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贼 >

第848部分

明贼-第848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要真去计较这玩意儿,也不可能站在这个场合。

有总是比没有强。

管他这职位到底是干鸟的呢,反正~~,这仪仗、俸禄,绝不能少了他李元庆的。

“臣~,李元庆,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封赏完毕,李元庆规规整整的对崇祯皇帝磕了头、谢了恩。

崇祯皇帝‘呵呵’一笑,看向李元庆的眼睛道:“李军门,朕对你~,可以寄予厚望啊。希望你可以扎扎实实、稳扎稳打,平复辽南局势,收复我大明故土,为朕、为朝廷、为万民分忧!”

李元庆又怎能不明白崇祯皇帝的深意?忙恭敬再叩首道:“臣必肝脑涂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元庆这边封赏完毕,整个大朝也接近了尾声。

这大过年的,事务都已经交接、规划的差不多了,谁的心思又还能再放在这上面?

崇祯皇帝也不再拖沓,直接宣布散朝。

天子离去,殿内的气氛登时舒缓了不少。

众臣开始伸胳膊活动腿,有序的离开大殿。

毕竟,在这些人里面,李元庆虽还有两天就要三十而立,但却是绝对年轻的了。

但便是李元庆这种正值壮年的棒小伙儿,在这大清早巍峨殿堂的威压下,站一早上,还要保持着精神注意力的高度集中,都有些吃不消了,更不要提,是这帮老家伙们了。

这个早朝制度,虽初衷是好的,但真正的效果,怕是远未有当年大贤们规划之时那么到位。

有机会,这是必须要改的。

脑海中杂七杂八的想着,李元庆也不动声色的跟在人流中,来到了大殿之外。

或许是昨日送礼的金元攻势起到了不少的效果,一路上,有不少的文臣,都主动与李元庆寒暄两句,以示亲近。

李元庆自是也中规中矩的与他们简单寒暄,就算是不认识的,却总是混个脸熟不是。

出了皇极殿,李元庆本以为崇祯皇帝还要再召见他,勉励几句呢,等了十几分钟,却一直没有等到消息。

李元庆也不再犹豫,直接混入退潮的人流,准备出宫。

这时,雪势已经停了,但风却是极大。

巍峨庄严的碧瓦红墙,大多数都被白色的雪沫儿掩盖,加之规整挺拔的巍巍青松,将这冬日的紫禁城,映衬的多了几分舒缓的柔情。

李元庆这边,一直到出了宫门,也都没有再收到消息,李元庆也明了,崇祯皇帝此时怕也是过年心切了。

来到宫门外,杨磊和一众亲兵们早已经等候多时,李元庆对他们摆了摆手,示意不要声张,直接上了马车。

出宫时的路上,李元庆已经用银子询问了几个引路的小太监,今日,除了几个大佬们还要去单独去面见天子,其余人,整个朝廷,算是正式放假了。

到了李元庆此时的身份地位,封赏后的官袍印信,包括一系列的后续文书公文,自是不用李元庆再亲自去取。

待李元庆出城后,直接留亲兵取回来便是。

李元庆本想直接返回三福客栈,却忽然想起来,王承恩这边,总是要交代一下,也算是他和崇祯皇帝之间的一个传声筒。

此时,还不到辰时,大概早上六点半左右,过了长安街,散朝的车马一下子少了不少。

李元庆令杨磊招呼亲兵,让三福客栈那边先行出城,直接来到了王承恩的府邸。

通报后不多时,王修便急急迎了出来。

这厮衣衫虽是收拾的还算立整,但眼睛里却还有几粒眼屎,将他本来就小的眼睛快要粘住了,明显是未睡醒便被急急被叫起来。

不过,有了之前那次的教训,给他一百个胆子,王修也是绝不敢再怠慢李元庆了,忙恭敬拱手笑道:“李帅,您,您怎的这么早过来了?”

李元庆一笑:“王公回来了没?元庆有事情,想要跟王公聊一聊。”

王修忙道:“李帅,不瞒您说,父亲大人这几日染了风寒,一直抱恙在床。您且去客堂休息片刻,某马上去为您通秉。”

李元庆不由用力一拍脑门子,“王兄,这么大的事情,王公竟然有恙,你,你怎的不派人通知元庆?”

王修忙解释道:“李帅,这可不是某不告诉李帅啊。实在是,实在是父亲这边有吩咐……”

与王修寒暄几句,王修很快便去王承恩那边通秉。

看着客堂外被雪白覆盖的朴实花园,李元庆的心里一时也有些说不出的滋味。

江山如画,国色天香,只可惜……

真亦假时假亦真,假亦真时真亦假。

这世上,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想要真正摸着良心来,那~~,只能是痴人说梦啊。

不多时,王修便快步返回来,恭敬道:“李帅,父亲请您过去。”

李元庆恭敬对王修一抱拳,“王兄,您的情谊,元庆记在心里了。”

“呵呵呵……”

王修忙讪讪一笑:“李帅,某可当不得李帅如此啊……”

李元庆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在前面带路。

…………

“元庆,你,你今日便要走?”

王承恩的卧室内,空气稍稍有些浑浊,他卧在床上,还没有完全起来,但脸色还算正常。

李元庆恭谨道:“王公,元庆本想在京师多留些时日,但正月初这段时日,正是后金军的传统出兵季。元庆已经离开快要两月,唯恐发生变故啊。”

王承恩缓缓点了点头,神色稍稍柔和,笑道:“元庆,这些时日,辛苦你了。”

李元庆忙恭敬道:“王公,您可是要保重身体啊。您,您才是元庆心里的主心骨啊。”

王承恩微微笑了笑,“元庆,放心吧。杂家这把老骨头,虽是尽是些小毛病,但一时还倒不了。元庆,希望来年这时候,杂家可以听到你海州的好消息。”

李元庆忙恭敬跪在地上,重重对王承恩磕了几个头,“王公在上,元庆必竭力而为!”

…………

离开了王承恩的府邸,杨磊这边已经买来了不少的熟肉、烧酒,李元庆留了些自己在马车内吃,一行人直奔朝阳门。

等由朝阳门出了城后,再赶去广渠门外的官道上,与三福客栈这边的女眷、后续汇合。

等到顺利出了城,李元庆的心情也一下子放飞了不少。

京师虽好,但此时,他李元庆毕竟不是主人那。

今日,虽已是腊月二十八了,但城门附近,进出的人流却依旧不少,尤其是许多小商小贩,正挑着各式各样的商品入城,想要在这年节的最后关头,把自己的口袋填的更充裕些。

朝阳门外原本洁白的雪地,因为诸多杂乱的脚印,一时显得有些纷杂泥泞,不过,却是平添了不少烟火的气息。

午时刚过些,在广渠门外十二三里的一处庄园外,李元庆一行人成功与三福客栈的女眷们汇合在一处,继续朝着东面进发。

只是,分别时,李元庆却恍惚看到,隐藏在人流中娇小的久保恭子,已经是满脸遮掩不住的泪水。

李元庆本想将她叫到马车里来,说些什么,但想了片刻,最终却是放弃了这个念头,盖上了马车帘。

今日的分别,只是为了明日更好的相聚啊。

官道两边,原本有着不少纷杂密布的庄园,可因为年初的鞑子入关,京师周边,被破损的极为严重,这些庄园也是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经过了这大半年的时间,有些庄园已经被主人重新收拾起来,但更多的,却还是处在半荒废状态。

想必,之前鞑子的入关,直接兵临城下,对京师周边的各方面,还会形成持续影响。

这些原本几乎是快要天价的庄园,现在恐怕已经值不了几分银子。

如果换做之前,李元庆还对这些庄园有些兴趣,但此时,他却是再没有半分留恋。

时间马上就要走到崇祯三年这个节点了,有太多太多的东西,他必须要加快速度、未雨绸缪啊。

晚上,李元庆顺利抵达了杨娇~娘原先置办下的京郊庄园,与留守的亲兵们汇合在一起。

先给杨磊和一众亲兵们召开了一个短会,规划了一下防卫部署,安抚了一下亲兵们的心情,李元庆随后在庄园内设下宴席,宴请他此次入京收获的女眷。

此时,除了原先的凤儿和几名李元庆的贴身侍女,还有林凌这边八名宫女,诗儿画儿两个小丫头,以及白二娘,颜夕姑娘这边十几人,加起来,已经小三十人。

坐在李元庆的主座上看过去,环肥燕瘦,莺莺燕燕一片,简直仿若沉浸花丛。

李元庆端起酒杯笑道:“时值新年,咱们本该是好好欢度新年的。但诸位也知道,咱们要赶路返回辽南。今年的新年,咱们怕只能在路上顶着风雪度过了。这是我李元庆欠你们,来,我李元庆敬大家一杯。”

“爷。”

“老爷……”

一群莺莺燕燕纷纷起身来,恭敬对李元庆端起了酒杯。

李元庆的嘴角边微微翘起来,“来,咱们大家一起干了。”

…………

“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

漫无边际的白色中,官道早已经被淹没的看不出多少,北风呼啸着席卷而过,发出‘嗖嗖’的阴声啸叫。

但李元庆却并没有乘坐更为温暖舒适的马车,而是戴好了鹿皮帽,裹好了皮毛围子,只露出了两只如鹰般锐利的眼睛,一只大手抓稳了马缰,另一只大手,轻轻抚摸着胯下宝马的鬃毛,嘴里哼着后世那首熟悉的小曲儿。

年末这场雪,不仅对京畿周边的农业有极大的正面利好,在战争方面,作用也同样不容小觑。

京师虽与辽地相差千里,但纬度比辽地还要低一些。

按照李元庆的经验来判断,京畿这边的雪都这么大,辽地那边,尤其是辽中平原,必定不可能太小了。

这也就意味着,假如后金军真的要出兵,这大雪天,势必要拖慢他们不少的行程啊。

…………

第1206章 死局

~~~~~~

兵贵神速。

尤其是对于后金这样的游牧民族,这一点更是尤为重要。

他们想要撕扯开大明强悍的长城关防,哪怕是这套体系已经很陈旧了呢,他们却也必须要抢得先机。

否则,一旦他们无法获得先手,等待明军这边聚集起兵力来,哪怕他们能击溃明军呢,但~,若再想要烧杀劫掠,占大好处、大便宜,那就要极为艰难了。

毕竟,打草必定会惊蛇。

老百姓们都跑了,都逃到了深山里,那他们还抢个球子的。

说到底,后金此时虽已经立国数年,但骨子里,却还是强盗、野兽的性子。

强盗最喜欢干什么?

无怪乎就是以大欺小、以强打弱。

而野兽~,在这方面表现的就更为明显。

哪怕是一只老虎呢,在面对一只高傲的公狼和一只较弱的母狼时,毫无疑问,老虎会选择后者。

想要他们‘啃硬骨头’,却没有实际的好处,那是绝无可能的。

更不要提,此时后金的军制,依然还有着很强的奴隶制影子。

这些蒙古、披甲人奴才,若是没有大好处,他们又怎的可能为狗日的野猪皮卖命冲锋?

就像是一个老猎人,沉浸在深山里十年,专打一种猎物。

此时的李元庆,早已经对后金的国体、性子、手段,哪怕是哪个后金王族,在房事上最喜欢什么姿势呢,李元庆也都已是驾轻就熟。

只不过~,自当年朝~鲜之役后,李元庆已经有几年时间,未曾与后金军进行过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交火了。

之前的京师防御战,李元庆虽是从多种渠道,了解了一些皇太极的‘新军’,但李元庆非常明了,依照皇太极的性子,不到最后的关键时候,他是绝不可能把他压箱底儿的宝贝拿出来的。

即便年后,后金军真的出兵,但在此时这般状态,李元庆却也‘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只可侧着边‘偷鸡摸狗’,却绝不可与其正面硬刚。

此时,风虽极大,眉毛怕是都快要冻住,但李元庆却仿似没有太多感觉,脑海极为清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些年,李元庆虽是顺风顺水,基业越打越大,银子越赚越多,包括府内的美女也是越来越多,但李元庆却非常明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

若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一切,不过只是镜花水月,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尤其是身份越高,他的每一步,却也必须要加倍再加倍的小心谨慎。

但时间精力所限,李元庆也只能顺道用这种恶劣的天气,来打磨他的心智,刺激他的神经,让他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始终保持一个平缓、却又能快速兴奋的状态。

傍晚,队伍在通州城西北二十多里外的一个小村落旁边的空地上扎下营来。

此时,队伍中虽有一千多匹战马,人手两马都绰绰有余,但摄于恶劣的天气,根本无法提起速来,李元庆也只能耐着性子。

令杨磊招呼几个亲兵带着现银去村子里跟老百姓买些年货,李元庆则是在村口的小河边,与正在这边杀猪的几个村民聊起天来。

这些村民本来对李元庆的队伍非常恐惧,但李元庆分别分给他们几颗雪茄,杨磊又拿出现银来、高价买了他们不少猪下水,他们也渐渐放松了警惕,谨慎的笑着与李元庆攀谈起来。

“老丈,看您这手艺,可是有年头了吧。怎么样?今年生意如何?”

李元庆笑着对一个正在对已经死掉的肥猪去骨剥皮的老汉笑道。

杀猪匠就是屠夫,在华夏,这也是一个悠远流长的工种。

可莫要小看了这个工种,以为它很低贱,事实上,从古至今,能做屠夫的,就算达不到中产,却至少要比普通老百姓强上不少。

这老汉用沾满了鲜血的手,用力的嘬了一口雪茄,却不防雪茄的味道极大,不由被呛了一口,连连咳嗽。

身边,他一个长的非常清秀的小儿子忙小心帮他捶着背,“爹,您没事吧?”

这老汉片刻被呛得眼泪都流出来,却对李元庆笑道:“这位军爷,您这东西可是个宝贝哟。比老汉我那旱烟袋滋味可是要强出不少哟。这东西,不便宜吧?”

李元庆哈哈大笑:“也不是太贵。老丈若是喜欢,等下我送您一盒。”

“哟。这,这怎使得哟?”

老汉讪讪一笑,一边叼着雪茄,一边熟练的剃着排骨,笑道:“军爷,实不相瞒那。这几年,我老汉这生意,可是越来越难做喽。本来,我老汉这买卖,赶早不赶晚。可现如今,老百姓过年都不舍得杀猪了哟。为了赶明早的场儿,我老汉只能坏了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