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之乱臣贼子 >

第40部分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40部分

小说: 隋末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李信乃是一个武将,却能看的很多,而且像李信这样的人,有什么什么,杨广最喜欢的就是这种人,甚至可以,历代帝王都很喜欢这种人。

“听你以前喜欢的是李三娘?”杨广忽然好笑的道。

“陛下笑了,臣与李李姐之间是清白的,臣不过是一个草民,岂能得到唐国公的欢心。”李信拳头捏的紧紧的,双目中喷出怒火。

杨广却是了头,道:“放心,好好干,日后李渊一定会后悔。只要你忠于朕,朕不吝赏赐。封侯拜将也是迟早的事情。”

“谢陛下,臣一定会让唐国公刮目相看。”李信了头,不管是出于什么缘故,李信也是要做出一些成绩来,让李渊看一看。

“好,你现在可以走了,去,怀远镇,先替朕看好粮草,然后做朕的先锋,为朕征战疆场。朕期待你再次立功。”杨广很高兴的拍着李信的肩膀道。

“臣遵旨。”李信想了想道:“臣想先寿阳,见见臣的母亲。”

“准了。”杨广满意的了头,道:“富贵不归乡,宛若锦衣夜行。去吧!朕取你的就是你的孝道。顺带将你的亲事也给定下来,那姚家虽然是一个大夫,但是好歹也是有名声的。不能委屈人家。来人。”杨广对外面喊了一声,就见一个内侍捧着一个锦盒走了出来。

杨广挥了挥手,让人打开,只见锦盒之中霞光万道,却是一串珍珠,这些珍珠正闪烁着璀璨的光芒,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珍珠每一颗都是一样大。

“这是合浦珍珠,就赏赐给你,作为你求亲之用。”杨广很得意的道。他很喜欢看到李信这种惊讶的模样,也正是这种感觉,就算李信姓李,并且字中还有一个水字旁,也是符合流言的,杨广现在也没有怀疑,反而还赏赐许多的宝物。

“臣谢过陛下。”李信很高兴的将这一盒珍珠项链接了过来,这种珍珠是纯天然的,可不是后世那种人工养殖的。

“恩,下去吧!”杨广挥了挥手,李信赶紧退了下来。

“前面是李将军?”一个柔和的声音传来,李信抬头望去,却见远处一个美貌少妇正缓缓而来,正是与李信有一面之缘的南阳公主。

“公主。”李信扫了周围一眼,却见只是南阳公主领着几个宫女,连一个侍卫都没有。

“听将军马上要出征了?本禫愿将军奋勇杀敌,凯旋而归。”南阳公主深深的望着李秀宁,目光中还有一丝好奇,这个年轻人,来到京师才那么短的时间,就已经搅动了大兴风云。而他自己却是青云直上,瞬间就是虎牙郎将,这样的机遇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多谢公主吉言,末将一定不会让公主失望的。”李信赶紧道。他知道。自己能得到李信的注意,与眼前的这个南阳公主有很大的关系。他对李渊是利用,对杨广也是如此,但是唯独对这个南阳公主不是。

“我会看着将军立功的。”南阳公主忽然神秘的道。

“啊!怎么,公主也要去辽东?”李信十分的惊讶,这个已经嫁到宇文世家的南阳公主,居然会去辽东那么恶寒的地方。那辽东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去年一战,数十万的大军都是葬送在那个地方,更是被高句丽的军队做成了京观。杀戮之地,这个身份高贵的公主居然会前往,让李信有些好奇。

“怎么,将军瞧不起本宫吗?本宫可不是那种普通的公主,父皇登基之后,本宫可是经常陪伴左右,巡游天下,连大西北这样的险恶之地,也曾经去过,疆场杀戮,本宫见多了。”南阳公主很得意的道。

李信听了对南阳公主倒是刮目相看,在后来的唐朝,有一个平阳公主李三娘,征战疆场,无往不利,没想到眼前的这个南阳公主,一脸的柔和之色,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与世无争的美女,没想到居然也是一个奇女子。

“公主让臣刮目相看。”李信忘记了宇文士及的模样,也许生的是俊秀,可是面对这样的女子,就显得有好白菜被猪拱的感觉,这样的奇女子就应该是大丈夫才能拥有。

“所以将军,你得好生努力。若是立下战功,本宫一定会在父皇面前替将军美言几句的。”南阳公主也很看好李信,这个男子不但勇猛,更重要的是他待人接物的那种态度,不会因为对方是乞丐而高傲不可及,有不会因为自己是公主而屈膝卑躬,无论是男是女,在他面前都是一样,这一,在这个世界上是难见到的。李信就好像是一汪清潭,看上去清澈见底,可是仔细看的时候,却又发现根本就看不清楚对方。这让南阳公主有种想研究他的想法。

李信出了皇宫,并不知道,在皇宫之中,有一个貌美如花的公主,正想着研究自己,看穿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正文 第八十三章 如晦归心'

“克明,你皇上这么做是为什么?我一个的虎牙郎将,就为我付出这么多?”回到城外的军营之中,李信有些迟疑的道。

“因为皇上手中无人了。”杜如晦身影躲在黑暗的地方,阴晴不定,轻声道:“皇上看上去高高在上,手握天下大权,但是我们这位皇帝手中却是无人可用,宇文成都等人实际上都是关陇世家的弟子,在军中掌权的也是如此,朝中文臣多是奸佞之臣,这些人平日里溜须拍马尚且可以,处理一下政务勉强能行,但是若是行军打仗,治理天下,却是差了许多。而将军却是不同,将军虽然出身赵郡李氏,可是实际上,与赵郡李氏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关系。将军身后无人,正是皇帝陛下用你的原因,至于让唐国公嫁女,也是给关陇世家一个信号,让这些人认为唐国公就是将军的靠山,而唐国公就算是反对将军,碍于情面上,也不能将将军如何?”

“唐国公这次可是倒霉了。”李信想到李渊的模样,顿时摇摇头,感觉到世事变化,当初自己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是时候,只是想着抱大腿,让自己活的更加的轻松一,可是如今却是走上了一条不能回头的路,这让李信感觉到一丝迷茫。

“将军,下面该怎么走?”杜如晦心翼翼的看着李信,脸色有些复杂。

“自然是皇上指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了?还能怎么走,过两年我们再看吧!现在这些早了一。”李信自然知道杜如晦心中所想,只是这个时候这些还有些早,杨广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谁这个时候出手,就是找死。

“将军,此战过后,将军最好能选一个地方。外放是最好了。”杜如晦想到高孝基的叮嘱,更是有些复杂了。

“克明认为什么地方最好?”李信皱了皱眉头,无论做什么,都必须要有根基,现在李信所缺少的就是根基。李渊等那些反王们能快速发展起来,就是靠的是根基,李信的根基在哪里?

“将军能选择的无外乎四角之地,四角之中,幽州、凉州、巴蜀或者江南,只是巴蜀和江南多是世家生存之地,幽州虽然不错,只是靠近河北,一向是关东世家的后花园,这些世家多是当年齐国的遗老遗少。”杜如晦道这里,就偷偷的望着李信一眼。

“我以前很怀疑克明为什么会跟着我这个并不出名的人,后来想到了高孝基大人,克明,高孝基大人是不是知道了我的身世,还有段齐,是不是也知道了?”李信苦笑道。

“略知一二。”杜如晦沉吟了半响,才低声道。

“公子。”段齐却是跪在地上,低声不语。

“他们是想找一个傀儡呢?还是想辅佐我,更或者,我也只是一个打手?”李信把玩着手中的兵符,冷哼哼的道。大帐之中忽然多了一些肃杀之气。这段时间李信实际上一直在思索着这件事情,他可不会相信自己有王八之气,引得杜如晦这样的大才都能纳头便拜,这里面肯定是有缘故的,仔细考虑了四周,最后目标锁定在渤海高孝基身上,顿时明白了一些。这个时候看着杜如晦和段齐两人,这才明白了许多。

“段齐,你出去了吧,不管以后如何,这段时间多谢你了。”李信看了看段齐一眼,摆了摆手道。对于段齐他还是很信赖的,道:“去安心休息,明日随我一起回寿阳。”

“是。”段齐嘴角轻轻动了一下,这才退了下去。

“克明,你继续下去。”李信面色顿时冷静下来,望着杜如晦,等待着杜如晦的回答。

“敢问将军,当年的兰陵王勇猛盖世,因何而死?”杜如晦轻声问道。

“将自己的性命交给别人的时候,生死都由不得自己,兰陵王没有看透这一而已。”李信冷笑道:“克明不会以为我也是这种人吧!”

“将军不是。”杜如晦冷静的摇摇头,道:“将军表面上风轻云淡,甚至不惜与李家交好,实际上,心中装着魔鬼,随时都会爆发出来,谁威胁了将军的性命,哪怕是天王老子也会反抗。如晦虽然不知道老师到底有什么心思,但是却知道,谁触动了将军的利益,必定会遭到将军的打击。”

“四角之,好像只能选择西凉了,可是西凉人口稀少,非成大事之地,日后中原一纸圣旨,恐怕就算我不想死,身边的将军们也会跟着后面造反的。”李信摇摇头道。

“在我大隋,别的没有,可是人却是很多,尤其是天下大乱,流民甚多,这些流民多是无家可归之人,这些人奋起造反,有的人却是良田为豪强所占据,生活不下去的人,将军何不上书天子,迁移这些流民前往西凉?还有西凉各族,将军行铁血政策,将这些人击败之后,散落在西凉各地,与我汉人杂居。”杜如晦很冷静的道:“不出三五年的时间,将军治下就有数百万众。就算西凉本土的豪强畏惧中原,也成不了大事。将军的治下,多为杂居,那些豪强们就算想翻身也是不可能的。”

“不错。”李信了头,杜如晦这是在弄了一个平衡的手段,胡汉杂居,却又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执掌军队的将军必须出自自己的亲信,这样才能维持一只军队的忠诚,当下又好奇的问道:“克明以为幽州如何?”

“幽州可用之,而不可信之。”杜如晦见李信已经接受了自己,很高兴,道:“将军占据西凉,横扫并州,进入幽州,虎视河北,最后才是挟持北方之力,一统中原,这才是最好的办法,世家虽然很大,可是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都是虚妄。”

不得不,智者就是智者,杜如晦就是这个时代的智者,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看出了天下将乱,隋失江山。若是以前他不会轻易的上李信船只的,肯定是待价而沽,现在却是不同,被高孝基怂恿上了李信的战船,今日更是不得下来,无奈之下,干脆就给李信出了一个主意。

“世家有其强大的一面,也是有弱,那就是世家不能动,有军队可以强而击之,尤其是在乱世之中。只要将军强大,世家就不足为虑。”杜如晦对世家却是不屑一顾。

“多谢克明指,我得克明,宛若周公得子牙,高祖得张良。”李信面色欢喜,站起身上,恭恭敬敬的朝杜如晦行了一礼。

“此乃属下本分之事,当不得将军如此。”杜如晦心中也很高兴。辅佐一个世家哪里有自己创造出一个人主更加有意义呢?杜如晦心中豪情万丈,李信未必不能成事,最起码他拥有两,盖世的武艺和背后靠山,有杨广的扶持,加上个人武艺,足够他成事了。

'正文 第八十四章 随营军校(继续加更,不解释)'

“将军根基较浅,何不在军中培养心腹?以备将来之用?”杜如晦望着李信好奇的问道。

“这些骁果大军多是出自关中,关中世家众多,盘根错节,我若是在这里培养心腹,日后还不知道便宜什么人。”李信摇摇头道:“克明认为此战过后,还有多少人还是我李信的麾下呢?”李信也不是没有想过培养一批心腹,只是这个时候培养心腹这些心腹以后会不会跟他在一起,谁也不能保证。若是最后成了李渊的人马,那李信哭都来不及。

“将军不试试如何能保证呢?”杜如晦却有不同的看法,道:“在世上,莫若亲情血脉或者是师生关系,将军可以传授他们武艺和兵法,他们肯定会奉将军为老师,哪里有弟子背叛老师的道理,若是真有此事,恐怕会引起天下人的唾骂,非一般的人可以做到,将军今日播下火种,日后或许就能收获许多好处。就算对方以后不在将军麾下,可是迟早会在将军麾下不是吗?”

杜如晦的话给李信带来了很大的震动,在他的心目中,最好就是开展随营军校,军校也许是一个速成班,可是最起码能学得行军布阵的粗略的知识,若是资质好的话,会领悟更多。也许这些人以后会离开自己,可是最起码也能结下一段香火情,若是真得能培养出忠心不二的人,那就是自己的班底。

“将军认为那些有世家背景的人会投靠到将军麾下吗?这些人根底很厚,受到世家培育,成为名将或许不行,但是一般的行军打仗却是可以的,对那些兵法不熟悉的只有那些寒门将士,将军可以培养这些人。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机会,将军若是给他们这个机会,必定会对将军忠心耿耿,将军以为呢?”杜如晦继续劝道。

“克明所言甚是。”李信双眼一亮,真正有背景的人不屑于自己的培养,只有那些没有背景的寒门中人才会珍惜这次机会,当下道:“既然如此,你我就举办一个随营军校,由克明教授这些将士们识字,本将军亲自教授这些武艺、兵法,首期招收校尉以上的将士进入随营军校,克明以为如何?”

在隋朝,十人一伙十人,设伙长。五伙为一队五十人,设一队副和一队正。两队为一旅一百人,设旅帅。两旅为一团两百人,设校尉。校尉之上,就是鹰扬次将、郎将、虎牙次将最后才是李信的虎牙郎将。只是李信现在的军队编制不一样,基本上就是虎牙郎将李信,虎牙次将段齐,至于下面的基本上就是朝廷的编制,鹰扬郎将杨宁、鹰扬次将樊如虎、鹰扬次将杜平,后面的三个人都是朝廷派的大军将校,至于后面的长史、司马等等属官,多是朝廷所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李信的根基很浅呢!

李信现在在旅帅中选取众人进入军校,就有三百多人。当然这里面还要包括一些世家出身的校尉,而且这些校尉中占据了大多数,在这个世家横行的时代,若是没有背景,无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