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之乱臣贼子 >

第436部分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436部分

小说: 隋末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算了,现在我大唐,豪门家族都是有族学存在。就算是一般的地方,也是可以聘请博学之人来培养此事,有必要将大家聚集在一起,上什么女学吗?”

“哈哈!这些学子这话有点意思,诸位都是读书人,读的也都是圣人之道,学好文武事,卖与帝王家。天下有许多的读书人,可是有些人当官之后,不为百姓谋福利,不忠心报国,却是中饱私囊,或是草菅人命,或者贪污受贿,这样的人岂能被称为读书人,简直就是读书中的败类,既然如此,那读书有用吗?好不如不要读书?”李信哈哈大笑道:“任何事物都是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我们不能因为一小部分人的事情,而否决了大部分人。更何况,上元夜之事的真相是什么?你不知道,朕也不知道。你就为何如此坚定自己的看法呢?”

“这?”黑衣士子听了之后面色一愣,却是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陛下,这读书原本上就是我们士族专享的事情,为何要传给那些寒门学子呢!实际上,小人知道,每年恩科上,考中的许多都是世家豪族子弟,至于寒门子弟很少,既然如此,陛下何不专注于豪门子弟,何必在天下开设学府,招收寒门子弟呢!这些人基础很差,就算学习时间再多,也上不了皇榜,当不了官,相反,朝廷还会在这上面耗费大量的金钱?”一个穿着锦衣的年轻人,相貌俊秀,生的倒是极为不俗,只是眼光扫向另外一边的时候,露出不屑之色。

李信也看了过去,在另外一边,也有十几个学子,这些学子们穿着的都是一些布衣,甚至有的人身上还有不少的补丁,脚上穿的也不是布鞋或者靴子,有的人只是草鞋。一见众人的目光望了过来,有的学子脸色涨的通红,尽是羞愧之色。

在这个时代,人生下来就是有三六九等之说,有的人出生之后,就能享受锦衣玉食,有的人却为自己的三餐而努力,跟不要说读书了。就算是读书,所享受的资源也是很少很少。

“尊驾三代之上或许是权贵,但是十代之上也是权贵吗?”李信看的分明,面色冷了一些,走到那些寒门子弟面前,将这些人一一扶起,说道:“我们虽然出身低贱,可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自强不息,人不能没有梦想,人只要有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的。你们的先祖当年也许和这些人一样,但是他们为了改变自己的一切,为子孙后代谋福利,当年也是过着和他们一样的生活,一边辛苦劳作,夜晚挑灯研读经书,有的时候为了研究其中的经意,千里迢迢,寻师访友。寻求支援,就像今天一样,东皋子前辈来到荥阳,所以他们就来了。告诉朕。你花了多长时间来到这里。”

“回陛下的话,草民花了五天的时间一路走来的。”被李信搀扶的那个士子低声说道。

“听听,看看,穿着一双草鞋,为了寻求大宗师的指点。花了五天的时间,试问,这样的读书人,这样的意志你们世家大族有吗?”李信朝东皋子拱手说道:“大宗师乃是做学问的人,当年孔圣人门下弟子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这七十二人中,达官贵人甚少,有农夫、有商人,按照现在来说。多是低贱之人。当年的孔圣人尚且有教无类,难道我们这些后人们,每天读着他的书,却忘记了其中的根本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不就是圣人本来的言语吗?”

东皋子听了之后,面色彻底的变了起来,他站起身来,连身边的酒葫芦倒在地上都没有发现。这句话从来就没有人怀疑过,或者说有,但是绝对没有人像今天这样解释过,就是东皋子也忍不住有了怀疑。莫非当年的孔圣人言下之意就是这样?

不对,绝对不对,若是这样,世家大族千百年后还有优势吗?就是现在,这种优势,望王绩等人感到可怕。刚才那名士子说的虽然有道理。但是同样忘记一个事情,那就是上榜的学子中,寒门子弟是越来越多,不仅仅是在人数上的增加,就是地域上也增加了许多。

“陛下,世家大族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陛下解决李赵,看那李赵,眼下能与陛下对抗,还不是因为李赵境内,有成千上百的世家大族支撑,他才能有无穷无尽的粮草,才有无数的人才吗?”东皋子拱手说道:“陛下若是愿意,老朽愿意前往河北,劝说河北、并州世家归顺大唐,为大唐开疆扩土,提供一些帮助。”

这才是王绩前来荥阳的目的,随着山东之战的结束,大唐和李赵在军事实力上再次有了差距,大唐崛起已经是时间的问题,今年不行,明年肯定会开展统一天下的战争,天下的世家大族们再次面临着战队的时候。他们很看好李唐,可是李唐的规矩却又让他们害怕。

“大唐欢迎天下有识之士早日解决战争,让天下恢复一统,但是却不能回到过去,当年前朝武皇帝为何会去江都,说的彻底点,还不是当年世家豪族所逼,这种情况在大唐是不可能实现的。世家可以存在,但是绝对不会掌控大唐的朝政。王前辈,现在的伪赵还是李渊的天下吗?恐怕是第二个前隋吧!”李信不屑的说道:“朕的大唐固然不可能做到广开民智,可是让老百姓多懂得一点,让天下的读书人都能有书读,让这些寒门子弟都有读书的机会,都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才是朕需要做的。”

“陛下。”那些寒门子弟纷纷拜倒在地,山呼万岁,失声痛哭。

他们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不顾世家大族的白眼,四处求学,有的时候渴饮山泉,有的是露宿荒村破庙,为的就是看上一本珍本古籍,或者是为了寻访某一位博学之士,可以说,在世家大族面前受尽了委屈,可是专今天他们感觉一切都值了的,当今天子圣明,终于为他们这些寒门子弟说上了一句公道话。

“朕准备在荥阳建设一座学府,河南的士子们来这里读书,学费全免,学府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以后每一个府都会建这样的一座学府,这个学府就在这环翠峪山下。”李信笑吟吟的说道:“但愿天下人都有书可读。”

“陛下圣明。”东皋子叹了口气,他深深的望了李信一眼,心中却是无可奈何。这就是大势,让东皋子无法抵挡的大势。

?“记住了,圣人有言,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李信深深的看了东皋子一眼,最后对身边的士子们说道。(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七百八十三章 裴氏父P

李信离开了荥阳,在近卫军的护卫下朝长安而来,但是他在环翠峪所讲的话,却是传遍了大江南北,有许多人虽然反对,但是却不得不承认李信将的那些话有道理。让人反对都找不到观点。那些寒门子弟却是欢天喜地,无时无刻不在歌颂着李信的功绩。

最鲜明就是东皋子王绩,在李信走后第二天,也乘着一辆牛车离开了荥阳,回到了龙门,从此就再也没有离开过龙门。

“皇帝陛下就是皇帝陛下,大势在皇帝身边,东皋子也没有任何的办法、”长安城内,裴世炬更加的老了,在滴水檐下,他整个身子都缩在躺椅之中,身边的儿子裴宣机,女婿李德武恭恭敬敬的站在一边。

“父亲,东皋子前来,主要是为了书院的事情,陛下已经决定,在各府建立府学,在县建立县学,为天下读书人寻找一个读书的地方,这样一来,世家大族的族学恐怕要落后许多,有许多人都不会去世家族学学习了。”裴宣机十分平静的说道。

“皇帝陛下一向不都是如此吗?当初在西北的时候就是这样了。”裴世炬不在意的说道。

“兄长担心的是裴家。”李德武在一边看的分明,忍不住低声说道,李信这一招还真是厉害的很,最起码有不少的寒门子弟都想着李信的好,那些世家大族根本就反对不了。

“呵呵!这些人真是太紧张了,陛下兴建县学、府学,到了长安有太学和国子监,但是那些世家大族还不是有族学存在的吗?陛下并没有关闭族学,这就是事实。”裴世炬却是不在意的说道:“这些人,只知道关心一些细枝末节,却不知道更重要的是什么。”

“父亲是说那些杂学?”裴宣机恍然大悟,只是又不解的说道:“父亲,皇上所说的那些杂学有用吗?”李德武也十分好奇的望着自己的岳父,这个干瘦的老者。虽然看上去已经苍老,但是实际上,在朝中还是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很是得到皇帝的信赖。

“杂学?谁告诉那些是杂学?”裴世炬不屑的看了自己的儿子一眼。说道:“不要小瞧了那些东西,那才是真正的经世之学,谁要是小瞧了那些东西,谁最后都会吃亏的,莫说是一个状元。就算是一个举人也休想得到,你以为皇帝陛下只是随便说说吗?皇帝陛下每说一件事情,都要认真去听,小事也要当做大事来处理,若是大事,那就将做更大的事情来处理。你说的杂学皇帝陛下,却很重视。你若是不信,明年考试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试卷之上。不仅仅是有诗词歌赋,有策论,还有这些杂学,最起码农时、刑名法律、算术之学都是有一些,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这些东西也能和圣人之学相提并论?”裴宣机面色顿时有些不好看了。

裴世炬淡淡的看了自己的儿子一眼,却是没有说话,而是缓缓的闭上了自己眼睛,心中更是叹了口气,自己的儿子到底不是从政的料,就算能当官。也绝对做不到自己这样的地步,因为他没有政治敏感,对朝廷的风向把握上绝对没有自己这样的敏感,一辈子也只能是一个部臣。不能成为一个阁臣。

李德武也不明白这里面的原因,但是有一点他很明白,就是守拙,自己的岳父是一个老妖怪,在他面前耍花样,那就是找死。

“宣机。我死之后,皇帝陛下肯定会恩赏,至于在什么地方,老夫也不知道,那个时候,你就不要留在长安了,陛下让我葬在什么地方,那你就到什么地方去,没有陛下的圣旨,你就不要回长安了。”裴世炬叹息道。

“父亲。”裴宣机听了面色一变,忍不住低声说道。

“馥儿虽然生了一个皇子,但是绝对没有机会继承帝位,你留在京师,日后必定会搅动风云,陛下那个时候或许会看在我的面子上,饶你一命,但是对我裴氏将会是一个打击。”裴世炬目光如炬,盯着裴宣机说道:“你不过是一个中人之姿,做一部尚书尚且要小心翼翼,但若是做阁老,迟早会将我裴家送入深渊之中,你不是长孙无忌和岑文本的对手。还是离开朝廷的好。”

“父亲,小婿听说陛下有意分封有功之臣?”李德武小心翼翼的说道。

“不错,皇上倒是在老夫面前提过了,但是这些地方绝对不是在中原。”裴世炬很平静的说道:“至于在什么地方就不知道了,或者是草原,或者是高句丽,甚至扶桑也不是不可能的。只是这个时候天下未定,这些事情都说的早了一些。”

裴宣机听了之后,心中一暗,这些地方都不是中原,不过,很快就心中一喜,虽然不是中原,但是也是属于裴家的封地,不管多少,这比在中原要好的多。

“好了,你们下去吧!陛下大概五日后回京,你们也要下去准备准备了。朝中事情比较多,跟随陛下征战的将士们该封赏,该抚恤的要抚恤,这些东西都要做好。”裴世炬就算是在家里,也忍不住叮嘱自己的儿子和女婿。

“这个,岳父大人,小婿近日碰见了一个红衣女子,好像是独孤家的独孤凤。”李德武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她近日出没在独孤家在城外的老宅之中。”

“不要管她。没看见王绩都已经出现在荥阳了吗?那些人着急了, 这次李渊掘开了黄河,朝野上下十分失望,独孤家也是这样,天下争斗,莫不是如此,当年裴家不也是分了裴寂和我裴世炬的吗?独孤家也是如此,独孤怀恩现在在李渊身边并没有多少的权力,所以独孤凤出现在长安也是正常的。”

“父亲,孩儿听说独孤凤和陛下乃是旧识?”裴宣机忍不住说道:“那独孤凤独立于人,都已经二十多岁了,却还没有嫁人?莫不是?”

“住口。”裴世炬瞪了自己儿子一眼,忍不住说道:“天子的事情也是你能议论的?就算是,你也得给我埋在心里面,谁也不能说。”

“是,是。”裴宣机听了吓的面如土色,赶紧连连点头说道。(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七百八十四章 再见独孤凤'

“黄河决堤说明李渊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对付陛下了,手中没有军队,如何应付陛下的虎狼之师,等着吧!明年开春,陛下肯定会正式北伐。这个时候,那些世家大族们若不认真寻找下家,难道等到陛下大军杀到的时候,他们才会回来投降吗?”裴世炬不屑的说道。

李德武却是用尊敬的眼神望着裴世炬,这个老人就是当年在一堆砂砾之中寻找到了珍珠,看上了当今天子,认真辅佐,才会有了今日,当日大封功臣的时候,排名第一位,还在跟随天子身边多年的杜如晦和李靖之上,足见李信对他的尊敬。

连带着裴氏也跟着后面占了不少便宜,就是裴宣机现在已经是吏部侍郎了,这是即将接替吏部尚书的职位,那可是天官,虽然不算阁老,但是也差不了多少,加上他还是国丈,听说天子很宠幸裴馥。就算是自己,现在不也是要外放了吗?

“独孤家想要回到大唐,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就算是一个独孤凤也是不可能的。”裴宣机不屑的说道:“当初他离开关中是何等的果断,现在却想着凭借一个女人来事,那才是笑话呢!”

“天子想要一统天下,就需要团结许多人,小婿认为,陛下虽然有些削弱世家大族,可是却又离不开世家大族,小婿查过卷宗,当年陛下和岳丈在凉州的时候,所行的政策和现在不一样,那个时候陛下对凉州的地方豪强可是以镇压为主,现在政策却是温和了许多,小婿认为,陛下已经认清了眼下的形势,世家大族不是一时片刻就能解决的,能妥协就必须要妥协。”李德武认真的说道。

“你说的很不错。”裴世炬点了点头,说道:“陛下与前朝不一样前朝皇帝不一样,前朝皇帝想要削弱世家,采取的用刀枪逼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