巴泰部,仅用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便攻克了通州城。

为了彰显韬略武功,顺便威慑京师的明军,豪格直接下令屠城。

到了此时,整个通州城怕都要被后金军搬空了。

便是城池、房子,也被豪格一把大火烧了个七七八八。

当然,就算通州被杀没了人影儿,也跟他袁督师没有半分关系……他只需保住此时广渠门外的大局,便已经是立下了‘流传百世’之盖世神功了。

“督臣。鞑子今天怕是要有大动作啊。皇上应该马上就到了。咱们这一次,可一定要好好的露个脸啊。”

袁督师身边,祖大寿陪着笑脸小心讨好道。

有着之前黑陶罐逆转后金军的胜利,他们祖家一众兄弟子侄,包括麾下的锦州军,整个士气,也一下子提起来。

一众‘锦州祖家帮’正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呢~,谁知道,狗鞑子竟然当起了缩头乌龟……

此时,好不容易又熬到了机会出现,祖大寿自然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袁督师淡淡点了点头:“祖军门,我军此时虽占据了主动,但仍不可掉以轻心。此役,你部务必要做好周全的准备。咱们必须要将鞑子往里引得更深些。”

祖大寿当然明白袁督师的意思,忙笑着连连点头:“督臣,您放心便是。弟兄们早已经准备妥当了。”

随着后金军战阵方向鹿角号鸣声不断响起来。

这时,崇祯皇帝的仪仗也快速来到了广渠门的城头上。

与袁督师和祖大寿他们不同。

这些时日,京师的防线虽是被稳固不少,但京师周边的城镇不断失守的消息,却是让崇祯皇帝简直要急白了头。

这几日间,崇祯皇帝一直将他自己关在养心殿,便是他最宠爱的发妻周皇后那边,也一次都没有去过。

这可是他们老朱家的花花江山啊!

尤其又是在京师周边、他天子的眼皮子底下,后金军竟然胆敢如此肆虐,他们可曾将他这个大明天子放在眼里?

但崇祯皇帝也非常明了,此时,能保全广渠门外的明军营地,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若万一强迫袁督师出兵,去外面野战,那后果……

可恨的是,狗鞑子这些天一直没有攻城,崇祯皇帝便是有气,却也根本无处发泄。

好在,今天一大早,终于传来了狗鞑子要攻城的消息,崇祯皇帝甚至连早饭都没吃,便急急赶了过来。

他必须要亲眼好好看着,这些卑贱的狗鞑子,在京师的城墙下,在他天子的眼皮子底下,流尽他们的鲜血!

此时~,满桂和候世禄也在小心的观察着后金军的战阵。

自从那日袁督师大逆转之后,这老哥俩儿两人两部,几乎已经完全成为了边缘人。

好事儿,那是想都别想了。

便是坏事儿,也轮不到他们了。

仿似~,他们已经完全别人遗忘了……

不过,皇帝可以遗忘他们,袁督师可以遗忘他们,但他们自己,却是绝不敢忘了自己。

好在这些时日,补给方面,袁督师倒是没有为难他们,他们的小日子,除了冷清些,过的倒也还算是滋润。

“满帅,这些狗鞑子,难道,他们今天真要攻城?那日的教训,他们难道还没有尝够么?我可是听说,袁蛮子仅是黑陶罐,就准备了万多颗啊。”

候世禄眯着眼睛,看向对面不远处有些烟尘翻滚的后金军战阵,用力的抽了一口手中的旱烟袋,对身边的满桂低声道。

满桂也在小心的打量着后金军的战阵。

依照他的脾气,对于这种龟缩防守,他是相当不屑的。

在满桂的思维里,好不容易才获得了胜势,那必定是要乘胜追击啊!给狗鞑子这么多喘气的时间,谁知道他们又会有什么幺蛾子?

可惜啊。

顺义城的失利,满桂本部主力损失不小,此时又是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他也不敢太过贸然了。

“此事说不好啊。不过,皇太极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