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之乱臣贼子 >

第150部分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150部分

小说: 隋末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虞大人,乾阳殿已经安排好了吗?”李信这个时候可以确定,当初送信给自己的人必定是眼前的虞世基,也只有在这个时候,虞世基的利益才和杨广联系在一起。

“已经安排妥当了,只是此事不能先和皇上,李将军,到时候皇上的安全就靠将军了。”虞世基身形再次靠近李信,低声道:“皇上的生命安全才是最主要的。”

“好。”李信想了想了头,至于能不能保证杨广的性命,李信不知道,这个时候的他,也只能是尽力而为。唯独如此,才会让自己的名声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一十八章 逼宫之请立太P

乾阳殿装饰的不仅仅是奢华来形容,高大威严才是它本来的面目,在这个庄严的大殿之中,能够同时容纳数百人聚集在这里议事,杨广所在的宝座高高在上,能够俯视整个大殿,大殿极为空旷,虽然没有后世的扩音器,李信还是深信,杨广在上面的讲话,整个大殿的人都能听的清清楚楚,因为是面南,阳光照耀,杨广能够看的清楚每个人,可是群臣却是看不清楚杨广。李信也不得不佩服天朝古代人的建筑设计理念是如此的强大。

李信的位置绝对不是在后方,而是在前方,而且根据今天的议程,李信是要讲话的,他要向皇帝陛下和群臣禀报自己出征西域的过程和取得的成绩。当然,李信更是知道这一切在今天不过是一个过场,最重要的进程还是齐王的兵变。

众人山呼万岁之后,就各自寻了一个锦凳坐了下来,当然真正有资格坐下来的人都是身着朱紫的人,宋朝之前,皇帝与三公坐而论道,李信虽然不是三公,却是身着朱紫,也是坐下来的资格,至于其他人却是没有这个资格。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宋和尖细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顿时拉开了今日议事的进程。

“老臣有本启奏!”

李信正待上前,忽然耳边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李信望了过去,眉头顿时皱了皱,出列的不是别人,正是庾质,庾质是谁,庾质是一个名臣,更重要的是,他的儿子庾俭是齐王杨暕的部署,而且李信还知道,庾质的观就是让杨广坐镇关中。为杨广所拒绝。

“庾质,你。”杨广的声音中听不出任何的感情,可是李信却知道,庾质的下场已经确定,杨广的心思绝对不是在关中的大兴,哪里是关陇世家的摇篮,杨广若是去了关中,肯定受到关陇世家的控制。

“臣请陛下镇抚关内,使百姓归农,或三五年。令四海少丰,然后巡省。。。”果然庾质一张口就出一番大话来,的洋洋洒洒,都是在明关中的重要性,告诉杨广巡视江南绝对不是在现在。

“关中自然是很重要,但是江南难道就不是我大隋的疆土了吗?朕要巡视江南,难道也有错误吗?”杨广声音有些不耐烦了,自己巡视扬州,居然有这么多人反对。在他看来,这些人不是在反对他的行动,而是在反对他自己。

“皇上乃是一国之主,当坐镇关中。处理天下国事,而不是四处巡游。”庾质大声道:“最近天下盗匪四起,朝廷当务之急就是要剿灭这些盗匪,陛下也应该坐镇关中。防备宵。”

“关中有盗匪吗?”杨广冷哼哼的扫了众人一眼,道:“朕养了那么多的将军,难道连这些盗匪都打不过吗?那朕要你们有什么用?”

大殿之上顿时间群臣不敢话。现在的天下已经不是当年文皇帝时候的天下了,群雄奋起,每年元旦的时候,那些地方上的官员都因为盗匪的缘故,进贡的东西都少了。人数也是每年减少,杨广这个时候还出这样的话来,让众人心中一阵凄凉。

“陛下,老臣有一物想进献陛下。”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苍老而浑厚的声音传来,李信望了过去,又缩回了脑袋,对方身着朱紫,满头的白发,不是别人,正是那日在皇宫前给了李信难堪的苏威,对于这样的老臣,李信还真是不敢惹他,就是杨广也忌惮他三分。不过,这个时候的杨广,还是很喜欢苏威的出现,最起码他不用面对庾质的责问了。

“哦!是什么东西能让苏卿如此郑重的?”杨广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对宋和示意了一下,那宋和赶紧跑了下去,准备去接苏威呈送上的宝物,等到苏威拿出来的时候,面色顿时变了,只见苏威送上的不是什么宝物,只是一本书而已。哪里有送皇上只送一本书的?宋和迟疑了一阵望着苏威,见他面色不变,也只得将书送了上去。

“尚书?”

李信看的分明,只见宋和手上的那本书正是尚书,而且用的还是李信发明的白纸,甚至还用的是馆阁体印刷的,李信顿时好奇了,《尚书》虽然是读书人都必读的物品,但是也不算是什么宝物,而且还是印刷的,更不算是什么了,苏威是何等的人物,要送的话也应该送正品吧!却拿着一个几文钱的印刷品,这算是什么事情。不过等到他看其他人脸色的时候,就知道,苏威送的这本书恐怕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老匹夫,你在朕是太康吗?你朕的大隋会亡国吗?”

果然,宝座之上传来一声暴怒来,却见杨广怒火冲天,一本书从宝座上扔了下来,差砸中苏威,书本在地面上滚了两下,居然滚在李信的脚下。

李信看了一下,面色顿时变了变,因为书本打开,一个鲜红的印记出现在李信面前,在黑色的字体之中,是那样的醒目。

“五子之歌。”

李信脸上露出一丝奇异来,只见上面写着:“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従,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这个意思是,远古时期,太康处在王位上而不理政事,又喜好安乐,丧失君德,众民都心怀怨恨之心,太康又喜欢到处游玩,到洛水的南面打猎,一百多天都不回来。有穷国的君主后羿,干脆就领军造反,推翻了太康。

李信看的面色一白,望着不远处那个并不是特别高大健壮的老者,心中也很佩服对方,满朝文武恐怕也只有苏威,才有这么大的胆子,如此讥讽杨广,在书中,居然将这段话给标注出来。足见这个苏威的强大之处,放在李信身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也难怪杨广会发出这么大的怒火来。

“皇上现在不正是如此吗?大兴乃是大隋之根本,皇上却放弃了关中,而巡视扬州,这不是舍本逐末吗?老臣实在是担心。”苏威丝毫不惧怕杨广,大声的反驳道。

“苏大人,皇上也没不处理国事,皇上征讨高句丽期间。关中为代王殿下坐朝,东都有越王殿下,国事不也是处理的好好的吗?”宇文述出列反驳道。

“名不正则言不顺,更何况两位王爷年幼,如何能处理国家大事?”苏威想也不想的道。朝中大臣听了之后,也都纷纷头,两位王爷到底是年幼了许多,虽然有一些大臣辅佐,可是两个还仅仅只是王爷。听命的人自然就少了。

李信心中一阵咯噔,苏威出这些话来,表面上是在向杨广妥协,实际上。却是在逼迫杨广立太子,而且是立齐王。你皇帝去扬州可以,先将国中大事给处理了,两位皇孙年幼。不能处理国事,你还是找一个年纪稍微长一的人来吧!现在杨广只有一个儿子,那就是杨暕。苏威这是逼着杨广立杨暕为太子。只是杨广会同意吗?

杨广也发现了这其中的问题,眼光转动,扫了苏威一眼,嘴角扬起,露出一丝冷笑来,又坐在宝座之上,望着苏威道:“苏大人既然这么了,那你认为何人能代朕处理国家大事?”杨广似笑非笑,目光中却是露出冰冷之色,望着朝堂之上的苏威,一丝杀机蹦出,恨不得现在就杀了苏威,这个老东西仗着是元老重臣,不是的欺压自己,这个时候也还想着立太子,怎么?想做三朝老臣吗?

“这是皇上的家事,更何况,没有人比皇上自己处理国事更好的了。”苏威虽然重权,但是他不是傻子,否则的话,也不会立足朝堂这么多年了,一下子就看出了杨广心中的愤怒,想也不想的道。

“你们呢?想劝朕立太子吗?”杨广听了苏威的话,那是有火发不出来,只能是扫着众人一眼,最后目光落到李信身上。

“李信,你怎么看?”

李信心中一阵苦笑,原本他是想着做一个看客,等到齐王兵变的时候,再冒危险保护杨广就可以了,那个时候动用的是武力,而不是现在,一旦错了,那就是政治上的错误。

“臣是一个武将,不知道朝中之事,只不过,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没有任何人比陛下更了解自己的天下,更爱惜自己的天下,后继之君是谁?那也是陛下的事情,陛下想立谁就立谁,想什么时候立就什么时候立,臣相信陛下英明神武,一定会在合适的时间立下合适的君主。”李信想也不想就大声的道。

“真是一个滑头。”在前面的宇文述听的分明,心中一阵冷哼,他没想到李信居然如此滑头,在这个时候出这样的话来。

“马屁精。”苏威却是冷哼了一声,狠狠的瞪了李信一眼,没想到李信居然如此的无耻,一番话将他的算计尽数摧毁,让他下面不出什么好。

“好,好。李信,你很不错。”杨广连连头,对李信摆了摆手,脸上更是露出满意之色,这个李信不愧是自己信任他,在关键的时候,还是自己的心腹臣子最贴心。

“皇上,凉国公之言臣不敢苟同。”就在杨广正准备让李信述职的时候,一阵冷哼声传来,却见苏威对李信怒目而视,大声道:“凉国公虽然武艺不俗,但只是一个武将,更加上他自己都,他不知道朝中之事,既然是不知道朝中之事,如何能议论太子之事,一个子,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仗着一功绩,也能位列朝堂,身披朱紫,真是老臣等人的羞愧。皇上,老臣还是那句话,请立太子。”(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一十九章 逼宫之兵变'

“皇上, 臣也认为当里太子。”庾质也出言道。

“臣等请立太子。”又有几个官员纷纷出列,或为大红、或为绯红等等,各部官员都有,纷纷站了出来,请杨广册封太子。

“你们,你们这是在逼宫吗?”杨广气的浑身颤抖,望着眼前的众多大臣,他心中一阵冰冷,在他看来,他对这些臣子们并不差,没想到,这些家伙今天居然逼着自己立下太子,这还是自己的臣子吗?杨广目光中露出失望之色。

“皇上,臣以为立太子之事关系重大,臣以为应该缓立。”虞世基看出了情况不对,赶紧出言道。他知道今天齐王必定有所动作,但还是希望能将此事暂且平缓下来,能维持杨广和皇室的威严最重要。

“虞大人,皇上的皇子只有一名,何必商议?”一个不屑的声音传来,却是一个年轻官员,虞世基甚至都叫不出他的名字来。

“皇上的皇子可不是只有齐王一人,还有赵王杨杲,就算皇子不行,还有皇孙,代王和越王都是仁德之人,虽然是皇孙,可是也是已故元德太子的儿子,也是皇位继承人人选,现在皇帝陛下春秋鼎盛,若是能选取一二来培养,日后也必定能继承我大隋江山。”李信冷哼了一声,大踏步而出,大声道:“皇上,臣也认为太子乃是国之储君,日后就是大隋的天子,岂能随便就能定下来的,皇帝陛下春秋鼎盛,龙精虎猛,可以缓立太子,至于朝中大事,朝中这么多才俊之士,难道处理几天国事的能力都没有吗?那皇帝也不需要养着这些人。换一批有能力的人上来也是可以的。”

“好,好,李信的不错,你们呢?”杨广望着李信更加的满意了,冷哼哼的扫了众人一眼,面色阴沉,最后落到那个官员那里,冷哼道:“你是什么东西,朝堂之上,国家大事。岂是你能议论的,还诽谤上官,要你有何用处,殿前武士何在,拉出去,斩了。”杨广今天的怒火一下子就扑在这个人身上,在苏威身上所遭受的委屈一下子爆发开来,想也不想就让武士拉着这个倒霉的家伙拖出了大殿之外。

半响之后,众人听得一声惨叫声传来。然后就见殿前武士捧着一个头颅走了进来,众人面色一变,脸上更是露出愤怒之色,然后都低着头。不再话,整个大殿之上,气氛也变的极为凝重起来,有些人更是眼神飘忽。李信观察了一下,这些人或是心惊胆战,或是幸灾乐祸。或是面色忧愁,各种情况纷纷出现在这个大殿之中。

李信明白,恐怕苏威这些人前面的只是开胃菜而已,若是杨广答应立杨暕为太子,今天就不会有兵变,若是不答应,那下面就会是真刀真枪的来干了。现在看来,兵变就在眼前,他看了一眼前面的虞世基,见虞世基也是满脸的忧愁之色望着自己,李信了头,虞世基这才松了一口气。

“太子之位迟早是要立的,但不是现在。这样吧!朕这次南下扬州,齐王杨暕、赵王杨杲都跟随朕南下,朕认真考察一下,关中仍然由代王杨侑坐镇,卫文升、阴世师辅佐代王,至于东都洛阳,由越王杨侗坐镇,段达、元文都、皇甫无逸等,总管留守后方的事宜。”杨广看了群臣一眼,淡淡的出了自己的安排。

众人听了面色更是复杂了,若是以前两位皇孙坐镇大兴和洛阳,众人不会想什么,但是现在却是将杨暕和杨杲带走,这里面的问题就多了,朝野上下谁都知道杨广并不喜欢杨暕,这次杨暕跟随杨广身上,弄不好连自己的性命都保护不了。

“砰!”就在这个时候,大殿之外忽然传来一阵喊杀声,声音震动整个乾阳殿。众大臣面色一愣,很快就反应过来,齐王杨暕的兵变已经爆发,就在刚才那个官被斩杀之后,齐王杨暕就知道自己与太子之位无缘了,这个时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关陇世家的吩咐,起兵造反,逼宫杨广,弄不好自己还有机会逼迫杨广,将皇位禅让给自己,否则的话等待自己的必定是死亡的命运。

“怎么回事,快,快出去看看。”杨广一下子反应过来,神情变的慌乱,对左右的镇殿武士道:“快去看看。”他浑身颤抖,刚才的帝王之气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刚刚经历了雁门关之乱的他,这个时候再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