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贼 >

第87部分

明贼-第87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庆忽然也释然,此时不是后世,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只要能养得起,开枝散叶,百利而无一害。

说一万遍,永远不如做一遍更为实在。

“芸娘,你想要孩儿,其实哥哥也很想,只是,咱们光说可不行啊。”李元庆笑着揽着张芸娘的纤腰。

张芸娘虽然年幼,但又怎的不明白李元庆意思,俏脸都要渗出水来,红的诱人,“哥哥,奴家来服侍你……”

…………

一觉醒来,李元庆只觉神清气爽。

这种高强度的战场生活,犹如时时都处在火山口上,女人,就是最好的调和方式。

这也让李元庆意识到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想要让麾下儿郎们死心塌地为他卖命,女人,就是最好的笼络方式。

此时,李元庆麾下什么都缺,却就是不缺女人,让麾下儿郎们组成家庭,家庭的责任感,也能更快的催使他们成熟,未来长生岛也需要更多、更坚固的新鲜血液的补充,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他们的父辈,为李元庆效力,他们,自然也会为李元庆和他的后代效力。

只是,此时长生岛还处在建设过程中,广鹿岛这方面,也没有足够的房屋和基础设施,加之,这种事情涉及的方面实在太多,稍有不慎,难免会引起不必要的风波,李元庆也只能仔细思量,慎之又慎后,再做决定。

此时,李元庆本部大部都留在了长生岛,广鹿岛老营这边,以老弱妇孺居多,也没有太多军务,但最重要的铁匠铺,却还留在这里。

陪几个女人吃过了早饭,李元庆直接来到了营地后面山坡上的铁匠铺。

多日没有回来,铁匠铺已经大变了模样,从山坡下一直绵延到半坡上,足有一里多,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小村落。

虽然建筑都是木制、竹制,显得很简陋,但来往匆匆的人流,和不时冒出的浓烟,却显示着这里充满了生机。

李元庆回到广鹿岛,并没有大张旗鼓,除了家里的几个女人,也就一部分守卫士兵知道。

李元庆也想看看,现在铁匠铺这边,到底是怎么个工作情况,便没有贸然,微服私访。

根据李元庆之前的命令,铁匠铺的防卫工作,仅次于李元庆的家眷,是广鹿岛老营防卫的重中之重。

来到山坡下,便看到入口处,有十几名士兵正在来回巡视,神情肃穆,一丝不苟,严格保持着铁匠铺与老营的距离,没有人敢掉以轻心。

李元庆不由微微点了点头。

新兴的军事力量,在这方面,的确比陈旧的军事体系更为向上。

主要是这些士兵们吃过了苦头,便会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若有人敢玩忽职守,等待他们的不仅是军纪的严惩,甚至,会被直接驱除出队伍。

在辽海之上,如果那个人被李元庆驱除了,恐怕也没有人再敢接收他们,除了饿死,他们就没有了其他的选择。

好在,这些李元庆一手带出来的士兵们,暂时没有人让他失望。

李元庆独自一人,慢悠悠溜达到了入口之前,顿时引起了士兵们的警觉。

“站住。干什么的?这里是机密要地,闲杂人等,不得出入。”

领头一个小旗大步迎了出来,阻挡在李元庆面前。

此时,李元庆戴着厚厚的兔皮帽,只露出两只眼睛,这小旗一眼没认出来。

但他刚走到李元庆身前,忽然一个机灵。

主要是李元庆身材高大,在之前的操练中,一直身处第一线,与所有士兵们朝夕相处,士兵们没有人不认识自家主将。

眼见这小旗就要跪下行礼,李元庆忙一把拉住了他,低声道:“我是微服私访,不要惊动其他人。”

这小旗又兴奋又激动,“大人,那小的这便为您引路。”

李元庆一笑,“我制定的规矩,我自然要带头遵守。你不用忙活,告诉士兵们,我是去找活的苦力。”

小旗不由一愣,苦笑道:“大人,苦力找活也不能进入里面。必须审查后由徐爷和杨老爷子亲自挑选。”

李元庆不由无语,只得道:“好吧。你带我进去。急着,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是。”

有了这当值的小旗帮忙,李元庆顺利进入了铁匠铺。

铁匠铺的山下,都是一些仓储和民夫,他们有的在晾晒干柴,有的则推着独轮车,朝山上运送柴火,一切井井有条。

看到李元庆过来,许多人都露出了警惕之色,毕竟,像李元庆这种身材,这种打扮,想不引人注意,都不可能。

片刻,一个匠户模样的中年人快步迎了上来,“这位兄弟,此处是机要之地,闲杂人等,不得乱入,否则,可是要遭到军纪处分的。”

到了这般,李元庆也不能再微服下去,笑道:“你去把徐良和杨老爷子叫来,我就在这里等他们。”

“这?”这中年匠户一愣,显然并不想执行李元庆的命令。

李元庆与士兵们极熟,但对匠户们,接触还是太少了,这些匠户们,绝想不到,日理万机的大人,会微服私访过来。

李元庆只得对这中年匠户亮了亮自己的腰牌。

这中年匠户又惊又怕,就要磕头行礼。

李元庆忙拉住了他,笑道:“不知者不罪。去吧。把徐良和杨老爷子都叫过来。我有事情找他们。”

“是。大人。”中年匠户哪敢怠慢,赶忙朝着山上小跑过去。

不多时,徐良和杨老爷子便急匆匆从山上赶下来,他们还穿着‘工作服’,都是十分破旧的破棉袄,赶忙对李元庆磕头行礼,“不知大人驾临,有失远迎,还请大人赎罪。”

李元庆笑着摆了摆手,“都起来吧。不知者无罪。徐兄弟,杨老爷子,最近工作怎么样?鸟铳的打制,可还顺利?”

李元庆一边说着,一边朝山坡上走。

徐良和杨老爷子赶忙跟在李元庆的身后。

杨老爷子解释道:“大人,鸟铳的打制还算顺利。按照现在的规模,整个铁匠铺,一月可打制合格的鸟铳120杆左右。大人,主要是咱们现在极度缺乏原料,不论铁料还是煤炭,都很缺乏,人力倒是不缺。但速度只能维持在这般。”

李元庆点了点头。

辽海物资匮乏,之前,大部分的东西,都要从辽地本土购进,但此时,后金占据了全辽,广鹿岛这边,便只能从登莱和朝~鲜,购进必需的物资。

这一来,无论是人力还是成本,都要高上不少。

“这个问题,我会尽快想办法解决。两位,这里有多少打制好的鸟铳?咱们去看看。”

徐良忙道:“大人,您请这边。”

很快,三人来到了山坡中央的一块平地。

东面盖了几排平房,十几名士兵正在来回巡视。

李元庆已经摘下了脸上的遮挡,这些士兵们看到李元庆过来,赶忙磕头行礼,兴奋异常。

李元庆笑着同他们摆摆手,“儿郎们辛苦了。今日,即是我来到这里,那中午,咱们便一起吃顿好的。我请客。”

这些士兵们不由大喜,跪倒一片,磕头不止。

李元庆笑着让他们各就各位,和徐良、杨老爷子一起,来到了存放鸟铳的库房。

库房不大,只有百来平方,四周堆满了木架,一支支鸟铳,被精细的油纸包裹着,码放的整整齐齐。

李元庆随手取过一杆,揭掉油纸,仔细观察。

这鸟铳与之前徐良带去长生岛的那两杆,相差无几,但却更为精细,一看便是经过了仔细的打磨。

李元庆将手指伸进铳管里,仔细探查,周围都是光滑无比,虽比不上后世机械的水平,但在这个时代,以纯人工而言,质量已经是相当的高了。

在枪托尾端,还分别刻着两个小小的名字,下方还有两个独特的小红印。

李元庆仔细端详,一个是徐良的名字,另一个是杨老爷子的名字杨沛福,红印应该是他们两个各自的代表符号,就像是文人的宝印一样。

李元庆打开火门,里面虽然擦拭的很干净,但有很浓的火药味道,明显是经过了试射。

“徐兄弟可敢再为我试铳?”李元庆笑眯眯看向了徐良。

武器是士兵们的命,也是李元庆最根本的根本,即便一切流程,李元庆都找不出纰漏,但对最后的效果,李元庆依然不敢大意半分。

*****************************************************************

今天早上还没睡醒,小船便被亲戚叫去喝酒,从九点多去,一直到晚上八点多才回来……

现在脑子还昏昏沉沉的……

过年就是这一点最悲剧,最关键小船还不甚酒力。

不过今天小船心情不错,应该可以保持一段时间。

月底了,小船也该努力了,明天开始会尽量保持3更状态,跪求一切支持。

第123章资源最大化利用

~~~~~~~

“啪、啪、啪……”

随着一声声清脆的鸟铳嘀鸣,徐良一共试射了二十多杆鸟铳,除了有一杆,因为铅弹没有夯实,出现了哑火,重新填弹夯实后正常,其余的鸟铳,都没有任何异常。

李元庆微微点了点头,并没有再让徐良继续试射下去。

像这种机械的东西,出现故障,也是在所难免,哪怕是后世精密的电子仪器,高端汽车,也会有一些小问题,李元庆也可以接受,但这些问题,必须在可控的范围内,绝不能出现重大隐患,比如炸膛,危机到了使用士兵的性命,这是李元庆绝对无法容忍之事。

“徐兄弟,你们做的不错。”看着徐良紧张的模样,李元庆笑着表示了肯定。

徐良不由如释重负,刚才那杆鸟铳哑火,也让他的心,提在了嗓子眼上。

人毕竟不是神,想要一点错误都不犯,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若要因为一点小错误,就把人一棍子打死,这却也并不是可取之道。

士为知己者死。

李元庆的宽容,也更让徐良感动不已。若是在之前,广宁的军府库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就算徐良可以逃过一死,但一顿狠狠的板子,却是绝少不了的。

“小的谢大人宽容。”徐良重重的对李元庆磕了几个头。

杨老爷子几人也是一起跪倒在地上。

“大人,小的还是有些着急了。若是能再耐住些性子,应该可以做的更好。”徐良跪在地上,恭敬对李元庆磕头。

李元庆扫视他们一眼,这才将他们挨个扶起来,缓缓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其实不是你们着急,还是我太急了啊。”

李元庆抬头看了看天空中的太阳,舒缓了一下自己的语气,“从今日起,铁匠铺不要再追求任务的数量,而是要从最基础的质量做起。我军现在物资匮乏,便更要珍惜利用已有资源。这样,铁匠铺的任务。”

李元庆想了一下,“主要还是以鸟铳为主,每月的定量,便定在80杆吧。这80杆,你们可保证不出一点茬子?”

说完,李元庆扫视过众人。

徐良和杨老爷子相识一眼,不由都松了一口气,120杆的任务,他们着实是有些压力,主要还是原材料不足,在广宁城时两天功夫就能达到的过程,到这里却要三天甚至五天。

李元庆一下子缩去了40杆的任务,他们压力顿然骤减。

徐良赶忙磕头道:“大人,80杆,小的可用项上人头担保,必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杨老爷子也磕头,却道:“大人,80杆的任务小老儿完成没有问题。可不知,那奖金……”

李元庆一笑,“铁匠铺的工作,是我未来长生营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饷银汇聚的核心。此时非战时,所有一切工作的评定,都是以质量为主。只要你们每月可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必不吝惜赏赐。”

杨老爷子不由大喜,“多谢大人恩德,小老儿必尽心为大人效死。”

徐良也露出了喜意,连连对李元庆磕头。

“呵呵。都起来吧。时候也不早了。咱们也该吃饭了。走,去饭堂,我请客。”

众人不由大喜。

…………

饭堂在老营,距离铁匠铺不远,一般时候,这些在铁匠铺工作的匠户和工人,早饭在饭堂吃,中饭和晚饭,则是要饭堂那边的壮女们送过来,因为要赶时间加班工作。

今日,李元庆过来,便给众人暂时放了个小假,除了留守当值士兵,剩下所有人,中午都去饭堂吃饭。

此时广鹿岛这边,粮食虽已经有些短缺,但李元庆发了话,负责饭堂的壮女们自然要这些人吃饱,饭菜分量都加的很足。

在华夏的文化里,饭桌上谈请事情,往往是最有效的手段。

除了鸟铳,李元庆也仔细咨询了徐良和杨老爷子,关于长枪、铠甲,以及短刀等各种兵器的制作工艺和时间。

之所以给铁匠铺这边,减少鸟铳的制作量,李元庆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主要原因,除了物资不足,还有很大的原因,是李元庆麾下青壮人手不足。

此时,满打满算,李元庆麾下的青壮丁口,刚在千人出头。

战兵序列,已经不足千人,朝廷那边,报功的封赏还需过段时日,毛文龙那边,青壮也不会这么快就拨下来,毕竟,李元庆现在只是守备职,千余的青壮数量,已经不少了。

即便李元庆是毛文龙的爱将,这些事情,还是不好太过觊觎,包括陈忠和张盘也是一样。

如此,铁匠铺这边产能太盛,反倒是一种浪费,倒不如留出一些精力,用来制作长枪、铠甲、短刀这些兵器。

火器化虽然是未来战争的主流,但在此时这个时代,受制于科技树的发展程度,却也并不能一味追求火器。

即便是在二战时,小鬼的枪头上,也都装着刺刀。

后世也有调查研究表明,小鬼子在战争中,刺刀肉搏的数量,甚至高过全火器对战的数量。

此时,李元庆这边最主要的敌人,就是后金的八旗铁骑。

单以基础火器化的鸟铳兵,去对阵这些经验丰富、骁勇善战的职业战士,还是太过托大了。

在鸟铳兵之前,必须要有足够的防护,保证他们可以安全输出,相辅相成。

如此,最适合的保护兵种,就是长枪兵了。

进可攻,退可守。

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利用部队的现有资源。

只是,铠甲方面,没有太大问题,但在长枪和短刀方面,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具体讨论、完善。

长枪的尺度,到底以多少为妙?短刀,又该如何设计?

李元庆也想去部队一线,与士兵和军官们仔细探讨之后,再做决定。

古人言,‘兵不在多而在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