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贼 >

第877部分

明贼-第877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次日清晨一大早,随着清冷的北风呼啸而过,原本嚣张的战场,总算是归于了平静。

后金军主力此时已经完全撤离了战场,便是断后的散勇,也大都撤到了十里之外。

明眼人都已经看明白,此次京师之役,在事实上已经是到头了。

但此时,因为昨夜纷杂的纠缠,明军多部,都没有回归原先的营地内,而是纷纷就地扎营,整个布局一时显得有些散乱。

还不到辰时,京里忽然传来了一条重磅消息。

原蓟辽总督袁崇焕,因为个人身体有恙,暂被去职,在京师养病,与此同时,德高望重的老阁老孙承宗,再次走马上阵,充任蓟辽总督,统领天下勤王兵马,应对此次鞑子入口。

这消息一传出来,对底下的士兵们倒是没有太多影响,神仙打架,跟他们这些大头兵自是一毛钱的关系也没,但对整个明军的中上层,却是刮起了一阵旋风,简直要炸开锅。

一时间,简直人心惶惶,草木皆兵。

显然比此次鞑子入口的危害,还要大上几十倍。

吴襄部临时营地。

他的宝贝儿子已经前去了东直门满桂营地给满桂道谢,吴襄独自缩在简易的土窝棚里,不由感慨万千那。

终日打雁,却险些被雁给啄瞎了眼睛。

若不是他的宝贝儿子机敏,提前做出了筹谋,精心应对,此时,吴襄简直不敢想象这后果啊。

不过,身为舅子,他不去询问祖家那边的情况,也不太好,一大早,吴襄便派了心腹,赶到了不远处的祖大寿营地,打探消息,顺便‘请求指示’。

可惜,已经过去了小半个时辰,去的人却还没有回来,又让吴襄刚刚放到了肚子里的心,有些提到了嗓子眼儿上。

此时,他的宝贝儿子吴三桂虽是已经杀出了名声,但吴襄却深深明白,他们爷俩根基还是太浅了,尤其是吴三桂年纪太小,一旦祖家这边真出了事情,他们吴家这边,少不了要受到牵连那。

“小五办事一向都是挺牢靠的啊。今日个,怎么这么不知好歹呢?现在还不回来?”

吴襄点燃了一颗雪茄,正准备出去查看情况,却听到外面家丁低声禀报:“帅爷,小五回来了。”

“嗯?快让他进来。”

吴襄忙收拾好心神,一下子站起身来。

片刻,小五快步来到了窝棚内,低声道:“帅爷,事情已经清楚了。昨夜,老阁老力保,祖帅爷这边没事儿。不过,那袁蛮子的处境,好像有些不太妙啊。”

听到孙承宗保下了祖家,吴襄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已经落了地,忙亲手将这家丁扶起来,低声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快详细告知爷。”

…………

时间已经来到了巳时,也就是九点钟出头。

送走了殷勤懂事的吴三桂,满桂的心情愈发明媚,这时,有亲兵却急急过来禀报一番。

满桂的眉头不由紧紧皱起来,半晌,忽然狠狠啐了一口,“狗日的真是命好啊!这他娘的还真是朝廷有人好做官那。这么大的风都吹不倒这帮狗日的?”

不过,袁蛮子这边已经是板上钉钉了,朱三就像是疯狗一样,就是咬死了他,据宫里传出来的消息,面对朱三的当面对质,袁蛮子竟然被憋的没说出话来。

可惜啊。

这一幕,他满桂不能亲眼见到了,要不然,真当好好的干上几碗辽南老窖啊。

但袁蛮子究竟是倒了,总是好事情,接下来,他必须要收拾起精神,准备平谷方向的硬仗了!

有李元庆在,这么好的机会不把握住,他满桂岂不是傻了?

…………

祖大寿部关宁军主力营地,得到了这边的消息,上上下下一众将官,简直是如获大赦啊。

有着阁老力保,他们依然是辽西第一精锐!

各种待遇,自然不会有太多变化了。

祖大乐也开心的简直就像是孩子,“大哥,您真是英明啊。只要咱们手里有强兵,便是天子,又能拿咱们怎的?”

祖大寿却是狠狠的瞪了祖大乐一眼,“给老子少说些这种胡话!这他娘的,事情不过刚刚开始而已。老二,知会疯子一声,赶紧收拾一下,咱们必须要尽快赶往平谷方向。在京师丢的这个人,咱们必须得尽快找回来!”

“呃?是!”

祖大乐瞬时便明白了大哥的心思,忙连连点头道:“大哥放心。论骑战,便是李元庆也比不得咱们!这口肥肉,咱们可是要吃定了!”

…………

就像是一阵飓风过境,虽是伤痕遍地,但总归是过去了。

到了傍晚,前方传回来消息,鞑子主力已经过了通州城,这让京师上下,所有人都是长出了一口气。

总算是能恢复正常的生活了。

但民间却是有小道消息传出来,言后金军主力之所以会如此快的撤军,是为了纠结主力,去平谷报复截了他们后路的李元庆。

这也让诸多百姓们忍不住开始为李元庆担心起来。

毕竟,李帅虽是勇武,威震大明,但他不过万余人的部队,又怎可能阻挡鞑子的十万主力大军呢?

平谷城。

已经过了子时,夜色已经非常深了,北风愈演愈烈,‘呼哧呼哧’的作响,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魔抓,不断的在把玩着天地间的万物,让人非常的不舒服。

但李元庆却依然没有入眠,站在城头上,扫视着前方足有十几里、层峦叠伏的火光连绵。

这是这些时日,李元庆精心构架的战事防线。

而就在刚刚,李元庆也收到了京师方面的最新消息。

如果放在往常,用鸽信来传递消息,比地上的战马自是要快上数倍的。

但后金军训有诸多鹰奴,覆盖范围非常广,李元庆也只能用最传统的方式,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保持着对京师的关注了。

事实上,在攻下平谷城之后,李元庆是打算休整个一两日,便赶赴京师勤王的。

毕竟,在这种时候去京师露个脸,一方面是风光,另一方面,也可以表表对崇祯皇帝的忠心,两全其美。

但得知袁督师在京师的布局之后,李元庆却是很快便扭转了思维,转而将目光聚集到了平谷。

天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对于袁督师的本心,李元庆自是不好揣摩,但~,依着葫芦画瓢,总是不难看出大概的。

就像是那句老话,‘最了解你的,可能是你的敌人。’

隔岸而观火。

也使得李元庆的思维更加清晰。

无论袁督师成与不成,事实上,他李元庆都已经立于了不败之地……

毕竟,袁督师若进,成了,李元庆便有了聚集天下大义在身的最好机会~,而像是此时,袁督师败了,老孙重回宝座,对李元庆也没有太多的不利影响。

老孙虽是拼死保下了祖家,但这老头想要挽回大局,指望祖家肯定是不现实的,还是得靠他李元庆啊。

不过~,此时大局虽是顺风顺水,对李元庆极为有利,但~,李元庆的心里,却……却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仿若兔死狐悲一般的悲哀……

袁督师有很多事情,做的的确是不地道,本身的性子,更是让人难以琢磨、非常难伺候。

但其本身,却未必就没有优点……

尤其是毛文龙双岛事件之后,在很大程度上,李元庆与袁督师的‘交往’,已经趋向于正轨。

包括此时李元庆能有如此地位、如此风势,袁督师可是实实在在的帮他挡了不少枪啊……

这时,身后不远处的台阶上却是传来了陈忠的大呼:“元庆,嘿嘿嘿。这还真是善恶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

…………

第1246章 弹指间,一语定乾坤!

怒求订阅支持。。小船跪谢。。。

~~~~~~

“呵呵。大哥,这么晚了,怎的还不睡?”

“嘿。元庆。这么大的事情,哥哥我怎的还能睡着?哈哈哈!哈哈哈哈!简直是大快人心、大快人心那!元庆,走,咱们找个好地方,好好喝一杯!”

李元庆一笑,片刻,点了点头:“也好。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十年了,有些事情,也该结束了。”

“呃?”

陈忠一愣,有些不明白李元庆的深意,片刻,忙道:“元庆,是不是…是不是有心事儿?”

李元庆一笑:“也不算是什么心事儿,就是有些累。”

陈忠忙道:“元庆,看这模样,鞑子有个三两天才能过来,你不要把自己搞的太累了。今日这顿酒,咱们先记下了。等干完了狗鞑子,咱们再好好喝一杯。走,我送你回去休息。”

李元庆笑着摇了摇头,丢给陈忠一颗雪茄,自己也点燃一颗,“大哥,我倒还没有这般脆弱。只是~,心里一时有些不太痛快。哎。这事儿不知道该怎么说!走!大哥,今日咱们先小酌几杯!”

“也好!就去这城门楼子里吧。今儿正好是顺子这小子值夜。”

…………

陪陈忠和顺子喝了十几杯酒,李元庆这才返回了平谷县衙他的居所。

今夜伺候的颜夕早已经为李元庆准备好了洗澡水,看到李元庆回来,忙恭敬迎出来,“爷,您回来了?夕儿伺候您洗澡。”

李元庆笑了笑,点了点头,伸开了双臂。

颜夕赶忙招呼过门外今夜伺候的四个她的贴身侍女,帮李元庆收拾起来。

泡在舒适的热水中,感受着颜夕温柔的小手恰到好处,李元庆有些疲惫的闭上了眼睛,陷入了对往事的追思。

李元庆依稀还记得,当年,他第一次见到袁督师,袁督师还只是兵备佥事,与孙元化处在激烈的较劲中。

孙元化能力虽是不弱,算得上是相当精明能干的人才了,但与锋芒毕露的袁督师相比,他还是有些弱势了,最终的结局,也是孙元化被逼离了辽西,袁督师大获全胜。

在天启朝的前几年,李元庆虽与袁督师接触不多,但李元庆却明白,两人一直都在默默的关注着彼此。

只可惜,文贵武贱,在很多时候,袁督师并看不起他李元庆这泥腿子。

后来,形势一步步颠倒,他李元庆一步步扎实向前,袁督师也是龙精虎猛、一跃千里,两人也有了更多直接对话的机会。

袁督师也从原本的高傲、鄙视,慢慢变成了委屈、求全,到最后,两人形成了某种无法言喻的默契,算是平等相处……

只可惜,好景不长那。

两人这默契还没有延续几天,他袁督师这边,却是因为风大浪急翻了船……

李元庆一时也有些想不明白,袁督师若动手,为何不早动手……在形势差不多就要明朗的时候,却又拿刘兴治来撒气……

但……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发生了,就是发生了。

恐怕~,袁督师此时,在京师的天牢深处,也在默默反思吧。

想着,李元庆忽然一笑,两人这还真是……真是好基友啊。

恐怕~,袁督师在此时,也在想念自己吧。

只可惜啊。

时代的浪潮,风大浪急,一步错,步步错,袁督师自此后,再也没有了跟他李元庆平起平坐的机会啊……

这世道,如履薄冰,谨小慎微,还不一定好混,更不要提,是自大猖狂、不拘小节呢。

片刻,李元庆忽然冷冽一笑,猛的睁开了眼睛,“夕儿,你们几个,都脱光了,在床上等着爷!”

“嗳……”

颜夕和几女不由一愣,但又怎敢反抗李元庆的威严?赶忙依照李元庆的吩咐,开始小心脱起衣服来……

…………

随着京师的格局明朗化,孙承宗重新上任,整个战事的节奏,也瞬时紧凑了不少。

次日中午,李元庆收到了孙承宗的亲笔信。

老孙在信里追忆古今,明确表示了对他李元庆的支持,同时,勉励李元庆,能在此次后金军主力疯狂报复的风潮中,顶住压力,再接再厉,另立新功。

城头上,看完信,李元庆笑着递给了陈忠。

陈忠快速看完,忍不住苦笑着啐道:“元庆,老爷子这是老糊涂了吧?咱们结阵防御,怎么再立新功?皇太极难道会傻到要与咱们硬刚?后面,张攀、陈~良策、徐敷奏他们的援军,可是不到一天路程了啊。皇太极难道会犯这傻?”

李元庆一笑:“大哥,此事,保不准啊。皇太极和他的主力能跑的掉,但他们的收获,又怎可能这么快跑掉?绝不能掉以轻心那。”

陈忠登时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不由重重点了点头,却是苦笑道:“元庆,老爷子这回重吃回头草,真是不知道,到底是福是祸啊。”

李元庆笑了笑:“大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老爷子这边,咱们尽力便是了!”

大明崇祯三年二月二十一日傍晚。

张攀、陈~良策、徐敷奏,包括朱梅令支遣的一队千余人的精骑,陆续赶到平谷,与李元庆和陈忠部主力汇合在一起。

这一来,以李元庆的长生营为核心的辽地主力,在平谷沿线,已经接近了五万人的规模,战阵营帐,连绵起伏,简直一眼望不到边际。

不过,后金军主力此时也经过了三天的休息调整,距离平谷城,也只一步之遥了!

二月二十三日一大早,由皇太极亲领的正黄旗精锐开道,十余万后金军各部主力,如同一片鲜艳的大杂烩,缓缓却又威凛的进逼到了平谷明军战阵沿线。

后金军主力十余万人,整个铁骑的规模,怕至少在四五十万上下。

大地都在颤抖。

放眼望过去,各种颜色的旌旗随风飘扬,数不清的铠甲战阵,简直就像是连绵的洪水猛兽,让人从心底里便要发寒。

不过~,明军诸部,以李元庆的长生营为首,皆是老将老兵,经过了短暂的喧嚣纷杂之后,很快便又回归了平静。

城头上,陈~良策忍不住狠狠啐了一口,“我艹他个姥姥滴哟!狗日的皇太极,他这是不想过日子了,要跟咱们死磕?”

张攀脸色也不好看,“鞑子凶猛,咱们绝不可有半分怠慢那。”

顺子却是丝毫不以为意,他年纪虽轻,此时不过二十六,但这些年来,什么风浪,他没有见过?

笑着调戏张攀道:“张哥,这可不是您的风格啊!这哪是鞑子嘛!分明就是咱们的功名利禄啊!”

“………”

张攀一时不由无语,瞪了顺子一眼。

陈忠忙笑着打圆场道:“顺子,这么大人了,还没大没小的。还不快给你张哥道歉。”

顺子也知道说错话了,忙嘿嘿笑道:“张哥,您是看着小弟长大的,小弟这臭嘴,您可千万别跟小弟一般见识啊。”

说着,顺子忙拍了下自己的嘴巴。

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